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哈尔滨体育学院近三年生源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及文献资料法对哈尔滨体育学院近三年生源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哈尔滨体育学院近三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呈现下降的趋势,且肺活量和立定跳远成绩下降的较为明显;另外,哈尔滨体育学院近三年单招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变化不大,但统招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变化较为明显,根据测试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以期为提高哈尔滨体育学院生源质量和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运用实验法对哈尔滨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育学院少年甲组篮球运动员(16-17岁)神经活动模式与其弹跳爆发力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神经活动的强度是爆发力强弱的基础;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是提高弹跳爆发力的关键;适宜的神经紧张是提高爆发力的手段和前提。  相似文献   

3.
艺术类院校是高校中一类相对特殊的学校,研究不同专业学生的体质状况为改进艺术类院校体育课程设置及体育教学提供依据。通过现场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北京市五所艺术类院校的2009、2010级本科生进行体质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艺术类院校本科生体质平均分为71.6分,体质状况不容乐观;各年级对学生体质总分的影响受到性别因素调节,即大二男生的体质优于大一男生,而大二女生体质较大一女生差;学生身高体重指数、肺活量体重指数、上肢力量一般,心肺耐力和下肢力量较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东北师范大学4000名学生(男生2000人、女生2000人)的体质指数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进行相关性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师范大学学生体质指数(BMI指数)相对集中,总体分布正常,且男生的肥胖率高于女生肥胖率。通过对4000名大学生的体质测试得出,大学生BMI指数对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都有影响,尤其对肥胖和超重的学生影响较大。分析结果表明,在肥胖和超重的学生中,耐力、爆发力、速度和移动都随着BMI值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内地藏族大学生不同BMI指数大小,将其分为五个类别,并对不同类别学生的体质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内地藏族大学生体质指数总体处于良好状态;营养不良组女生多为瘦高型,而男生为瘦矮型,超重的男女学生体型都较高大;体重偏轻学生的身体机能要优于超重和肥胖学生;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男女生下肢爆发力普遍较差,耐力水平普遍较好.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70名花样滑冰运动员和66名普通大学生进行身体形态学、体质及跟骨超声骨量的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1)由于控体重、运动等原因,男、女花样滑冰运动员有较低体重和体脂率,男、女花样滑冰运动员瘦体重均低于普通大学生;2)身体机能方面,女花样滑冰运动员相对较好,而男花样滑冰运动员则相对较弱;身体素质方面,男花样滑冰运动员下肢爆发力、身体协调能力相对较好,而女花样滑冰运动员下肢爆发力、身体协调能力、身体柔韧性相对较好。受瘦体重的影响,男、女花样滑冰运动员握力素质有待提高;3)男、女花样滑冰运动员跟骨超声骨量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建议对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体质及骨密度进行定期监测。掌握花样滑冰运动员的体质、骨质状况及身体成分结构比例,为科学合理的安排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运用数理统计法建立了女子体质健康多元回归预测模型。结合测试指标的形态分布和权值经归一化处理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表明:影响女子体质健康的主要因素为下肢爆发力、速度素质、身体形态,指出教学与训练的目标应以发展下肢爆发力和速度为主。  相似文献   

8.
选择2015年广东省高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修订)测试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2015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2000年、2005年广东省大学生健康测试结果的部分相关指标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广东大学生身高、体重指标分别比全国大学生低,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反映广东省大学生的身体形态与全国大学生比显得瘦小,广东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50m、立定跳远(cm)、坐位体前屈(个)、引体向上(男)成绩上分别比全国大学生都好,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反映广东省大学生速度、下肢肌肉爆发力、柔韧性素质比全国大学生好;从2000年到2015年,广东省大学生身高、体重持续增长,男大学生分别增长3.14cm、4.78kg,女大学生分别增长2.52cm、1.72kg.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田径运动员进行8周振动训练,对比训练前后运动员下肢肌群爆发力及身体成分的变化,旨在了解数周振动训练对提高下肢爆发力的作用,探讨振动训练对田径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意义,为田径运动员力量训练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20名青年男性田径运动员,随机分为振动组10人,对照组10人。振动组采用振动训练台30 Hz频率、2 mm振幅对下肢进行为期8周的振动训练,对照组则进行8周传统的下肢力量训练。训练前后分别对运动员进行身体成分测试和下蹲跳测试(CMJ)测试。结果显示,振动组与对照组8周训练前后CMJ成绩出现非常显著的提高(P<0.01),骨骼肌含量出现显著性增加(P<0.05),而体脂百分比无显著性变化(P>0.05)。振动组与对照组组间CMJ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骨骼肌含量和体脂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得出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8周振动训练方案可以有效提高田径运动员下肢肌群爆发力,且效果比传统器械力量训练更为明显,但对运动员身体成分组成影响效果并不显著,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依据,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连续3年对西南财经大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学生体质健康的总体水平不容乐观,超重与肥胖有增长趋势,下肢力量及爆发力水平不高,针对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为期12周的分组实验,对参加力量练习和有氧练习的100位大学男生进行实验前后身体素质、身体机能、身体形态的对比测试与量表评定,探讨不同运动形式对男生体质影响的差异性,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男生体育锻炼提供科学的实证依据。实验结果表明,与实验前相比,力量练习对于男生的各项体质指标影响最多,而有氧练习尽管对男生体质有影响,但是和实验前相比没有显著差异。所以,在体育锻炼中,男生更加适合以力量练习作为主要的运动方式。  相似文献   

