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再归因训练对中学生体育学习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尝试将再归因训练运用到体育学习情景中,通过自然实验的方向来探究中学生体育学习中开展再归因训练的可行性。探讨了并部分解决了在体育学习情景进行再归因训练的几个基本问题,并对再归因训练效果的理论进行了检验。本研究指出:通过再归因训练能使中学生被试的运动成就动机、运动自我效能、体育情趣向理想的方向转变。本实验采用的再归因例练模式能有效地促进中学生理想再归因训练效果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运用维纳的归因理论分析了运动员在运动情景中的归因特点及规律性,并进一步研究排球运动员的成败归因对训练和比赛的影响,从而提出提高排球运动员归因技能的训练方法,这对排球运动训练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归因训练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引发的思考等几方面,对归因训练模式、归因训练方法等若干研究成果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4.
查阅、分析和研究有关归因理论的文献,表述了习得性无助理论,自我效能说和动机、情绪等三种归因理论观点的异同并结合运动训练的实践提出了竞技体育中归因训练的设计了案。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归因、归因理论的定义、运动归因研究的理论来源、归因的研究发展阶段、运动归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现阶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这几个方面的资料进行和整理,并对运动归因未来研究发展的作一个展望。  相似文献   

6.
在运动训练中两侧性迁移作为一种新的训练方式,对开发运动员的大脑潜力,提高运动智能,促进运动技术能的形成,提高运动成绩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为运动员“高原现象期”、肢体一侧受伤期的运动训练提供理论参考;为运动技术的更新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试论运动情境下的归因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体育运动情境下运动员的归因的影响因素做出分析,总结了不同的归因倾向对运动员的未来行为的影响,进而对归因训练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普通高校篮球选修课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归因理论的训练模式为依据,对篮球技术教学中的归因训练进行实验设计,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程序过程中的数据资料信息进行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进行内容逻辑分析和描述推断统计,结果显示:在普通高校篮球技术教学中实施归因训练可以使大学生的成败归因向积极的方向转化;归因训练可以使大学生的追求成功动机显著增强,避免失败动机下降不十分显著,大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显著提高;在篮球技术教学中开展归因训练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试论运动技能迁移理论在田径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径教学和运动训练中,技能之间的迁移最容易被人忽视,但同时又与教学、训练效果息息相关。根据形成迁移或干扰的一般规律和内在联系,提出在教学中要注意遵循运动技能迁移规律,让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动作技能进行良性迁移与动作转换。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充分发挥运动技能迁移规律在投掷技能教学与训练中的作用,提高运动训练效果,通过教学与训练实验发现共同的身体素质要求和相似的关键技术环节是技能间迁移的基础,对各动作技能的高度分化和概括化是产生迁移的根本原因。就该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希望能为青少年投掷的教学与训练提供可参考的理论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体育明星广告代言收入归属与分配的纠纷层出不穷,影响了运动员、运动队乃至整个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回顾了学界和社会对该类事件的观点及其转变过程,梳理了相关规章制度的修订变化,并基于运动员培养方式的不同,对国家队包办模式、运动员单飞模式和社会资本参与模式下的体育明星广告代言收入归属与分配问题分别进行讨论.通过与娱乐明星的比较,汲取其在合同和经纪人方面的有益经验.指出,应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规范体育明星代言收入的归属与分配;在运动员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对合同进行明确细化;大力发展职业体育经纪人产业,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关于前七子的诗学理论前人已多有论述,且褒贬不一,本文无意于就此再着笔墨,而是力求从历史的角度追溯前七子复古运动兴起的历史语境及学理逻辑,对这一问题的梳理也许有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前七子诗学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3.
大众文化语境下体育新闻的可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众文化语境下,"可读性"在体育新闻评价中已经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体育新闻的可读性首先要建立在文本的易读性基础上,通过主观性的叙事视角、戏剧化的叙事方式和感觉性的叙事语言等叙事策略增强新闻文本的可读性,从而获得更为有效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时代中国体育文化自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全球化时代,中国体育文化必须将国家体育思想和行为置于世界范畴,实现自知之明的自我扬弃。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在深刻把握中国体育文化自觉内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中国体育文化自觉的时代语境,并针对当前中国体育文化自觉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个模式选择,即一维模式,二维模式与多维模式;所提出的四条基本发展途径为1.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中国体育文化自觉的先导;2.弘扬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体育文化自觉的核心;3.营造文化创新的社会语境是中国体育文化自觉的关键;4.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创造精神是中国体育文化自觉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学科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科研条件等方面对我国的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现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存在诸如研究方向的趋同、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学科设置的混乱以及配套师资不足、研究生培养不规范等问题。对当下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与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的关系进行理性思辨,两者存在社会背景趋同、目标融合、功能统一等关系特征,提出我国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的战略性路径选择:转变大学体育发展方式、优化体育学科建设目标、改革学术组织形式、改善学科队伍结构、转换人才培养模式等,为我国大学体育学科建设走上持续、科学发展轨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前存在将定向运动归于田径类运动和科技体育两种理论趋向,论文通过文献资料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定向运动的两种归属问题提出了质疑。与田径类项目相比,定向运动在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或教育功能、内容与技术特征、运动场地与组织方法、测量与评价的时间特征以及智力能力表现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项目特征;另外,"科技体育"作为学术概念先天不足,将定向运动归于科技体育既不能突出定向运动的项目特征,也无助于项目的长期推广、普及与健康发展。建议建立户外运动项目群,将定向运动归于户外运动项目群中。  相似文献   

17.
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体育硕士专业研究生培养只有根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目标、特点和借鉴已开展时间较长的专业学位教育的成功经验.促进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良好发展,首先要在对国家设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重要意义和该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基础上,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录取、教学与培养、学位论文的指导等重要环节工作切实做好,深入探索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特点与规律,高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利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运动领域进行的影响归因的各前因要素的研究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整理,旨在通过该研究梳理出影响体育运动领域归因的各前因因素,充分利用归因对情绪、个体后续行为产生的深远影响,为体育运动领域归因训练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以CSSCI收录的相关运动训练理论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分析软件对1998~2015年我国运动训练研究的897篇学术论文及其相关参考文献进行科学计量与可视化分析,力图揭示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前沿和理论演进脉络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现阶段运动训练理论研究主要以运动训练实践为中心展开研究,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体育理论、运动训练观念、竞技运动、竞技能力等四个领域。其中体育理论是运动训练理论研究基础,处于发展与完善阶段;训练观念主要是运动训练学知识的单维体现;竞技体育主要是对以往训练理论反思后步入深化阶段;竞技能力结构将继续成为研究的热点。演进中存在运动训练理论研究学科和内容单一等问题,理论研究主要源于问题的推测性,并缺乏复杂性问题的视角,以及较少采用自然科学研究范式,在关键问题依旧缺乏自主创新不足等问题,已影响和制约了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面对训练理论的停滞不前,多学科交叉研究是破解运动训练理论困境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田径课余体育训练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新疆11所本科高校田径运动课余训练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新疆本科类院校普遍重视田径项目课余训练,田径场地器材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但经费来源单一,不能很好的满足训练的需求.教练员学历层次、职称结构较高,但少数民族教练高职称明显低于汉族教练.任训教师自身运动经历较低,接受培训的机会有限,部分教练员体育科研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参训学生学习和训练矛盾较为突出,运动水平不高,学生来源主要是以中学为主,各高校生源不平衡.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提高新疆本科类院校田径训练水平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