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2 毫秒
1.
目的:探索并比较"高原-亚高原-平原"和"高原-平原"两种过渡训练模式对世居高原的中长跑藏族运动员有氧能力和心肺功能影响.方法:将甘孜藏族自治州重点业余体校20名藏族男子中长跑运动员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名和对照组10名),实验组进行"高原1周-亚高原2周-平原1周"过渡训练,对照组进行"高原3周-平原1周"传统的过渡训练.训练结束后,分别在高原(四川康定)、亚高原(四川泸定)、平原(四川成都)进行12min跑测试,测定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VO2 max)、运动后心率、运动后血氧饱和度、运动后血乳酸和运动后尿蛋白等,并在安静状态下测定运动员血清CK-MB、EPO、HIF-α和血睾酮等生理指标.结果:(1)两组世居高原藏族中长跑运动员在训练后12min跑的测试成绩、最大摄氧量、运动后心率、运动后血氧饱和度、运动后血乳酸、运动后尿蛋白、血清CK-MB、EPO、HIF-α和血睾酮从高原到平原均呈上升趋势,各项指标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运动员进行"高原-亚高原-平原"过渡训练后,12min跑的测试成绩、最大摄氧量、运动后心率明显升高(P<0.05),同时安静状态下的血清CK-MB、HIF-α和血睾酮增加更明显,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原-亚高原-平原"过渡训练这一训练模式较传统的高原训练模式对于提高世居高原的中长跑运动员心肺功能的适应能力有着较好促进作用,有利于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更快更好的适应从高原到平原的海拔落差,有助于运动员训练时运动强度的提升和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通过对陕西省男子轻量级一线赛艇运动员在甘肃刘家峡1850m水上高原训练的研究,观察高原训练提高运动成绩的同时,观察平原--高原--平原这种交叉训练对机体血液流变的影响,为高原训练能否提高运动成绩提供可能的机制之一,同时为高原训练能否提高运动能力是否与血液流变有关提供可能的理论依据,为科学地进行高原训练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显示:高原训练提高了运动员的实际耐力水平,达到了本次高原训练的目的.高原训练可使机体血液流变学指标发生改变,高原训练回平原后,流变学各指标发生良好的改善,从而提高机体利用氧,运输氧的能力,延缓疲劳的发生,从而提高运动能力.本研究提示,高原训练回平原后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提高有赖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研究表明,有氧能力是赛艇运动的主要供能方式,也是决定赛艇运动成绩好坏的关键因素。因此,对于赛艇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测试与评价对于指导运动员的训练,安排训练计划十分重要。本研究采用2 000 m最大能力和三级递增负荷测试的方法结合血乳酸、心率和功率等指标对5名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前后有氧能力特别是对无氧阈情况下运动员的功率、心率和血乳酸值进行评价。所用方法可以很好地评价女子赛艇运动员的有氧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亚高原训练后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和无氧阈水平得到了提高,这为以后教练员安排训练计划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原训练对男子赛艇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炜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2):1656-1657
通过对陕西省男子轻量级赛艇运动员高原训练运动能力及相关生化指标的测试,旨在观察高原训练是否有利于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提高,并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高原训练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同时为下一次高原训练累积经验.结果显示:1)高原训练提高了运动员模拟2 000 m测功仪成绩和3 000 m成绩,高原前后成绩分别提高6.6 s和9.5 s.2)高原训练后心率值有所下降,下降5%.3)高原训练后血乳酸下降,下降11%.4)高原训练后血红蛋白水平有所升高,升高3%.5)高原训练后血尿素值有所下降,下降12%.综合所有指标,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高原训练后运动成绩的提高有赖于高原运动能力提高和其余生化指标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论场地自行车短距离项目亚高原训练的可行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河南自行车短距离项目队2005年参加的兰州亚高原夏训为研究背景,对赛前亚高原训练期间的训练效果进行了分析,对随后参加的国内外大赛的比赛成绩作了介绍.河南队亚高原训练的效果和参赛的成绩表明,亚高原训练能够保持自行车短距离项目年度训练的连贯性,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能力,使其竞技状态在赛前调整到最佳,为运动员在大赛中取得理想成绩提供了训练保障.亚高原训练今后可以成为自行车短距离项目年度训练的常规手段在各个训练阶段予以广泛运用.目前,我国自行车短距离项目的亚高原训练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在训练实践中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宝贵的训练经验也需要及时总结,以为全面提高我国自行车短距离项目的运动水平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原训练对轮椅竞速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8名国家队轮椅竞速运动员进行6周高原训练,采用红细胞系指标测试、最大摄氧量、血乳酸测试等方法对运动员进行有氧能力测试。结果:6周高原训练后,运动员最大摄氧量显著提高;运动员EPO水平上高原初期升高,6周后EPO水平又下降,高原训练结束1周后EPO大幅度提高。结论:高度高原训练显著提高竞速轮椅运动员最大摄氧量、乳酸阈值,提高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7.
