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从文化变迁语境审思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谱系、发展困境与陷落归因。运用文献资料与历史研究等研究方法,以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为研究对象,通过透视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困境和阐释陷落归因,提出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国家层面,加强制度体系完善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层面,夯实群众基础,把握产业化、社会化与生活化发展方向;学校层面,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流的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体系,加强课程、教材与学科建设;个人层面,增强个体的民族情感与本土文化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2.
摘要: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球化不仅是文化的传播过程,更重要的是其自身的现代性改造过程。为了梳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球化面临的问题,探究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路径,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球化的内涵与动因、辩证关系与启示进行了系统审视与深入剖析。研究表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球化源于历时纬度的内源动因与共时纬度的外源动因,而前者则起着决定性作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球化,面临的最直接和最现实的问题就是“一元化”与“多元化”、“民族性”与“世界性”、“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关系。建议以“先进性建设”为立足之本、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发展之要、将“生态体育文化”全球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球化的方向选择、将“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球化的理念指引。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当代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当代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几千年人类文明进程中,以其所具有的地域性、传承性,使民族文化特征在一代又一代自我复制中得以保存,在世界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以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为逻辑起点,综合运用现代多学科理论,从宏观的角度,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构成形态及特征进行整体把握,彰显它在当代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价值,提升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地位,使其在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稳步走向世界,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振兴.  相似文献   

4.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和谐共存、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精神,为世界体育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通过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和奥林匹克体育文化底蕴的对比分析,认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天人合一"的理念,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与未来社会人类对体育文化的需求理念一脉相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必将成为世界主流体育文化,这对于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摘要:新时代的民族传统体育,应依据“新的历史方位” 及时地做出调整,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下,以中华民族作为发展的定位、以民族认同作为发展的定向、以民族复兴作为发展的定性。因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中华民族认同的引领作用:提炼中华民族的民族符号、培养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感、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形象;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强化作用:促进“多民族”的民族交往、促进“多民族”的民族交流、促进“多民族”的民族交融。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蕴藏的体育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资源,社会主义新时代少数民族体育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体育项目被众多学校归为体育教学范畴。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迎来改革契机。本文围绕体育教学改革展开讨论,对少数民族体育教学的发展现状进行论述,分析当前发展遇到的问题,同时基于互联网背景,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藏族传统体育源于藏民族一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藏民族的历史与发展进程,根植于藏民族文化的传承。从历史渊源、现存困境、具体进路三个层面对新时代藏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实践进行深度解读,认为当代藏族传统体育传承实践受西藏经济基础薄弱、生活方式变迁、公共服务建设滞后、传承方式式微、现代体育冲击以及自身理论与实践贫乏等因素制约。提出借助新时代发展的契机,依托文化建设,构建藏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旅游、节庆、学校体育教育融合发展等传承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中国当代民族传统体育界学者的研究成果做了综述和梳理基础上,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处境,文化传承研究中的"反侵略意识",中西方体育文化交融的本质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结论是:当代学者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有忧患意识,在文献中表达了"反文化侵略"的思维倾向。西方体育文化元素在中国的大地上的普及的实质并不是体育文化的单向扩张,在融入中国文化同时就被注入了传统体育文化"内核",体现了文化平等交融。中国传统体育元素在世界范围的影响非常深刻,主要是借助于西方竞技体育"内核"进行繁衍,而民族传统文化"内核"没有随之发扬。总之,中国当代民族传统体育与国外体育文化从本质,是一种自然的文化交融,体现了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各民族文化对待体育元素,各取所需,为己所用,构建着中外体育文化的交融与互惠特征。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这一“文化智慧之树”从“根”“茎”“叶”“花”四部分进行分层透视.认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质其“根”是文化底蕴深厚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民族文化依附性特征;“茎”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路径”,农耕文化对畜牧文化的浸润和畜牧文化对农耕文化的疾风骤雨是传播路径的主旋律;“叶”是与现代体育兼容并蓄发展“和而不同”的文化地理符号,茂盛程度代表着受“现代体育发展”影响的程度,叶脉纹路清晰可见;“花”是依附于诸多大型民族体育盛会、节日庆典、婚葬嫁娶和生产劳动之余的动态文化符号,其艳丽程度演绎着民族传统体育动态发展的文化历程.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社会特性和功能的探讨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悠久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产生于劳动人民长期的劳动、生存和生活实践,伴随着多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和渗透而不断发展。它除了具有现代体育一般的属性外,同时具有历史、传统、民族和交融的社会特性,鉴古观今,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出了自身显著的教育功能、民族凝聚功能和弘扬文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运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重庆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开发背景“优”与“忧”势,提出重庆市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的应对措施,旨在弘扬与丰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打造重庆市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提供现实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东北朝鲜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其与地域体育文化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介绍了东北朝鲜族在中国的形成及其传统体育项目的具体内容,对东北朝鲜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与地域体育文化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与地域体育文化的融合捉进了体育的发展。其中,与东北其他民族体育文化之间的融合推动了体育项目资源的开发;与体育旅游业的融合打造了独具魅力的体育旅游特色;与全民健身活动的融合为继承和发扬民族体育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13.
摘要:以文化空间理论为视角,以重庆酉阳土家族摆手舞为个案,厘析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空间”依存性,探索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空间”构建和保护的方法,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保护提供理论和方法参考。研究表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空间”包括理念变量、组织变量和物态变量,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事象和“文化空间”依存的根本、基础和载体,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决定和关联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事象及其“文化空间”的存续和存在,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须保护“文化空间”。建构保护中:(1)理念变量是核心,在保持传统核心理念不变的情况下进行适应性丰富和发展。(2)组织变量处于中间层面,要建构和回归族民的主流地位和主流群体;保持族内传承的民族性、传统性,保护传承人;保护传统体育活动方式和活动场所的传统性、民族性和原生性;科学保留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提高当地自然农耕经济水平,保持农耕生产方式。(3)物态变量处于外显层面,要求保护动作内容及表现形式的原始性、原生性;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民族性、传统性建筑风貌及物质媒介。  相似文献   

