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文献、实践观察等研究方法对"互联网+"的背景进行了简单梳理,分析了其与体育产业结合的现实基础,认为"互联网+"对体育产业发展具有以下意义:强粘性大规模潜在用户成就产业渠道优势,小众需求外显与汇聚促进体育产品长尾供给,大数据预测与创新提升体育产品与服务价值,平台与融合优势促进体育产业多维整合发展.分析认为"互联网+"带来了体育产业主体、生产流程和商业模式的解构.在互联网+背景下,要促进体育产业升级必须做到:1)以互联网思维引领体育产业发展;2)产品为王:推动传统体育业态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做强体育产业存量生态;3)运营升级:推动体育互联网化、企业联盟,优化体育产业商业生态;4)模式创新:搭建产业平台,践行跨界优势,做强体育产业融合生态.  相似文献   

2.
摘要:为探讨“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的理论体系,在国家、社会和市场的分析视角下,以“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的理论关系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法和文献法进行研究,认为:1)全民健身的理论框架是政府角色从管理者过渡到治理者,充分利用社会和市场的力量,在国家政策的约束下,充分调动体育社会组织构筑的社会网络的积极性,发挥体育产业网络的行业组织带头作用,满足不同社会阶层的差异化需求;2)全民健身工作的理论思路是支持体育设施的长效发展、减少社会阶层阻隔,整合现有的体育协会或社会组织,构建体育产业的创新体系,既要完成“传统体育产业+互联网”的转型,又要支持“互联网+体育”新兴产业的发展;3)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健康中国的总体目标是全民健身意识的提高,体育参与度的提高和参与权利的均等化、体育专业化社工的建设,人们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消费人群呈现逐年快速增加趋势.借助互联网开展在线体育消费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特点.各种全新的互联网在线体育营销平台凭借强大的在线技术优势,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网络化运营模式的快速发展.当前互联网体育产业已经给传统实体体育产业带来巨大冲击.尤其是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的国家发展战略,更是为我国互联网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我国体育产业应当看到当前网络虚拟消费快速发展的现状,逐步建立适合自己企业发展需要的互联网体育产业运营模式,拓展产业发展空间.这样才能在未来激烈的体育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文中分析了我国当前互联网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阐述互联网给体育产业运营模式带来的全新发展机遇,探究当前我国互联网体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其原因,最后就提升我国互联网下体育产业运营模式效率提出一些合理建议.希望本文能够为我国当前和未来建立“互联网+体育产业”的全新商业运营模式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以文献资料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对当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O2 O营销模式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分析。通过访谈法对业内的专家和从业者进行访谈,以O2 O对体育市场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对目前线上的体育类产品的O2 O营销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归纳。认为移动互联网为体育健康产业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和良好的市场环境,体育类O2 O产品是体育产业与移动电商跨界结合的产物,能够为用户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体育服务,从而对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生活质量、消费观念、休闲娱乐以及社会交往等各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精神,采用文献资料、访谈、实地考察、调查问卷等研究方法,以我国大型商业连锁健身产业知名品牌的力美健连锁健身俱乐为个案,对其发展现状和“互联网+”的营销模式进行了探析.研究结果表明:其主要模式有互联网+微信公众号营销模式、互联网+口碑营销模式、互联网+关系营销模式和互联网+广告营销模式等,力美健健身俱乐部的这些营销模式为促进我国体育健身产业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健康中国”和“互联网+体育”的内涵及时代背景。以“共享单车热”为切入点,探索共享单车兴起的原因及对健康中国建设的影响。认为共享单车具有丰富居民运动方式、缓解国家财政压力、促进全民心理健康等优势,能够有效推动全民健身开展,展现“互联网+体育”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但是联网和体育产业的融合还存在着制度层面、政府层面、市场层面的问题。健康中国背景下,“互联网+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完善互联网体育立法,构建法律保障机制;创新治理方式,实现线上线下协调发展;强化大数据平台建设,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增强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逐渐兴起,对传统银行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互联网金融在金融创新和电商平台方面给传统银行业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互联网金融在支付结算、物理网点与基本业务等方面对传统银行业提出了挑战。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传统银行业应积极发展移动金融,构建金融电商平台,变革物理网点。  相似文献   

8.
