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意义]以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为例,探索非调查数据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使用特征,为此类重要新型数据的管理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2011—2020年118本国内核心期刊中使用非调查数据的论文为样本,对数据特征、评估与分析特征、研究者与文献特征进行内容分析。[结果/结论]我国社会科学研究者对非调查数据的使用呈上升趋势,多数研究者将使用非调查数据视为创新点,但也认识到其不足。在使用方法上,研究者多将非调查数据纳入调查数据研究范式。数据类型与非调查数据使用行为差异显著相关,研究者更偏好非结构化数据,但对其使用也更为谨慎。综合来看,使用标准和评估技术的缺乏制约了非调查数据价值的发挥。[局限]样本量较小,或无法覆盖使用非调查数据的所有论文。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 探讨影响政务微信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关键因素及作用机制,以期为我国政务微信服务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方法/过程] 借鉴刺激-机体-反应模型,将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作为刺激,用户契合作为调节变量,构建政务微信用户持续使用行为模型。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结论] 移动性正向影响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服务质量正向影响有用性感知,对易用性感知没有显著影响;主观规范和信任两个社会因素均正向影响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作为机体正向影响持续使用行为,用户契合对易用性感知与持续使用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鉴于此,本文进行了广泛探讨并给出了对政务微信服务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中国3G套餐的复杂与繁多对消费者选择造成了困惑,为了更好了解影响消费者选择3G套餐的影响因素,围绕3G手机套餐市场消费者使用态度和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的主题,在TAM(技术接受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的回顾提出了影响消费者使用态度和行为的三个因素,并借鉴已有量表,结合实际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社群影响对感知易用性影响显著,对感知有用性并不显著;感知易用性对于感知有用性的影响显著;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态度的影响显著;使用态度对使用意向影响显著的结论。该结论对于中国运营企业制定和设计套餐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具体探讨社交媒体环境下智能推荐内容点赞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其影响机制及影响路径,为未来研究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运用扎根理论,采用NVivo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梳理并分析范畴间关系,构建社交媒体环境下智能推荐内容点赞行为影响机理理论模型。[结果/结论]平台声誉、智能推荐信息质量、智能推荐服务质量、智能推荐系统质量及用户需求、用户感知通过用户满意度间接影响点赞意向,用户感知、游戏化运营、社会影响、从众行为直接影响点赞意向,点赞意向直接影响点赞行为。最后从社交媒体治理、运营、使用角度提出建议,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孟玺 《现代情报》2023,(4):39-50
[目的/意义]探索社交媒体用户虚假信息识别意向的影响机制,有助于完善我国虚假信息治理的知识体系,为健全虚假信息的社会矫正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过程]基于计划行为理论(Planned Behavior Theory),引入数字素养和风险感知两个变量构建了社交媒体用户虚假信息识别意向模型,分析数字素养、风险感知、识别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虚假信息识别意向的影响机理。以371份样本数据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数字素养、感知行为控制正向影响社交媒体用户的虚假信息识别意向,主观规范和识别态度对识别意向影响不显著;感知行为控制不仅直接影响识别态度,且在数字素养和识别意向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数字素养不仅直接影响识别意向,且通过风险感知和感知行为控制间接影响识别意向,是驱动社交媒体用户虚假信息识别意向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信息技术的持续使用是衡量其成功的重要标志,探究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是解决微信小程序用户流失的先决条件。[方法/过程]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期望确认模型,构建了微信小程序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模型,采用参考经典量表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提出研究假设、确定调查问卷并进行数据收集,通过实证分析确认微信小程序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微信小程序持续使用意愿影响机制如下:1)用户的期望确认程度对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和感知娱乐性均有显著正向影响;2)用户的满意度是影响持续使用意愿的重要因素;3)用户的使用习惯对持续使用意愿没有预期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朱多刚 《现代情报》2019,39(4):76-85
[目的/意义]本研究以期望-确认理论(ECT)和技术接受模型(TAM)为理论基础,同时引入IT自我效能和电子服务质量因素,提出一个整合的模型用以解释和预测用户对社会化阅读服务的持续使用行为。[方法/过程]采用问卷方式共收到有效样本589份,使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理论模型中的变量关系进行假设检验。[结果/结论]结果发现:1)整合的模型能够分别解释用户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向52%和45%的方差变异量。2)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满意度是用户持续使用意向的决定性因素。3) IT自我效能通过感知易用性对用户持续使用意向产生间接影响。4)此外,电子服务质量中的效率、信息质量和隐私安全等外生因素分别对用户的确认程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进而影响用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万君  祁丽娜 《情报探索》2023,(7):109-115
