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举办的多元动因进行了探讨,我国经济基础为“马拉松赛事现象”的产生提供了支撑,营销时代的“城市名片”诉求催化着“马拉松赛事现象”,市场主体对体育产业涉足的推动,我国民众体育参与与消费观念的提升.在我国马拉松举办的过程中存在着以下不足:部分马拉松赛事的组织运行水平不足,马拉松市场的总体创新性欠缺,马拉松参与者的科学运动和安全意识不强,马拉松赛事的市场化运作水平不够.基于这些问题我国马拉松赛事应该不断的提高办赛层次,要聚焦质量提升我国马拉松赛事的运营水平;实施差异化战略,增强我国马拉松赛事的创新层次;进行科学化管理,合理引导跑友树立健康的运动观;推进产业化运作,深度挖掘,提升赛事的资源开发水平.通过多渠道努力,不断提升我国马拉松赛事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实践观察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马拉松赛事热的表现进行了梳理,我国马拉松热表现在赛事规模逐年飙升,参与城市不断扩围,传播范围迅速拓展,商业规模不断提升等方面.马拉松赛事在举办的过程中存在着以下问题:马拉松赛事同质化问题突出,马拉松赛事功能定位单一化,马拉松赛事服务水平亟待提升,马拉松赛事群众基础尚待培育,赛事市场认同待提升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将会严重影响马拉松综合效应的发挥,也将影响到马拉松赛事产业的健康发展,甚至会恶性关联到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针对这些不足,我国马拉松赛事举办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多元化城市马拉松赛事定位,提升马拉松赛事运作水平,积极拓展马拉松赛事产业链.  相似文献   

3.
国际马拉松赛事的市场培育、开发与发展目前已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不仅取得巨大的赛事成果,也取得了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效应。我国在马拉松赛事的商业运作方面水平较低,因此,本文结合当前体育赛事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借鉴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的经验和教训,并通过对我国田径赛事大市场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特定的体育赛事市场环境,从赛事运作本身和市场开发程度对我国马拉松赛事进行系统分析,为我国马拉松赛事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城市马拉松赛事数量近几年呈现爆发式增长,成为城市名片和诠释运动健康生活理念的社会平台,为了使马拉松赛事可持续性健康发展,通过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城市马拉松的发展现状、城市马拉松赛事的参赛者的情况、我国城市马拉松参赛事的定位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认为:我国马拉松赛事和参赛者呈快速增长趋势;赛事资源与参赛者资源发展不同步;赛事定位雷同;缺乏包容性,未兼顾地区存在的跑者类型差异;本地区选手重视程度不够,未发挥体育的社区功能;赛事运营方式自上而下,缺乏可持续发展战略意识。明确为什么办马拉松赛,马拉松赛为谁服务,如何真正自下而上地可持续发展,营造健康产业环境及马拉松文化等问题,对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定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2014-2019年全国31省份马拉松赛事举办量为研究数据,采用地理空间计量分析模型对我国各地区马拉松赛事发展的空间分布与自相关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31省份马拉松赛事发展的空间自相关关系总体上呈正相关,其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性,且空间依赖性较强,但这种依赖程度和空间集聚性已有下降趋势。②我国马拉松赛事存在一定的空间异质性。东、西部马拉松赛事发展的两极差异明显,马拉松赛事发展的 “马太效应”逐渐增强。③新疆和东部沿海地区的马拉松赛事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但大部分地区并未与周边邻接地区形成显著的空间集聚关系,且这种情况多年来并未发生太大改变。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间合作办赛、向发展较差地区倾斜、以点带面等建议,旨在促进全国马拉松赛事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数据统计、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的马拉松热潮进行了探讨,描述了我国马拉松的基本态势,马拉松的举办数量和参与人员规模呈现双增长;马拉松的举办区域由东部沿海聚集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拓展,而且表现出了中部集聚的特征.我国马拉松赛事热存在着赛事的定位、规划雷同,千赛一面,缺乏特色和差异性,赛事的运营管理水平不足,赛事收入来源财政依赖度较高、市场化不足,赛事的城市属性欠缺等问题.介于此提出了优化赛事定位,包括品牌定位、项目定位、营销定位等等内容;提升赛事的组织运营水平,提高主管部门的赛事外包主体选择和监管能力,建立完备的考评体系等;不断的提升赛事的城市识别度,要将赛事与城市的文化属性、资源特色等相融合,促进城市马拉松赛事名片的"实至名归"等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马拉松赛事标准化建设及其相关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马拉松赛事服务标准化建设对提升赛事服务质量和水平、推动赛事行稳致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从国家、行业、地方层面回顾了我国马拉松赛事标准化建设发展的现状。提出马拉松赛事服务标准化体系构建的主要思路,及坚持跑者需求导向、公平准则导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适用可及、动态调整的基本原则。认为,马拉松赛事服务标准体系可以分为赛事服务基础标准体系(服务术语、服务标识与符号)、赛事服务提供标准体系(服务提供者、服务提供条件和服务提供过程)和赛事服务评价标准体系(跑者满意度、服务分等分级、服务质量评价)三大类。最后,分别对标准的制定、标准的实施及标准的效果评价与优化三个阶段提出具体建议,以支持我国马拉松赛事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马拉松热现象,反映出精英体育向大众体育的延展.马拉松作为现代体育的一种史诗,隐喻着社群主义的公共利益、公平正义、德性至善等价值主张.马拉松赛事是群体价值与自我价值实现的展演平台,跑马拉松可化约为共同体价值的认同与追逐.但是,马拉松赛事的井喷式发展有着非理性的逐利化趋向,理应回归项目运动的本原,使其成为群体与个体身心互动的精神场域.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线上马拉松进行研究.指出我国线上马拉松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但是还存在着运动员作弊、后勤保障体系不健全、赛事商业气息浓重、对运动员盲目参赛缺乏制度约束等问题.认为应该建立健全反作弊监控体系,保障赛事公正公平;建立健全线上医疗体系,及时监控跑者身体状况;健全法律法规,明确法律责任;建立并完善竞赛评估管理体系.旨在为我国线上马拉松这一新兴赛事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市场化运作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市场化运作各方面现状及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今后的发展对策:1)推进赛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促进马拉松赛进一步发展;2)提高竞赛水平,将赛事打造成国内领先,形成国际品牌;3)加大媒体宣传力度,扩大赛事影响;4)加大与国际著名马拉松赛事交流与合作,提高赛事品牌;5)建立马拉松及路跑爱好者俱乐部,扩大市场规模.  相似文献   

