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执政资源是能够满足执政党执掌国家政权、实现执政目标、完成执政使命需要的,可以被执政党开发利用的各种积极因素和条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增强执政能力,长期执政下去,整合和拓展执政资源就显得尤其重要。科学发展观是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为理论主线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毫无疑问,党的执政资源的整合与拓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保证其正确的方向和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2.
政党只有在特定的体制框架内运行才能实现执掌国家政权。执政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首要前提就是健全执政体制。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比较健全的执政体制。但执政体制的运行机制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导致社会分配不公和效率低下,影响执政能力的提高,因此要在完善根本制度的基础上理顺执政体制的运行。  相似文献   

3.
执政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一个基本范畴,是执政的理论前提。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经历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发展历程。党的执政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党在践行这些执政理念的过程中分别回答了:创建什么样的国家政权,怎样建设国家政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为谁执政、怎样执政这四个问题。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发展留下了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4.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指执政党掌握和运用国家政权,遵循政党执政规律,领导、管理国家事务的本领和水平。要突出提高“五种能力”,要划清党的领导与执政的界限,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贯穿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5.
执政就要全心全意为民,为民就要执好政,掌握执政真本领。“执政为民”突出了国家政权是统治者,而“为民执政”表明国家政权是服务性管理者,是从人民的需要出发才建立国家政权,执政的目的具有唯一性即从人民的需要为出发点,执政完全代表了人民的意志,执政者受控于人民而不是人民受制于执政者,这才是中国人民真正需要的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6.
重视党的制度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建党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特殊要求、保证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促进政治文明发展的根本要求,只有深刻的认识加强执政党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才能有助于我们领会和把握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执政能力,把我们的党建设好。  相似文献   

7.
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是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一环。而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的观念,真抓实干,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部、继承与创新等各种关系。坚持制度创新,增强工作透明度,保障党的各项事业在规范化道路上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所处的特定历史地位以及应对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的需要,也是贯彻执政党建设始终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增强党的执政意识,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并注意吸取原苏联东欧执政党丧权亡党的深刻教训.  相似文献   

9.
使用·培养     
列宁在党执政以后,指出执政党的工作重心是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他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以后,首要的任务就是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搞好.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培养、造就一支好的干部队伍.毛泽东同志指出:领导中国伟大革命斗争的党.必须有大批德才兼备的领导骨干.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任务.“政治路线确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不断从思想上理论上剖析腐败产生的不良心理诱因,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从制度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落实执政为民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1.
前苏联及东欧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因素是苏东共产党的蜕化变质,没有按照党的先进性来建设党,丧失了党的思想、理论、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前进方向的先进性,从而失去了它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作用,削弱乃至丧失了执政能力,最终葬送了社会主义事业也葬送了党的自身。苏共等政党建设的教训对中国共产党人在全党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启示是深刻而巨大的;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与时俱进;必须从严治党,建立党的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必须加大反腐败力度,永葆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革命胜利的法宝;毫不动摇地坚守党长期执政理念,坚决捍卫党长期执政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顺利进行以及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保障。党长期执政理念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并仍将经受考验。在全党进行坚守党长期执政理念的教育应当成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群众观点是党的基本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党群关系是党的主要政治问题。中国共产党九十余年所取得的伟大胜利,是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的结果。党群关系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政权的巩固,这是历史的结论。在新的实践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4.
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邓小平提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思想 ,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大业得已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当前进行的政府机构改革必须站在政权建设全局的高度,从正确处理好国家权力机构、执政党、国家行政机构以及司法机构之间的关系入手,才能真正解决行政机构改革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政权统筹建设的视野下,以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效率为目的,从党和政府的角度来讨论县级政权机构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探索在加强地方人大职能的前提下,将县级党政执政资源合二为一的政权机构改革,将为我国当前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必须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长期执政,这是执政党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笔者就如何正确理解执政能力、我党提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时代背景及加强执政能力的时代内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系统纲领,从战略高度解决了如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这一核心问题,是基于历史经验对党的领导和执政问题所做出的新思考。因而,实践“三个代表”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提高执政水平的根本保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关键在于实践中不断创新,始终使党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8.
从"怎样建设党"的视野看,延安时期以"愿意为着共产党的主张而奋斗"为主要标准发展党员,"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并用"整风"方法解决思想和作风上的突出问题,竭尽心力培养"才德兼备的领导干部",创造了在党内非工人成分占绝大多数情况下建设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成功经验;从"局部执政"的视野看,延安时期以陕甘宁边区为典范,"作全国民主政治之先导",构建更具广泛代表性而又能加强党在根据地执政地位的政权体制,强化廉政建设,把"给人民以东西"作为第一方面的工作而使人民得到"看得见的物质福利",积累了治国安民的重要经验;从"三个代表"的视野看,延安时期"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创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理论,准确把握基本国情与形势变化而制定路线纲领政策,把远大奋斗目标与完成现实任务相统一,运用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加强党群关系,形成了"代表中国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的基本经验.这些经验集中为一点,就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延安时期党的建设的经验,对于新世纪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进一步解决好"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我党站在历史发展和时代要求的高度而提出的,是因为发展问题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同时,它又是一个具有时代性和战略性的问题.在新世纪,为落实好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要从全局的高度全面把握中国的发展问题,围绕发展这个主题,着力处理好四大关系:一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和社会的关系,做到可持续发展;二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三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四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任何执政党的根基,都在于民众的拥护和支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要求我们党最大程度地反映和体现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要求,以这些利益的实现赢得执政的合法性资源,从而化解执政风险,优化执政环境,实现政治抱负。进行利益整合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党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