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部的法典里,法律条款与规定中司法解释是必不可少的"。我国的刑法典是用文字作为其基本的载体,文字简练。而同样的文字往往具有不同的意思,因此我们需要对刑法加以阐明。刑法解释具有很多特征,比如广泛性、多层次性和解释方法的多样性等。以刑法解释功能为前提条件,中国的刑法解释包括了:立法、司法与学理几种解释;而所谓法官解释实际上是法官当进行办案的时候,使用法律条款与进行推理,把法律条款由抽象化调整成针对性的步骤。  相似文献   

2.
论法律解释     
法律解释已有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的倾向,关于法律解释的基本问题存在着争议尤其在司法实践中.法律解释的过程中错误常常出现,极大地防碍裁判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最基本的原则,但绝对地机械地遵循罪刑法定原则会有一定的弊端,因此对刑事法律条文进行法律解释十分必要,而解释的关键则在于如何科学且合理地在罪刑法定原则的框架内进行解释,为此有必要对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进行界分.从如何进行区分二者以及区分的标准该如何界定入手,对主要学说进行论述探讨,以得出最恰当的区分界限.  相似文献   

4.
刑法解释是透过文字发现正义的过程。如何在罪刑法定框架内对现行的刑事规范进行符合正义的解释,这涉及刑法解释的限度问题即扩张解释与类推解释的区别。一般来说,作为解释方法刑法允许扩张解释而禁止类推解释。扩张解释与类推解释的本质区别并非结论的不同,而在于论证过程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法官在裁判案件时,透过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探求法律条文背后的目的。法官要学会在成文法之外,从社会公众的情感、从大众思维的角度寻求平息解决案件的具体方案和规则。公正的法律解释理念要有探寻立法者意志与规范性法律意义双重目标的理念、要有关注社会效果的理念,同时法律解释理念中要融入民意元素、民间习惯规则、融入"善"的思想。这一理念不仅是当下确保案件裁判结果的妥当性、社会的可接受性的需要,也是顺应中国现代法治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宪法在法治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目前我国社会生活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冲突和矛盾比较突出,同时在宪法司法化的呼声高涨的情势下,宪法解释无疑是我国宪法运行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而宪法最高性的特质和对稳定的强烈要求,则要求宪法解释必须以客观性为判准。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媒介,法意解释在法律适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适用者在讨论某类案件是否适用该规范时,发现该规范存在疑义,而解释者正是将此类有疑义的规范尽可能的精细化,变得可以理解。根据所举案例中,对"上下班途中"这一出现在法律规范中的日常用语,综合考虑时间、路线以及目的等因素进行分析比较,并指出要综合考虑目的、合理线路、合理时间的基础上,准确界定这一概念,从而阐明法意解释在具体案例中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8.
在法家思想的影响下,秦代确立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刑法解释原则,私家释律的刑法解释范式被明令禁止。同时文理解释、扩大解释、限缩解释、连事比附解释、指导性解释和修正性解释等多种刑法解释方法在秦代的司法实践过程中被广泛地加以使用。在秦代刑法解释理论与解释方法发展的基础上,两汉时期的刑法解释在指导思想层面上经历了由黄老之学向儒家思想进行转变的过程。受此影响,“应合经义”的刑法解释原则得以确立,私家释律的刑法解释范式迎来了发展契机。与此同时,包含了“声训”“形训”“义训”“互训”四种解释技巧在内的“经学训诂”解释方法在两汉时期的刑法解释过程中被广泛地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9.
从法律文化的角度对<唐律疏议>进行文本解读,指出其包含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两个基本特征,即由礼所实现的道德法与实在法之间的统一性和古代律学在法律方法论上对于内部解释与外部解释的兼顾.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际投资的快速发展,国家间投资也需要以条约的形式来规范和保护,因而越来越多的国家会签订双边、多边投资条约,通常条约缔约方均尽可能将条约表述得清晰;实践中,国际投资仲裁中的条约通过黄金准则、约文解释、目的解释和补充解释等方法进行解释.由于国际投资仲裁制度的自身缺陷、国际投资法律体系缺乏整体性以及条约解释方法的技术性错误、国际投资仲裁庭对条约的政策性误读等原因使得条约解释产生争议.可通过正确解读运用《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聘请专家出具专业意见、发挥先案裁决的参考性作用、设立上诉机制等途径完善.  相似文献   

