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我国职业体育的形象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国外职业体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职业体育形象建设中存在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重视视觉识别系统建设,轻视行为识别系统建设,忽视理念识别系统建设。研究认为:职业体育界应更新经营理念,树立社会营销观,注重自身形象建设;注重天才球员的培养,提高联赛水平和质量;加强同媒体的联系,积极推进职业体育的宣传和推广工作;运用多种媒介,积极开展公关工作;注重危机处理,重塑自身形象;培养和引进高级体育经营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2.
增强旅游地吸引力和竞争力,必须加强对旅游地旅游形象的塑造.本文在对池州市旅游形象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池州市旅游形象进行了定位,并运用TDIS理论从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等角度探讨了池州市旅游形象的塑造策略.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以奥运精神与艺术设计为研究基础,将奥运史上出现的植物元素为研究对象,细致挖掘植物元素在奥运视觉形象中的文化内涵,剖析古代奥运植物元素的寓意与渊源,并从文化的物质性、艺术性、传播性视角分析植物对奥运视觉形象的价值与内涵,以期为丰富奥林匹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利用新闻传播的影响力构建地方高校的形象是事半功倍的选择.但是,传媒的“新闻框架”影响着高校的预期新闻传播,媒体对高校负面信息报道的累积形成了社会公众的“刻板成见”,要利用好这把“双刃剑”,地方高校对内要利用媒体资源,建立高效的新闻传播体系、加强特色报道;对外要与大众媒体建立良好的新闻报道沟通合作机制,使二者的关系常态化,以提高公众对地方高校的认可度,使新闻传播成为地方高校良好形象构建的助推器和强化剂.  相似文献   

5.
随着传媒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主持人在媒介竞争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节目主持人作为传媒代言人,其形象对于传播活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主持人的声音、容貌、服饰等外在形象给受众带来的视听觉效果,到受众对主持人在节目中说话的方式、观点的表达及其个性魅力的心理认同,再到主持人形象对受众价值观和处事方法等行为上的影响,这是一个累积、深化的过程。主持人只有对这些影响有所了解,才能在此基础上塑造良好的内在和外在形象,也才能在传播过程中取得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6.
论述CAI课件制作中的视觉形象及影响视觉形象的主要因素,并进行逐一分析。  相似文献   

7.
基于传播学视角,围绕我国国家形象的构建,提出我国体育文化对外传播的策略.研究认为:我国体育文化的内涵特征与国家形象定位具有一致性,我国体育文化的对外传播能有效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塑造我国正面积极的国家形象.根据传播学"5W"模式提出:在我国体育文化对外传播和国家形象构建过程中,加强传播主体建设是基础,精心打造传播内容是核心,发展产业化、现代化传播体系是高效路径,关注和研究受众是效果保障,及时跟进和深入分析反馈结果是关键.旨在为我们在新时期更好地进行体育文化国际传播和树立国家形象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成功创造北京奥运会的视觉形象,是整个奥运会成功举办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北京奥运会发布的视觉形象作品进行内涵解读,认为北京奥运的视觉形象融合了大量中国人文元素,突出了中国的“和合”文化和浓厚的东方人文色彩。  相似文献   

