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司法文书中存在一定数量的竞渡、拳棒、相扑、射箭、踢毽等竞戏判例,唐宋竞渡判例主要作为吏部铨选判题与司法判决的参考,元代相扑、射箭判例可直接作为判决的法律依据,清代拳棒判例则具有补充与细化法律条文的功能。我国古代竞戏判例不仅拓展了古代体育史料的类型,同时证明我国古代存在体系化的竞技人身伤害治理措施。值得注意的是,清代踢毽判例所涉及的竞戏治理已达到法理探讨的深域。竞戏判例史料相较于其他史料更具真实性与普适性,只有当竞技活动形成一定规模,才会出现法律层面的治理措施,从这一层面来看,竞戏判例可与其他体育文献共同佐证古代体育的发展概貌。  相似文献   

2.
宋代是中国古代蹴鞠发展的巅峰时期. 本文以文物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展现宋代社会对蹴鞠运动的健身价值和道德教化的认知从而鼓励儿童进行蹴鞠情况,研究发现,文人与艺术家对蹴鞠描述角度不同导致宋代儿童蹴鞠文物较多而文献记载较少的现象. 同时本文首次对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馆藏宋代抱鞠童子彩陶俑进行了考证研究,反映出宋代儿童蹴鞠情景、鞠球的制作工艺的进步、鞠服鞠靴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3.
以往西夏体育方面的研究存在着片面性和局限性.从新的角度,自西夏文字典<文海>、<同音>中,查检有关西夏文体内容的词条,结合考古资料,对西夏体育项目舞蹈、射箭、御马、相扑、蹴鞠、围棋、象棋、泛舟作了深入的研究.认为西夏体育承袭了中国古代传统的体育活动内容;西夏体育既有"军中之戏",亦不乏休闲、娱乐之功用;西夏体育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碰撞、交流的一侧面见证.  相似文献   

4.
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三个重要表现特征:坊市合一、坊郭户籍的建立和行业协会的形成.它成为推动宋代蹴鞠运动发展变化的重要原因,使蹴鞠运动开始了商品化的进程,从而使宋代蹴鞠运动深深打上了商品经济的烙印并体现出了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宋代的竞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是竞渡活动的高涨时期。北宋从太宗起,历朝帝王都把它当成一件大事来办。北宋竞渡在金明池,时间在三、四月间,其活动规模大,组织周密。今藏天津艺术博物馆的《金明池争标图》对此有形象的反映。南宋的西湖竞渡,持续时间比北宋长,其活动倾向华丽奢侈,并且有妇女参加。宋朝竞渡以长江流域最盛。浙江永嘉、江西鄱阳、抚州等地表现都很突出。南方少数民族竞渡也全依汉族模式。竞渡活动在末代长盛不衰,赢得了上至皇室,下至各族人民的共同喜爱。  相似文献   

6.
蹴鞠运动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简要介绍了蹴鞠运动的起源及发展,重点从唐宋诗词探索唐代和宋代蹴鞠运动的发展特点,即全民普及性、娱乐技巧性、职业化倾向、节令性。  相似文献   

7.
蹴鞠为何没有成为现代体育项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古代体育活动的蹴鞠从起源到衰退,及为什么没能成为现代体育项目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从而使人们对中国传统体育活动中历史最悠久的项目之一的蹴鞠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宋代蹴鞠的盛行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古代的足球运动———蹴鞠 (蹋鞠 )于战国时期已在齐、楚一带的城市中流行 ,它历经汉、唐、宋三代不断发展 ,长盛不衰。从普及程度看 ,上自帝王 ,下至庶民、士兵、妇女均喜爱 ,成为全社会的娱乐活动。宋代城市中出现了以表演蹴鞠为主的职业球手 ,或在朝廷宴会上表演 ,或在瓦舍勾栏中卖艺 ,使蹴鞠不仅能自娱 ,又可观赏。蹴鞠最初使用实心球 (中间塞以毛发 ) ,唐代以后出现充气球。宋代的蹴鞠运动较之唐代更为普及。这是因为改革后的蹴鞠 ,重量减轻 ,体力要求降低 ,技巧增加 ,加之游戏方式增多 ,可以单人独踢或多人互踢 ,流行更为广泛 ,并…  相似文献   

9.
西夏法典《天盛律令》中保留了大量调整体育关系的法律规范,这些法律规范主要包括体育人身侵权法令与弓箭、马匹等军事体育器械的管理法令。在人身侵权法令中,西夏法典首次对因相扑而造成的人身伤害进行立法,这是我国目前所见文献中最早的相扑立法。而法典中的器械管理法令则极为细致、严密,从法律层面保证了西夏军事体育的强大。纵观西夏体育法令,可以发现其具有军事性、全民性、严密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古代"鞠"的制作工艺是蹴鞠运动发展的前提。我国古代"鞠"的形制自产生之日起,历经秦汉与唐、宋等几个重要发展阶段。"鞠"由实心球发展为充气球,外皮的构成也由2片发展到8片、12片或16片不等";鞠"制作上的进步也进而影响到了蹴鞠运动的发展进程,这在汉与唐宋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与证实。  相似文献   

