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选取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2011版体育类核心期刊收录的338篇有关民族体育研究的论文(时间为1984-2013年)为数据源.利用BICOMB软件提取文献期刊、年份、作者、关键词和题名信息;从社会网络理论视角出发,运用计量分析软件UCINET6.0对民族体育高频关键词进行可视化、中心性、凝聚子群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民族体育研究发展可以划分为缓慢起步阶段、起伏发展阶段、提升发展阶段四个阶段,而民族体育文化、学校开展民族体育、民族体育全球化、民族体育发展(扬)是民族体育研究领域中的四大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有56个民族,民族体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对民族体育进行视觉艺术传播是关乎民族体育传承与发展的关键和重点。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民族体育艺术化发展的角度来探究民族体育的视觉艺术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民族体育产业进行研究,认为民族体育产业是我国体育产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其在现实中处于边缘地位;发展民族体育产业具有显著的政治效应,是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应加快发展民族体育产业。同时归纳出我国民族体育产业的六点特征:非均衡性、边缘性、文化性、关联性、地域性和低碳性。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和历史分析法,探索民族体育文化在中国社会变迁中的传播与发展之路,从社会学、文化学和历史学视角,对民族体育文化的表征脉络进行梳理,回溯中国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结果表明,民族体育文化的历史表征经历了原始期、源远流长期、危机存亡期和勃兴期;民族体育文化在表征文化形态上经历了自然体育文化形态、亚体育文化形态和独立体育文化形态。指出应积极采取措施,对民族体育文化进行挖掘、整理、改造和创新,使民族体育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在促进中国的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得以展现。  相似文献   

5.
结合旅游学基本理论,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归纳分析法,对巴蜀民族体育旅游前景进行分析,提出开发巴蜀地区民族体育项目的两个基本类型进行重点开发,同时强化对民族体育旅游市场的开发,提出了发展巴蜀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民族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英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4):449-450,470
通过文献资料法、典型的调查统计法、综合分析等方法,对三峡库区民族体育经济开发的现状进行了探索,对三峡库区民族体育产业发展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并构思了三峡库区民族体育产业发展战略,与实现这一战略的有益建议,试图为政府发展三峡库区民族体育产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体育是族人认知水平与自然和谐共处相呼应的一种历史文化形态,而族人生理需要与社会需要作为少数民族体育形成的根本动因在逐渐改变的过程中致使少数民族体育的本相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为进一步理清少数民族体育的起源与发展问题,运用文献资料、例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在阐述远古时期少数民族体育多元化本相的基础上,对其发展变迁进行了剖析。研究认为:少数民族体育拥有种族繁衍、宗教信仰、族争训练、生活方式等多元化的本相,而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与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少数民族体育的本相也发生了巨大变迁,呈现出向商业利益、休闲娱乐、文化习俗和正规竞技发展的多样化趋势。对研究少数民族体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多元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文化多元化的概念及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统一关系入手,分析了我国民族体育多元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我国文化发展的现代特征及民族体育文化多元化特征,对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多元化趋向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分析、阐述了文化生态学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生态的内涵和层次,对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相关影响因素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和构想,对维护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生态平衡和实现少数民族体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民族体育是产生于不同民族文化之中的体育形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形成了自己特色,现代体育是构建在民族体育经过多层自然选择基础之上的。在全球化视角下,民族体育的多元化发展需突出基本文化内涵以保持其特性,同时坚持"和而不同"保留其差异性,逐渐走向开放,促进不同民族体育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11.
湘西是湖南省经济基础薄弱地区,同时也是湖南省民族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地区,湘西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首先必须对其进行定位研究,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联动发展,打造具有湘西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湘西文化创意产业过程中,民族文化、旅游业、文化资源三个要素的共同作用与紧密结合,支撑了这个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体育旅游资源分类和开发支持系统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育旅游资源分为体育旅游自然资源和体育旅游人文资源两大类型。体育旅游自然资源又分为地貌类资源和水体类资源。体育旅游人文资源又分为民俗风情类和赛事、场馆建筑类等。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支持系统有政府政策支持;旅游经济环境支持;旅游社会文化环境支持;体育旅游资源支持;体育旅游客源支持、体育旅游人才支持等。影响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因素是资金投入不足;全社会对体育旅游文化的理解存在偏差;缺乏宏观调控和协调发展;注重观赏性而忽视参与性;体育旅游法规、管理和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  相似文献   

13.
关中历史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域特征与综合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中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根据这些资源的地理位置和内涵的不同 ,结合当前旅游业发展趋势 ,应综合开发关中历史人文旅游资源 ,以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古代都城建筑遗址”旅游区、以渭河两岸黄土原地和北部山系为主的“古代帝王陵墓”旅游区、以秦岭山脉北坡为主的“宗教建筑”旅游区三大主要人文景观旅游区域。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目前通海县旅游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 ,指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管理不力 ,宣传不力、开发不力等问题 ,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全县旅游业发展缓慢 ,管理体制不健全 ,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并对今后通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粗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佛山市处广东中南部,是珠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广东省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提出,要打造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在此契机佛山应抓住历史机遇打破佛山旅游业发展瓶颈。以佛山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为切入点,运用管理学研究方法提出,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旅游业中,依托佛山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积淀,挖掘整理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形成具有自己独特性、稀缺性且不可复制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不仅可以带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推广,同时还可以使佛山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多商机。  相似文献   

16.
以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作为时代背景,以广东省滨海体育旅游项目资源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逻辑分析法,从广东滨海体育旅游资源现状、体育竞赛类滨海旅游项目开发、文化休闲类滨海体育旅游开发、滨海体育旅游客源现状、滨海体育旅游从业人员现状等方面,对广东省滨海体育旅游资源与开发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深刻分析了广东滨海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在整体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专业人才数量、资源环境污染、特色品牌打造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希望为广东滨海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根据沙滩排球运动项目自身的特点,从全民健身、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与体育产业的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等方面,分析了我国西北地区发展沙滩排球运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承德旅游资源特色数据库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原则性以及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构建思路和框架及方法。从承德旅游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入手,从旅游学院自建特色数据库资源的实际意义出发,以服务本校教学、科研为目的、以服务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为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9.
摘要:我国高等体育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引入社会学视角理论与方法,理论与实践均取得专家的认同。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发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体育教育资源配置主体单一性、手段行政化和政治倾向性强,凸显出高等体育教育资源配置缺乏激励机制和市场竞争机制的问题,造成高等体育教育资源配置成本最大化和社会效应的最小化问题较多。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高等体育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国高等体育教育资源配置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高等体育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滞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步伐缓慢、高等体育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民办普通高校体育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足等问题。据此,从社会学研究的视角,提出了构建多主体推动高等体育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创新的发展模式、多元化高等体育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资金投入的保障体系、高等体育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均衡发展的运行机制和大学城体育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创新发展模式的新时代我国高等体育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发展策略,旨在服务新时代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