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约自公元前2700年至前697年的2000年间,源出五帝,三代显贵的早期嬴秦民族及早期秦国在今甘肃东南部的陇南市礼县,天水市的张家川县、清水县,以及陕西省宝鸡市的陇县、陈仓区、眉县等13个县区内,形成了"西垂"、"秦邑"、"新秦邑"、"汧渭之会"、"平阳"等五大军政中心。西垂是商末至春秋初期300多年15世早期嬴秦民族创业发展、复兴建国的中心,正是在今甘肃礼县、张川县、清水县等地,早期秦人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领域全面酝酿并形成了自己的文明。秦人先世的东夷嬴姓血统族源,其部族西迁西垂、受封秦地、西垂建国尤为秦早期文明的大事。嬴秦部族活动区域及早期秦国的疆域、秦早期部族首领及国君的活动中心和葬地等重要历史问题,在甘肃礼县、天水一带的考古学、历史文献学、先秦文学、民俗学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而秦早期文明的重大史事、特征及内涵对于中华文明发展史深远巨大的影响则更值得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秦人源出东夷,又是西迁之后在天水地区兴起的。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材料,秦人早期都城西垂、犬丘、秦邑均在天水地区,西垂又称犬丘,地在今甘肃礼县境内,秦邑则位于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县城南的瓦泉村。  相似文献   

3.
秦人族出东夷,经夏末商初、商末和周公东征后三次西迁,终于由东方民族而定居于陇右天水一带.在商末至西周长达300多年的时间里,秦人完成了由边陲小族到重新兴起、崛起建国的历史进程.秦人的起源与发展经历了中原-天水-关中的运动轨迹,其文化也有一个华夏化-戎化-回归华夏文化的发展历程.秦人的早期文化产生和形成于天水地区,天水地区是秦人、秦族、秦文化的发祥地.这一"源于东而兴于西"的秦人早期文化就是天水秦文化,它具有强烈的兼容性和博大的开放性,具有鲜明的功利色彩和进取精神,也有典型的尚武精神和质朴无华的风格;它以华戎交汇、农牧并举为特征.天水秦文化既是秦人东向、一统天下的秦文化的活水源头和文化优势所在,也是天水地域文化形成的标志.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人们都对秦人在天水地区的早期发展及其文化持漠视态度,称秦人为"戎狄",将其文化与野蛮落后等同,实在是一种历史的偏见.因此,有必要提出"天水秦文化"这一学术概念,以期推动对秦人早期历史及其真实文化面貌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赢秦族起于山东大汶河沿岸的“赢”地,夏禹时封于河南范县的“秦”地,秦人起源于东方。  相似文献   

5.
嬴秦族起源于山东。唐虞之际因功赐姓嬴氏 ,被封于秦。夏末归商 ,参加过灭夏的战争。在商代“嬴姓多显 ,遂为诸侯”。商末以来 ,嬴秦子孙中有西迁今山西者 ,有西迁陇右者。西迁陇右的嬴秦子孙 ,遂成为西周王朝镇压西戎的一支政治力量 ,并在与戎狄的斗争中被封为诸侯 ,建立了秦国———这就是后来消灭六国、建立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秦王朝的前身  相似文献   

6.
秦人的祖先,有的认为来自西方戎族或夏族,有的认为来自东方商族或近商族。我在学习、研究中发现,东夷嬴姓少昊族才是秦人的远祖。《史记·秦本纪》太史公曰“秦之先为嬴姓”,当指大费,又名柏翳。索隐:“此则秦、赵之祖,嬴姓之先,一称伯翳,《尚书》谓之‘伯益’,《系本》、《汉书》谓之‘伯益’是也。”寻检《史记》上下诸文,伯翳与伯益是一人无疑。故大费、柏翳、伯翳、伯益均是一人。大费在舜帝时,曾辅佐禹治水平地,为民造福。论功行赏时,禹向舜帝奏曰:若没有大费的帮助,我是很难取得治水的成功的。舜帝表彰了大费,赐玄玉,许姚姓女为妻。后来大费为舜主畜,劳苦功高,被赐姓嬴氏。实际上,大费之先就是嬴姓,舜帝仅为重封。  相似文献   

