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国家法治强调法律的强制性,而民间自治则从自由与民主出发,凸显政治参与者的主体性,两者的思维进路迥异,但是在社会秩序中的作用却是相同的。国家法治和民间自治都是测量国家能力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化国家建设中,发挥国家法治的效果可以从宏观上规范整个国家的秩序,发挥民间自治的效果则是调动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到社会和谐秩序的构建中。文本上的法律与实际中协商的条例共同形塑着社会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已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正式确立后,如何加速走向法治国家的进程是法学工作者的使命。为此,本文立足传统法律思想宝库,抽取孟子法律思想作为切入点,提出:在中国走向法治社会的道路上,必须立足传统法律思想,借鉴西方国家法治经验教训,使两者有机结合。孟子法律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树立宪法和法律至上的观念;注重发挥人的作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注重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让利于民,营造宽松政策环境,推动社会经济进步。  相似文献   

3.
法律实施是实行法治、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所在 ,在法治实践中 ,我们既不能用成熟法治国家的标准来衡量我国法律实施的现状 ,也不能假借具体国情的特殊性放任法律实施的低效运作。在现有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况下 ,务求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真正确立起法律的权威性 ,并切实维护法制的统一性。惟有如此 ,才有利于我们法治国家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与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如何完善这个体系,如何保障宪法和法律的有效实施,如何把法治建设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依法办事上,将是中国法治建设面临的更加紧迫和现实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公元前二一○年,秦始皇巡行天下,到达沙丘(今河北省广宗县),突然去世。赵高,这个混进秦王朝中央政权并窃取了重要职务的赵国奴隶主贵族的后裔,怀着对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刻骨仇恨,趁机发动反革命政变,中断了秦始皇的法家路线,完全推行一条儒家的复辟路线,致使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处于严重的蜕变中。这就是历史上的沙丘事变。应当怎样解释这个历史事变?为什么象秦王朝这样一个处于上升阶段的、生气勃勃的封建政权,只经过短短十一年的历程就发生了暂时的倒退和复辟?赵高的复辟活动能够得势于一时的根源和条件是什么?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把这些问题搞清楚,汲取沙丘事变的历史教训,有助于我们理解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学好无产阶级专政  相似文献   

6.
汉高祖刘邦建立的西汉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继秦王朝之后第二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鉴于泰王朝较快灭亡的历史教训,西汉统治者必须根据当时的阶级斗争形势,总结、吸取秦王朝的统治经验,以确立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从汉高祖刘邦到汉宣帝刘询的八代国君(包括吕后),在一百五十多年之中所致力的就是这个任务。秦王朝的建立,是秦始皇实践了法家思想政治路线的结果。“汉承秦制”,说明西汉王朝的确立,同样在于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贯彻执行了法家的思想政治路线。  相似文献   

7.
高校法学专业是掌握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前沿理论、培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专业法律人才,为国家法治战略的实施提供思想与理论支撑的重要阵地,地方高校在培养专门人才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建设成为大学生法律素质与法治精神养成、本地区法律咨询与社会服务、周边区域专有法律问题研究的三大基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推进本地法治进程,服务本地人民生产与生活,应该成为地方高校法治教育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8.
公民的法律信仰是一个国家法治建设的基础.在我国这样一个缺乏法治传统的国家里要形成普遍的公民法律信仰,除了要完善法治建设以外,还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创造严格遵守法律的社会文化氛围,通过不断推进法活文化建设、严格限制公权等措施促成公民养成对法律的信仰.  相似文献   