11.
针对杭州国际马拉松赛竞赛管理现状,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以项目管理和体育赛事项目管理理论为依托,以竞赛方案策划、组织落实、资源配置、竞赛突发事件处理、赛道设计为研究变量,旨在为提升杭州国际马拉松赛竞赛管理水平,及赛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聚焦于具有丰富参赛经验和重要社群影响力的资深跑者群体,通过运动依恋、地方依恋、赛事质量感知和社群依恋等多个潜变量构建了城市马拉松赛事重复参赛意愿的影响路径分析模型。模型丰富和拓展了赛事与跑者心理依恋的研究维度和内容体系,研究结果为提升城市马拉松持续吸引力和竞争力提供了新的洞见:①运动依恋、赛事服务质量感知和赛事依恋是重复参赛意愿的直接驱动因素;②城市地方依恋对赛事依恋有着较强的正向影响,并以赛事依恋为间接路径影响重复参赛意愿,形成了部分中介效应;③资深跑者的社群依恋对跑者的重复参赛意愿具有完全中介效应。最后,从赛事供给、社群建设、特色展示和情感连接等方面为提升跑者重复参赛意愿提出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市场化运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访谈调查法对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市场化运作各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发展的措施,为今后赛事的市场化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经验方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马拉松运动后不同时相人体外周血细胞DNA的损伤效应及血浆中SOD、GSH和MDA活性的变化,探讨大强度耐力运动引起人体血细胞DNA损伤的机制。方法:选取7名参加2007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的健康男运动员,分别在运动前一天(CG)、运动后2 h(2 h)2、4 h(24 h)和48 h(48 h)采血抗凝,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检测人体外周血细胞DNA损伤,并测定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运动后2 h和24 h DNA损伤程度显著高于安静水平,2 h显著高于24 h;48 h基本恢复至安静水平。2 h血浆中SOD活性、GSH和MDA含量均较安静水平显著升高;24 h SOD和MDA仍显著高于安静水平,而GSH水平则无显著差异;48 h SOD、GSH和MDA均较安静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马拉松运动对人体外周血细胞的DNA损伤具有明显的诱发作用,且存在一定的时序性特征。运动性氧应激是导致人体外周血细胞DNA损伤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国家男女马拉松队、肯尼亚国家马拉松队2007年冬训负荷结构特点以及国家男女马拉松队2007年冬训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研究,发现现代马拉松项目训练的负荷节奏和结构特点是:100%以上目标强度的训练占总负荷的5—10%;90—100%目标强度的训练占总负荷的15—20%;80—90%目标强度的训练占总负荷的50—60%;80%以下目标强度的训练占总负荷的15—20%。研究结果表明:现代马拉松项目的训练应紧密围绕马拉松专项强度展开,特点是负荷节奏感强,日平均负荷量小。  相似文献   

16.
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京国际马拉松赛进行较大规模的调研,分析了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对本届赛事的组织工作做出了客观的评价。着重分析该项赛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据此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访谈法等研究美国NCAA网球赛的发展现状和经验,为推进我国FUSC网球赛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美国NCAA网球赛的发展经验主要有:强调竞赛管理的制度性;注重竞赛层次的公平性;彰显竞赛方法的多元性。对我国FUSC网球赛发展的建议:健全管理规章制度;优化学业保障机制;创新网球竞赛方法。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结合区域地理优势和民族特色,于2012年成功地举办了首届和龙国际半城马拉松赛。本文拟通过研究这届马拉松赛事,及时地总结,为今后和龙国际半城马拉松更好的举办,起到积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5年兰州国际马拉松特邀运动员的配速特征进行研究,旨在为马拉松项目的普及和我国优秀马拉松运动员的训练及比赛配速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特邀运动员的阶段速度曲线整体趋势为男子运动员前半程快于后半程,女子运动员全程速度变化幅度较大;特邀运动员的阶段配速呈现“非匀速跑”的特征,这一结果与以往的研究认为马拉松运动员阶段配速呈现“匀速跑”特征略有不同;男、女运动员在30km之前基本保持集团跑的形式,在35km处各集团开始分化,35km和40km成为高水平马拉松运动员排定最终名次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