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本文对长春市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通过研究探讨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向社会开放的重要性与可行性,从发展和完善长春市学校体育场馆的运作机制,构建多元化的服务体系,进一步减轻国家和政府的财政支出,解决城市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与社会体育场馆资源有限的矛盾,为我国学校体育资源的全面运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以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自2006年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试点以来,取得良好效果,但也存在"安全问题"、"管理问题"、"物耗问题".2009年<全民健身条例>规定:公办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这会遇到一些新问题,如:非试点学校能否得到经费支持问题;收费问题;大学场馆向社会开放问题.只有坚持政府主导,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落实<条例>内容,借鉴试点学校的成功经验,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才有望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3.
自2006年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试点以来,取得良好效果,但也存在“安全问题”、“管理问题”、“物耗问题”.2009年《全民健身条例》规定:公办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这会遇到一些新问题,如:非试点学校能否得到经费支持问题;收费问题;大学场馆向社会开放问题.只有坚持政府主导,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落实《条例》内容,借鉴试点学校的成功经验,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才有望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4.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数理统计、实证研究等方法对福建省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基本现状及向社会开放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福建省高校体育场馆资源丰富,场馆初步实现开放并取得一定成效,周边居民在高校体育场馆开放后,健身场馆紧缺的困境得以缓解,大众健身休闲生活趋于丰富、多样化,但由于受体育场馆开放意识、管理层次、维护经费、安全保障、场馆自身功能等诸因素的制约,影响了福建省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全面开放,基于构建“海峡西岸体育走廊”需求,改善全民健身体育场馆滞后的局面,提出福建省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相关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有效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公共体育设施欠缺是当前制约群众体育运动开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对构建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提高国有资产效益、建设和谐社区,发展社区体育、树立现代教育观念等都将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只有建立起符合实际的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长效机制,才能营造有利于开放的良好氛围,才能推动开放工作健康有序、可持续地开展.  相似文献   

6.
现今,长春市学校体育场馆因带动周边居民健身、提高学校知名度等因素开始逐步向社会开放,但同时也因学校资源管理投入过大,安全隐患界定不清而致使体育场馆开放的程度在各层级学校中差异较大。笔者针对长春市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现状对长春市学校体育场馆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7.
将学校体育场馆等体育资源服务于社区居民需求并非学校和社区之间的简单联系,而是基于全民健身计划的国家战略这一大背景实施的,因而必须充分认识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的内在联系,深刻理解学校体育场馆服务社区的必要性,认真研究和应对学校体育场馆在服务社区中的现实困境,设计形成学校体育场馆服务社区的资源开发策略,才能针对学校体育场馆进行科学规划与合理设计,才能最大化发挥学校体育资源在服务社区需求中的功能价值,更好服务于全民健身计划的国家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8.
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是世界各国促进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举措,有效地弥补了全民健身活动中场地设施的不足,对其进行地方立法是保障地方行政和司法部门执法效力的基本依据,同时有利于国家体育法律和行政法规的有效实施。就我国现有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地方立法而言,有相当多的省市在全民健身条例、体育场地法规或规章中涉及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条款,有些地方还专门就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制定了规范性文件,但还应建立更全面的立法保障。建议各地在加强学校体育场馆对公众开放立法的同时,更要使立法内容充实而具体,充分突出地方特色,明确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的法律责任主体,并且通过立法评估来保证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地方立法的效力和效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时间越来越多,人们也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由于社会上现有的场馆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并制约着全民健身,所以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从多角度分析学校体育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以及障碍可以对此提出一系列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开放学校体育场馆的困惑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有利于构建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利于构建学校和社区的和谐关系.