11.
中国岁时和礼仪民俗中的体育形态大都是伴随着自然崇拜、神鬼迷信和禁忌等产生的。由于各地自然环境的明显差异和人文背景的不同,所以民俗体育也各具特色。魏晋以后,随着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各民族礼仪民俗中的体育,逐渐转为岁时民俗中的娱乐活动(少数民族聚居区这种变化较晚)。而历代的民族迁徙和民族融合,又使各地民俗体育相互吸收和发展,自隋唐始,龙舟竞渡、角力、蹴鞠、射箭、赛马、拔河、登高等,事实上已成为多民族共同的文化财富了。  相似文献   

12.
北宋时,相扑盛行,不但出现了类似竞技化的全国性比赛,还发展了娱乐化相扑,其中女子相扑的流行是北宋相扑一大风景。文章在文献梳理基础上,相异于以往从上而下的视角,采用巴特神话修辞法深入北宋当时社会实际生活从下而上的视角对北宋相扑盛行神话进行探究,指出:君民交融、君王的开放与包容、裸身权力构建、技术创新模仿、性别身份趋同等5个方面是北宋相扑盛行的向度归因,这些向度共同体现了北宋外向性的社会特征,隐喻了社会的外向特征促进了相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劳伦斯奖是唯一全球性的竞技体育颁奖典礼,劳伦斯奖获得者赢得了公众的认可,拥有巨大的潜在商业价值,具有强大的教育意义。我国应该高度重视劳伦斯奖,并积极推动职业体育的大力发展,与此同时,为了避免竞技异化,应该正确引导运动员学会处理运动训练与商业活动之间的关系,劳伦斯奖可以成为我国运动员竞技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Most sprots forms in Chinese folk customs at all seasons and on national ritcs cmcrged with natural worship, superstition and taboo. Due to differences in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humane background, sports in various folk customs were divcrsified. After the Wei Dynasty and the Jin Dynast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culture of the feudal society, sports in folk customs on national rites gradually turned into recreatively activities in sensonal folk customs (the change was relational late in national minority area). National migration and mergence in the past dynasties led sports in folk customs of different places to absorb cach other and be further developed. Since the Sui Dynasty and the Tang Dynasty, sports such as dragon-boat race, wrestling, football, archery, horsc race, tug-ofwar and height scaling had in fact turned into the common cultural wealth of many nationalities.  相似文献   

15.
从文化“双核”理论的视角看,我国龙舟体育文化的传承内容及范式是龙舟体育文化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问题之一.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专家访问、数理统计与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龙舟体育文化的传承内容及范式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我国龙舟体育文化传承的主要内容包括龙舟精神文化、龙舟竞渡文化、龙舟教育文化、龙舟娱乐文化、龙舟物质文化与龙舟经贸文化等六类亚文化及其它们所涵盖的二十种具象文化.而我国龙舟体育文化传承的基本范式可概括为基于血缘关系的宗族传承范式、基于自在自发的民间传承范式、基于政府促进的社会培养范式与基于学校领域的教育培养方式.廓清上述龙舟文化的传承内容及范式对于当下我国龙舟体育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难题破解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玛曲"格萨尔"赛马大会的研究结果表明:大会集赛马、藏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民俗活动于一体,并与旅游、经贸等产业紧密结合,其规模和影响力在不断扩大,有效发挥了传承藏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地方经济等功能。在充分发掘"格萨尔"赛马大会中藏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形态和深厚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赛两制、土洋结合、完善机制、整体推进等可持续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问、数理统计与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当下我国龙舟体育文化传承人才类型、培养策略等发展问题展开深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龙舟体育文化传承的人才诉求主要为龙舟竞技运动人才、龙舟礼仪服务人才、龙舟文化管理人才、龙舟商贸旅游人才、龙舟专业教育人才、龙舟制作工程人才与龙舟项目科研人才等七种人才类型;其主要培养策略可概括为"更新观念,提高人才培养地位"、"适应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类型"、"强化领导,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提振教育,开拓人才培养渠道"、"明确目标,廓清人才培养规格"、"文化修为,开展人才培养研究"、"优化队伍,加强师资培养力度"、"制定法规,加大培养经费投入"与"加强协同,促进人才培养合作"等九大策略.上述龙舟体育文化人才类型的明确及其培养策略的制定,对于我国龙舟体育文化人才培养摆脱困境、实现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清代前中期军队体育活动进行研究。指出,清代前中期军队体育活动主要为马术、射箭、摔跤、冰上运动、武艺等,其军队体育活动随着训练需要与作战环境的变化而不断丰富与发展。应该说清代军队中的体育活动不仅是军事训练的内容、选拔优秀将士的手段,而且其作为满清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传播载体,在增强军队凝聚力、传承本民族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而具有巩固统治的显著的政治功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运动竞赛中运动员发挥“稳定与失稳”相关问题进行了文献梳理,力从整体性、系统性、全面性方面对运动竞赛复杂性与运动员发挥稳定性的关系、特定项群内部各项目之间影响运动员发挥稳定性因素的共性、定量化解析不同项群运动员(表现难美项群、竞速及竞距项群、对抗性项群)稳定发挥的表现形式及构建发挥稳定性评价加以论证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