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两次体育场地普查情况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通过对“五普”和“四普”体育场地的比较分析,发现我国体育场地在整体数量、类型、质量等方面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在平均场地数量、区域分布、实际利用效率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研究认为,完善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发展、加强弱势区域体育场地资源的建设、推动体育场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体育场地资源的经营管理是当前我国体育场地发展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学校体育场地现状及其与学生体质健康关系进行研究.方法:以2014辽宁省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为基础,以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资料数据为样本,对学校体育场地配置状况与学生体质健康关系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辽宁省学校体育场地,对于小学阶段,场地的校均数量与学生肥胖检出率相关显著(P<0.05),场地的生均面积与素质和肥胖检出率相关显著;而对于初中和高中段上述指标均不存在显著相关.结论:学校体育场地配置状况与学生体质健康具有一定的关联,这种关联对于小学阶段表现得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从河北省乡(镇)村体育场地的规模现状、投资构成、经济成分、标准场地类型与数量四个方面展开研究。研究表明:河北省农村乡(镇)村体育场地资源相对匮乏,且存在发展不平衡现象。在此基础上,运用体育资源配置的非衡性发展理论,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地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法和数理统计法,借鉴统计学和经济学中的基尼系数,按人口、经济和陆域面积等分布对福建省体育场地建设与管理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配置的均衡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人口和经济分布的福建省体育场地资源配置均衡性好于陆域面积分布的均衡性;福建省体育场地从业人员、体育场地投资配置处于不均衡状态,福州市、厦门市和泉州市高于其他区市;体育场地面积处于相对合理状态,但重量轻质,城乡差异明显;体育场地对外开放配置处于使用效益低的相对合理状态。履行政府职责、转变配置理念、完善政策措施、强化生态化管理、创新评价机制是实现福建省体育场地资源均衡配置,促进体育场地资源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长江三角洲中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目前长江三角洲大多数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没有达到长江三角洲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配置标准,现有场地也做不到全部开放,学生对学校内体育场地设施的满意程度较低.提出了长江三角洲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十一五"发展战略,并建议由各个地区政府出面来规划、运作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坚持以学校为中心规划、配置体育场地设施,设立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专用经费,以法律的形式出台学校体育场地的法规等,以促进长江三角洲学校体育场地"十一五"发展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摘要:遵循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建构体育场地资源建设、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主要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体育场地资源建设、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分别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协调发展回归评价模型对体育场地资源建设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人均场地投资、人均场地面积等6个指标构成体育场地资源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GDP等9个指标构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体系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2)体育场地资源建设与社会经济不协调的原因各不相同:政府对体育场地资源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体育场地资源建设的财政投入不足、体育场地资源建设的市场化和社会化程度较低等导致体育场地资源建设水平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体育场地资源建设与发展方式的落后、体育场地资源建设与社会经济的融合度不够、体育场地资源的质量和效益尚未有效提升等导致体育场地资源建设水平超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3)体育场地资源建设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有助于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重视群众利益诉求、坚持改革创新、构建资源共享机制、健全协调监管机制,是新时代促进体育场地资源建设与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吉林省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吉林省城市场地资源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目前场地资源能否满足吉林省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的需要,场地资源现状如何,对吉林省的体育发展有决定性作用,针对吉林省9个城市体育场地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对临汾市部分社区体育活动场地进行考察得知,目前临汾市社区体育活动场地设施缺乏、配置不合理、种类少、体育场地规模小、体育活动极为有限,甚至有的社区体育场地设施被占用或根本无活动场所。通过与群众访谈了解到,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政府对体育事业的不够重视和开发商为减少资本投入不按规定设计场地而造成的。建议各级政府应加强社区体育设施的专项规划,加快居住小区规划中体育设施及场地的审批工作,设法利用现有场地为无健身设施的小区添置器械,给社区提供合理的活动场所,带动和丰富小区的体育文化生活,促进体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甘肃省中小学场地器材在数量、种类、质地、结构、经费、管理等方面的现状分析研究,制定出符合甘肃省中小学体育事业发展的体育场地器材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影响我国大学城体育场地资源共享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大学城高校体育场地资源共享的主要因素包括:场地客观因素、学校领导因素、学校教师因素、学生因素、地理位置因素、相关政策因素、课程安排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比赛安排因素。根据木桶效应,在构建大学体育场地资源共享模式的时候,需要对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并做好场地对内和对外开放的时间以及方式合理安排,以提供我国高校体育场地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我国高等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体育场馆承担着我国全民体育事业的重要责任,目前随着当今社会进入新时期,普通大众对于体育场馆资源的需求与传统有所改变且朝着多样性发展,传统的体育场馆资源配置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供需不平衡的情况,有必要在新时代背景下进行场馆资源优化满足社会对体育场馆资源需求。采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对目前体育场馆的资源配置的供给现况与新时代社会体育产业需求之间的缺口进行分析,对现存体育场馆的产业结构与市场经济下的产业结构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提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体育场馆资源优化策略,通过研究我们认为体育场馆的资源作为一种商品的范畴,增加适当的营销性工作不仅可以调节资源的配置而且能够优化场馆体育资源的种类。  相似文献   