14.
从空间理论的视角出发,探究村落空间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以焕发民族传统体育生命力,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空间内涵、困境进行梳理和阐释,并提出相应路径。研究认为:村落为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提供物质基础、制度保障和精神动力。中国社会深刻变迁,导致村落物质空间消亡、社会空间重塑和精神空间淡化,使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依附物消逝、公共权力式微和文化精神消解。新时代要加大对村落保护力度,守护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生存空间;增强村落社会运行新动能,彰显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公共性;重铸村落文化精神,弘扬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以新冠疫情期间太极拳、八段锦等民族传统体育对医患双方的身体康健和精神免疫为切入点,阐释民族传统体育在“国之大事”之际的“为民情怀”,及其表现出的至高的生命尊重。在此基础上,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科学价值、人文精神、现代化发展进行反思。提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应利用好发展契机,积极承担和主导学术话语的建构;充分发挥中国文化的载体作用,以“世界性”的抱负,承担传递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战略使命;扎根民间,立足中国,坚持中西结合、人文与科学结合。  相似文献   

16.
以文献资料与社会分析法,从保护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礼仪素养和重塑社会礼仪等方面论述了将传统体育礼仪引入大学体育的必要性。进一步探讨了传统体育礼仪进大学的实现策略,要处理好传统体育礼仪与西方体育礼仪的关系;加强研究,正确估计,适度、灵活利用传统体育礼仪在大学生礼仪建设中的作用;发挥体育院系的带动作用;建立以体育课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活动与校园礼文化建设为两翼的传统体育礼仪进大学的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17.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和总结,在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与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20世纪以来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呈现出举步维艰的态势,其表现出的特征为:短暂的热闹,阻挡不住存在空间的萎缩;表面的繁华,遮蔽不住生存状态的凄凉;形式的保留,掩饰不住文化根底的流失。继而就其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以及未来发展的策略进行了理论论述。指出: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必须树立“文化第一”的原则;必须以“传承创新”为动力;必须以开发“存在空间”为己任;必须以“系统联动”为手段。只有将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视为我们华夏民族的文明成果来对待;只有将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当作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事情来操办,只有将其提升到弘扬民族精神,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来认知,才可实现民族传统体育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继承、发展和弘扬。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具有特殊人文地域空间特征的文化符号和文化标识。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文化符号学分层透析,研究认为:在器物层面上,地域人文特质浓郁的977项民族传统体育彰显具有"文化定义"的中华民族文化外延,凸显"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物质文化生产之总和,是整个"民族体育文化"大厦的物质基石;在制度层面上,国家民族体育政策的制定、颁布及施行,从政治管理的艺术性和学科发展的学理性折射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脉络;在行为层面上,定期举办的各类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各民族民间竞技游艺活动表达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竞技规范性"和"原生态常态"多元一体发展格局;在观念层面上,"民族传统体育"所扮演的群体生产、工具需要到处理和谐民族关系和处理人身心平衡的休闲方式姻蕴化育出来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凝聚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神内核。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文化符号学分层透析,对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从"自然发展"到"科学发展",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的明了和外延的拓展,对世界体育一元化发展和世界体育文化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世界体育文化的再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奥林匹克运动成为世界体育主流的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也应积板融入这一潮流。但“融入”这一潮流,则必须要在对民族传统体育有足够系统和深入的研究的基础上,建构出一个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技术和理论体系,而这个体系既要体现出鲜明的中华文化特征,又要符合现代体育文化基本理念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西部体育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西部文化中的一种显文化,它在意识层面、外显形态上均强烈地反映着历史、时代的特征和地域文化的特点,它有着深厚的底蕴。本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从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时节性等主要属性进行分析研究,寻求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西部体育发展影响的规律及其对策,探索西部体育的发展繁荣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