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田盈雪  李洁玲  田宝 《精武》2012,(23):5-7,28
根据广义心理创伤的定义,提出运动心理创伤的概念,将运动心理创伤划分为危及身体完整性的运动心理创伤和危及心理完整性的运动心理创伤两种粪型,并从理论上探讨运动心理创伤的形成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本对投资的暴富心理,赌博心理,失衡心理,从众心理,迷信专家心理,炒消息心理、恐慌心理,懊丧心理,贪婪心理,浮躁心理,追涨杀跌和买涨不买落心理,博傻心理等错误心理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运动心理学思想再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在“我国古代运动心理学思想初探”一文的基础上,进行了再次的探讨。指出中国古代运动心理学思想,由六种运动心理观点所构成。即,运动发展心理观、运动保健心理观、技能形成心理观、运动竞赛心理观、运动战术心理观和心理训练心理观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羽毛球心理训练的内容、影响因素、提高途径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心理训练的内容 心理训练分为一般心理训练和准备具体比赛的心理训练。“一般心理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运动员与专项运动忧患的心理因素,由于在强度训练全过程均可安排,又称为长期的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5.
射箭运动员心理训练过程中心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训练过程中心率的变化可在一定的程度上反应运动员心理训练进行情况、心理训练方法掌握情况以及心理训练的效果。本文通过对射箭运动员心理训练过程中心率变化的研究,了解不同心理训练内容对运动员心率所产生的影响及规律。  相似文献   

6.
从自我决定理论(DECI&RYAN,1985)角度解释运动员心理疲劳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本心理需要理论是自我决定理论的基础。以基本心理需要与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关系为主线,论述自我决定理论对运动员心理疲劳的解释,发现基本心理需要与心理疲劳呈负相关关系。动机是自我决定理论中不可忽略的因素,有研究指出,自我决定动机中介基本心理需要对心理疲劳的影响(LONSDALE,HODGE&ROSE,2009)。因此,阐述了以基本心理需要为基础的自我决定动机与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关系,横向来看,高自我决定程度的动机与心理疲劳呈负相关,低自我决定程度的动机与心理疲劳呈正相关;纵向研究结果发现,动机的自我决定程度可预测心理疲劳。同时认为,从自我决定理论角度出发可以为运动员心理疲劳领域干预性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述竞技运动心理、大众锻炼心理和体育教育心理3个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今后的研究展望.在竞技运动领域,运动心理学家最关注3个领域:运动员认知特征和人格特征、运动员心理状态的检测和评价、运动员心理调节能力的提高.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大众锻炼心理领域关注的重点.体育教育心理研究突出表现在重视对学生体育学习心理的研究,应用性研究增多,对重要的基础理论探索更加深入.但在学生体育学习心理特点和体育教学心理建设功能领域低层次重复性研究较多.运动心理学研究将主要围绕运动员心理训练、各种生理指标在监测与评价运动员心理状态或心理机能时的信度与效度、运动员的运动认知和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4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8.
中国射击教练员实施的运动心理训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中国射击教练员对心理训练的认识及多种心理训练技术在训练与比赛中的全方位实施,包括心理素质的训练和培养,赛前心理定向与调控,赛中的自信、自控、抗干扰和应变,赛后的心理恢复等。教练员是实施心理训练的主体,中国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心理训练系统。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了体操运动员一般心理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提出了心理训练特点,具体方法与手段,阐明了竞技体操运动员,心理训练实施的程序和应注意的问题,总结了运动员赛前的心理反映,心理准备的主要措施,赛前、赛中心理的运用以及心理状态调节与控制的方法和赛后心理恢复的手段等,旨在为运动员心理训练以及竞赛的心理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问卷调查法,在湖北地区选取5所高校,对600名大学生心理坚韧性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整体心理坚韧性状况较好;在性别和年龄上,大学生心理坚韧性差异不显著;在专业上,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心理坚韧性显著优于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心理坚韧性。通过回归分析发现,运动年限能显著正向预测心理坚韧性,即大学生运动年限越长,心理坚韧性越好。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坚韧性现状提出了相应对策:一是要全方位注重心理坚韧性培养,培养劳动奋斗进取精神;二是多样化发展体育运动,发挥体育运动培养心理坚韧性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冰壶运动员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进一步探究冰壶运动员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找出提高冰壶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的有效途径,讨论了冰壶运动员所需的心理技能,从一般心理技能训练与专项心理技能训练的角度对冰壶运动员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进行了介绍。冰壶运动员的心理技能训练必须并得到长期、系统、科学的训练,通过上述方法提高运动员的心理能力,以达到提高运动员整体竞技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心理测量与心理测试法对我国部分少年儿童足球运动员进行了运动心理能力方面的测试研究,旨在探讨目前我国少年儿童足球运动员心理能力现状、优秀足球运动员与一般足球运动员心理能力的差异以及影响少儿足球运动员的最基本的运动心理能力因素,并重点分析了构成少儿足球员的主要运动心理能力,供教师及教练员在少儿足球运动员心理选材、评定和训练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论兴奋剂产生和泛滥的社会心理根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兴奋剂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生物科学和医学问题 ,而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涉及人类心理根源的社会文化问题。笔者认为 ,兴奋剂产生和泛滥的社会心理根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人类借助外物实现自身目的的心理 ;运动员逃脱制裁的侥幸心理 ;强大的利益反差导致的投机心理 ;奥林匹克争胜法则带来的偏执心理 ;过量比赛引发的补偿心理 ;舆论“造就”的优胜至上心理 ;“不用白不用”的不吃亏心理 ;“用了白用”的占便宜心理。  相似文献   