7.
陇右地区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葬、甘谷县毛家坪秦人墓葬遗址、张家川马家塬战国西戎墓葬发掘中秦早期文物不断出土,推动秦早期文学研究高潮跌起。将出土的秦早期车马葬和《诗经·秦风》进行互证研究可以看出秦人“独此一家式”的文化特色,表现为鲜明的尚武特质、发达的礼乐文化和突出的华戎交汇特色。早期秦人在相对边远的地理空间上撒播了中华文明,拓展了中国文学的地理范围,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秦人原处于西陲,长期与戎狄为伍,政治、经济、文化远落后于东方中原各国。诸侯之间的会盟,也不邀请秦国参与。各国实际上将秦人当作戎狄看待,诸侯卑秦,可谓一语中的。秦孝公深以为耻,乃奋起改革,重用商鞅,变法图强,秦国面貌为之一新,遂崛起于西方。纵观秦人崛起的历程,是落后战胜先进,野蛮战胜文明的历史。以哲学的术语言之,是二律背反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目前出土的铜带饰仅仅出现在渭河流域的秦墓中,其时空分布与秦国的发展史相吻合。从秦与戎狄的战争、秦的数次迁都、秦墓中所见的诸多戎狄文化因素来看,在秦与周边戎狄部族长期的互相影响下,这种具有强烈戎狄风格的饰品在秦国获得了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秦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秦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其兴起的漫长过程和曲折的成长历史.在先秦史乃至中国古代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因此,考察秦人发展历史和文化演进的历历足迹.就不能忽视对秦人源头和早期历史的究本溯源和深入探究。探索秦人早期历史.可以揭示其开创统一王朝建立帝国的历史奥秘和文化基因;可以为探讨夏商周三代历史提供独特的视角:可以揭开先秦历史许多未解的谜团。对秦人起源与族属的追寻,是先秦时期民族发展与融合的一个活标本。秦早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既是秦文化的原初形态和活水源头,也是秦民族再造和秦文化创始过程相交织的产物.它对于追溯中华民族文化源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族新考     
■及■族在已知的甲骨文、金文资料中都有较多记载。在■、■、■、■、■诸字中,为本字,其余俱为之衍生和派生字;而为畢之本字,义即田网,也就是形小而柄长的捕鸟兽之网。读毕,亦读禽,又通费,以及衍生字俱为捕鸟兽之义。及族既是商代一个部族方国,也是拥有爵封的诸侯世官,曾广泛参与商王之出使、征伐、祭祀、狩猎、巡查、垦田和纳贡等活动,其足迹涉及黄河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广大地区。及族作为一个善于捕鸟兽的部族,其事迹与活动与秦人早期先祖多有契合。这为我们了解秦人起源与西迁,秦人在商代的历史概况,提供了新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2.
秦墓的田野考古发掘与研究始自20世纪30年代,经过近百年来的发展可谓成果宏富。总结起来大体可分为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21世纪至今三个阶段及墓葬的分期与编年、秦人来源、葬式与社会等级关系、洞室墓以及墓葬制度等若干研究方向。目前已有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是我们深入研究秦墓的基础,但在墓葬制度系统且深入的研究、从墓葬视角对秦国社会变迁的系统考察、秦墓的区域性差异以及性别差异的研究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点和不甚明了之处,有待进一步强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13.
秦人法家思想主要凝聚了法家思想之精华,集中体现在秦历代有为君主对于创霸业帝的恒定取向和韧性追求上。它既包容了震烁古今的政治智慧和军事韬略,也表现了秦社会各个阶层不同层次的思想观。它高度聚合了秦全社会的理想意志,构成秦人执著的民族情商,成为支撑其崛起强盛并最终担当统一六国问鼎华夏的文化内驱力。  相似文献   

