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失乐园》是弥尔顿一生中最伟大的诗作,是史诗领域的瑰宝!整篇作品借助圣经故事传达作者情感倾向,即他对权威专制的强烈憎恨和对自由的不懈追求,展现了他火一般的激情和崇高的个性。本文从其文学特征方面即:文学形象性,文学情感性及语言特征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发生于本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以及运动结束后所留下的各种“后遗症”,直接促成了新时期大文学格局中知青文学现象的产生。从知青文学第一篇作品到九十年代,知青文学经历了由传统意义上的知青文学向后知青文学的演变。本文着重从主题这一角度来论述演变的过程,并分别对知青文学尤其是后知青文学的特征、表现、作家作品以及概念本身做了一次适当的界定,有助于推动知青文学研究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3.
魏骥为明初萧山人,官至尚书,著有《南斋摘稿》等,是台阁作家群体中的羽翼人物。他坚持文以明道的文学观念,主张散文应以六经、子史及唐宋散文为榜样;诗歌应当以《诗经》、唐诗为典范。他的散文致力于宣传教化,风格中庸、和平;他的诗歌作品有的清新平淡,有的偏于俚俗。魏骥继承了宋濂等人的理学传统,且致力于诗文创作,用心培植后学,为明代浙东文学的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数字复制技术时代的中国网络文学,具有大众文学、类型文学的特点,也有其与传统文学不同的发展模式与文学、文化内涵,它满足了读者关于宣泄情绪、消除焦虑、满足白日梦等需求,也表现出类型作品传递给读者的独特情感体验。大量文学作品的产生过程中也产生了从内容到情节上的复制,但只有那些能在原有类型文学模式上进行创新的作品才能经受得起时间与读者的检验。  相似文献   

5.
我国绝大多数高等院校文学专业文学课课程的设置是极不合理、极不科学的.这种状况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也极大地阻碍了学生文学能力的发展.优化文学课课程结构,根本改变文学课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不科学状况,已经成为了一种刻不容缓的事情.可行的具体途径有三:在原有各门文学课课程之外,增设文学学科理论课程;在原有每门文学课程中增补学科理论的内容;作品选读课与写作课相结合,将写作训练融入到各作品选读课之中.  相似文献   

6.
伤痕文学是新时期文学的开端,而进入历史新时期的社会现实为二元对立的叙述模式提供了土壤。伤痕文学作家们为了使作品达到教育民众、宣传政治、图解政策、诉说苦难、拯救心灵的目的,继承和发展了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这一叙事模式的运用也正符合当时在拨乱反正的历史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伤痕文学。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之间存在着很多异同点。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很多强调个人自由以及人格独立的题材。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中国作家在强调"个人主义"的同时往往离不开对"社会"以及"社会变革"的描述和剖析。这也体现了中国文学的主流思想:"以文载道"。与此相对,日本文学作品大多描绘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心境变迁、个人成长。日本作家普遍不会将社会主题思想表现在文面上。虽然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之间存在着很多根本上的差异,但从历史的角度,中国近代文学和日本一样,都是在欧美列强的外压下经过艰难地摸索,最终创造出能够顺应本国文化的文学形式。  相似文献   

8.
英美文学是英国人民和美国人民富有独创性地灵活使用英语语言,从而如实且立体地呈现出某一具体时代及社会生活风貌的作品。英语以其丰富的表达功能和多样性的文体风格而著称,其别具一格的语言魅力在各个时代英美文学作家的作品当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阅读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可以感受到英语翻译富有乐律性的语调和丰富多彩的语汇语言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胡适的《白话文学史》迎合了当时为"白话文学"正名的需求,他认为白话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主流,同时,他认为平民文学是用"当时"的白话来反映民生疾苦的文学,它应当有助于"救济社会"、"补察时政";他赞成宋人"做诗如说话"的主张,强调语言的通俗化与口语化,这也显示出他的文学评价标准的狭隘与偏颇,但结合当时的时代,他的这一主张也确实有助于白话的主流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中江兆民是东方的卢梭,是非凡的自由民权思想家,也是这些运动的指导家,而不是狭隘意义上的文学者。"东方的卢梭从明治时代开始便成了中江兆民的绰号。正是他把卢梭的《民约论》进行了翻译,并积极的在日本宣传。而且他为人又狂放不羁,虽说这只是对法国的激进主义思想家卢梭进行联想而做的比喻,但是双方都具有先进的思想,性格和行为都异于常人,都度过了跌宕起伏的一生"。虽说评价不一定完全正确,这个比喻却使兆民声名鹊起。在明治时代,能和著名的欧洲人进行比较,无疑是极高的评价。笔者在读到这一段话时,对中江兆民先生陡然产生好奇之心,仰慕之情油然而生。《日本近代社会文学集第50巻》的23页对《一年有半》也进行了评价。"《一年有半》及其续篇《续一年有半》作为兆民生前最后的著作闻名于世,而且在明治时代的随想文学中也是屈指可数的名作"。这段话更加激起笔者的好奇心,这是兆民先生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啊!究竟是怎样一部作品呢?真想一睹为快。兆民先生为什么要写这部作品?为什么以《一年有半》作为作品的名称?笔者带着一系列的疑问,拜读了先生的大作。在这里,笔者欲不自量力地尝试着对这部作品进行分析,企图有所发现。  相似文献   

