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与民族精神发挥的精神支撑、精神力量是分不开的。当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同样需要中华民族精神提供重要的精神资源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战略目标之一。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和谐社会的反映和升华,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智力支撑和精神力量。本文基于如何建设和谐文化这一中心论题,分"和谐文化的内涵"、"建设和谐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大力加强和谐文化建设"3个部分,对和谐文化的本质和意义进行了论述,并从5个方面集中阐述了如何加强和谐文化建设,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的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3.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必然推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也昭示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根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身的特点,探索了在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背景下,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和谐文艺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为和谐人生和谐社会的文艺,在和谐文化的建设中有着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和谐文艺创作是时代赋予我国文艺家的庄严责任和神圣使命.进步的文艺家要深入生活,坚持"三贴近",用充满崇高理想和希望、对民族精神的塑造和时代风尚的进化产生深刻影响的创作,积极推进和谐文化的建设.有过令人瞩目辉煌的文艺皖军,在新世纪里,应该很好把握住当前尤其是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机遇,用真心真情创作出"为人生""有意味"的优秀作品,传播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在推进和谐文化和和谐社会建设中,实现文艺皖军的崛起.  相似文献   

5.
陇右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富有地域特色的陇右文化。陇右文化对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积极意义。站在学科建设的高度,从学科体系、学科队伍、课程建设和学术研究四个方面建设陇右文化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武德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建设的重要目标,而中华武术中武德精神所弘扬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精神与构建和谐社会是统一的、一脉相承的.武德通过弘扬民族的道德规范,以其独特的社会控制功能弥补法制控制的空缺和不足.因此,探索武德精神中和谐因素与构建和谐社会指导思想的内在一致性,宣扬发展武德精神,民族精神,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独特贡献,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创办12年来,对于和谐社会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节目倡导主流价值观,弘扬民族优良弘扬品德,切合了我国社会文化现状与时代需要,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和谐文化建设,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化多样性是世界各国地域文化形式维持其存在的重要表现,是人类发展的动力,也是世界文化生态平衡的前提.研究表明:保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多样性在优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丰富休闲体育文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提出加强政府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支持和引导、进行理论建设与创新、倡导"和而不同"的文化观和融入大众休闲潮流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向多样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先进文化是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文化。从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我国综合实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论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准确把握社会精神生活的多样化,坚持主旋律与多样化的统一;客观面对经济运行的市场化,实现市场经济与思想道德建设的"双赢";全面融入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保持文化开放和文化安全的一致。  相似文献   

11.
尊天重人、自强不息的创造精神;以和为贵、中道而行的理性精神;天下为公、群体至上等伦理观念均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精华,应为我们承继和发扬。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弘扬和培育民族文化精神为核心,实现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社会主义的结合;"以和为贵"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结合;"世界大同"思想与改革开放、和平发展的结合,铸造充满活力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2.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中国三大传统文化的重要一极,道教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道教文化依然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挖掘和弘扬道教文化中诸如"无为而无不为"、"见素抱朴"、"上善若水"、"无量度人"、"性命双修"、"道法自然"等思想的积极因素,有利于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3.
民族精神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教养即文化素质及文化品格的体现,民族精神文化建设关系到民族的生存发展和国家的治乱兴衰.值此社会的重要转型期,中国精神文化正受到来自内外两方面的严峻挑战,必须在立足当代、立足本国的基础上,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要学习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的精神文化遗产,坚持正确的文化方向,努力探索新的出路,不断繁荣中国文化,建设好民族精神的家园.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中华各民族的历史演进与文化土壤之中,是民族文化的核心灵魂。中华民族精神在历史传承中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民族精神需要优秀文化的滋养哺育和承载,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多元绽放和孕育民族精神的基础,中华传统文化的积累与创新,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升华无不根植于地域文化的深厚积淀和肥土沃壤。因此,当今时代,研究、挖掘、开发和发展地域文化,既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  相似文献   

15.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内核与灵魂,它是民族文化得以生生不息、不断创新、发展繁荣的根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6.
和谐文化是和谐精神与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精神是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集中体现;和谐社会是和谐精神与和谐文化的载体。因此,和谐文化、和谐精神、和谐社会具有存在意义上的互动性和发展意义上的统一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遵照三者之间的关系,从中国社会所处的具体时空规定性出发。为此,要充分利用全球化契机,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大力挖掘传统文化,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底蕴;加强和谐文化和和谐精神建设,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民族文化不仅是本民族精神的写照,也是本民族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结晶.而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民族传统文化积淀浓厚的地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西部文化的显著特征,但在西部大开发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体现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遗产正大量流失,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高等学校作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基地,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重视“两课”的主渠道作用、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同时结合本地的地域优势、文化特点,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党的十七大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始终是新疆民族发展历史的主流,建设和谐巴州必须尊重、发展各民族文化,兼收并蓄,和而不同,各展异彩,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当然也应当是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县和乡镇区域的灵魂。古往今来,文化既为经济、政治、军事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内涵十分丰富,牵连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被马克思主义者和专家称为"软实力"。发展和繁荣文化,对加强各地、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构建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振奋民族精神有着其他行业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作用。为此,笔者结合临沧市实际进行探索,为推进本市文化事业发展提点看法供各界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