9.
建设法治国家,推行依法治国方略需要法治的不断完善.我国已经形成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是如何评价一个区域的法治环境状况却是一个难题.通过分析法治的价值和初步认识法治评价因素,探讨法治环境的内涵,初步设计一套符合现阶段国情的区域法律环境指标评价体系,以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对依法治国方略内涵的深化,宏观上有助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确立,法治国家的构建、法制体系的确立,微观上则是对卓越法律人才这一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提供了深入发展的切入口,拓展了人才培养的管理、教育、就业等方面的路径。本文以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为例,积极探索卓越法律人才在科研能力培养的新机制,为今后法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引礼入法的得与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成文法起自军法。其长处是公平、公开和确定不移,其短处是过于苛暴。优缺点出自一源,即战争环境的需要。儒家引礼入法的目的在于矫秦之失,但由于设置双重标准,最终必然会走上以礼代法和以礼坏法的道路,从而使中国古代始终处在有法律而无法治的人治阶段。要建设法治社会,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学习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过分夸大引礼入法的作用和意义,曲折表达了对法律等级性的肯定。人人都承认法治优于人治,但人人都不愿自觉接受法律的约束,并对司法特权充满依恋,是中国法治建设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2.
如何把文本法律具体实施可以说是法治理论的归宿点或者说是终极点。作为一名法家学派代表的商鞅在法律实施上提出了:第一,法律宣传和解释,即进行法律教育和宣传工作。第二,在制度建设上设立中央和地方两个层次上的法律执法机构。从而保证了法律宣传和教育工作及法律的有效实施,商鞅在秦国推行的以法治国也由此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3.
秦代人权较之先秦人权又有了重大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执政者试图以法律的形式维护人权;二是文人士子著述中有着较强烈的人权精神;三是民间人权意识的觉醒。秦代的人权显示出诸如人权认识的主体范围的拓展、更加关注人的“原生权”等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绍圣三年后秦观的迁贬行迹,徐培均先生在《秦少游年谱长编》中的叙述不甚详尽,仍有较多可补充和待考证之处。虽然秦观部分作品或已散佚,但仍可从宋代法律、地理和航运等多方面梳理出秦观人生最后四年的行迹:由处州取道钱塘江、信江、长江、湘江、耒水到达郴州;由郴州取道湘水、灵渠、漓水、浔江、郁江抵达横州;由横州至容州,沿古水道至合浦县走海运到达雷州治所海康县。  相似文献   

15.
在秦汉政治文化整合过程中,法家思想大都得以落实。然而,在此过程中,法家思想发生了变异,集中体现在法家真精神的遗失。法家法的精义、变革现实的精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贵公抑私精神及法、术、势结合的理论体系等发生了变异,这些变异使得法家后来成为封建专制政治的帮凶。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需要剥离和清除这些消极的东西,以为我们的社会确定一个良好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6.
良法论纲     
良法 ,是指通过实在的民主方式 ,在国人基本道德价值基础上制定的 ,科学地反映人性、国情 ,能有效约束、控制行政权力 ,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最终使国家长治久安、持续发展的法律。创制良法的大目标是实现良法治国 ,直接目的是使人民大众热爱法律、相信法律、信仰法律 ,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 ,通过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自觉学法、懂法、信法、守法 ,建立起和睦、健康、有序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7.
试论我国船舶油污民事赔偿责任中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船舶油污民事赔偿责任法律体系中法律适用较混乱的情况,在分析我国现行几部调整船舶油污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及《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赔偿责任公约》之后,从国际条约法和国际私法角度阐述法律的适用问题.最后得出结论:在我国船舶油污民事赔偿责任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法院应严格根据我国相关法律中的冲突规范指引找到正确适用的准据法,并应严格适用该准据法审理案件.  相似文献   

18.
法律解释的有权解释主体 ,在我国既包括立法机关 ,又包括司法机关。但是从法学理论的角度出发 ,法律解释应归属于法律适用的阶段 ,立法机关拥有法律解释权不妥。《立法法》的颁行使得该问题更加彰显。  相似文献   

19.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和小产权房的蓬勃兴起是一种市场选择。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和市场配置生产要素的客观要求,二者存在正相关;由于相关的法律、政策设定的禁区,市场主体在现实生活中就采取多种规避法律的手段,二者又存在着种种负相关。遵循经济规律,是发挥二者正相关的必要条件,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又是弱化二者负相关的法律手段。  相似文献   

20.
论秦的立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的立国一般认为是秦襄公被封为诸侯时,但从秦的发展来看,秦的立国经历了一个过程。从非子到襄公,秦的实力不断增强,控制的地域不断扩大,到文公时,形成了地域性的秦国。在这个过程中,秦主要依靠军事力量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并不断完善相关的政治制度,周、秦关系则微妙而复杂,且充满了矛盾和利害冲突,远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