高原训练逐渐成为提高耐力项目运动能方的主要训练手段之一。国内外许多实践及理论研究均证明平原耐力性项目运动员通过适宜的高原训练后,可以明显提高运动员的VO2max,ATV,Hb等。但在对世居高原耐力性运动员的高原训练的成功经验却较少,尤其对在高原训练期间的生理。生化指标系统观察鲜有报道。本文则主要对10名世居高原(海拔2260m)中长跑运动员进行2260—2630m交替训练期间的生理、生化测试。测试是以跟随训练追踪测试生理机能,系统现察世居高原人在高原训练期间的生理机能变化规律,以便为其高原训练的计划制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18 d亚高原训练对花样滑冰运动员生理机能及运动表现的影响。方法:以10名花样滑冰国家青年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海拔1 650 m的新疆冰上运动中心进行18 d的亚高原训练。在亚高原训练期间,监测运动员每日晨脉、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在亚高原训练前、后,分别测定分析运动员运动机能的变化,测试指标包括血液生化指标、有氧运动能力(YOYO测试)、专项运动能力(冰上专项测试)。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及效应量来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亚高原训练期间,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晨脉在第2 d和第3 d达到最高值,随后出现下降趋势;血氧饱和度逐渐升高,从第 9 d 开始达到并维持在 97%以上。2)花样滑冰运动员在亚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员红细胞压积明显增加, 其他血细胞参数与血液学指标无明显差异。3)18 d的亚高原训练,提高了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有氧运动能力,表现为YOYO测试的完成级数和跑动总距离增加, 冰上专项测试难度提高的情况下,运动中平均心率、运动后即刻心率、运动后即刻乳酸水平保持不变。结论:1)花样滑冰运动员在 18 d亚高原训练期间,晨脉逐渐降低,血氧饱和度逐渐升高,在生理机能上对亚高原环境下的训练产生适应。2)18 d 的亚高原训练后,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有氧运动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专项运动能力有改善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摘要:传统的高原训练通常在一地进行,本研究尝试采用先在多巴进行2周训练,后到昆明进行2周训练的方式,以了解这种高原训练的训练特征和机能变化。本文采用实验法,对北京体育大学校游泳队7名健将级男子运动员进行跟踪观察并测试生理生化指标,训练时间为第十二届全运会前10周。训练后运动员参加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游泳比赛。结论如下:1)本次高原训练的训练学特征为:第一和第二阶段以有氧训练为主,负荷量较大;第三阶段重点在高强度无氧训练,负荷量减少;第四阶段以调整和恢复为主。 2)本次高原训练对于运动员的基础心率并无显著性影响,体重在上高原3周后显著性下降,下高原后1周即恢复至平原水平。3)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和血睾酮显著上升,说明高原环境和训练安排对运动员机体产生了适应性变化。4)在3个月时间内,7名高水平运动员全部提高运动成绩,说明这种全新的高原训练方式能够有效提高运动员成绩水平。  相似文献   

10.