发展社区体育事业;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的投资效益,将场馆功能发挥至极致;有利于更好地加强青少年的校外体育锻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文献资料调研与逻辑分析的方法,对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开放学校体育场馆的意义及产生的困惑进行了探讨和思考,以期为决策部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对全民健身视角下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当前高校体育场馆经营和管理中应用的主要模式,探讨了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影响因素,进而对全民健身视角下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有效对策进行探索,旨在使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开放度与利用率得到提升,使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功能得到充分地发挥,进而对公共体育事业与全面健身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摘要:采用文献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国外城市公共体育场馆服务大众体育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日本的东京、新加坡和美国的纽约城市公共体育场馆在服务大众体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创新出成功的发展模式,是国外城市公共体育场馆服务大众体育发展较为成功的典型案例。其中在注重奥运体育场馆赛后服务大众体育的发展和城市公共体育场馆基础设施生态化建设及城市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向社区方向发展的经验,对我国城市公共体育场馆服务于全民健身的开展是相当有助益的。据此,根据我国城市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的特殊国情,在借鉴国外城市公共体育场馆服务大众体育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适合我国城市公共体育场馆服务全民健身发展的路径,即,创新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赛后利用多功能综合运行模式,科学规划城市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的布局,加大对城市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服务全民健身开展的财政扶持力度,构建城市公共体育场馆服务全民健身开展的多功能运行模式和城市公共体育场馆服务全民健身评价指标体系发展等,为我国城市公共体育场馆建设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开放性是学校体育场馆的自然属性。同时,学校体育场馆也具有体育公共服务的社会属性。坚定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的思路,定位学校体育场馆公共服务的功能,是缓解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务实途径。加快学校场馆向公众开放进程,需要完善其长效机制:准确定位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发挥地方政府主导作用;采取"试点先行"方式,逐步推进学校体育场馆的全面开放;完善学校体育场馆的法律规制,提高公众文化道德水准;地方政府落实责任保险,为学校解除后顾之忧;学校通过向使用体育设施的公众收取必要的费用,满足目前维持设施运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当下日益高涨的群众健身需求与体育场馆资源短缺间的矛盾不断加深,而我国很多学校体育场馆处于闲置状态,社会共享率低,并未得到有效配置与利用。对我国学校体育场馆的运行模式与机制进行分析,认为运行机制的内部结构由管理机制、安全保障机制、反馈机制、政策导向机制、资金扶持机制、评估考核机制等子机制组成,它们相互作用,共同保障学校体育场馆的运行。指出,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场馆运行机制存在支撑点不牢、推动力失衡、保障系统不完备等问题。学校体育场馆要更好服务全民健身,需要完善体育场馆运行体制机制,深化体制改革,增强运行活力;建立供给主体多元竞争机制,完善运营体系;均衡运行推动力,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不断完善运行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高校体育在社会发展中的联动效应,并对其市场开发进行了探讨。指出实现高校体育在社会中的联动效应,能实现高校体育社会化,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丰富高校体育文化,缓解社会体育场馆不足,为社区居民提供运动项目培训和技术指导,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实现无形的社会效益,而且还能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补充学校的体育经费,更新体育场馆设施,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6.
积极推动学校体育设施的对外开放工作 ,是贯彻《体育法》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依法推进群众性体育工作和街道社区建设的重要措施 ,在广泛调查广州市中小学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现状的基础上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座谈法、问卷法等研究方法 ,找出开放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深入 ,学校体育显得越来越重要。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是全民健身的长远目标 ;学校体育观念的转变是实施全民健身的重要前提 ;深化学校体育的教学改革是促进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18.
积极推动学校体育设施的对外开放工作,是贯彻《体育法》,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依法推进群众性体育工作和街道社区建设的重要措施,本在广泛调查广州市中小学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座谈法、问卷法等研究方法,找出开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试点工作会议后,全国各地相关部门非常重视,各地试点学校积极开展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工作,较多采用的管理模式有学校自主开放管理、依托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管理、社会中介组织管理、学校与街道社区联合管理等模式,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暴露了安全、经费、管理等问题.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导向的体育俱乐部运营管理模式,并阐述了利益相关者导向与组织绩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以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体制为研究对象,探究了高校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的依据、服务性质。阐述了高校体育场馆规模供给与需求,高校师生员工与社区居民,高校体育场馆开放的体育项目与社区居民偏爱传统体育项目的主要困境。分析了规模与成本、产权与制度、目标与效益、运营与安全、对象与环境等因素对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制约。提出了策略:将高校体育场馆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与城市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场馆建设规划;规范多级代理制度,建立运营激励机制;定期开展市场调研,及时调整收费标准;探索体育保险制度,规避社会开放风险和建立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共享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