14.
对现代运动项目中几乎都属于西方文明,而属于东方文明的则凤毛麟角的现象,从东西方传统文化特点、娱乐方式及对现代运动项目的影响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5.
秦文化的产生比起周文化来要晚得多,自公元前770年秦成为诸侯国,才可以说有了秦文化。但是秦文化发展之快,威力之大,却是出人意料的。到了公元前221年,秦就统一了全国,“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秦王朝统治时间虽然短促,但却给此后几千年中华文明史以深刻影响。为什么秦文化会有如此的威力,能够如此迅猛地发展,固然有许多的原因,但我认为与秦人所据有的史学观念有很密切的关系。因为,史学观念属于作为文化的最高层次的意识形态的核心,它制约或指挥着制度的制订、路线的策划、如何具体实施等等。一、秦人十分重视历史记载秦人的史学观念是先进的。首先表现在,有着强烈的史学意识,十分重视关于自己活动的历史记载。《秦记》是秦人关于自己历史的代表作。司马迁《史记》是关于汉武帝以前中华民族史的最详尽最完整的记载,一共十二本纪,关于秦人的本纪就有两篇:《秦本纪》和《秦始皇本纪》。司马迁的资料来源即是《秦记》。关  相似文献   

16.
春秋战国时期,除中原的华夏族外,四周还生活着其他民族,北方有匈奴、东胡,西方有戎,南方有越等。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这一融合兼并过程,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近年考古发掘,在甘肃省礼县鸾亭山发现西汉畤祭遗址。畤祭是秦人独创的祭祀天地祖宗和农神的仪典,并为汉朝所继承,还开创了后代封禅和郊祀天地的祀典。通过古代文献的钩稽和出土遗址及遗物的比对,肯定鸾亭山遗址,就是秦襄公于公元前770年所立的西畤。考证了西畤的祭祀对象、建筑特点及祭祀仪典,并与考古材料相对照,证实了秦人畤祭的真实存在,肯定了西垂及秦汉的西县,就是今甘肃礼县,这在中国早期礼仪文化史及秦早期历史的研究中有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大秦帝国在建国立基前经历了十三代几百年的创业奋斗历程,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军事、经济底蕴与实力。以武立基、武力建国是秦人成功的一条不二道路,秦人长期生存在西北戎、狄等少数野蛮民族之中,艰苦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给秦人太多生存的障碍和展示勇武的机会,悍勇尚武,隆兵重伐,是这一时期秦人唯一的选择。历史选择了骨子里透着霸气的"赳赳老秦"岁月锻造出了有"虎狼之帮"称谓的秦人"锐士",凭借军事、文化上的强势,挺进中原,完成了"扫六合,成一统"的历史伟业。  相似文献   

19.
古希腊史诗《荷马史诗》和古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是东西方两大著名史诗,是人类文明早期的思想结晶,其中蕴含了文明初期人类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早期人类无法解释生死和自然现象,因此,他们运用想象来解释这些现象,比如用风神、雷电神等来解释自然现象。至于生死,东西方早期人类都在不断问一个问题:我们死后会怎样?由此,东西方人民形成了自己的生死观,而东方的《吉尔伽美什》和西方的《荷马史诗》中的生死观又各有异同。  相似文献   

20.
服饰文化是直接服务于人的社会文化,不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在各自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形态。东方服饰的核心理念重在体现"天人合一",其服饰文化为一元文化,具有大一统的观念。西方服饰则以彰显个性的人体美,其服饰文化属于多元文化的范畴。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使西方人走在时代的前列,东西方服饰文化的交流、碰撞,直接导致了世界服饰的西化。如何看待二十一世纪东西方服饰文化的交融,通过交融又如何保持各民族服饰文化的多元性,是当代服饰文化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