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朝军 《贵州教育》2005,(17):38-39
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水平的不同,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及主要功能;明确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明确单、双子叶植物的概念,掌握菜豆、玉米种子的异同点。2.能力目标:通过对不同类型种子的解剖、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通过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讲述种子的结构和功能给学生进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和“生命是物质的”观点教育;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科学探究所需的…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特点,明确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含义。2.理解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和解剖萌发和未萌发的种子的形态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绘图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教师启发引导下 ,让学生按照自己观察和思考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认知事物 ,理解学习材料 ,或者让学生借助教材或教师提供有关材料亲自去探索得出结论或规律性的知识 ,不仅能使学生习得知识 ,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造精神。笔者在“种子的结构”一课教学中应用实物和CAI课件相结合进行了“引导探究”式教学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 教材分析1.1 素质教学目标 ①识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及主要功能 ;明确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 ;明确单、双子叶植物的概念。②通过对种子的解…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中通过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并进行比较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5.
1教学目标 1.1知识目标 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描述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编按]  相似文献   

6.
《生物》第一册实验四“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在《教师教学用书》中教学难点是:玉米种子的子叶不容易观察到;玉米种子的种皮和果皮结合得很紧密,较难分开,不容易观察清楚。  相似文献   

7.
实验项目:大豆、玉米种子的构造演示实验方法:学生边听课边观察实验做法建议:教师按学生数备好浸泡软的菜豆(或大豆)、玉米种子,每人一粒菜豆种子,一粒纵切好的玉米种子,每一张课桌发一个放大镜,让学生在放大镜下观察两种种子的结构。  相似文献   

8.
生物教师在有意识地重视生物学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努力使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注意渗透、训练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探究知识的求索精神、辩证唯物的科学思想方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科学原则等,这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方面。几年来,笔者进行了不懈的探讨和努力。一、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笔者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生物})第一册(上)“种子的结构”一课中,首先让学生有序地从种子的外部向内部依次观察浸软了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对照种子结构挂图,互相讨论.说出种子的结…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电阻定律 电阻率”承接和发展了前节知识——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 ,是在学生已知的定性规律的基础上的定量描述 ,同时突出了“电阻率”这一新的物理概念 ,这部分知识与现代科技、现代生活、生产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 ,学好本节知识不仅在物理思想、物理方法上有教育意义 ,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方面也有重要的意义 .2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理解电阻定律和电阻率 ,能用电阻定律进行有关的计算 ;知道半导体、超导体及其应用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  相似文献   

10.
《种子的构造》一课中关于单子叶植物种子玉米的构造,教科书上是这样设计实验的:用放大镜观察玉米种子的构造,观察前把玉米种子按课本上的图示纵切。观察后,比较玉米种子与前面观察过的花生、菜豆、蚕豆、绿豆的构造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玉米种子与上面四种种子构造的相同点都是有种皮和  相似文献   

11.
本课采用探究与直观相融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比较,掌握种子的基本结构,归纳出玉米种子与菜豆种子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面对种类繁多的实验内容 ,使用幻灯、投影、录音、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实验教学过程条理化 ,有序化。1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演示实验中的运用1 1 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在生物实验教学中 ,如何使全班同学都能清楚的观察到实验现象 ,是教师经常要面对的问题。例如 ,《种子的结构》一节中 ,教师展示各种各样的种子实物时 ,可通过投影屏幕放大 ,使学生能清楚的看到实物。教师展示“菜豆种子的外形和结构”、“玉米种子的外形和结构”的挂图后 ,利用实物让学生进行辩认 ,在投影仪上演示实物———菜豆种子的内部结…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找出规律并熟练掌握不同的职业名称。postm an doctor farm erpolicem an nurse teacherfirem an cook driverm ilkm anfisherm an2.了解并区分三对反义词。tall———short fat———thin old———young3.利用一首琅琅上口的小英文诗,正确区分这三对反义词。4.将教室背景与多媒体课件巧妙结合,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灵活运用句型“H ow to gettheright way?”“Let's ask the policem an.”和“Let's goto see a doctor.”。通过简单的对话,让英语走进生活。(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听、说、读能力。2.培养…  相似文献   

14.
“种子植物”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生物圈中的植物”中的一节内容。本课是学习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之后一节有关绿色植物的教学。种子植物在本单元乃至整个植物部分都是非常关键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让学生动手实验、细心观察、对比思考等教学活动,围绕种子结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知识展开。让学生在体验生物学科“注重观察,敢于实践”特点的同时,使学生得到快乐,获得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及团结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三段六环节”生物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1课前准备这一环节包括4个方面:(1)知识准备。即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新课,复习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具体做到“三看”,即看新课主要学习哪些内容,哪些能自己看,哪些不易理解;看新课与旧课的知识有何联系,及时予以补偿;看新课需要哪些实验材料(包括实物、图片、模型等)。(2)材料准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新课所需实验材料的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觉搜集、整理、准备好有关材料。如学习“种子的形态结构”时,就让学生每人准备好晒干的和用温水泡透的玉米种子、菜豆种子各1粒。有些观察材料,学生不…  相似文献   

16.
在上这一课的前6天,要求学生先将蚕豆、玉米、菜豆等种子浸泡1—2天后再将一部分种子放在温度适宜(15℃—25℃)的地方。3天后,课堂上让学生把自己准备的即将发芽的种子拿出来,经过解剖和观察,了解到蚕豆的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然后再用小刀纵向切开玉米的种子,我选用了500倍的放大镜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结合挂图——玉米种子的构造说明),同学们发现玉米种子的构造与蚕豆种子的构造不同,那就是玉米种子多了一部分——胚乳。于是同学们都说可以将种子分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力的概念,能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会用来解释简单的现象.3.知道力的作用效果.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以及联系实际分析、归纳、总结、应用等能力.教学重点力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力并应用其解释有关现象.教学关鍵实例与实验现象相结合.教学过程主要内容教学策略组织教学略.用“力”组词,“注意力”、“能力”、“说服力”……调动学生积极性,振奋激情.利用学生实际操作让同学观察,回忆起生活中需要用力的事情以及用力时的感觉,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使学生意识自己的重要性,培养了…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内容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对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进行实践性复习。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从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教学,培养学  相似文献   

19.
笔者就初中生物"观察种子的结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和"观察植物的细胞结构"等几个实验的改进谈谈具体实施方法。一、"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的改进实验目的:认识双子叶种子和单子叶种子的结构。实验材料:浸软的菜豆或花生种子,浸软的玉米或小麦种子、刀片、放大镜、滴管、稀碘液。实验步骤:菜豆或花生种子的观察(略)。观察玉米的结构:首先,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高职物理教育的重要使命,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的,采用 “四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将物理教学分为“理论讲授——拓展知识讲授——学生讨论——课后网络学习”四个环节进行,潜移默化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学习能形成一个从点到面,从学习知识、思考问题到运用能力的良性学习过程,进而逐渐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