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提出"宋无罚金之刑"的论断不妥.宋代有罚金之刑,且适用于司法、教育、人才选拔等方面,所罚数量从6斤、8斤、10斤到100斤不等,适用罪名有失职渎职罪、擅权罪及欺诈罪等.而普遍存在于宋代的"罚铜"其实是广义层面的罚金刑,其处罚等级约有1斤、2斤、120斤等18个等级,适用范围也很广.  相似文献   

2.
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罪在适用中的诸多困惑引起我们较多的思考,证券、期货市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市场,证券、期货犯罪亦有其特殊性,目前司法实践中可供参考的案例并不多,本文对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罪的犯罪构成要件、罪与非罪的界限、共同犯罪等特殊问题都一一做了探讨,意旨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来,"权利话语"逐渐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尽管中国缺乏"权利本位"的传统,但改革开放之后,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权利话语"都逐渐上升到了绝对强势的地位。但由于修辞技术的盛行、权利自身的不确定性及权利在行使时的过度扩张,"权利话语"频频自相冲突、陷入困境。深入研究"权利话语"冲突之缘由,化解权利碰撞之矛盾,有利于为正当权利之行使疏通道路。  相似文献   

4.
近期环境污染事件呈高发之势,众多环境犯罪却主要依靠行政处罚的方式进行规制,环境污染刑事救济机制"名存实亡"。构建以生态法益为核心的刑法理念,发挥刑事司法打击环境犯罪的关键作用成为建设美丽中国,构筑生态文明的时代需求。唯有从立法上设立刑事环境犯罪专章,完善环境刑事司法专业性追责体系,才能更好发挥捍卫生态法益最后一道法律屏障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现代化传播媒介把我们带进了"微时代"。"微时代"信息数量之大,传播速度之快、受众面之广,给我们的生活和交流带来了深刻和巨大的变革。"微时代"同样也给大学生党员教育实践活动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兴传播媒介,探索"微时代"大学生党员教育实践活动的新机制,是摆在大学基层党务工作者面前需要迫切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也对"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党员教育实践活动机制创新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6.
关于滥用职权罪的主观罪过与客观行为,理论界认识不一,观点纷呈,司法实务界面临选择的困惑,法制的统一与权威难以实现。滥用职权罪是从玩忽职守罪中分离出来的,本罪本应被设计成故意犯罪,但囿于立法技术的原因,本罪实际被设计成过失犯罪。这使得本罪与玩忽职守罪在客观上难以有效地区分,导致司法实务界适用上的混论。笔者认为,只有从实然...  相似文献   

7.
对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侵犯商业秘密罪 ,是指行为人以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侵犯他人的商业秘密 ,给商业秘密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该罪是否成立 ,应从其构成特征进行分析 ,同时要在司法实务中划清本罪与假冒专利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界限。  相似文献   

8.
危险驾驶罪是我国《刑法》新增的一项罪名,该罪名明确了危险驾驶行为入罪的范畴。危险驾驶罪作为抽象危险犯,从法条里可知该罪危险的载体是追逐竞驶和醉酒驾驶这两种行为。在司法实践中,除这两种行为以外,还有吸食毒品或者麻醉药物后驾驶车辆等同样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但由于我国刑法规制的危险驾驶行为入罪的范围过于狭窄,危险驾驶罪的构成要件无法囊括所有应当处罚的危险驾驶行为,"毒驾"入刑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在处理交通肇事行为时,认真把握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准确公正地对犯罪行为定罪量刑,根据国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立法经验刑法应博加非法驾驶动力交通工具罪等内容,以解决司法实务之争论.  相似文献   