[目的/意义]分析读者对网约书服务的持续使用意愿,帮助公共图书馆更好地利用互联网+物流模式开展文化精准惠民服务。[方法/过程]将感知成本、社群影响因素引入技术接受模型与信息系统成功模型,以湖北省图书馆为例,借助SPSS26.0和Amos24.0软件,对问卷所得的数据做探索性因子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由逐步回归分析得到最优模型。[结果/结论]假设2、假设3、假设5和假设6成立,感知易用性、系统质量、服务质量和社群影响因素可以显著提升读者的持续使用意愿,影响程度分别为0.170、0.172、0.313和0.313。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提高服务水平,扩大传播范围增加读者持续使用网约书服务的意愿。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信息隐私关注和信任是影响智能手机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行为的重要因素,对智能手机用户的信息隐私关注和信任与其个人信息安全行为意向关系的探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智能手机用户的信息安全行为。[方法/过程]本文引入以往经验变量,构建了智能手机用户信息隐私关注、信任与其信息安全行为意向之间的作用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利用SmartPLS2.0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智能手机用户的信息隐私关注对其信息安全行为意向具有正向作用;用户对智能手机生产商和服务商的信任在信息隐私关注和信息安全行为意向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智能手机用户信息安全方面的以往经验对其信息隐私关注、信任和信息安全行为意向起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对智能手机用户信息安全行为意愿进行研究,可以帮助相关的政府或组织更好地提供针对性的信息安全教育和培训。[过程/方法]本文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建立智能手机用户信息安全行为意愿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感知威胁、反应效能、控制倾向和描述性规范对智能手机用户的信息安全行为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我效能对行为意愿的影响不显著;作为社会环境的因素之一,描述性规范对感知威胁、反应效能、自我效能和控制倾向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从用户感知价值出发对校园书店用户满意度和行为意向进行实证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校园书店的用户特征,推动校园书店发展建设。[方法/过程]基于感知价值理论,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影响高校校园书店用户满意度和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模型。[结果/结论]感知成本对校园书店用户的满意度和行为意向均起着关键作用,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也影响着用户满意度。校园书店用户满意度正向影响行为意向,同时在感知价值和行为意向间具有中介效应。因此从提升校园书店的核心竞争力、注重校园书店的用户体验、丰富校园书店产品和服务供给、充分发挥校园书店的阅读属性和价值等方面提出校园书店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袁顺波  张海  段荟 《情报杂志》2021,(2):182-188
[目的/意义]提升移动政务APP用户的使用体验,增强用户的使用黏性,预防用户流失。[方法/过程]以PPM理论框架为基础,构建了移动政务APP用户流失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据此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结果显示,失望感和替代品吸引力是促使用户流失的影响因素,系统质量和社群影响等对于预防用户流失产生显著影响,而社会临场感和沉浸则是重要的“锚定”因素,据此提出了加强移动政务APP的宣传推广、优化用户体验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元分析的在线学习用户使用行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林晓华 《现代情报》2009,29(1):58-68
[目的/意义] 为发现不同研究背景中在线学习用户使用行为的普遍规律,消除研究时间、调查样本等带来的影响,归纳和梳理该领域的研究结论。[方法/过程] 采用元分析方法对国内外在线学习用户使用行为研究的64篇文献,21 227个独立样本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结论发现共有25个因素与在线学习用户使用行为显著相关,其中强度相关因素主要集中在用户、系统两方面,中度相关有社会影响方面,弱相关因素并未出现。具体而言,影响最大的是使用态度、感知便利性和感知娱乐性,影响较弱的是个人创新、计算机焦虑和信息质量,感知自主性和服务质量没有显著影响。同时,针对研究结果,结合在线学习平台的现状,从用户、系统和社会方面提出了优化在线学习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旨在探究大学生微信用户使用限时动态设置的动因和影响。[方法/过程]采用质化半结构化访谈的研究方法,对微信朋友圈使用限时动态设置的30名大学生用户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结果/结论]微信平台因素(隐私威胁、语境消解、替代性社交方案)和用户个人因素(印象管理、感知控制、生活变迁、从众心理)是影响用户选择使用朋友圈限时动态设置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用户使用朋友圈限时动态设置后感知到的使用成本(呈现阻碍、印象偏差、不利于弱关系的拓展)和使用收益(便捷管理、回归现实生活)又会对用户限时动态设置的使用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陈美  梁乙凯 《情报杂志》2022,(9):166-175
[研究目的]从信息行为的角度,调查国外开放政府数据使用的相关文献,为我国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利用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研究主题、理论基础、影响因素、调查对象等方面对国外开放政府数据用户使用研究现状进行剖析。[研究结论]后续研究需要对所构建的理论模型进行验证,而且中国情境下基于全过程的开放政府数据信息行为将会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可以在研究情境、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方面可以进一步探索,针对不同领域的用户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6.
