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阐述了做好优秀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准是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信任。提出互相理解是优秀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前提,互相信任是优秀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保证,互相支持是优秀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手段,对此作了相关的心理学分析。  相似文献   

2.
以平衡记分卡理论为指导,探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应用平衡记分卡进行战略管理和绩效评价的要素、特点,分析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绩效计划编制流程与绩效指标设定原则,初步以平衡记分卡理论设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绩效指标体系,以加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战略管理和绩效评价。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在专业运动队管理中运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运动队发展的动力之一在于管理,在专业运动队管理中引入人力资源理论,是对市场经济化趋势日益明显的现代社会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发展专业运动队的客观认识。通过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并结合专业运动队管理的实际,对人力资源管理在专业运动队管理中运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管理是保证高校运动队建立和维护正常训练、竞赛、学习和生活秩序的必要措施和基础。随着学校体育的蓬勃发展,高校之间的体育比赛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高等院校运动队的管理也越来越引起广泛的关注。因此,运动队的管理模式要体现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以学生为本,重视个性发展。在运动队的管理中构建适应本校实际的管理模式,为其他高等院校运动队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经历了近三十年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其运行和行政宏观管理都有了比较完善的体制。但各高校的办高水平运动队也都有各自的不同,而高水平运动队队员的文化基础和各项目成绩水平是互不相同和参差不齐,在既不影响其大学学业的基础上又要保证其运动成绩的提高,这给在校大学运动员的学业和运动训练的管理带来很多困难和问题,同时也成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提升和发展的瓶颈。文章用矩阵理论和动态的全面的优化管理体系模式来调控高水平运动队在"学"(文化学习)和"业"(运动训练),为优化和管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探索和构建一个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集体对抗项目竞技能力系统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集体对抗项目运动队竞技能力是一个复杂系统,利用热力学中对系统火用分析的思想和理论,对运动队竞技能力进行了广义的分析。建立了运动队竞技能力火用分析模型,指出了获取运动队最大火用值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主教练变更对职业运动队战绩影响的研究已有45年的发展历程,至今未见中国大陆学者的研究报告。在过去的16年里,我国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相继职业化,需要相关理论以防止此项行为的任意性。通过总结从1964年至今的主要研究结论,为我国学者参与该主题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也为我国职业运动队科学变更主教练提供初步的理论参考。已有的研究结论表明,强队加强球队凝聚力建设,弱队积极提高实力;如果变更主教练是必然选择,应从长远利益考虑,聘请效能高的主教练;变更行为最好在赛季上半程之前完成;对新主教练保持至少1个赛季的信任,因为改造球队需要时间;提高球员、助理教练等球队构成要素的效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运动队管理的技巧和艺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运动队管理的各项活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不能靠固定的程序、方法严格的定量、可靠的数学模式和电子计算机的运算和模拟来解决,只能靠管理者的知识、经验、智慧和直觉来管理。1 加强交往是提高运动队管理技巧的基础运动队管理的对象是人,人有丰富的思想,有七情六欲,因而决定了这项管理是一项错综复杂、涉及面非常广、影响因素很多的系统工程,所以加强交往对运动队管理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交往包括组织对教练员运动员的交往,教练员与运动员的交往,运动员之间以及与外界的交往,在通讯业发达和体育商业化的今天,明星运动员几乎没…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运动队的组织形式、运动训练过程的模式、运动队的管理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训练管理模式的特色。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旨在为高职院校运动队的组建及管理提供一定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及文献资料等方法,对高职院校运动队课余训练的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作者认为只有加强对高职院校运动队课余训练的管理,才能促进良好队风、训练和比赛作风的形成,以提高高职院校运动队的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成立近20年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运作状况,认为其运作上尚存在着以下诸多问题:1)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成为竞技体育收容站;2)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丧失自我造血机能;3)对群体活动的冲击;4)与高校大学生群众性体育脱节。认为造成这些弊端的原因主要为:1)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定位失当;2)认识存在误区;3)办队观念上的陈旧。  相似文献   

12.
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及献资料等方法,对多年来一直被高职院校广大体育工作所关注探索的运动队训练问题进行了研究,目的是为更好地开展高职院校运动队的训练工作,提高运动水平。使高职院校运动队的组织管理和训练步入正轨。  相似文献   

13.
综合分析了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出现的各种问题,从队伍文化建设缺失,难以形成群体效应、队伍结构失衡,难以满足社会需求、队伍管理运行机制不畅通,队伍稳定性差、成员法律意识淡薄,行为失范现象增多几个角度,探究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规范化发展的深层动因,为进一步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凝聚力,扩大影响力,形成具有品牌优势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提供参考意见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运动队采用何种管理模式,直接关系到运动队的管理绩效。新形势下,竞技体育的发展势必要有效整合训练、科研、医疗、教育、管理等多方面的作用。运用文献法和访谈法,在对复合型教练团队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其管理模式和主要工作职责进行分析,并探讨复合型教练团队的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和保障机制等。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型教练团队是一种新型、有效的优秀运动队管理模式,其特点在于多学科、多层次、多成员的集体攻关,形成"训、科、医、教、管一体化"和"集体决策"的工作局面,实现运动训练管理目的;复合型教练团队运行中,需要加强团队领导者影响力管理,加强沟通与协调、解决团队冲突问题,优化团队绩效考核体系和注重团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建议结合运动项目特点、具体训练目标、人才资源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性地推行复合型教练团队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李卫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24(4):299-302,305
复合型训练团队是运动训练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双重推动下的必然产物,现已经在我国国家级运动队中广泛采用。教练团队和科研团队进行有机渗透开展工作,主教练既是教练团队的主导者,又是科研团队的参与者。外部竞争压力、团队整合效应和科技水平3个因素的空间交互形成了团队运行的动力机制。国家队管理模式的选择,团队核心人员的确立,内部结构优化和集约化,团队成员之间共同利益的获得,提高团队人员全方位素质,创新思维和意识的培养等方面是复合型训练团队高效运行的组织集成因素。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问题的研究越来越社会化,科学研究的集体性、开放性给体育科研管理带来了挑战,以往的研究小组的组织形式难于适应新的变化和挑战,而强调集体智慧的团队运作适应了体育科研的变化和要求。  相似文献   

17.
略论体育运动团队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动团队文化是运动团队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形成,并为团队成员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共同信念、价值观、伦理道德、精神支柱、典礼仪式以及智力因素和文娱生活的总和;运动团队文化具有育人、团队规范形成、运动恢复和精神阔节、满足心理性和社会性需要等功能;运动团队文化建设对于实现“育人夺标”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在运动团队文化建设中应遵循思想性、针对性和综合效应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校运动队"管理方格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运动队作为学校培养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 ,其科学管理水平对于学校体育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着力研究管理方格模式在校运动队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实践 ,对基层体育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美两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资格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美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成功经验和科学资格管理方法的研究分析,发现中美两国在高校高水平运动管理资格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比较中进一步总结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办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如何建立起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以I-P-O模型作为基本的分析框架,以组织管理理论、组织行为学和运动训练学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定性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高水平集体球类项目运动队的团队凝聚力和团队效能的关系进行分析,同时初步构建了我国高校高水平集体球类项目团队凝聚力和团队效能的关系假设模型,并对模型中的部分环节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结论如下:高校高水平集体球类项目的团队凝聚力和团队效能在整体及各个维度上均呈正相关,他们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高校高水平集体球类项目的团队凝聚力会对球队的团队生命力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影响球队的绩效,最终对球队的团队效能产生影响;团队凝聚力是团队冲突、团队动机和教练领导力与球队生命力的中介变量,但不是目标明确度与球队生命力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