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古代“文治武功”政策,从向度、维度与深度等方面对体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我国古代史上,“崇文抑武”政策贯穿于宋代始末,它造就了极致的华夏民族文化,对作为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体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崇文抑武”政策下,宋代军事体育实力“形强实弱”,宫廷体育与民间休闲体育融合并繁荣发展,女子与文人士大夫体育发展缓慢。对我国当代体育发展的借鉴价值有:重视体育礼仪教育利于治理竞技体育异化,减少政府不当干预利于体育市场发展,排斥武学(即学校体育)影响国民体质提升。  相似文献   

2.
探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发展偏差的影响因素,并建构影响因素模型。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45所“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约1000名后备人才作为研究样本,综合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分析、线性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进行影响因素模型建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发展偏差的影响因素结构模型包含5个研究变量与20个测量变量,其中计有9条假设路径达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发展偏差产生影响方面,“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会直接产生影响,而且也会间接通过“人际因素”的中介作用,同时产生影响;“学校因素”、“人际因素”仅会直接产生影响;“学训因素”仅会通过“人际因素”的作用后,才会产生影响;“表现因素”既不会产生直接影响,也不会通过其他影响因素作用产生间接影响;“家庭动力学理论”、“差别接触理论”与“需求-压力理论”在本研究中可获得验证,至于“一般紧张理论”仅获得结果的部分支持。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对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女性主义”历史文化的演进及其对妇女体育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了我国当代妇女体育文化建设的“本土化”问题。结果表明,东西方“女性主义”历史文化有着不同的发展过程并对妇女体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者认为,我国妇女体育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多元性别的生态文化视角,弘扬民族文化先进性改造,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本土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康有为的体育思想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维新的发动者和领导者.他的体育思想和主张在中国近代体育史上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康有为在甲午战争失败后,提出仿德日而练兵,用兵操和近代体育强民救国,德智、体“三育”并重,为妇女体育的兴起而主张男女平等、教育平等,重视兴女学.他的体育思想一方面受“西学”的影响,另方面,也继承和吸收了国内先人的进步思想.  相似文献   

5.
土家族"撒尔嗬"舞蹈的体育文化特征与社会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实地考察法、献资料等方法,对土家族“撒尔嗬”的体育化特征与社会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撒尔嗬”是具有多种体育化特征和社会功能为一体的民族体育化,内涵丰富而复杂。本仅从体育视角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仅从健身体育、趣味娱乐体育、竞技体育角度进行开发利用,也必将在现代生活中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残疾人”群体的特殊性也决定了“体育教育”这一社会主流文化形态的特殊性,从组织机构现状分析,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体育教育,都将残疾人归纳到“特殊学校”,与普通体育教育(健康人群)“分而治之”,也可以理解为,当前主流的体育教育发展框架下,面对残疾人体育教育是“分离”而非“融合”的态度。基于融合视角探讨残疾人体育教育,一方面立足保障体育教学质量、效率不受影响,“残疾人”作为一个变量融入体育教育主流形态中不会对固有变量产生影响,这是一个大前提。另一方面,要实现残疾人与健全人的有效沟通交流,以“回归主流”技术路线实现残疾人人格健全和地位认可;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融合体育教育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它体现出巨大的人文关怀,也促使我国体育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竞技体育中兴奋剂使用不仅违背了奥林匹克精神,而且践踏了体育伦理道德,引起系列社会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自1968年以来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数据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竞技体育中兴奋剂使用带来的伦理危害违背了“尊重”原则、“不伤害”原则、“公正”原则、“行善”原则;体育价值观念的扭曲、利益因素的驱使、竞技体育竞争的残酷性和体育赋予政治化影响、高科技成果的隐蔽性和检测方法的滞后性、社会评价的偏失是竞技体育中兴奋剂使用产生的社会根源;构筑了竞技体育中兴奋剂使用伦理困境的化解途径:加强反兴奋剂宣传力度;加强竞技体育伦理道德的教育;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有效监督与管理;加强反兴奋剂检测方法的研究,注重社会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理性取舍“义和利”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体育中考制度与学校体育目标存在明显的脱序性。研究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中考制度进行梳理,分析其对学校体育产生的影响与作用,旨在探讨体育中考的“应试”目标导向作用与实现学校体育“体育素质教育”“健康第一”“体育核心素养”等目标的合目的性。主要观点有:体育中考制度在现阶段,乃至今后的一段历史时期,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保障作用;体育中考应作为一种能够全面、客观、合理地反映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和健康水平的评价工具,实现“应试”与“体育素质”的统一等,并基于目标激励机制,探讨体育中考制度与学校体育合目的性的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化学“雅俗”理论审视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结合古代体育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特殊时代背景,具有创新性地探讨了古代体育文化“雅”“俗”之分的原因、现象、特点及其关系。  相似文献   

