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深化执政理论研究,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加强执政理论建设的关键在于把握执政规律。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与我们党执政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认识和把握执政规律,努力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立在对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和自觉运用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2.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所处的特定历史地位以及应对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的需要,也是贯彻执政党建设始终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增强党的执政意识,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并注意吸取原苏联东欧执政党丧权亡党的深刻教训.  相似文献   

3.
依法执政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现代法治对执政方式的要求,它体现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对依法治国理念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保证我们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的重大理论创新。提高党的依法执政能力要求执政党必须努力提高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必须深入持续地推进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4.
执政资源是能够满足执政党执掌国家政权、实现执政目标、完成执政使命需要的,可以被执政党开发利用的各种积极因素和条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增强执政能力,长期执政下去,整合和拓展执政资源就显得尤其重要。科学发展观是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为理论主线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毫无疑问,党的执政资源的整合与拓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保证其正确的方向和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5.
执政能力建设是当前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严峻的课题。必须不断加强党的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断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到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如何提高执政能力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执政体制建设为执政能力提高提供制度、体制保障,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执政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执政体制建设,还应借鉴和运用党执政过程中积累的历史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7.
党的执政能力关系到党的执政绩效,从政治的发展角度而言,又与国家政治兴衰有着重大关系,其能力投入与治国绩效的产出之间的平衡,是党着眼于未来发展的重要考虑。作为现代国家构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法治既给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保证执法者的权力在规定范围内行使,从而提高党的执法能力,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如何提高执政能力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执政体制建设为执政能力提高提供制度、体制保障,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执政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执政体制建设,还应借鉴和运用党执政过程中积累的历史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探析执政能力内涵出发,结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战略课题的内外部诸多因素与联系,论析了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决定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加强执政党能力建设的问题从方法途径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抓住了党的建设的关键。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任何执政党的根基,都在于民众的拥护和支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要求我们党最大程度地反映和体现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要求,以这些利益的实现赢得执政的合法性资源,从而化解执政风险,优化执政环境,实现政治抱负。进行利益整合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党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革命胜利的法宝;毫不动摇地坚守党长期执政理念,坚决捍卫党长期执政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顺利进行以及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保障。党长期执政理念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并仍将经受考验。在全党进行坚守党长期执政理念的教育应当成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之一,第一次把和谐社会放在同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并列的位置,与之相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和谐发展的进程。四个文明是辩证有机的统一整体,四个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对于县级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评价是推动地方政府执政能力建设的必要条件。将评估的价值取向定位于“提升地方政府执政能力,建设和谐县域社会”,建立以政府内部管理为核心,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为主线,包括行政管理能力、经济发展能力、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四个层面的评估模式。  相似文献   

15.
政党是拥有多种资源的政治组织,"先进性"是政党执政的宝贵资源。理解政党的"先进性"可与普通人的"正常性"作比较,"先进性"是高于"正常性"的一种价值属性,是政党与普通人不同的标尺之一。作为优质资源它具有两个根本性的价值意义:一是能反映政党的执政技术状况;二是能反映政党的执政道德水平。"先进性"资源要靠政党构建良好的生成机制,经常培育和维护,才能源源不断地供给。  相似文献   

16.
建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围绕党的基本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加强执政党建设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执政党建设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是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在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的过程中,法治和德治作为实现社会安定有序的社会控制机制,是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与“德治”在历史上皆长期存在,并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德治”与“法治”的关系问题上,儒家重“德治”,但并不绝对排斥“法治”与刑罚。儒家的“德治”思想,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局限性,但无论如何,毕竟对我们今天进一步科学地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基本治国方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治理资源,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实施科教兴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是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迫切要求,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高校反腐倡廉工作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坚持把反腐倡廉工作与高校的改革发展和教学科研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的执政实践中,对于为谁执政、依靠谁执政、如何执政等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形成了一系列的执政理念,包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仆理念,执政兴国的发展理念,特殊条件下的革命理念(武装斗争理念)等。这些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执政条件下形成的执政理念,传承到现在仍有其可贵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