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的全面推进,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课题——以校为中心的校本教学研究。可以说,校本研究是新课程实践和发展的必须,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一年多来,我校立足于校本教研,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一、对校本研究的理性认识以校为本是近年来国内外流行的一个新的教育理念,是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的走向之一。最初接触“校本教研”这个新名词,大多数教育一线人,认识是模糊的:校本教研和教研活  相似文献   

2.
在推行新课程的过程中,校本教研已经越来越得到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关注。文章以化学新课程为例从六个方面介绍了开展校本教究的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论工作者、研究者都在关注校本教研,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我们知道,以校为本的基本内涵是:"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以此为特征的校本管理、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课程等校本活动开始成为大家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4.
在农村中小学校构建学习型组织,建立以校为本的科研兴校制度,是摆在农村学校和教师面前的十分紧迫的任务。几年来,我们也进行了这方面工作的实践与探索,了解了农村教师校本科研的现状,明确了农村开展校本科研的意义,总结了实践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果,同时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研究了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如何理解与把握课程改革精神实质,如何转变教学观念,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是直接影响课程改革进展的关键因素。要想使教师成为具有自觉改进意识和自我提高能力的专业人员,需要切实可行的在岗培训。要实现教师行为观念的适应性转变,更快更好地参加到课改行列之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这是造就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教师队伍的阶梯。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结合校本教研的研究成果,构建学校切实可行的校本教研体制,将教师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隔为一体,为新课程深度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6.
教师个体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开展的三个核心要素.笔者所在学校历史组在自我反思方面开展了课堂教学实施前的反思研究、教学过程中的反思研究和教学实施后的反思研究;在同伴互助方面开展了教育教学叙事研究、同课异构和同课统构研究,开发了历史校本课程;在专业引领方面开展了历史学科新课程改革理论研究、历史活动课研究、历史校本课题研究.通过校本教研,学校历史教育教学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历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向传统的教研活动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新的平台,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育管理工作者应认真思考的课题。校本教研活动方式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大有促进作用。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有助于教师提高思想认识和学术能力,提升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8.
在武汉市召开的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课程改革研讨会上,福建师范大学教科院院长、国家课程改革核心项目负责人余文森教授在会上发表了这样一个观点:我们的教师在课程改革实践中,遇到问题怎么办?首先应该是问自己,如果自己不能解决,再就去问同伴,倘若同伴也解决不了,最后才是请教专家。目前,课程改革处于深入发展阶段,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抓好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呢?关键就在于要处理好教师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之间的关系,构建以校为本的新型  相似文献   

9.
培育教师的校本教研素养是当前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为校本培训主题,选择恰当的校本培训内容,采用培研结合、专业导航和案例研究等校本培训模式。能够有效地培育、提升教师的校本教研素养。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延吉市中央小学校作为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首批示范校,基于校情,以微能力考核为契机,从项目规划、实施、结题摸索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常态化模式.一是课题引领,开展主题信息化校本研修;二是录课反思性教研,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三是借"一师一优课"之势,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四是借助"1-3-6"工程,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跨课程研究各课程关联的知识点与切入点,将涉及到多门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并实施教学,既促进了课程教学达成教学目标,又更好地培养学生能力,还能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多样性、多视角、多渠道跨课程校本教研,无论组织形式、教研内容,还是教研方向都与传统教研活动不相同,能够事半功倍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校本化课程地位,让课程改革和校本教研回归促进有效教学的本真。  相似文献   

12.
校本教研突出教师主体的努力、学习的氛围、团队的合作、专业的引领,这些对于大学英语教师群体增强自己的职业生命力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开展校本教研是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校本研修是实现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载体,是促进教师自主成长的一种教育形式。近年来,我们立足三级研培网络,实现教研重心的下移,开展主题教研,有效地推进了本区域的校本研修活动,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稳步提升。一、三级研培网络为校本研修提供动力支撑"县——基地——学校"的三级研培网络是我们在吉林省教育学院李元昌教授的启发下,自2004年开始构建的教研培训体系,即以地域接近作为主要构成条件,将周边4—7所学校组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校本培训是对教师进行的一种业务理论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的理论水平,更好地实践校本教研工作,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整体能力,最终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充分发挥教师进修学校在校本培训中的作用,应  相似文献   

15.
从2001年起,我校承担了市“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反思型教师培训模式研究》的研究。几年来,本着“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的思想,采取行动研究策略,扎实地开展了课题研究,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获得了多方面的肯定。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对反思型教师培训的涵义也形成了一定的理性认识。一、反思型教师培训是一种校本培训按欧洲教师教育协会1989年的界定,校本培训指的是源于学校课程和整体规划的需要,由学校发起组织,旨在满足个体教师的工作需求的校内培训活动。这一界定指明了校本培训的出发点——“学校课程和整体规划的需要”,校本培训的主体——“学校发起组织”,校本培训的目标——“满足个体  相似文献   

16.
“九五”以来,我校坚持以“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为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了“科研兴校”的工作方针,大力加强教育科研,为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一、强化意识,科教为本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我们的教学实践要取得成效,也必须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这就需要在抓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开展教学科研工作,以科研促进教学。我们的口号是“没有科研意识或者科研意识不高的学校不是好学校”,“没有科研意识的校长不是好校长”,“没有科研意识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对于教科研工作,学校领导经历了一个忽视——重视——加强的认识过程。几年前,我校的科研课题极少,缺少厚实的群众基础,即使有个别搞得好的课题,也是“墙内开花  相似文献   

17.
采取共词分析研究方法,分析我国"校本研修"研究现状.研究发现:我国"校本研修"研究主要集中在校本研修与推进课程改革、进修学校定位与学科校本研究、教研人员校本研修作用发挥、校本研修与校本课程建设、国培项目与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行政推动教师培训、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农村校本研修实践、校长在校本研修中的角色、校本研修模式建构与实践、集体备课与网络教研、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研修、校本研修存在问题与对策、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研修、课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十五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合作研究较少、实证研究缺乏、重复研究多、创新性研究较少、研究质量不高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校本教研是提升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有效途径,其特殊价值主要体现在:坚定教师教育信念,培养教师自我知识、专业精神,优化教师实践性知识结构。校本教研采取“培研结合”、“同伴互助”、“专业导航”、“案例研究”等方式,可以提升教师实践性知识。  相似文献   

19.
科研促教研,教研促教学,形成链条式的整合效应,已成为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部门曾经指出:“在当今,从教师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看,教师与研究人员趋向于一致……我们应该把教师从事教科研的能力视为重要的一环。”可见,培养教师的教科研素质,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已成为教育职能部门的重要职责。笔者从事教科研工作十余年,在努力提高自身教科研素质的基础上,注重指导教师的教科研工作,收到一定实  相似文献   

20.
校本教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资源优势等进行的教学研究。近年来,我国的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校本教研在教师的专业成长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认可,但要想真正使校本教研理念和实践在小学的校园中扎根落户,仍然需要不断地完善。本文就小学数学校本教研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能为小学的数学教学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