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文献研究、逻辑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分析了当前我国体育经纪组织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指出了我国体育经纪组织品牌化发展的必要性。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我国体育经纪组织品牌化发展的思路:增强体育经纪组织品牌意识、实施体育经纪组织品牌战略、设计体育经纪组织品牌要素、塑造体育经纪组织品牌文化、打造体育经纪组织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体育品牌快速发展的三十年时间里,产品广告语也成为一种新生体育文化元素。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推理法,从文化学的视角对我国知名体育品牌广告语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体育品牌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等方法,对我国体育品牌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前景策略进行探讨.提出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强化优势体育品牌的打造力度,提升国际竞争力,营造国际品牌形象,加大高新体育品牌开发的投入等应对策略,进而促使我国体育业在新的形势下继续保持健康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运用管理学、营销学、统计学等学科知识,从战略营销、品牌定位和品牌核心价值及延伸等视角对我国体育赞助企业品牌推广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体育赞助企业品牌推广提出有益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经济时代体育旅游产业的品牌化推进策略,提出以下建议:彰显各地旅游资源优势,凸现民族区域特色,重点打造“人有我优,人无我有”的体育旅游品牌产品,加大品牌体育旅游与赛事的游客参与力度,扩展海外宣传,积极拓展体育旅游客源市场,方能持续推进体育旅游产业,使体育旅游成为21世纪最具吸引力的朝阳产业,从而催生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型体育赛事商业赞助对品牌的影响是我国近年来体育研究新领域,同时又是新兴体育品牌走向国内外市场的必然途径。以我国著名体育品牌——"李宁"为个案,以文献、问卷、访谈等方法对李宁品牌20余年的大型体育赛事商业赞助经历进行深度研究,认为虽然"李宁"有着与生俱来的体育营销"基因",但"发挥优势、避免劣势、把握机会、降低威胁"原则贯穿于品牌成长的全过程,以消费者导向为主的赞助策略,使"李宁"从国内走向国际,本研究建议"李宁"在适当时间启用供应链及竞争对手导向的商业赞助,从而让体育赞助资源成为战略优势。  相似文献   

7.
摘要:新时期在体育功能价值的挖掘中,体育助推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与战略意义。研究采用了结构研究和功能研究相统一、前瞻性和对策性研究相对应等方法,为如何抓住我国各大城市提出的建设城市文化品牌的重要契机,充分发挥体育的正面影响,克服可能存在或产生的负面影响,助力提升城市形象,而追求最大效益,提出了风险管理策略。研究认为体育与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具有互动效应,但体育在参与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中也面临潜在的风险,应对该风险进行判断识别、归类和提出控制策略。体育参与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并且是处于一定政策环境和话语语境下的系统工程。在识别该项工程风险时,既要关注体育与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系统内部的风险因素,又要思考社会环境对系统本身的影响。上海在打造全球著名城市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实例,为我国城市在通过体育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时提供了参照。  相似文献   