孟猛  朱庆华 《现代情报》2018,38(1):5-18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探究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为移动社交媒体运营商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强用户黏性,洞察用户真正兴趣和心理需求,培养用户习惯等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过程]本文整合扩展的ECM-ISC模型、自我决定理论及习惯,构建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概念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并设计调查问卷;针对微信用户进行纸质问卷调查,共回收234份有效问卷,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数据,在排除共同方法变异的影响下,对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进行评估,并对研究假设和调节效应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结果显示,持续使用意愿和习惯直接影响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习惯对持续使用意愿和行为之间有负向的调节作用;使用后感知有用性、满意度及自我功效正向显著影响持续使用意愿;期望确认度对使用后感知有用性和满意度产生直接影响;感知关系性和感知胜任性正向显著影响内在动机,内在动机对满意度正向影响显著,满意度对习惯产生直接影响。根据研究结论,对移动社交媒体(微信)运营商提出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从组态视角对AIGC应用平台用户的中辍行为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明确人工智能技术服务的痛点与边界,更好地优化服务,以促进技术赋能。[方法/过程]使用问卷收集219份有效数据,采用扎根编码与定性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AIGC应用平台用户中辍行为的因素进行识别,并构建相应的理论模型,揭示引致AIGC应用平台用户中辍行为发生的条件组合。[结果/结论]将AIGC应用平台用户中辍行为归纳为潜在威胁感知型和技术因素主导型两种模式,发现感知威胁、期望失验、系统质量、内容质量在AIGC应用平台用户中辍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对后续的研究视角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基于互联网行业的"社交"和"社群化"等概念,以网易云音乐为具体对象,研究社交体验对移动APP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方法/过程]本研究借鉴期望确认模型,构建研究社交体验对持续使用意愿影响的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用户使用移动音乐APP时产生的获得体验、沉浸体验和人际体验显著影响满意度,获得体验和满意度显著影响持续使用意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互联网作为信息生成与共享的重要载体,会助推非常规突发事件的次生灾害发酵与舆情蔓延。发掘驱动非常规突发事件关联网络集体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及过程机制,是破解其次生灾害与疏导舆情累加效应的核心所在。[方法/过程]基于信息技术接受模型(TAM)的理论视角,以非常规突发事件为背景,采用问卷调研与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展开实证研究,剖析网络情境特征以及网络信息受众的认知-心理状态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集体行为意向的整合驱动机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非常规突发事件关联网络集体行为意向是网络情境特征与信息受众认知-心理状态共同作用的结果;非常规突发事件关联网络集体行为意向具有情境依赖倾向,会受到媒介信息丰富度、网络社会联结强度两大因素的驱动;信息受众的认知-心理状态是网络情境特征驱动网络集体行为意向的重要桥梁。研究还揭示了TAM理论在网络舆情导向中的普适性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 大数据下中小企业对竞争情报网络信息源的依赖性不断上升,但存在使用障碍。本研究旨在探究大数据下企业竞争情报网络信息源的使用行为,为企业竞争情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基于经典信息源分类,针对现有研究不足,创新性地将大数据下竞争情报网络信息源分为社会化媒体类、互联网公开类、互联网商务类。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方法进行研究。[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社会化媒体类网络信息源的重要性增强,但传统信息源的作用不容忽视,质量是影响网络信息源使用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