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诗歌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诗歌鉴赏理论研究以读者与诗歌艺术的审美关系作为主要课题。一部吸收古代传统理论和借鉴现代西方理念的,带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诗歌鉴赏学》,应该建立在客体论、主体论、生成论、方法论等四个理论基点上。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科学严谨的、带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诗歌鉴赏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传统意象、意境的传承能体现的是现代诗与古典诗歌在审美上的本质联系。本文以意象为切入点,以古典诗歌艺术为参照,探讨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在意象、意境方面的传承关系,解析郑愁予诗歌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读者对于古典诗词的欣赏 ,是一个审美鉴赏的过程。诗歌欣赏的真谛在于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去 ,要进入诗歌的意境必须经历三个环节 ,即了解 ,感悟 ,联想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诗歌教学的关键在于主体感受,诗意的默化陶染乃是诗歌教学的终极目标;意境的感受必赖鉴赏主体的自由介入,而兴起与开悟则应当成为中国古典诗歌教学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艾青的《诗论》被誉为"五四"以来在诗歌理论研究方面的最优秀的著作之一,他用优美如诗一般的语言,阐述对诗歌方面的独到的见解,诗歌的作用,诗人的职责,诗歌和时代的关系,诗歌与生活,诗的灵感、意境、表现手法等。尽管这些理论都是由只言片语构成的,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系统,但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艾青《诗论》中闪光点不少。特别是他的创作理论更是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6.
现观作为佛教认识世界实相的方法,提倡以般若智慧直观地认识对象,无需语言概念的中介作用,而直接对事物实相进行无间隔、无中介的证合。现观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它具有直觉性、整体性、契合性、不可说性以及神秘性等特点,对意境的情景交融、韵味无穷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等特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艾青的《诗论》被誉为"五四"以来在诗歌理论研究方面的最有秀的著作之一,他用优美如诗一般的语言,阐述对诗歌方面的独到的见解,诗歌的作用,诗人的职责,诗歌和时代的关系,诗歌与生活,诗的灵感、意境、表现手法等。尽管这些理论都是由只言片语构成的,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系统,但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艾青《诗论》中的闪光点不少。特别是他的创作理论更是别具一格。本文试着以一个比较概况的角度,对艾青的创作理论进行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意境是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可以为诗歌增添神秘的色彩。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历来是一个难点,诗歌意境的翻译更是不好把握。本文以《天净沙·秋思》的翻译为例,对诗词中意境的翻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山水诗,一个不应模糊的概念——浅说山水诗的界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水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领域里一个独具的流派,千百年来一直以其不朽的艺术魅力感染和陶冶着人们的心志情怀,给世人无限美的享受,因之就其品质与意境而论,堪称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然而,在中国传统的诗学范畴,特别是急功近利的审美判断中,山水诗的价值还未被充分认识,尤其对其概念的界定尚有待进一步商榷。 山水诗,作为一种特定题材的诗歌类型,它的概  相似文献   

10.
古典的以及现代分析美学的诗美构成要素论、音节化与情感诗化的理论以及唯美主义理论,是新月三美论中音乐的美理论的深层次核心理念,也是新月诗人现代诗歌美学建构的基本理论。新月的代表诗人闻一多、徐志摩等对现代汉语诗歌的音乐的美的建构所做的示范性的探索与实践,依赖于这些文学美学的基本理论。后期,新月诗人的纯正、纯粹的诗歌美学追求倾向,则从关注诗歌的外在形式美向内在主体精神的美学品格转化。《奇迹》的音乐美与散文美交织的内在矛盾正是这种美学追求的呈现。认识清楚这些,对于深入认识现代诗歌的流变进程与现代诗歌的美学建构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印度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我国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经了从依附道家之说到与中国本土的儒道相互影响、相互吸收、不断融合的发展过程。佛教思想的渗入和佛教的中国化———禅宗的发展使佛教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诗词中的空灵意境虽然可以在儒道中寻到其根,但佛教思想对中国士大夫的创作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佛教思想对诗词中的空灵意境也起了助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昌龄的诗论,是在“兴”论框架基本形成的条件下出现的。其中包含“发兴生意”论、“景情相兼相惬”论、诗“境”论等重要组成部分,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潜体系”。从中也可看出中国古代诗论从“兴”论发展出“意境”论的脉络。王氏的诗“境”论还不是完善的“意境”论,但已揭示了后世所说的“意境”的发生论机制和最基本的性质。王昌龄称得上“意境”论的先驱者或奠基人。  相似文献   