10.
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对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化博大精深,其“天人合一”、“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智能双修”的优秀的内核,对当今的“健康第一”、“全民健身”、“以学生为主体”和“全面教育”等学校体育教育思想有着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传统化中的“追求功名”、“崇尚权威”等思想理念对当前的学校体育教育思想也产生消极的影响。要改革当前的中国学校体育教育思想。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我们就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传统化加以研究和区别,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中国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服务。  相似文献   

11.
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培养指导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培养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其培养指导思想仍是20多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内容。20多年来,方方面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综观发达国家体育研究生培养指导思想,结合我国国情,认为体育学研究生培养指导思想应突出“素质本位”、“知识本位”、“社会本位”、“创新能力”以及研究生培养“国际化”思想。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体育三种教育理念与实践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终身体育"、"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在改革进程中发展起来的三种教育理念.分析三种教育理念在高校体育中的作用,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诠释它们之间的相互变化关系,消除理论与实践的偏离,为构建体育素质教育新体系,开创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太极拳在保健、康复医疗体育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在当前我国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改革浪潮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它是我国医科院校学生的体育必修课程,但关于如何教好太极拳,却缺乏高效率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本尝试通过在太极拳教学中,运用太极拳“架”、“势”、“意”辅以口诀或音乐和合作学习教学法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实践研究,以探求高效的太极拳教学法。实验结果表明,其教学效果非常良好。  相似文献   

14.
从逻辑学视角对学校体育本质与功能进行分析,指出学校体育的本质是"学校教育",学校体育的本质属性是"身体练习性"、"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与"学校教育性",而学校体育的功能是学校体育本质属性的现实反映,包含了"健身"、"教育"、"娱乐"等功能。  相似文献   

15.
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实质,立足具体的教学实践,经过近10年的试验和探讨,总结出了个性和共性杂糅的"五.三"体育教学新模式,即"三结合"、"三自主"、"三互动"、"三自治"和"三开放"。新模式通过构建合理的体育课程结构体系、搭建多样化体育教育平台、创设全新教学内容、建立完善的复合评价体系,充分地体现了新的体育教育理念,它在课程目标、教育模式、教学组织管理等方面与传统课程模式相比均拥有突出的优点,使体育课贯穿大学整个过程。实施4年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仅全面地提升了教学质量,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学生体质状况也得到了大幅度改观,实现大学体育与终身体育的衔接,彻底改变了高校体育课程结构类型单一、狭窄、封闭、缺乏灵活性与针对性的弊端。  相似文献   

16.
从现代体育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视角,检视我国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指出了它理论上的缺陷和实践上的难以操作性;通过对近20年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剖析,探讨了在素质教育观指导下,借鉴TROPS运动的理论与实践方法,重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的指导思想和技术路线;提出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有机衔接、逐步递进、有序发展,并具有向社会延伸潜在功能的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如何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提高体育教学效益,使体育教学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问题涉及到体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从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及教学方法几个方面入手.论述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以学生身心发展为出发点。指出了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处理好“教与学(师与生)”、“外与内”、“身与心”、“点与面”、“前与后”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构建学习型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的实验与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理论,将班级、代表队、体协等作为学习型组织进行整体设计;学习型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由体育必修课、体育选修课、课外体育锻炼、竞技体育训练课组成"学习平台";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中心,建立学习型体育教学的导向机制;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为突破口,建立学生主动学习的运行机制;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的学习大环境,建立实践与应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体育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将新时期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体育教学模式融合,提出了“支架式”和“抛锚式”体育教学模式。通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学习平台”,使学生“学会学习”,做体育教学实践中真正意义上的“生产者”。  相似文献   

20.
以北京市的部分体育名师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和专家调查法搜集大量第一手资料,对中小学体育名师的标准进行了系统研究。分别从“德”、“才”、“能”、“名”各自所包含的主要指标内涵进行描述和阐释,初步构建了中小学体育名师的标准框架,为后续研究和教师培训等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