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7 毫秒
1.
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不再只是体育课程规定内容、体育教学实施内容的一个线性过程,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一种存在状态.人们也正在从二者"大与小、分与合"的争论中转向"为什么这样存在"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和德育、智育、美育等相互渗透、彼此融汇;竞技体育则是以提高专项运动成绩,夺取竞赛优胜为目标。学校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是产生运动员的摇篮;而竞技体育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又不能相互替代,必须有机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高师体育隐蔽课程促成大学生体育动机、态度养成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试图从体育隐蔽课程的本质、特征、功能和目标等内容入手,结合对大学生体育动机、态度的现状调查,初步设计了高师体育隐蔽课程促成大学生体育动机、态度养成的具体实施途径.具体方法是:学校领导与体育教师对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正确认识与重视;优化体育隐蔽课程实施的校园文化环境;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与指导;建立完整的学生学习评价方法;发挥体育社团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新世纪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趋势,分析了普通高校球类项目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体育教学规律以及体育教学进程的实践,认为必须要改变以前"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的球类项目教学模式,为以"体育欣赏、体育活动、体育经验"为中心的球类项目教学目的服务,提出了构建适合我国普通高校球类教学的"多媒体—分组比赛教学模式",以适应新世纪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加拿大安大略省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中的德育内容分析和研究发现,安大略省的德育深深地渗透在健康与体育课程内,其特点主要包括:其一,安大略省的健康与体育课程中德育内容要求是发展性的,即不同年级阶段,德育内容的要求重点不一样。其二,安大略省健康与体育课程的德育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结合紧密,且紧紧融入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其三,安大略省健康和体育课程中的德育内容要求主要是通过学生“doing”的方式,让学生学习道德品质。其四,安大略省健康与体育课程中的德育内容要求从学校拓展到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而不只是禁锢在班级内。其五,安大略省健康与体育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和判断力。安大略省的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中的德育渗透对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中小学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问卷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问卷法对天津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试教情况进行研究,旨在为新一轮课程方案的修改和体育教育专业的教材建设提供参考.结果显示:1)加强对一线体育教师培训的力度和针对性,拓宽基础课程改革信息的传播渠道,提高其执教新课程标准的技能和效果,改善学校体育教学的设施,特别是小学体育活动的硬件条件是近期我市、区、县教育行政主管机关以及学校体育组织部门所面对的既重要又迫切的工作;2)天津市中小学现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实践教材基本上符合各学段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水平的实际情况,运动项目的编排体系和设计结构与教学要求也基本适宜,像球类和体操项目.  相似文献   

7.
在深入研究《纲要》内容及精神的基础上,发现高校球类教学缺少可供参考的大纲;讨论了新模式教学大纲制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普通高校体育球类专项课教学大纲新模式,为新一轮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广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动因及新课程实施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课程内容偏窄,体育资源相对不足,体育课程设置基本为一年级基础课,二年级选项课的模式,基础课内容主要以篮球、排球等球类项目为主,田径为辅,体育课程设置的多元价值趋向,课外体育活动具备了以单项体育俱乐部为雏形的模式。就目前总体课程开展情况看,还难以满足学生体育多元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自体育课程研究进入中国学校体育研究领域以来,中国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与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还是"运动技能教学",一直是中国学校体育研究领域争论的问题。为解决体育课程"增强学生体质"的问题,中国学校体育史上曾出现过许多不同的理论假说,包括"2-1=1"策略的"体质教育论"、"1+1=2"策略的"课课练"、"2-1=2"策略的"运动技术健身论"及"1+X=?"策略的"健康教育论"。上述理论假说在不同年代的中国学校体育理论研究中各有侧重,各有缺陷。中国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课程不仅应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使青少年学生在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中增强体质"作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改革的重点,还应将"增强学生体质"作为评价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指标。为使中国的体育课程教学实践能增强学生体质,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1)以精准监测、精准分析、精准干预的"体质提升三精准"作为体育课程的增强体质导向;2)开发有效的、有趣的"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游戏";3)普及"体育趣味课课练";4)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5)强化"学科融合""课内外结合"及"家校结合"。  相似文献   

