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源一代伟大诗人、诗论家元好问将陶诗的美学品质提炼为自然真淳,被视为评价陶诗本质特性的不刊之论,元好问认为陶渊明的诗歌符合风雅传统,由此达到金源陶渊明接受史的高峰。  相似文献   

2.
2010年10月26日至27日,"2010中国.黄冈东坡文化国际论坛"在湖北黄冈隆重举行,这是我国首次举办关于"东坡文化"的专题国际论坛,与会苏学专家学者提交的论文从"东坡文化"内涵及发源地、苏轼贬黄州时期思想及艺术等方面均做了深入研究,这对于今后的苏学研究,乃至于将研究成果物质化,推动各相关地域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开创意义。  相似文献   

3.
陶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杰作,其传递出的中国古人的智慧与人生哲学影响深远.在陶诗的众多译者中,方重先生独树一帜,精妙准确.因此,本研究以方先生所著《陶渊明诗文选译》为例,以生态翻译学等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方译陶诗中采用的翻译技巧,研究译者在译陶过程中的适应与选择.期望以此研究丰富陶诗英译研究,并以此研究作为研究陶诗英译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4.
一般认为归耕田园之前的陶渊明内心充满着无比的痛楚和撕裂灵魂的哀伤,而归耕使陶渊明找到了人生的理想之路。考察陶诗,以田园为自足、安定、欢快的世界,不过是一层绚丽的光环,是一个美丽的童话。后期的诗人既没有超世,也没有超事。  相似文献   

5.
在"南迁二友"中,苏轼从柳宗元处体验到了生活的悲剧性,在陶渊明处则得到了超越这种悲剧的方法。陶渊明对于贬谪中的诗人,成为一种必不可少并且无法替代的精神食粮。他积极的追随陶渊明,学习他的诗歌技巧,甚至遍和陶渊明的所有作品。苏轼之学陶和陶首先是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之变化,二是上述变化引起的对其艺术风格的欣赏之转化。苏轼对于陶渊明诗歌的学习,归根到底是在表示一种对陶渊明精神自由真淳一面的推崇,一种美学风格和人生境界的向往,这是苏轼和陶诗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6.
今通行孔凡礼点校本《苏轼文集》卷七收入《迩英进读》八篇,为苏轼在宋哲宗元祐年间三次担任经筵读官的代表作品。从文体形态与文章功用两方面看,此组作品属于经筵讲义。“东坡七集”系统未予以收录,成书于两宋之际的《东坡外集》较早收入此组作品。孔本以茅维编《苏文忠公全集》为底本,茅本所收讲义源于秘阁本《东坡外集》,同时参校了明世流行的各类苏轼及三苏文集。《迩英进读》八篇作于苏轼侍读经筵的元祐二、三、四、七、八各年中,作于元祐六年的可能性较低。同时存在作于元祐二年,以及元祐二至四年两种可能。  相似文献   

7.
东坡故事中,多有东坡与妓女的交往故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当时文人士大夫们生活的诸多场合都有妓女的参与,另一方面,携妓参禅等故事类型的发展,也使得妓女在东坡故事的流传变化过程中不断被赋予了相对固定的文化内涵,趋向符号化、固型化。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心理、个性的角度我们可以很好地把握陶渊明与苏东坡饮酒的异同。首先 ,他们都重视以酒为咀嚼生活的媒介 ;其次 ,他们都重视饮酒时的细微心理感受 ;再次 ,由于饮酒中历史感的表现不同 ,产生了不同的审美风貌 :一个显得异常深厚 ,一个显得逸气纵横 ;另外 ,由于渊明和东坡对出处尺度把握之参差 ,源于儒道在二人思想结构的比例的相异性 ,造成渊明与东坡在饮酒上的情感和意蕴的向度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在魏晋文学自觉时代,建安文学的群鸟乱飞,衍变为阮籍苦闷的模糊鸟,再发展到个性化的陶诗田园自由鸟。飞鸟意象由先秦两汉诗的群体性、类别性,至此成为带有诗人明显的主体性。其间诗赋的交流,则使飞鸟意象别开生面。  相似文献   

10.
陶渊明的诗主要是写意 ,是写情景融合的心境 ,他的诗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谢灵运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 ,穷貌极物成为他主要的艺术追求。从陶诗到谢诗的转变 ,反映出了两代诗风的嬗变。  相似文献   

