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对临汾市尧都区老年体育人口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临汾市尧都区老年体育人口认为自身健康状况在较好以上的达42.4%;认为锻炼效果比较明显的达60%。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主要以增进身体健康为主,活动场所以公共场所和附近学校场所为主,参加活动项目以跑步散步、太极拳、门球等几项活动量小且不受场地限制为主,组织形式以个人锻炼为主。临汾市尧都区老年体育人口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是体育能增进身体健康以及体育在健身方面的良好效果。同时对影响临汾市尧都区老年体育人口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不同年龄阶段群众体育的均衡发展,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方法,对不同年龄阶段体育锻炼的差异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呈现下降的趋势,项目选择趋向集中;公共体育场所是各年龄阶段主要活动场所;各年龄阶段人群参加体育锻炼出现群体性特征;青年群体体育锻炼的多元化价值取向明显比中、老年群体强;自学的形式是中、老年运动技能最普遍的获得方式.研究提出夯实学校体育的根基,加强中、青年体育意识建设,提高老年人锻炼质量的各年龄发展对策,为我国群众体育持续发展宏观策略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巷调查、实地访谈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当前鄂豫皖老区小城镇群众体育的现状进行调查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省老区小城镇居民的体育锻炼现状不容乐观,且三者在体育锻炼行为、经费来源、锻炼场所、体育人口现状以及参加体育项目、影响因素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研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三省老区小城镇群众体育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揭示广州市男性青年人群体育锻炼次数与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采用了现场调查的方法,对809名参与篮球锻炼的年轻男性发放调查表。结果显示:有1/3的人每周活动3次以上,50.1%的人每周活动2次以下,64.9%的人每次锻炼1小时以上。参加体育锻炼的男性年轻人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有积极的结果,且与锻炼次数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体育锻炼人群的体质状况及体育锻炼的效果。方法:对研究对象按体育锻炼情况进行分类,分析比较不同锻炼情况下的体质状况差异。结果:广州市成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率达到60.4%,明显高于不锻炼人群的39.6%;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身体机能、素质水平高于不参加锻炼人群的水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这种作用效果更明显。男女经常锻炼者的BMI总体水平高于偶尔锻炼者和不锻炼者;女性经常锻炼的"腰臀比"水平低于偶尔锻炼和不锻炼。结论:体育锻炼有益于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对身体形态的改善不明显并与相关研究存在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6年、2000年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组的调查数据和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的数据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科研方法,对我国城乡居民体育锻炼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为我国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运用序次逻辑回归,对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分析,研究影响我国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为年龄、工作时间、社会阶层、城乡、性别、民族、受教育程度、职业、健康状况对我国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影响显著,而经济状况和婚姻状况对其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临汾市尧都区广场舞的开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显示,临汾市尧都区广场舞参与人数逐渐增多,且女性多于男性,中老年人是参与主体,参与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傍晚,清晨也有部分人参加,广场舞的动作节奏,恶劣天气的影响,以及闲暇时间的多少是影响广场参与的主要因素。此外,场地设施不足,缺乏社区指导员等因素也影响了临汾市尧都区广场舞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提高居民体育锻炼参与率是促进全民健康、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重点任务。使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和Heckman二阶段模型,实证分析影响我国大陆居民体育锻炼参与决策和体育锻炼时间的因素。经分析发现:1)我国大陆居民的体育锻炼参与概率及体育锻炼时间在人口社会学特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男性居民、城市居民、高学历居民、健康状况好的居民的体育锻炼参与概率更大,且体育锻炼时间更多。个人年龄与其体育锻炼参与概率呈“U型”关系,但是个人年龄对其体育锻炼时间没有影响;2)个人家务劳动时间增加、家庭收入增长、所在行政区有体育设施、所在行政区人均体育财政经费投入增加都会显著增大其体育锻炼参与概率及延长其体育锻炼时间;3)个人工作时间延长、在婚、家庭规模增大、所在行政区PM2.5浓度升高都会显著减小其体育锻炼参与概率及减少其体育锻炼时间;4)个人收入和所在行政区的人均GDP增长均会显著增大其体育锻炼参与概率,但是对其体育锻炼时间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县哈尼族居民参加社区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从而进一步了解蒙自县哈尼族居民参加社区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为研究哈尼族居民参与健身锻炼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公务员群体体质与健康指标测评及健康生活问卷调查,研究公务员群体体质与健康状况及生活习惯影响因素,为提高公务员群体体质与健康水平提供建议。方法:研究选取广东地区公务人员1696名,其中男性公务员1211名,女性公务员485名。运用HELMASⅡ 体能测试系统(韩国)对所有公务员进行体质健康指标测试,同时,设计健康生活事项调查问卷,调查公务员群体健康生活事项,研究公务员体质指标,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公务员人群体质健康的生活因素。结果:(1)男性公务员Fat%、BMI分别为20.37±4.60%、23.93±2.68kg/m2,Fat%略超过正常标准(男性正常标准<20%),BMI值接近超重标准(24kg/m2);女性公务员Fat%、BMI分别为25.81%、21.03 kg/m2,Fat%位于正常范围内(<30%)BMI明显低于超重标准(24kg/m2,P<0.05);规律体育锻炼习惯对公务员的Fat%和BMI指标有正面影响作用(P<0.05),饮酒习惯对公务员的Fat%和BMI指标有负面影响作用(P<0.05)。(2)男性、女性公务员心率、血压值均处于正常范围。但男性公务员肺活量随年龄增长下降较明显(P<0.05);规律体育锻炼习惯的男、女公务员人群台阶试验后心率恢复明显快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公务员人群(P<0.05);且每周体育锻炼次数≥3次以上男性公务员人群的肺活量明显高于无锻炼的男性公务员人群(4416.56±827.59 ml vs 4196.02±799.36 ml, P<0.05)。(3)男、女力量素质整体偏弱,随着年龄增长,不合格率呈现下降趋势,男性的背力、握力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女性(48.1% vs 60.7%, x2=22.1, df=1, P<0.05; 56.5% vs 65.9%, x2=13.04, df=1, P<0.05);男、女公务员速度、反应、平衡及柔韧素质的合格率分别为67.2%和76.4%、82.0%和81.8%、59.8%和74.4%、31.8%和54.7%,除反应素质外,女性公务员的速度、平衡及柔韧素质的合格率均明显高于男性(x2=14.12, df=1, P<0.05; x2=32.25, df=1, P<0.05; x2=77.10, df=1, P<0.05);规律性参加体育锻炼对男、女公务员的背力、握力及柔韧素质明显正向作用(P<0.05)。结论:公务员群体身体素质相对较低,尤其是力量素质合格率普遍低下;此外,公务员体脂含量呈现性别差异,男性公务员群体体脂含量明显超标,女性公务员处于正常范围;规律性体育锻炼能显著改善公务员身体健康指标,如肥胖指标、心肺功能及身体素质指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甘肃省成年居民体质动态分析和体育锻炼情况调查发现: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甘肃省居民身体形态、机能的部分指标有所好转;但这种经济水平尚不能使居民过多地去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甘肃省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非常小,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进健康。  相似文献   