11.
我国体育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存在的问题依旧不少.采用文献资料、数量统计、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分析目前我国体育法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同时,借鉴欧美国家体育法制建设的相关经验,为我国体育法制的发展完善提供建议.我国体育法制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体育立法层面的法律责任缺失、横向联系不足以及公民体育权利强调不够,公民体育法律意识不强,体育法规执行不力,体育法治与体育行业自治冲突.这些问题虽然表现形式不一,但相互之间交叉作用.欧洲国家在体育法规的体系建设及体育自治与体育法治关系处理方面的有益经验可供借鉴,而美国在法治理念宣传及法律执行层面的措施颇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法律所蕴涵的精神应该是理想主义的,但法律本身必须是世俗的。过于理想主义的法律制度对于构建正常的社会秩序,不仅不能发挥其理想中的作用,而且可能会构成妨碍。检视建国后三十年广东省S县的通奸案件,反思我国的通奸非罪化之路,警醒我们必须重视传统文化观念对法制现代化的影响。只有在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法制现代化,才能达致法律制度变迁和文化观念嬗变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体育法制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体育法制建设在推动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体育领域迅猛发展的现实相比已显滞后。通过对体育法律体系滞后的四点突出表现,即立法指导思想的相对滞后,缺乏与《体育法》配套的法律法规,对公平竞赛的秩序维护不够,对体育产业的发展规范不够进行分析,提出应当转变立法指导思想,完善法律法规体系,重视体育法学人才的培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于2010年10月28日通过了《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该法关于侵权法律适用的规定与之前的法律相比,有很大的变动。文章通过对我国涉外侵权行为法律适用的现行立法和《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有关涉外侵权法律适用的相关规定进行初步的分析与解读,以期有益于我国未来的司法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我国按《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规定的标准应对严格的港口国监督(Port State Control,PSC)检查问题,对新加坡有关船员的法律和政策进行梳理,并与公约中所要求的缔约国责任和义务进行比较.在新加坡实施公约的具体措施基础上分析其履约的特点,并进一步提出借鉴立法、合理利用三方专门委员会、合理调整行政权力格局等立法和决策建议,为公约在我国的适用和海员法立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数量与质量达到较好统一的良法,是新时期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构筑地方体育立法评估体系平台,制定地方体育立法评估体系运作模式及相关评估标准,将成本效益分析理念引入法学领域,反思、考察所立之法进行实际效果,不但能够有效促进立法进程的理性化和合理化,而且对于审视我国的体育立法实践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政治童谣为附会的看法延续两千余年,20世纪也未有突破,但这种诗歌文化现象反复出现,必有自己的规律。通过剖析、对比两则避世童谣,发现它们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基础:童谣的灵验与否,实际和作谣者的政治判断能力有关,敏锐的政治分析使童谣应验,反之则害人误国,从而表明童谣是一种表达思想甚至谋略论断的特殊政治诗歌。  相似文献   

18.
《体育法》修改是当前我国体育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加拿大的两部体育法———1943年《国家身体健康法》和1961年《健康与业余体育法》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两部法律的立法背景、法律文本内容,并对两部法律进行了评析。研究认为,《国家身体健康法》的实施效果并不如人意,但却开启了加拿大体育立法时代;《健康与业余体育法》则标志着加拿大联邦政府正式从国家层面来推动体育的发展,并成为20世纪后半叶加拿大的主要体育法律,确立了政府促进体育发展的基本制度。就立法经验而言,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立法和修法、政府合理的介入体育发展、明确体育管理机构的构成和权责、建立体育发展的财政支持制度、对关键性概念进行界定、建立体育法实施评估制度等是对我国体育立法和修法最有借鉴意义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地理等值线是通过数字、图形来反映、揭示二维和三维地理现象或规律的一种形式,地理等值线教学历来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把数学中数形结合的思想移植到地理教学中,即通过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来判读等值线所反映的地理事物及其演变规律是一种简便、快捷的分析问题的方法。灵活运用这一方法能加深对地理现象、地理规律的理解,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同时对知识的深化、串联、综合、运用及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的中国学校体育法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检索法、历史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对20世纪我国学校体育法制的概况进行了回顾。从学校体育的立法规定、立法背景、立法技术和程序等方面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学校体育法制的状况、缺陷、影响因素和法规的历史价值,旨在为我国学校体育法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