9.
形象设计包括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班级的形象设计首先要根据专业特点确立特色型的班级目标,构建理念识别系统;然后根据班级目标设计平台型的班级活动,在管理机制的保证下落实班级形象的行为识别;最后是将学生的才能与专业成就结合起来设计视觉形象展示物。专业导向型班级管理模式是塑造班级特色形象的重要方法,是值得探索的班级管理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以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形象"的视角对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展开理论探索.首先将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界定为一种"文化输出"活动,具有塑造"中国形象"的文化意义;其次从"文化差异"、"文化误读"、"文化认同"三个方面指出当前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中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通过建构中国武术文化形象来推动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的发展策略,即:(1)树立正确的中国武术文化形象有利于进一步消解世界对中国武术的文化误读;(2)树立正确的中国武术文化形象有利于进一步构建中国武术的国际化认同;(3)树立正确的中国武术文化形象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中国武术的文化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成为现代社会最为便捷的信息手段,优秀的网络标志设计对企业的品牌、产品形象的传播起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企业逐渐将视觉识别系统(VIS)纳入到网络传媒当中,成为网络形象识别系统(VISI)。在VISI,网络标志设计显得尤为关键,网络标志设计应注意:简明、一致、互动。做好网络标识设计的同时,还应该思考将网络标志设计结合网络的强大功能进一步发展优化:加强风格的定位、增强时效性、增加动态演绎、善用图形符号隐喻,使整个网站的品牌形象更好地得以推广。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目前高校中教师师德修养方面的某些实际.阐述了在世纪之交塑造良好师德形象的重要意义,指出这是形势的所需和所迫.文中在分析了塑造良好师德形象的基础内容和要求,修养的标准、途径等之后,着重指出: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关键在于每一个教师自己,要靠自己从点滴做起.它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25(12):2-2,71
2007年1月,我校正式启用《玉溪师范学院形象识别系统(UIS)》。学校大学形象识别系统的确定和出台,是我校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我校办学理念进一步成熟的标志。我校大学形象识别系统,包括理念识别系统(MIS)、视听识别系统(VIS)、行为识别系统(BIS)和环境识别系统(EIS)四大子系统,其中理念识别系统(MIS)是核心,其余三大子一、理念识别系统(MIS)理念识别系统(MIS)包括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等。1、校训——至真至善、致美致用至真至善——做追求真理、传承先进文化的引领者二、视听识别系统(VIS)视听识别系统(VIS)主要是对学校标识、主色调、标准字体、校歌等进行的设计。玉溪师范学院形象识别系统(UIS)解读$玉溪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  相似文献   

14.
北京奥运会报道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年一届的奥林匹克盛会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节日,因此,奥运会报道不仅是重大体育赛事的传播,同时也是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平台.北京奥运会,中国媒体第一次以东道主身份参加奥运会报道,就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为了全面了解北京奥运会报道对于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效果,我们以传播学理论为指导,从受众媒介期待、媒介接触、媒介使用与满足等方面,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整群、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从武汉8+1城市圈的9个城市中,随机抽取了1 000人进行了调查访问.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发现:北京奥运会,我国媒体通过有效的议程设置,传播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让全球公众了解到了中国人民的开放、包容以及对和平的热爱,展示了大国风范,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一个”和平崛起”的大国形象,收到了传播中国国家形象的预设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已进入形象导向的情况,在分析滨海新城旅游形象建设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和建设特点的基础上, 以临港新城为例从形象定位、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几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探讨滨海新城形象建设的内容和路径.滨海新城旅游发展应充分发挥形象先导和驱动效应,并保持旅游形象的长久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服务要变被动性服务为主动性服务,就要积极宣传图书馆,塑造好图书馆形象.要树立形象意识,重视形象策划,强化自身素质,运用公共关系,完善形象塑造.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举办第29届奥运会的形象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形象价值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城市乃至社会组织塑造传播自身形象的意义与作用。从运动会形象价值的理性反思,分析了我国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的形象价值,提出了北京奥运会形象价值的创造与传播构想。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人类的观看过程,进而解释视觉传播中形象确立的原因及影响。通过对两类具有代表性的视觉性的视觉传即广告和摄影作品进行分析,具体地描述了受者的选择性理解过程。指出视觉传播中传播意图能够引导并控制传播效果,从而为视觉传播行为的合理进行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一方面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又使企业处于市场经济的风口浪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国众多企业已经学会了通过树立自己产品和企业的良好形象来提高竞争能力,以促进企业的发展,然而就目前来看,许多企业在树立自己形象时,往往忽视对企业生存发展极为重要的形象——财务形象。 财务形象可定义为企业在处理财务事项时在公众中形成的形象,它反映在企业与众多利益主体的关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新媒体的普及及其自身的特性导致网络舆论危机成为当代高校形象危机中遭遇的一种主要危机。高校如何在这种危机下塑造自身的价值理念和形象,如何把握这个充满挑战的网络舆论危机管理力度,以在新的高度通过网络舆论的力量变被动为主动,采取相应的策略塑造高校自身良好的形象已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根据网络舆论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通过对高校形象塑造因素和价值进行阐述,探讨强化高校的舆论危机管理能力及塑造高校形象的积极有效的策略措施,以期实现高校在网络舆论危机中的和谐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