摘要:健美健身产业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和2015年国家统计局发布《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引领指导下,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谈法等方法,以健美健身组织、健美健身俱乐部、健美健身俱乐部从业者、以及健美健身相关行业为研究对象,对体育产业中的健美健身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和梳理,如健美健身管理活动,健美健身竞赛表演活动,健美健身休闲活动,健美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健美健身场馆服务,迅速发展的健美健身会展业,互联网+健美健身,健美健身产业中的就业与创业,等。为健美健身产业的发展指明方向提出要求,以期更好地提升体育产业和促进健美健身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环境下体育产业服务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产业服务信息化已经成各领域发展的重要话题,"互联网+"的服务模式带给了体育发展的新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体育产业发展模式也给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全民体育服务成为了新的体育发展话题.户外体育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体育线上活动等成为体育服务延伸的新方向.多元化的影响因素直接带来了体育运动功能性的转变,促进了体育价值内涵的深度挖掘.不仅关系到体育活动本身的功能与意义,体育经济与体育服务成为了互联网环境下体育产业发展领域中新的研究内容.基于互联网给体育服务业带来的变化,系统地阐述体育增值服务体系,并展望互联网模式下体育服务的发展方向.最后结合当前互联网与体育发展的现状,提出发展社区基层体育服务信息化的主要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将对体育产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河南省体育产业现状还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要。因此,我们应理清现阶段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并积极探索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路径,为缓解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而贡献体育智慧。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实地调查法、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深入探析现阶段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要还存在的矛盾,并在充分认识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优势、理清体育产业发展的矛盾基础上,提出中原特色体育产业创新发展路径:积极推进中原特色“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满足人民群众体育旅游需求;大力发展中原特色户外健身休闲产业,满足人民群众的休闲健身需求;以中原特色体育竞赛活动带动体育产业发展,满足群众观赏赛事需求;积极建设中原特色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核心区,带动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文化精神需求;合理开发公共体育服务场地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健身场地需求;积极培育社会性组织管理体系,缓解政府体育组织管理体系管理职能压力。  相似文献   

11.
运动休闲产业是我国体育产业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新兴产业,它的发展依赖于国际运动理念和风潮的传入,却又严重依赖我国自然资源和国家政策的向导。在我国产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势之中,运动休闲产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指向国际化运动休闲产业规划中必须把运动休闲产业规划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把运动休闲产业与旅游即互联网产业相融合,积极利用我国著名古迹和地理条件,大力宣传,从而使我国步入运动休闲产业大国的行列。  相似文献   

12.
现代西方休闲运动以其娱乐性、休闲性、冒险性和健康性的特点深受我国大众喜爱,一经传入便被迅速扩展到大江南北,这大大促进了我国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然而与运动休闲产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运动休闲产业似乎欠缺些什么,正像竞技体育发展的活力一样,休闲运动也需要竞赛。休闲运动竞赛是促进运动休闲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为此,我们需要构建一套符合我国运动休闲产业现状的、能有效激发该产业发展休闲运动竞赛体制。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全民健身活动在我国如火如荼的进程中,体育旅游扮演着丰富广大人民群众休闲娱乐健身方式的重要角色,且在体育产业加快推进体育其他产业相融合的背景下,体育旅游发展迅速,并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杠杆日渐发挥出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体育旅游资源已成为现代旅游的一个重要发展支撑点,民族体育旅游则是体育旅游的一大特色,因此,如何克服民族体育旅游的发展劣势和局限,发挥出民族体育旅游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已经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四川民族地区的体育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对四川民族地区的民族体育旅游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和分析,找出当前的发展特点、存在问题及发展模式,以促进四川地区民族体育旅游资源更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最终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特色体育旅游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4年9月2日国家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关于体育产业发展工作部署的背景下,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推理法,在分析体育产业概念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我国体育产业崛起的四大因素是国家级政策的支持是体育产业崛起的坚强后盾,蓬勃兴起的全民健身产业化是体育产业崛起的有力推手,良好的国内发展环境是体育产业崛起的有力保障以及民间社会资本的高调引入是体育产业崛起的推进剂。