11.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批评了历代不少重要诗人,其对陶诗的评价,由诗品及人口、由表及里,在探究其旨归的同时,揭示出陶的诗风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2.
词产生于唐,鼎盛于宋。提起宋词,人们自然会想到苏轼。他把词从晚唐、五代的窄小范围里解放出来,开拓了新的广阔天地,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是北宋词人中的名家和大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而东坡是被列在少数几个“有篇有句”的词家之中的。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说东坡是“一代山斗”。元好问说:“自东坡一出,性情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万古凡马空’气象。”这些评价,虽有言之过实的情况,但东坡出而词的面目为之一新,却是的确的。苏轼对词的最大贡献,是把词的思想内容从过去倚红偎翠的所谓“艳科”的狭小天地内解放出来,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词由于历史的复杂原因,从它诞生之日起,  相似文献   

13.
萧闲词,由于作者由宋入金的特殊遭际及其喜好林泉的天性,便很自然地形成两大基本主题──客怀归思与隐逸之趣,而体现在风格方面,便表现出一种以雅、逸为特征的高情远韵。这种高情远韵在文学传统方面的渊源主要有二;东晋奇韵与东坡词风。而就其对后世的影响春,萧闲词的这种词风,直接开启了金代百年之词运。  相似文献   

14.
陶渊明精心于诗歌意象的创造,使其诗具有高度的思想与艺术价值,从而跻身于中国古代大诗人之列。通过立意选象,其高峻的人格和洒落的胸怀也得以完美的彰显。酒的意象在陶诗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它展示了诗人生活的全部底蕴,以及对生命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园林发展历史悠久,主题风格鲜明,唐代园林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文人诗文创作层出不穷、蔚为大观,白居易是其中的重要代表.白居易在短暂的一生中,用心经营了渭上旧居、庐山"草堂"、忠州"东坡园"、新昌小院和履道幽居等几处居所,在探索中不断创造并践行他的园林观.园林诗歌记载着白居易的"造园"思想和园林实践,从丰富的园林诗歌背后的文化意蕴可见他的园林审美趣味和艺术品位,并得以窥探其在园林创造中对个人前途、命运和心灵的观照和反思.  相似文献   

16.
陶渊明的“妙赏”是其对外物的审美观照方式,其特征表现为:“无我”而“有情”;顺乎自然、追寻自然的本原;物我混同、“物化”和“不隔”。这种观照方式影响到陶诗的风格,使其诗歌本文意象具有了描绘性;“气”、“象”统一;“意”在“象”外的复合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郝经和方回作为元代追和陶渊明《饮酒》诗人的代表,其诗歌都是借和陶诗的形式浇自己之块垒。但由于各自人生追求以及生活境遇的不同,在对诗酒生活的描写、对功名节操的态度以及对陶渊明精神的取舍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反映了陶渊明《饮酒》诗对元代诗人多层面的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8.
陶渊明的诗文以平淡自然为主,尽管他的诗文享誉后世,却湮没于当时。萧统在《文选序》中明确提出了“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综缉辞采”“错比文华”的选文标准,要求作品有华美的文采,由此看来陶渊明的诗文似乎与《文选》选文趋向相左,但《文选》却收录了陶渊明九篇作品,难道陶诗入选仅是因为像有些学者所说的“破例”吗?细细分析入选的陶诗陶文可知,这些诗文“辞采精拔”合乎《文选》选文标准;还可以窥见萧统不只重“辞藻”,还重“风教”的文学趣味,这对我们研究《文选》的选目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数学是一门关于"量"的科学,是一种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文化现象,凡是出现"量"的地方就少不了用到数学。数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以"数与形"为主旋律奏响的。数学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方法、观念和精神,数学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可靠有效的思维方式,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具有深刻的影响。数学教育应站在数学作为现代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的高度,认识到数学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是职业教育学生管理的核心价值取向,它是以学生为对象,以服务为目的,以人为本位的一种管理活动。文章论述了当下职校生管理中对以人为本价值取向异化和背离的情况,阐释了"以人为本"管理取向的价值在于,"以人为本"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是一种最根本的管理大法,"以人为本"是以人为目的的一种管理,"以人为本"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管理。解读了理解、尊重、宽容,以人为本管理三大原则的内涵,并提出了落实以人为本价值管理策略方法:即知彼、计利、投情、喻理、诚信、弘扬绿色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