13.
佛教文化对中国古代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两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歌创作方面,促成了四声的发现以及近体格律诗的形成,影响了诗歌创作的题材、思想和思维方式。诗歌评论方面,表现为大量禅语的运用,强调在言语文字之外寻求言外之意、味外之味。  相似文献   

14.
苗族诗歌研究是苗学界的热门话题.很多学者的观点独到,为苗族的诗歌理论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苗族诗歌分类比较混乱,这不仅仅是研究标准和研究视角的问题,即便是同一视角也很难将苗族诗歌作一个令人信服的分类.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试图对苗族诗歌理论进行一次系统梳理,并简要谈谈苗族诗歌分类及功能.  相似文献   

15.
古典诗歌鉴赏教学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学生在古典诗歌鉴赏中出现的难点进行了探讨,主张从理解诗句、把握形象、领会意境、品味语言、分析技巧等方面出发,找到一条帮助学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的渠道。  相似文献   

16.
钟嵘《诗品》将齐梁间文坛领袖沈约置于中品,且在序中攻击沈约颇为自负的声律学说,引起后世争议。通过对沈约及其声律学说的探讨,指出"四声八病"说虽然在草创之初不免有繁琐而多拘忌的毛病,但却是魏晋以降文学进入自觉时代之后的必然产物,同时也跟汉语音韵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沈约声律论为后来唐代近体诗的成熟奠定了基础,实属诗歌艺术规律的一项重大发现,是诗歌审美观念更新的必然结果。在从古体诗向格律诗演进的过程中,沈约实有开拓首创之功。  相似文献   

17.
很长时间以来,语码转换的研究一直局限于理论领域,尤其是社会语言学方面.Gumperz,Giles和Myers-scotten三人分别从成因、顺应理论和标记理论三种角度对语码转换进行研究.语码转换与面子理论在三种情况下存在关系:在多语或双语情况下的语码转换与面子保全原则,在标准与非标准的变体之间的转换,在同一变体之内的转换.  相似文献   

18.
杨文会作为近代中国佛教复兴之父,站在佛学的立场解释老庄,在本体论、心性论、修行观和言意观等方面全面融会佛道思想,为近代佛学的振兴弘扬作出开创性贡献。杨文会对老庄思想的佛学解读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使佛教文化在中国近代思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迹,推动了近代知识界对时代先进思想的创造性吸收和不失民族特色的改造,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其佛学思想对匡正当今的世道人心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上博简《孔子诗论》对儒家诗教学说的理论贡献体现在说诗体系与理论创造两个方面。《孔子诗论》突破了此前断章取义、借此证彼的说诗方法,说诗始终着眼于作品本身;作者第一次对颂、大雅、小雅、国风四类作品大旨进行归纳,这有助于说诗走向体系化。竹书作者将战国前期儒家的性情学说和礼学家的礼义思想落实到《诗》学研究之中,初步呈现出“发乎情,止乎礼义”的理论倾向,这对此后儒家构建说诗理论模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宋代的诗歌“虚字”理论已经全面地涉及到对诗歌中虚字的态度、作用,是古代诗歌理论的重要内容。第一,宋代诗歌虚字理论认为虚字能够把复杂的、细微的情事表达出来;有时炼字得当,虚字甚至能成为句眼。第二,宋代诗歌虚字理论认为虚字有“斡旋”之功,能使得诗句有流转如弹丸之美。第三,虚字可以使得诗句疏宕、散朗。宋代是中国古代诗歌“虚字”理论的繁荣期,对元明清诗论家有关古代诗歌“虚字”理论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