14.
教育和谐的关键部分是人们的心理和谐,对教育来讲,关键是教育人的心理和谐。如何培养教育人的心理和谐,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注意培养教育人事业上的正面心理感受;注意培养教育人工作方式上的正面心理感受;注意培养教育人个体的正面心理感受。  相似文献   

15.
鹿兰锋 《武当》2008,(6):37-38
心理训练是指系统地运用心理学方法,通过训练,有计划地改善运动员的心理条件,以稳定竞赛中的竞技能力,使之最佳化,其中还包括运动员所需要的一些专项心理素质。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一般分为两大类,即长期心理训练和短期心理训练。短期心理训练必须以长期心理训练为基础。而武术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训练。武术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根据武术运动员的特点,以及比赛中所需要的心理素质要求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16.
心理技术在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中应用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心理技术在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发展历程中的应用特征:20世纪80年代主要以心理测量与评定技术对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员进行心理特征评价;20世纪90年代已将心理测量技术与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结合,提高心理调控能力;近10年心理技术结合运动项目特点与运动员个人特点进行心理训练和咨询.认为:了解和掌握运动员行为的特征,应借助高科技手段掌握运动员大脑变化的规律,从而揭示心理技术应用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举重队备战、参赛北京残奥会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中国举重队备战2008年北京残奥会做赛前心理训练,内容包括运动员心理诊断、心理问题分析、心理训练方案选择和主要心理训练手段.从复杂系统的角度分析了运动员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并基于此设计了心理训练方案.  相似文献   

18.
运动员心理选拔的方法论与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际运动心理学界对运动员的。心理选拔方法论与。心理选拔的模式进行了广泛的研讨,本文对国外有关运动员心理选拔的方法及心理选拔的模式进行了综述性的研讨。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调查和分析了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和心理应激、心理健康、心理适应及人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尤其是男生心理与体质联系密切,体质状况越好,则相对心理应激水平较低,心理困扰较少,心理适应能力较强,人格与体质关联较弱。  相似文献   

20.
李秋兰 《体育科技》2010,31(2):95-96,116
对游泳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进行探讨,认为:培养好的心理素质,基础在于选材适当;游泳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应从少儿时期开始;心理训练必须结合比赛进行;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心理是关键,比赛后应注意进行心理调整;心理训练是影响运动技术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