13.
运用问卷调查法、统计法和访谈法,对宁波市居民参加社区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宁波市社区居民的体育意识较好,参加体育锻炼的手段丰富多样,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以自行组织进行为主,并以选择清晨参加锻炼者居多。而硬件设施不够完善、居民参与的主动性不够强烈、科学的组织和管理及专业的指导缺乏等,是宁波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统计法及问卷调查法,对遵义市两城区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项目、场所、时间及影响因素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中,女性占大多数,一般是选择舞蹈、太极拳、棋牌类等体育锻炼项目;体育锻炼时间多选择在傍晚;锻炼动机主要是强身健体、调节心情、结交朋友等;家务多、带孙子、缺乏技术指导成为影响她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建议通过各种方式培养老年人对体育锻炼的参与意识;将老年体育锻炼以政策、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从制度上建立保障体系;加大投资力度,让老年人能够更好地在有效、科学的环境下进行锻炼;定期举行群众体育活动及比赛。  相似文献   

15.
对苏州地区214名中年男性动脉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214名受试者中仅10.7%为动脉弹性正常者,其他89.3%均有动脉弹性不同程度的下降。体育锻炼与饮食习惯是导致动脉弹性变化的重要因素(P<0.05)。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降低动脉血管硬化的风险,高胆固醇和高盐饮食则增加动脉血管硬化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基于社会分层理论,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杭、宁、温三城市居民体育锻炼的参与程度、人际环境、空间环境及运动项目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各阶层居民都有一定比例人群参与体育锻炼,参与度随着阶层上升而递增;(2)各阶层以个人、家庭形式、朋友形式为主要锻炼环境,单位组织、俱乐部形式次之,个人形式选择率随着阶层上升呈下降态势,朋友、单位、俱乐部形式随着阶层上升呈上升态势,家庭形式在阶层纬度上没有明显变化;(3)居住附近的免费场所是各阶层锻炼主要空间环境,收费场所选择率上层居民远高于其余阶层;(4)各阶层体育锻炼内容以简便性、健身性项目为主,而娱乐性项目参与率随着阶层上升而上升.  相似文献   

17.
苏州市老城区居民体育健身认知与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苏州市老城区居民体育健身认知与行为现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居民对全民健身和体育锻炼具有较高的认识,健身目的具有多种认知特征;体育人口约占37.1%,在年龄层分布上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现象;体育健身的时间和项目具有年龄特征,居民体育健身外部环境良好,但体育消费意识较弱。针对现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制定当地群众体育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不同年龄人群参加体育活动的项目动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比1996、2000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数据发现,我国不同年龄人群参加体育活动项目状况存在着动态特征.运用项群理论将参加体育活动项目分为"体操、健身器材类","球类","消费与休闲类","民族传统体育类"进行研究,力求寻找1996、2000年我国不同年龄人群在参加体育活动状况方面的个性与共性,为我国群众体育持续发展宏观策略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环境污染尤其是空气污染的日益严重,对参加锻炼居民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气象环境条件对体育锻炼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综合考虑气象条件的各方面因素,分析研究人们在体育锻炼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并提出选择锻炼时间、方式等相应建议,以指导居民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进行体育锻炼,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不同锻炼行为阶段锻炼效果认知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锻炼效果认知与锻炼行为阶段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锻炼行为阶段量表和锻炼效果自评量表等工具对587名知识分子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了处于不同锻炼行为阶段的人群之间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认知评价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不同锻炼行为阶段的锻炼者健康状况自评得分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不同锻炼行为阶段的锻炼者对自己参加体育锻炼获得的效果自评总分上的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1)随着锻炼行为阶段向前发展(前意向→意向→行动→坚持),健康状况呈现持续变好的趋势。2)随着锻炼行为阶段向前发展,个体在乐趣、健康、能力、外貌和社交5个方面的体育锻炼效果认知评价越来越好;提高个体对体育锻炼效果的认知有利于个体坚持锻炼。3)个体刚开始参加体育锻炼时最容易认知到的是锻炼的健康效果;娱乐效果在长期的体育锻炼参与后才能有更深刻的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