10.
摘要:为深化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借鉴各国新的理念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修订与完善,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进行质性研究,通过对2011年版韩国《体育课程标准》的翻译和整理,并从共同教育课程的目标体系、内容设置及成就目标、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以下特点:明确体育课程的价值,突出体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以价值引领目标和内容的理念构建了“体育课程的价值领域-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内容-成就目标”四级纵向贯通的结构体系;注重创意与人性理念在体育课程目标、内容、教学和评价等所有领域中的贯彻和渗透。但也存在体育课程核心教育理念与内容不明确、安全教育缺乏的问题。这启示我们,在未来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应重视学校体育课程在整个基础教育中“立德树人”功能的发挥,重新确立学校体育课程的价值定位,尝试构建体育课程价值引领目标与内容的结构体系,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渗透于体育课程的全过程,并加强体育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品德、心理与人格教育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和提升起着关键性作用,两者之间联系密切,在教学实践中可相互结合与渗透,一方面要做到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相互渗透;另一方面更要做到在学校的重大工作、重要活动中,渗透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和人文素质教育内涵。  相似文献   

12.
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宾夕法尼亚州和上海市学校体育课程设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美国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内容广泛,重视个体全面发展、注重人文关怀、注重各级学校体育课程衔接;提出上海市学校体育课程设置要提高衔接性、体育课程设置应该重视人文关怀,关注残疾人体育、充分利用体制优势,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的联动,构建完整体育活动圈等建议。以期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些许有益的参考,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的完善与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课程编制理论为依据,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模糊数学等方法,对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进行完善和优化研究。结果显示:1)掌握学校体育教学理论,形成运用该理论知识解决学校体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校体育学课程的主要目标。2)培养学生学校体育教学能力的内容是学校体育学课程的主要内容。3)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和学校体育管理是学校体育学课程关注的内容。4)学校体育学总论与学校体育竞赛的内容是学校体育学课程应保留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宾夕法尼亚州和上海市学校体育课程设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美国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内容广泛,重视个体全面发展、注重人文关怀、注重各级学校体育课程衔接;提出上海市学校体育课程设置要提高衔接性、体育课程设置应该重视人文关怀,关注残疾人体育、充分利用体制优势,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的联动,构建完整体育活动圈等建议。以期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些许有益的参考,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5.
摘要:基于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国际化视角,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当前美国及西方学校体育广受关注的CPE课程理念为依据,在解读CPE课程发展现实和剖析教材内容体系的基础上,探讨CPE课程对中国学校体育教材改革可能带来的影响与启示。结果表明:CPE课程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发展知识、技能和态度来改变学生健康行为,实现了从只关注技术教学的一维面向向关注技术、知识和动机的多维面向转变。教材主要特点体现在强调与健康相关的知识内容传授;突破传统活动模式的组织形式;构建多学科知识的理论基础;融入体育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实现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教材内容体系等方面。实践研究认为,CPE课程发展理念能为我国学校体育教材建设在课程理念创新、教材体系重构、理论基础探求、教材层次衔接、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提供发展思路和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从体育文化的"超越"本质和项目的"对抗"属性出发,提出了介质对抗类项目的概念,确定了球类运动的归属。从球类项目的物质规定性出发,以"对称破缺"理论为工具探讨了介质对抗类项目的本质特征与文化属性。研究表明,球体因其"最完美"的对称结构而具有"最稳定"的动力学特征,成为对抗"最广泛"的介质;球类活动具有对抗的介质性、评判标准的非尺度性、行动过程的复杂性等派生属性;球类活动目标指向介质物,客观上具有提高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能力。作者建议,球类的价值研究属于"求善"的范畴,不应纳入"求真"的认识论领域。  相似文献   

17.
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四川省城乡青少年的体育生活方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城乡青少年的体育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特点,没有兴趣、没时间、场地器材不足、怕苦怕累和不会玩等是影响城乡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城乡青少年课余体育活动的场地主要位于其生活圈范围内,以学校体育场馆、公共活动场所和家里为主;青少年的体育消费水平和质量均处于较低层次;男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频度均明显高于女生,但有72%的青少年学生没有达到每天锻炼1小时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主要和同学、朋友、家人一起锻炼,以传统的球类和田径项目为主要锻炼内容,且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改革实验,主要是对原体育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繁多、课程实施统一、教师教学缺乏自主性、学生对体育课越来越反感等问题进行研究,即对学生兴趣项目和爱好内容进行优先教学,通过选择球类优先教学的实践研究,探索出一种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形式.它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有助于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体育三种教育理念与实践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终身体育"、"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在改革进程中发展起来的三种教育理念.分析三种教育理念在高校体育中的作用,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诠释它们之间的相互变化关系,消除理论与实践的偏离,为构建体育素质教育新体系,开创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0.
对体育隐蔽课程与体育显性课程关系及其内容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姚蕾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4):509-510,516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法对体育隐蔽课程与体育显性课程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揭示了体育隐蔽课程与体育显性课程是一种相对独立、各有侧重而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的复杂关系,二者构成了完整的体育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体育隐蔽课程的内容包括体育物质文化要素和体育精神文化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