10.
面对如今官场权色交易愈演愈烈的现状,性受贿是否入刑已经成为社会讨论焦点。在限定性受贿的表现形式的前提下,从性受贿应否入罪、如何入罪这两个维度出发进行探讨。性受贿入罪具有普遍的民意基础和法理依据,也与我国历史和国际反腐趋势一致。就性受贿如何入罪而言,当前的权宜之计是运用刑法解释学,对性受贿中的"受托人利用职务便利获得请托人用金钱雇佣的性服务"纳入"财产性利益"的范畴,以便适用现行刑法关于受贿罪的相关规定。长远观之,从立法层面将受贿罪的"财物"扩大为"利益",才是改良受贿罪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逻辑推理、案例分析的方法,在中国已加入WTO后承担TRIPS协议义务的视角下,首次提出了在后奥运时代中国保护奥林匹克知识产权应当采用一体化保护的总体战略,并结合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若干实际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专门讨论了学界尚未普遍关注的刑法保护问题.旨在为后奥运时代中国奥林匹克知识产权的一体化保护提供初步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刑法第311条规定的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的成立以行为人“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为前提条件,行为人对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是否“明知”就成了本罪是否成立的关键。拟从“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的涵义、如何认定、“明知”的形成时间及其与刑法总则“明知”的关系等方面理清相关问题,以抛砖引玉,希望对司法实践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娅 《职大学报》2015,(1):84-89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客体应为公民个人的信息权以及国家对公民身份的管理秩序,该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主观要件为故意。司法实践中侦查取证困难、起诉主体不明确造成了该罪认定中的困难。应明确相关主体的行为规则以及该罪的具体界定标准,并完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4.
建设类案检索制度是我国法院为统一法律适用分歧所提出的方案和作出的努力.作为解决"同案异判""类案异判"司法问题的中国方案,类案检索不仅是案例指导制度的深化和发展,更具有保证"个案公正"、统一法律适用、提升司法形象的制度价值和提高案件程序公正、推动法官职业化、发展法律人工智能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亲亲相隐"制度是我国从汉代到民国时期刑法史中重要的法律制度,它在我国的历史过程中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司法实践,为办案取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现当代司法实践诉讼"取证难",与废除"亲亲相隐"制度有着重要的联系。本文研究国内国外"亲亲相隐"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并以人性为出发点的相隐制度对社会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和谐建立,加以合法合理利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谨供司法实践取证弘扬其长处。  相似文献   

16.
可宥性事由源于英美刑事诉讼中的可抗辩事由,与正当化事由联袂构成行为出罪理论的基石。与正当化事由不同,可宥性事由已经僭越了法定的行为正当化条件,行为的违法性首先被肯定,只是在责任归属上寻求宽恕性处理。引入可宥性事由,可丰富体育竞赛行为入罪和出罪的相关内容,便于司法统一判定。分析认为,体育竞赛行为可宥性事由成立,要满足体育赛事本身具有合法性和正规性、主体仅针对运动员、行为局限于体育竞赛行为、违法目的“单纯”性、行为以“反规则”为前提等条件。入罪和出罪的类型化有利于定罪和量刑的规范化,分别对竞技伤害行为、滥用兴奋剂行为、假球等竞赛舞弊行为适用可宥性事由予以出罪抑或减轻处罚的情形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指出体育竞赛运动员可宥性事由行为入罪不能忽视运动员自由保障的理念,且尽量避免选择性刑事司法。  相似文献   

17.
高度重视、尊重人的权利与自由,将人文关怀融入司法办案,体现出的是一种司法进步,是司法回归法律的目的本身。用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来进一步变革中国的司法制度,有利于推动司法实践朝着文明、民主、公正的方向发展。司法人文关怀是司法实践应有的属性,其仍要求司法权中立、被动,以公正为最根本的价值指向,不能与法理相悖,不能超越宪法法律规定的界限,司法人文关怀不能泛化为简单的司法能动主义。  相似文献   

18.
作为20世纪70年代从北美和澳大利亚兴起的一种新的刑事思潮和法制模式,恢复性司法广泛影响着当下世界范围内的刑事法学研究和刑事法律实践。21世纪以来,恢复性司法研究在我国起步并很快成为"热点"。本文根据西方对恢复性司法的理论界学说与实践探讨,结合我国学者的见解,将对恢复性司法的基本理念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设置,既要保证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又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理念,凸显特色。其课程设置改革要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打破"以岗设课"之传统,走出为了实践而"建立独立的教学体系"之误区,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以学生为本,科学、灵活设置课程,并与时代发展、区域经济建设相结合实施改革,从根本上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0.
就立法方式而言,西方大多将本罪界定为行为犯而不是结果犯;承认间接故意可以构成本罪;主张行为方式多样化、主体多元性.我国立法对客观行为采用双重欺诈性的立法模式;规定了细化式叙明罪状,兼顾了司法认定的可操作性和打击范围的广泛性;并对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采取同等保护主义,更符合金融学原理.但仍有不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表述显得多余,对一些其它严重危及贷款制度的行为未采用明叙方式,采用结果犯的立法模式仅关注所有权带来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