通过对体育产业四大崛起因素的分析,以期能为当前体育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进而推动中国梦实现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体育文化动员具有规范人们的体育行为、激发强大精神动力、促进体育知识的广泛传播、增强国家软实力和提升国际形象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体育文化动员却面临着动员主体懈怠、客体限制、环体的局限和介体困扰等困境.转变主体的价值观念,提高体育文化动员的组织程度;培养客体文化素质、体育健身观念;加强体育文化资源的整合,优化体育文化制度;建立体育信息权威发布平台是走出当前体育文化动员困境和实现体育文化动员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互嵌式发展是体育学术期刊与体育智库系统间的深度交融,是繁荣体育哲学社会科学、推进我国体育学术共同体建设的创新举措。研究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演绎等方法,对新时代我国体育学术期刊与体育智库互嵌的逻辑、价值、过程、现状与路径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新时代我国体育学术期刊与体育智库在目标契合性、内容关联性、功能互补性等方面存在互嵌逻辑关联,互嵌将有助于二者间的赋能增效,其过程呈现出先彼此嵌入,到互构,再到彼此赋能的渐进性特征。当前,我国体育学术期刊与体育智库表现出明显的“二维并行”发展态势,存在认知脱嵌、关系脱嵌、结构脱嵌、资源脱嵌等现实问题,走向“一体互嵌”成为必然。据此提出如下优化路径:树立“互嵌共赢”的体育学术共同体理念、 加强“互嵌共融”的顶层设计与制度规划、构建“互嵌共享”的体育学术信息交流平台、强化“互嵌共生” 的资源优势互补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7.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下,体育与科技融合已成为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和核心引擎。以产业经济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和案例分析方法,在阐明体育与科技融合、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基础上,探寻体育与科技融合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机制与路径。研究发现:逻辑维度上,体育与科技依托技术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业态融合催生出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新业态等新供给,培育出体育消费新需求、新模式,促进体育产业的供需良性互动,破解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机制维度上,体育科技融合发挥结构优化效应、效率提升效应和价值创造效应,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从体育与科技融合宏观层面的机制创新与政策保障、中观层面的合作协同与平台建设、微观层面的强化创新与三维共力提出其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在新时代体育产业发展进程中,我国体育产业结构性失衡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而推进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破解体育产业结构性失衡具有现实意义。采用供给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剖析我国体育产业结构性失衡的表现形式,解构我国体育产业结构性失衡的形成原因,探寻我国体育产业结构性失衡的供给侧破解路径。研究表明:1)我国体育产业结构性失衡表现在:体育产业的产值结构、就业结构、供给结构等方面。2)体育产业结构性失衡的形成原因有:经济体制决定体育产业结构、体育发展战略固化体育产业结构、大众需求结构钢化体育产业结构。3)体育产业结构性失衡的供给侧破解路径为:明晰政府与市场边界,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体育产业结构政策,发挥体育产业在体育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推进体育供需平衡,发挥体育产业在促进体育消费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摘要:以“冬奥会”为切入点,通过全面学习习近平对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给予的重要指示,深刻领会习近平的冬奥愿景及对我国冰雪运动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习近平的冬奥会愿景,赋予我国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以深刻内涵,对于引领我国“城市建设”“产业融合”“文化繁荣”“国际外交”等领域的全面发展起到重要的牵动效应,得出以下4方面的研究启示:1)以“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为目标,扩大地域覆盖与人口增长;2)以“承办2022年冬奥会”为契机,搭建外交平台,展现综合国力;3)以“创新冬奥会办赛理念”为启示,科学规划筹办思路;4)以“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为契机,带动体育事业融合发展,即强化冬季项目竞技水平提高、拓宽冰雪运动普及与受众、完善冰雪体育产业开发与运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