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片面共同犯罪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犯罪现象。各个学者的共同犯罪理论基础不同,对片面共犯是否是共同犯罪有着不同的结论。其实,片面共犯由于犯罪人之间缺少意思联络这一共同犯罪的要件,不是共同犯罪;对构成犯罪的应按独立犯罪处理。片面共犯虽然不是共同犯罪,但并不妨碍我们借鉴共同犯罪关于犯罪人的分类来分析片面共犯的存在形态。而片面共犯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的,只有片面实行犯和片面帮助犯两种存在形态。  相似文献   

2.
片面帮助犯在刑法理论和实务中备受争议.在对片面帮助犯的成立、不作为的片面帮助犯以及片面帮助犯与间接正犯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后建议在我国刑法总则中增设片面帮助犯的相关规定,以适应司法实践之需.  相似文献   

3.
网络空间的出现,让共同犯罪呈现出场域虚拟性,行为技术性,社会危害扩散性等新特质,给传统共犯理论带来了巨大冲击,其中的帮助犯的问题尤为突出。网络帮助犯的社会危害性更大,并分化为物质,精神和技术帮助犯。共犯正犯化理论对传统共犯理论的突破将有助于解决网络帮助犯问题。  相似文献   

4.
关于片面共犯的范围在理论上一直存在争议,对片面实行犯、片面组织犯、片面教唆犯和片面帮助犯究竟何者能够成立,目前理论界仍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笔者试着从它们所具有的具体特征与内涵进行分析,得出除片面组织犯不能成立外,其他三种类型犯罪均可成立的结论,以期对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对片面共犯成立范围的研究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5.
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犯罪,这是对典型共同犯罪的认定。在社会生活中还有实实在在的非典型的共同犯罪形态,如缺乏合意的片面共犯、后行为人参与的承继共同正犯、主观上认识偏差导致的共犯错误,这些违法形态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情况是值得调查研究的。此外,从违法和责任的层面去论证分析共同犯罪,从而肯定上述非典型形态属于共同犯罪,为调研的进行扫清理论障碍。  相似文献   

6.
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中机遇与挑战并存。互联网犯罪形成一条专业的链条,被称为“网络黑色产业链”,因网络犯罪具有隐蔽性等特征,导致网络犯罪在司法实践中难以认定。必须对网络黑色产业链进行有效刑法规制:在刑事政策方面,采取“打早打小”的基本战略,实现对网络犯罪从规制刑法到预防刑法的转变;在完善立法方面,应构建公民信息保护机制、加强网络服务提供者安全管理责任义务;在微观方面,明确上中下游之间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形。  相似文献   

7.
对共同犯罪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法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对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问题作一个较为详细的探讨,求教于大方。 一、共同犯罪中犯罪中止的一般条件 共同犯罪,我国刑法第25条规定:“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可见共同犯罪具有以下特征:1、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犯罪。2、共同犯罪人之间应当有共同故意。3、共同犯罪中应当有共同犯罪行为。4、共同犯罪的主体都应当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犯罪中止,我国刑法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  相似文献   

8.
语言不会孤立存在.它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社会环境和人文情感;忽视语言背后的关联文化,就难以真正理解语言.在词汇教学中,仅从字词的基本性质、词义等词法层面来做解释是片面和危险的,这会延误学习者文化时机的把握,容易导致模糊认知和片面理解,并最终影响到具体的语言实践.通过例举教学中汉文化干扰的实例,分析其产生...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之规定,教唆犯罪是隶属于共同犯罪的一个下位概念,因此,教唆犯罪是被作为共同犯罪来加以界定的。但实践中,并非所有的教唆犯罪都能构成共同犯罪。鉴于此,我们对教唆犯罪未遂形态的研究应建立在把教唆犯罪划分为独立教唆犯罪和共同教唆犯罪的基础之上,且由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使得刑法典有关教唆未遂处罚原则之规定缺乏合理性,违反了刑法基本原则,也放纵了犯罪。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对教唆犯罪的未遂形态进行重新界定和阐释。  相似文献   

10.
本文立足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从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片面发展的弊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进一步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队伍等方面探讨了将二者有机整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电信诈骗作为一种新型犯罪,近年来呈集团化、团伙化运作模式,涉案金额重大、团伙分工复杂,为司法机关打击犯罪带来难题。文章立足于实践中电信诈骗共同犯罪平行与渐进两种分工模式,阐述不同模式下共同犯罪与刑事责任认定问题,以期为客观、合理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提供参考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从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课程定义入手,分析当前远程教育中网络课程设计与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加强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网络课程在远程教学中的功效。  相似文献   

13.
帮助犯结果归责需从事实归因与主观归责展开。基于因果共犯论中的混合惹起说,事实归因时,帮助行为和正犯侵害结果间以满足条件关系为必要。归责理论的范式转变和归责体系中的禁止风险都体现了结果归责的主观性。主观归责时,需判断行为人对禁止风险是否明知及现实结果是否具有规范关联,并以团结义务为补充。  相似文献   

14.
刑法学界对单位犯罪的概念、构成条件、处罚等问题皆作了较为深入、成熟的探讨,但对单位共同犯罪问题尚缺乏深入的分析,单位共同犯罪,是我国刑事立法和理论的一个发展,本文对单位共同犯罪的特征、分类和刑事责任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全世界的网民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个载体进行文化的交流。网络流行语在网络语言和文化传播中有着重要和独特的地位,但网络流行语在翻译过程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争论。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观念出发,运用"三维转换"的核心理论来探究对网络流行语的翻译,希望能促进网络语流行翻译和网络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6.
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指出了传统听力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如何利用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共同犯罪中造意者是否当然主犯、幕后指挥者与现场作案者的关系与刑事责任及买凶犯罪中买"杀手"与买"打手"的区别等的具体分析,申明作者对以上三种情况的主张,有利于司法实践中对以上问题的处理。  相似文献   

18.
赵晶 《保定学院学报》2011,24(5):60-63,82
在征诸传统法文化以论证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正当性的研究中,存在一些对史料进行片面解读与过度诠释的情况:如未妥善解决中国古代的刑事与民事的区分问题,从而有混淆民事调解与刑事和解之嫌;又如过度诠释保辜制度,因为无论是从该制度见诸记载的最早文献出发,还是立足于作为传统法典代表的《唐律疏议》及吐鲁番出土文献所见的案例,皆无法推出保辜制度与刑事和解之间存在直接关联。  相似文献   

19.
通过吸收国内共同犯罪理论中的观点,并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对"原因力说"进行了进一步修正,认为:"通说"主张的"部分行为承担全部责任"不仅无法实现区别对待的量刑原则,更违背了法律的公平价值;在共同犯罪中止"有效性"的认定上,原则上应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刑法基本立场,并区别对待不同的犯罪类型和各个犯罪人在共同犯罪过程中所起的...  相似文献   

20.
采用网络疏离感量表、自尊量表(RSES)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从郑州某高校随机抽取250名大学生进行网络疏离感、人际关系以及自尊水平调查,对三者的关系进行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网络疏离感各雏度与自尊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网络疏离感各维度与人际关系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自尊水平与人际关系得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人际关系在自尊对网络疏离感的预测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