12.
以资源配置理论为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体育资源的配置现状、成因及其发展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遵循资源配置的自然规律是前提、以资源配置的社会规则为导向、实施体育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以计划机制为主向以市场机制为主的体育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实现从粗放型到集约式的体育资源配置方法,改革和完善举国体制。  相似文献   

13.
效率是公共体育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对促进公共体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利用DEA Tobit模型,对2012—2016年陕西省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投入—产出效率及其社会环境影响因素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陕西省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投入—产出效率不高,并呈现由南向北效率值递减的地域性特征。90%的地市资源配置不合理,由此造成的产出不足是陕西省公共体育事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资源管理水平及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是地方政府面临的巨大挑战。现阶段,地区经济实力的提高与发展仍将对公共体育资源产出效率提高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人口密度对公共体育资源产出效率提高意义不大,地理位置因素对公共体育资源产出效率无影响。建议陕西省10地市应在适度扩大资源投入规模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探索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新时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机制,努力缓解公共体育人力、财力、组织和信息等方面的产出不足,通过增加规模效率提高公共体育资源投入—产出效率。  相似文献   

14.
公共体育服务的目标是为公民提供良好的体育服务与产品,满足基本体育需求,保障公民体育权利。体育场馆作为发展体育公共服务的物质保障,优化场馆资源的配置,有助于促进体育事业持续发展。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明确体育场馆资源优化对提高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的价值,针对体育场馆资源配置中存在的场地资源布局不科学、运营体系不健全以及公共体育活动组织不到位等现实问题。研究认为,全面优化体育场馆资源布局、创建智慧化服务运营管理体系,开展富有群众特色的健身活动,提高体育场馆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实现进程,能科学配置体育场馆资源。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运用布迪厄反思社会学理论来分析影响体育赛事资源自身的环境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当前体育赛事资源配置受到政策环境、法制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技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各环境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体育赛事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体育赛事资源的存在和合理利用;依托各种环境因素,积极的因势利导的开发体育赛事资源,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促使体育赛事产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体育产品资源配置的公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一般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与分配公平三个基本原则,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对体育产品资源配置的公平进行了理论研究,对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及经济体制转型期的体育产品资源配置的公平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我国目前体育产品资源配置公平的目标模式,为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农村体育资源的配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农村体育资源配置的依据、原则以及配置机制。研究认为农村要依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体育管理体制、体育发展战略规划、新农村建设需要以及农村居民对体育的需求配置体育资源;要遵循以人为本、重视效益兼顾效率、动态配置以及统筹平衡的配置原则;我国农村体育资源的配置是计划和市场并存的复合机制,这一机制实质上是现实农村体育资源配置的过渡机制。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收益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并不理想,存在资源配置不到位、不均衡和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就归因分析及其优化路径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提出:重塑科学政绩观,重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根据受益原则,推行农村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成本的分担与补偿机制;改变错误认知,"代农民立言",重构农村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利益表达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完善监督机制,保证农村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使用效益;关注长远效益、社会收益,农村体育资源配置不能仅局限在体育的生物性功能上。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对治理与体育治理概念进行梳理,探讨体育治理主体的结构困境与实现路径。研究认为:政府部门力不从心,导致体育资源调节失序;市场企业力浅待育,导致体育资源配置失衡;社会组织力弱难济,导致体育资源调动失能,是体育治理体系所遇到的现实问题。因此,需要重构体育政府权能,为多元主体腾挪空间;有序体育市场参与,为多元主体重塑关系;扶持体育社会力量,为多元主体建立格局,从而发挥体育资源配置的最佳效应,最终形成多元共治的体育善治格局。充分调动多元力量参与体育治理,从而形成横纵向网络模式,使体育治理在目标差异、责权划分、利益分配中形成一种平等、协商、合作和参与的共治局面,为体育治理良性发展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