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解体育运动情境下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新生心理卫生状况,从源头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抓好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文采用Scl-90症状自测量表对来自全国十余个省、市的521名体育教育专业大一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通过因子分析。本次调查未得出经常进行身体锻炼的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其他专业学生的因果结论。这与已有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揭示处于体育运动情境下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2.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针对延安大学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良好,但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学生入学后的学习动机不够端正;学生专业技能学习中遇到困难时的自信心不足,且情绪化现象较为严重;学生上网现象严重,且对上网的认识不够正确;部分学生生活不够规范;部分学生学习竞争意识不强。通过对其产生内外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网络知识教育、加强心理咨询工作及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心理健康保健系统、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实习期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在中小学实习的师范大专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体育专业学生的强迫症状、恐怖等5个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有显著性差异或非常显著性;非体育专业学生的躯体化、强迫症状等9个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的差异;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焦虑与偏执等也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广东省1066名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据此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体育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首都体育学院2006级544名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发现:新生的各因子均分明显低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P〈0.01);除了在躯体化、敌对和其他(包括饮食和睡眠情况)三个因子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外,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其余诸因子分均高于体育专业学生,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民族传统体育系新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等七个因子上的均分也明显高于其他体育专业新生(P〈0.05或P〈0.01)。这说明体育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体育专业中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6.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66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2.9%的体育专业独生子女大学生有中度以上心理障碍,非独生子女则为6.6%;体育专业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体育专业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且人际关系、强迫(P〈0.01)和抑郁、焦虑、敌对(P〈0.05)五项因子差异具有显著性;来自相同地区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但来自城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且差异具有显著性。建议高校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也应更多地参加体育活动,以改善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西安体院体育专业学生抽取样本60人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与普通大学生样本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按心理不适水平的五级评分标准,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心理问题上属于轻度水平:2)体育专业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样本在躯体化和强迫症状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体育专业低年级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高年级学生;4)体育专业男、女大学生在各因子上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高校体育生网络成瘾状况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海南某高校的358名体育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成瘾自测量表》、《SCL-90自评量表》,对师范院校体育生网络成瘾状况,及网络成瘾现象和行为对师范院校体育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体育生的网络成瘾现象低于其他专业大学生,体育生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网络成瘾者的体育生。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求调查问卷》,对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767名新生进行了调查,了解其对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需求,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课程设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加强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在体育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完善教师人格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体育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1.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 ,对如何创建一个良好的教学心理氛围进行了深层次剖析 ,提出了构建良好心理气氛的七种可操作途径  相似文献   

12.
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人际关系的改变、学习方式和方法的差异,以及对就读高职院校的认识偏差,高职新生会产生诸多不适应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其生活、学习和发展。高职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高职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漳州学院"特殊人群"44人,采用SCL-90自测量表进行心理健康调查,测试其体质指标,并进行了一定的体育保健课干预。研究发现:特殊人群心理健康水平和体质状况低于同龄大学生,体育保健课干预可提高特殊人群的身心健康水平,且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幅度明显于体质状况。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民族高校普通与体育专业女生在校期间心理压力的现状,运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民族高校普通与体育专业女生268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体育专业比普通专业女生承受的心理压力低,应对心理压力的方式和释放压力的方法要好.说明:面对大学生越来越大的各种心理压力,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特别是体育运动)进行解决和释放,增强女大学生应对心理压力的能力,切实提高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由于种种原因,大学新生在完成个人角色转变以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主观幸福感较低。相关工作者应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的幸福感和焦虑水平进行干预,以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使大学新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的新生活。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建国以来不同历史时期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及未来走向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不同历史阶段里学校体育呈现出重社会需要轻个人发展需要的教育价值取向.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面向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要,在注重体质、心理等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学生不同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将成为今后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7.
高校工科新生的心理发展变化,除具有一般大学生的共性外,还具有自己的特征。了解原因,研究对策,是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掌握新生的心理动态,为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校2012级4157名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普查。结果大一新生的SCL-90各因子与全国常模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其他等7个因子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躯体化、抑郁、敌对、恐怖和其他等5个因子上,文科类均显著高于理工科类。不同生源地的大一新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精神病性和其他等5个因子的得分上呈显著性差异。在家庭中出生顺序不同的新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其他等5个因子得分呈显著性差异。结论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良好的。这需要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开展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体育学习心理状态特点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学习具有自身的特点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习效果的直接因素。教学中 ,教师应运用科学、客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控制与调整好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 ,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良好的积极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