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图书馆的网络服务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图书馆界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制定,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天的图书馆服务对网络环境的高度依赖,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对图书馆网络服务的制约,决定了图书馆界必须代表社会公众利益作出不懈努力。已经实施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为图书馆活动带来了保障,也形成了制约。图书馆界面临着新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适用于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的基本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析了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立法模式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的类型,剖析图书馆的业务与网络传播的关系,将可适用于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按照不同的标准分别划分为两大类型:从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模式来看,可以分为适用于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以及以承载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功能的若干项著作权专有使用权例外所构成的、可适用于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从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的适用主体来看,可以分为适用主体为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以及适用主体为网络信息提供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  相似文献   

3.
信息网络建设给图书馆带来的机遇和思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波 《河南图书馆学刊》2003,23(4):44-44,73
信息网络建设的发展给图书馆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契机,同时也对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应该成为信息网络的信息源,充分体现自己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对信息网络传播权进行限制的合理性,认为图书馆应该享有一定的信息网络传播豁免权,并对图书馆应该具备的条件和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大学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与信息资源建设前瞻   总被引:69,自引:0,他引:69  
分析了信息网络对大学图书馆生存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和对大学图书馆的地位与作用提出的新挑战 ,论述了大学图书馆在信息网络环境下应采取的对策以及信息服务与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信息网络环境下电子图书馆的服务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建平 《图书馆》2000,(5):28-30
结合电子图书馆与当今科技信息网络发展的关系,说明电子图书馆是以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持,用数字化技术对各种文献信息进行压缩、存贮,并通过网络传播,不受时空限制地为所有用户服务的现代化图书馆。同时探讨了电子图书馆在信息网络服务下的一系列特征。  相似文献   

7.
以美国现行著作权实体法、澳大利亚现行著作权实体法和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为基础,从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模式的角度,将适用于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分为适用于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以及以承载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功能的若干项著作权专有使用权例外所构成的、可适用于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并深入分析这种适用主体为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8.
构筑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运行机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分析了信息网络环境对图书馆运行机制产生的多种影响,探讨了信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运行机制的形成问题,并提出了构筑新型运行机制的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9.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对数字时代的图书馆产生巨大的影响.阐述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提出的背景,分析了<条例>对图书馆的影响,并探讨了实施<条例>后图书馆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0.
信息网络传播权作为网络环境下维护著作权人利益的一项重要权利,对其进行限制也是著作权制度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其功能的重要途径。文章对如何平衡信息网络传播权与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之间的利益,重构信息网络传播权与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地方高校学报与"地方文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怡 《新闻界》2008,(4):99-101
地方高校学报设置“地方文化”栏目,进行地方文化研究与传播,大致可以分为六种类型:一是以山水文化为特征;二是以文化遗址为特征;三是以断代史为特征;四是以文学名著为特征;五是以历史名人为特征;六是整体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针对著作权加强权利人对作品网络传播权控制的现象,分析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公众数字资源网络获取的权限限制,提出图书馆在合理使用制度下,通过修改《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充分利用"除外"条款、文献传递"一对一",最大化地实现图书馆数字信息网络传播权。  相似文献   

13.
马荣  束漫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7):73-78
[目的/意义]研究加拿大高校儿童图书馆学教育现状与特点,旨在为我国儿童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尽快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过程]采用网络调研方法,从学科学位、课程设置、师资力量3个方面深入调查与分析加拿大儿童图书馆学教育的内容。[结果/结论]总结得出加拿大在儿童图书馆学教育领域具有学科交叉性较强、课程细化程度较高以及学以致用原则凸显等特点,提出对我国开展儿童图书馆学教育的3点启示:以交叉学科为背景,增设联合型学位课程;以专业教材为指导,细化层次性课程分类;以专职教师为依托,构建应用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关于英国Hylife复合图书馆项目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咏梅 《图书馆杂志》2004,23(12):57-58,56
英国Hylife项目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使项目评价成为工作的重点。本文介绍了Hylife项目评价的过程、结果及特征,指出以用户为中心的绩效评价是今后图书馆情报服务评价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The topical structure of the information array on socio-economic, political and humanitarian problems of Ukrainian development, reflected in the databases on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of the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 on Social Sciences (INION)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is described. The specificities of country-oriented database which would provide information on Ukrainian studies, are discussed.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s of investigation aimed at information support of Russian-Ukrainian cooperation in various spheres are analyzed.  相似文献   

16.
《毛诗传笺》是我国诗经学研究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其现存版本丰富,主要有:写本,石经本及宋、元、明、清刻本。文章根据相关资料,主要阐述写本与石刻本的现存版本情况。  相似文献   

17.
《四部正讹》是我国第一部辨伪专著,在辨伪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书中,其对伪书价值有多种认识,尤其是对伪书史料价值的认识更是深刻与多方面的。然历来学者对此却少有论述,文章就伪书史料价值的内涵以及《四部正讹》对伪书史料价值认识产生的原因及如何体现伪书的史料价值等诸多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虞晖 《出版科学》2011,19(5):28-31
民族文化类稿件的编辑刊发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当前民族文化类稿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偏重单纯介绍,较少深度挖掘;偏重简单复制传统文化,较少体现时代特征;偏重物质层面的报道,较少心理空间的开拓。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在稿件的民族性、时代性、政治性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9.
邵军辉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21):123-130
为了对我国图书馆战略规划研究进行跟踪,以CNKI为数据源,从文献的年度分布、作者分布、机构分布、期刊分布、关键词词频、主题内容等方面,对国内图书馆战略规划研究的相关论文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比较客观地揭示国内图书馆战略规划研究的现状、研究热点、研究特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The topic of Location Business/Industry is increasing in importance in the context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 The U.S.-Canada Free Trade Agreement and the growth of Maquiladoras on the U.S.-Mexican border are causing more than normal shifts in the location of businesses. Location decisions can be only as good as the information on which they are based. How to research information on the different variables involved in a location decision is examined in this article. The sources of information are viewed from two perpectives, information on a defined geographical area (a demographic, economic and social profile of the place) and information on the products or services of a business (an industry profile). by providing the broad strategy for research, the article attempts to save some repetitive effort for those persons undertaking a location decision or for those helping in the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