12.
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2012年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的数据为依据,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相关要求,采用文献资料、项目测试、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的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通过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学生的体质进行实时监测,了解独立学院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及存在问题,及时调整学院体育教学大纲,修订教材中不合理部分,并提出相关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摘要:运用结构功能理论和时空观理论,分析高校体育系统各要素的结构与功能,从宏观层面着眼于整个高校体育的系统,构建基于“大体育观”的普通高校体育四位一体——互联、互通、互动、互认的生态模式。研究认为,体育课主导体育规律认知与智力支持的功能;体育社团主导运动体验,提升身体素质的功能;运动会与体育节主导参与体验,繁荣校园文化的功能。该模式突出大学生主体地位与体质健康主体,摈弃学科课程观的片面性,倡导做强高校体育各要素的核心功能,拓展传统高校体育理念中的时空范畴,形成体系多元互联、互通、互动、互认,从体验与约束的角度重新审视大学生的体育参与动机,为扭转高校体育学生体质持续下滑困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广州市随机抽查10间1400名高等院校一年级的学生进行身体素质测试,并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spss 16.0)等对测试结果进行研究分析,达到初步了解广州市高等院校学生身体素质,并为制定体育课程提供相关理论依据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1、广州市高校学生在总体上多项指标均处于较低水平,男女生的耐力素质、下肢爆发力和男生的上肢力量素质的最为不理想;2、不同层次教育学生多项身体素质指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或者非常显著性差异;3、与2014年全国19岁青少年身体素质均值相比较,男生的下肢爆发力、耐力以及女生的心肺功能、耐力两项素质呈下降趋势;4、广州市大部分高校学生每周参与体育锻炼的平均次数较低;5、锻炼意识薄弱、兴趣不浓、锻炼习惯的欠缺是影响广州市高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以四川省10所高校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分析法、对比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结合2014年国家颁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四川高校2015级新生体质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当前四川高校大学新生男、女生的总体体质情况不容乐观,学生体质情况呈现不均衡性和个体差异性的特点.建议坚决贯彻落实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制度,提升政策有效执行力;提高大学体育教学质量,完善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评价体系;因地制宜,夯实学校体育社团基础,丰富校园体育竞赛活动;强化社会联动机制,构建"家庭+学校+社区"的体质健康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第三方监测制度,落实学校体育工作绩效评估等.  相似文献   

16.
体育素养是新时期大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对新时期大学生体育素养重构必然性及大学生体育素养缺失现状的分析,认为新时期大学生体育素养重构是贯彻体育素养培养政策、树立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选择,然而新时期大学生体育素养存在体育意识缺乏、体育品德修养较低、体育能力普遍不高、体育个性化发展滞后等问题,因而从体育意识培养、体育能力培养、体育品德修养、体育个性化发展等角度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7.
体育院校运动解剖学教材建设工作经历了四十多年的路程。回顾历史,我们将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创期,使用的为医学院、生物系和前苏联体院的人体解剖学教材。第二阶段为统编期,由国家体委组织体育院校解剖学教师编写运动解剖学教材。第三阶段为统编与自编共存期,各体院解剖学教师各自编写运动解剖学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锻炼行为习惯与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测量法及数理统计法,对沈阳市1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与测试。结果显示:良好锻炼行为习惯与男生的下肢爆发力、上肢力量、肌耐力、下肢柔韧性,女生的速度、下肢爆发力和肌耐力呈显著正向关系;而男生的前臂力量、速度,女生的前臂力量、腰腹力量、下肢柔韧性受个体生长差异、性别特征及运动选项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差异不明显。可见,良好的锻炼行为习惯有益于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对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依据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的四次调整为蓝本,对我国体育学本科专业结构的发展变化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以及运动人体科学成为为我国体育本科专业的三大基本专业,专业数量得到进一步控制,专业名称得以科学规范,进一步明确了专业内涵与培养目标。但专业建设也还存在发展速度过快,质量不高;规模过大,效益较低;结构失衡,分布不均;自我发展速度与社会需求脱节;固守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机制等问题。建议制定与实施体育学本科专业发展规范,拓宽专业口径,调整专业结构,加强体育学学科理论研究等。  相似文献   

20.
高校女教师作为我国知识分子中的特殊群体,她们的体育消费情况不仅反映了其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程度以及从事体育锻炼的效果和体质健康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其教学质量和效果.另外,高校女教师的休闲体育锻炼和消费行为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女教师参加休闲体育的状况将影响学生参加的状况,教师体育消费观念和行为将会影响高校学生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因此,通过高校女教师休闲体育消费特征的研究,探索如何引导高校女教师合理进行休闲体育消费,优化消费结构,无论是对她们自身的发展,还是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