8.
通过深入挖掘、整合我国体育文化资源,分析竞技体育文化发展现状及实现跨越式进步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打造我国竞技体育文化品牌,增强体育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中国特色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塑造良好国家体育文化形象,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体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品牌战略的整体规划应顺应体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体育经济没有品牌等于没有脊梁,体育品牌必将主导体育经济市场。根据体育品牌策划的原理,试图对体育品牌策划的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方略进行解析,为体育品牌的策划及其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体育品牌与体育强国的内涵、外延,认为体育品牌是体育强国的一个重要标志,并据此提出了体育强国建设视角下的体育品牌建设思路:创建体育用品品牌,做大做强体育用品业;创建体育赛事品牌,打造世界知名体育赛事;创建职业体育俱乐部品牌,提高俱乐部竞争力;创建体育经纪品牌,大力发展体育中介业;创建体育明星品牌,打造世界级体育明星;创建城市体育品牌,提升城市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体育品牌公司的上市路径、价值体现及效应进行研 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体育品牌公司中在境内外证券交易所上市融资的路径宽泛,如在国内A股、 东南亚、香港联交所以及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等上市融资;体育制造及消费类公司占据多数;品牌上市后在 国际市场上销路较好;公司品牌价值和投资价值比较理想;国内外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和蝴蝶效应也较为显 著。由于上市整体数量较少,与我国体育产业的规模和前景不相匹配,显示出行业发展不均衡。但这些公 司为我国体育品牌拓宽了的融资之路,与资本市场融合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以“酒香不怕巷子深”来标榜自家产品的质量和对市场的自信,然而现代商业竞争中品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科技的价值日新月异,产品的科技含量成了当今产品竞争中不可缺少的核心元素。我国运动休闲产业历经几十年发展,但至今没有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因而,我们的运动休闲企业应当勇于创造自主品牌,提升我国运动休闲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此,必须在品牌运作、功能定位和款式设计三维度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产业从无到有一路发展,在成为受国家重视的重要产业的今天,相比国际体育产业发达国家,我们仍然处于明显的劣势,即便是国内的中、高端体育消费市场也几乎被国外大品牌企业占据大半,更不用说我们的企业走出国门了。然而我们的体育产业依然有着潜在的核心竞争力,为了将这种竞争力变成现实的力量,我们必须积极营造成熟、规范的体育消费市场;积极发挥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优势;积极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品牌生态学对我国体育用品品牌的生态系统进行了分析,目前本土体育品牌主要处于体育用品消费市场日渐壮大、体育产业日益受到重视、体育用品品牌格局稳中有变的外部生态系统中;在内部生态中主要存在核心创新能力欠缺、品牌战略能力不足、现代企业管理能力有待升级等问题。针对现存的生态环境从品牌的内外部环境提出了体育用品强势品牌打造的路径:体育品牌外部生态系统的改善——打造体育用品品牌企业集团;优势体育品牌塑造内部生态系统的优化——立足本土的初期延展路径、建立现代企业文化制度、提升产品创新能力,提升品牌内涵,促进品牌价值升级。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广西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品牌项目协同发展问题进行研究.认为,广西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品牌项目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各自领域都形成了一定的品牌项目和品牌赛事活动,但二者在协同发展方面还存在品牌交融度低、品牌文化不成熟、品牌资源效率不高等问题.指出,应该综合运用共同品牌策略、拓展品牌策略、创新品牌策略和网络传播品牌策略,加强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品牌项目的培育、推广和协同发展,为全民健身战略和体育强国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体育强,则中国强。海外布局、海外推广对中国冰雪产业发展有无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以中国冰雪特色体育产业海外布局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文献、比较、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新时代中国冰雪特色体育产业品牌对外布局现状加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冰雪运动赛事发展冰雪运动特色体育产业品牌对外布局的时代助力主要由: 2022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的天时因素、“一带一路”战略构建的地利因素、中国制造业转型腾飞的人和因素、官方的冰雪运动振兴计划的大力助推四点因素形成。研究得出,目前我国正处在冰雪运动产业海外推广的绝佳契机。通过总结和分析,尝试给出官方组织牵头,实现“走出去”的品牌合作,打造多品牌合作共赢发展模式;基于海外文化的深层内涵展开推广宣传、做出符合国外文化氛围的推广创新;从产品设计到赛事运营,多方面的展示中国独特的精神文明文化,展示中国元素与中国气质,输出中国的体育审美架构和体育观念等持续推进中国冰雪运动赛事海外布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基于“三次售卖”理论,探讨我国冰雪旅游产业品牌塑造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通过售卖内容、售卖受众以及售卖品牌3个层层递进的环节,依次形成注意力经济、影响力经济和回头经济,从而使冰雪旅游产业品牌实现从价值塑造到价值整合与放大再到价值延伸的深度推进。指出,我国冰雪旅游产业品牌塑造的三次售卖环节分别存在产品同质性突出,吸引力不足;目标受众不明确,潜在广告投放市场欠挖掘;品牌带动效应滞后,产业链延伸开发不足等问题。据此相应提出,内容生产上要形成品牌意识,打造差异化冰雪旅游产品;媒介策略上要细分市场产品类型,精准对接传媒产业;产业同盟上要依托品牌资源,构建完备的产业价值链。  相似文献   

18.
构建信任机制,是体育彩票发展的必由之路,利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对比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体育彩票信任机制构建的问题,提出:开展体育彩票品牌营销,提高体育彩票的品牌信任;完善体育彩票的法规体系,提高体育彩票的规范信任;优化体育彩票的管理体系,提高体育彩票的过程信任;加强体育彩票的监管体系,完善体育彩票信任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