11.
骆明主要从文学的基本属性和东南亚华文文学的特性两个层面上认识和把握东南亚华文文学的本质特征,他综合地、系统地考察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发生与流变,针对当前东南亚华文文学面临的困难,着重就东南亚华文文学发展的动力问题、东南亚华文文学自身的建设问题以及东南亚华文文学走向世界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作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最令人心痛的作品,《李尔王》一剧无疑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本文在文学伦理学理论指导下,阐释《李尔王》这部家国悲剧产生的根源是李尔扭曲了关于自身双重伦理身份的认知,并在家庭伦理层面以及社会伦理层面做出了错位的伦理诉求,导致了自身的悲剧结局。通过设置李尔王从威严国王到疯癫老人的身份剧变并最终以死亡结局收场,莎士比亚表明了他关于时代家庭伦理道德和社会伦理秩序进行的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使用文本分析和社会历史文化研究方法,概括分析了李碧华电影作品的特色:文学精神、雅俗共赏的审美趣味和女性主义的叙事立场。其作品因此既走进了人性和生活的深处,又获得了广泛的市场认同,这对如何在市场环境中繁荣文艺极具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者与作品间往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作者通过所创作的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试图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作品又体现着作者的创造性,作者和作品都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想要全面评价或深入理解一部作品,就需要深入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创作方向,创作宗旨、文学观点等方面。沈从文是20世纪中国最多产且成就较大的作家,他的代表作《边城》展现了湘西异域的奇幻和浪漫。要全面评价或理解《边城》,也应注意作者与作品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建国后至"文革"前的工农兵文学,虽然和政治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但是其中的《红旗谱》、《创业史》以及《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岩》等作品,又都能从政治走向文化,其途径是:从社会的横向层面去表现人物的阶级性;于历史的纵向维度去描写当时的政治事件;在人生的深度去展示作品的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16.
在文学课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更好地帮助学习者理解作品,提高其对作品整体把握力度,提高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笔者通过对文学课教学实践提炼和归纳,总结出了“文学人物分析法”,对提高文学课的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俄国著名的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库普林的小说笔法通俗易懂,引人入胜,他是20世纪初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亚玛》与古今中外相同题材文学作品相比特色鲜明,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色彩。本文试对库普林和他的小说《亚玛》的文学特色做一个略作评介。  相似文献   

18.
空间意识在人类思维与社会活动中无孔不入,文学作为社会生活的话语表达,空间理论的渗透显而易见,空间转向下的空间诗学改变了文学研究的思维方式,空间诗学的文学逻辑亦成为当下理论研究的热点,遂以文学生产、文学表现、文学精神为视角探讨空间诗学在本体论、形式论和价值论方面的文学演绎。  相似文献   

19.
幽默作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殖民地时期。这一时期是美国民族文化形成的初级阶段,出现了大量具有较强幽默性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的出现和美国当时的社会现状、宗教观念、民族危机等方面因素都有一定关系。殖民地时期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幽默是一种黑色幽默,幽默和讽刺相结合,揭露社会的弊端,大量俚语的使用,体现出了很强的大众性和本土性。本文对美国殖民地时期幽默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做了简要介绍,阐述了美国殖民地时期幽默文学的特点,简单分析了美国幽默文学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美国文学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却发展得非常迅速,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作家,因此美国文学发展中的每个阶段都留下了不少传世经典之作。本文通过对两类不同作品的分析,再现了作品中的人物体现出来的美国性格,即底层人物奋斗中的英雄情结和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