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赛艇训练周期中的训练特点,对中国国家队15名男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在整个赛艇训练周期内记录每周训练计划,对评价赛艇运动员的某些专项运动能力指标如乳酸阈功率(AT4)、测功仪2 000 m最大做功成绩及水上2 000 m模拟划的成绩进行了规律性的多次测试.结果表明: 1)男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各训练周期的运动量和强度等级的分配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冬训后正常训练达到172 km/周,有氧训练比例平均是89.65%.2)在整个训练周期内,乳酸阈功率明显提高,测功仪2 000 m最大做功成绩不是一个渐进的上升过程,而是一个曲折反复的上升过程,水上2 000 m模拟划成绩变化由于受到风向影响缺乏规律性.乳酸阈功率(AT4)、测功仪2 000 m最大做功成绩多次测试结果表明,通过一个训练周期训练,运动员训练效果和专项运动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高原地区举行的体育比赛越来越多,其海拔高度已达到5,231 m.但由于高原低氧、寒冷等条件影响,不仅对运动员生理机能及运动能力带来影响,而且造成诸多运动贞不能保证比赛质量或完成比赛任务.就高原环境对运动员运动成绩和身体机能的影响、高原比赛的参赛时间和适应性训练安排以及注意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以期为高原比赛和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员身体机能生理、生化指标的评定方法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高原训练自墨西哥奥运会后逐渐兴起,现在已被国内外许多教练员与运动员在很多项目上如游泳与田径等广泛采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但高原训练也有一些失败的例子,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低氧环境下的训练对机体的刺激更深,训练强度更大,对运动员的机能评定与监控不利所致.本文的目的旨在通过优秀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期间生理机能的变化特点,总结各生理指标变化规律,以制定出运动员生理机能的评定方法,来监控运动员高原训练期间的身体机能状况,保证教练员在高原训练期间训练计划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3.
大强度训练对赛艇运动员IgG、IgA、IgM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模拟2000m赛艇专项比赛前后IgG、IgA、IgM的变化及8周大强度训练对其的影响。方法:采集陕西省赛艇队公开级二线8名男性运动员模拟2000m赛艇专项比赛前后及8周大强度训练后晨安静时静脉血5ml,静置30min后于25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液保存在小试管中-20℃冻存,备用测IgA、IgG、IgM。IgA、IgG、IgM采用单向放射状免疫扩散法。结果:模拟2000m赛艇专项比赛后即刻IgA、IgM有升高趋势(P〉0.05),IgG升高2.1%(P〈0.05);8周大强度训练后IgG降低8.5%(P〈0.01),IgA降低20%(P〈0.05),IgM升高(P〉0.05)。结论:模拟2000m赛艇专项比赛后即刻IgG、IgM、IgA较自身安静时有升高趋势,考虑可能是一种暂时性的急性应激反应;8周大强度训练明显抑制赛艇运动员机体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高住低训(HiLo)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高住低训是英文Living high-training low (HiLo)的缩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耐力训练方法.从理论上讲,这种方法可以解决目前传统的高原训练的许多不足之处,如肌肉萎缩,训练强度降低,以及过度训练的易发生等.本文采用文献法,综述了高住低训训练法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对运动员生理生化和运动能力方面的影响,希望能为正确认识和合理利用HiLo训练法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模拟高原训练及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献资料法,对当今国际主要的模拟高原训练的方法-间歇训练法和高佳低训法的生物学效应和所用器材进行了归纳和探讨。指出模拟高原训练法是能够避免高原训练弊端,最大程度激发机体生理潜能,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有效方法,模拟高原训练的器材按照结构和使用特点分为压力舱式和面罩式两类。  相似文献   

16.
低海拔及中度高原训练对男子柔道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探讨低、中度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本系统观察15名广东省男子柔道运动员在中度高原(1891m)和低海拔(1000m)进行2—3周训练前后Hb、CK、BUN、血清睾酮(T)、皮质醇(C)和T/C比值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研究发现:(1)高原训练中,Hb先降低后显升高,CK活性则是显升高,然后逐渐恢复,BUN开始变化不明显,随后显下降,回到平原后再升高至恢复;血清T、T/C比值显升高,而C显下降,保持高睾酮低皮质醉水平;(2)低海拔训练对运动员的血液生化指标、激素及运动能力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如中度高原训练效果明显;(3)中度高原—平原—低海拔交叉训练能使运动员适应过程加快,提高机能水平。  相似文献   

17.
通过运动医学临床研究,观察了补肾益元方对在训男划船运动员血清睾酮、血清皮质醇和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补肾益元方能使男划船运动员运动训练期间的血睾酮浓度保持相对稳定、血皮质醇降低及Hb水平升高.这提示该药方具有增强运动员体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