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2 毫秒
1.
文章以1981~2005年55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为例,用被引次数和期刊影响因子两个指标进行了其科学论文质量的计量分析。结果显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发表论文被引次数在发表后10年内增长明显,高影响力论文的被引高峰更迟。提示期刊影响因子计算中论文被引两年的时间跨度需要适度延长,以引导期刊避免"短视",发掘更多真正高影响力论文;指出过度依赖文本计量评价的做法是机械的,只有有机结合定量与定性评价,才能真正实现科学论文质量评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论文影响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国际权威数据库,根据科学计量学方法,从SC I论文数量、被引次数和期刊影响因子等三个方面,通过对1981~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获奖前科学论文影响力的测度,发现世界顶级生物医学科学家的科学创造最佳年龄区可能由25-45岁移至31-55岁。同时,分析科学家个人研究水平与其影响力和科学家个人科学能力与其国家科技整体实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学术论文是科研工作者研究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其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方法是科研绩效评估的热点.为探讨在跨学科领域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中,建议一综合评价体系的可行性,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代表性论文为例,利用PubMed、SCI数据库收集其相关领域论文、他引量等基础数据,在建立的综合评价体系下,应用TOPSIS法计算其综合评价值、应用SOM法聚类,然后将传统上利用他引量与期刊影响影子对论文的评价结果与它们一一对应比较,发现综合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在不改变传统评价结果的趋势下,在跨学科门类学术论文的评价与比较中,更能提升具有高学术影响力特征论文的显示度,因此该体系在跨学科门类、不同研究领域间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和比较时能更科学的反映论文学术影响力,为科研绩效评估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1981—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55位获得者SCI论文和顶级期刊《Cell》、《Nature》和《Science》(以下简称CNS)论文进行了排序—频度分布研究,55位获奖者科学论文数量指标除独著论文数外均呈负对数分布,质量指标均呈负指数分布;各指标的集中度量值波动于0.308~0.637之间,与普赖斯定律有偏差。提示排序—频度分布模型在微观层次也具有可适性;科学精英内部的分层工具有异于科学共同体;科学家在科学共同体的层级进阶取决于科学论文评价目的的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5.
以77位中科院生物医学院士和82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为研究对象,运用论文影响力平均水平与高水平的二维分区,以及论文影响力水平与变异程度的二维分区对科学家进行不同角度的分型,展示了分区法在科研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中科院生物医学院士若想整体进阶到诺贝尔奖层级,其论文影响力需要扩大e2倍;已有少数几位院士显示出诺贝尔奖级科学家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章娟  段志光  王彤 《科学学研究》2009,27(12):1809-1814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h指数法和层次分析法等定量研究方法和专题组讨论法为代表的定性研究法对1981~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55位获得者获奖前科学论文进行了评价。各种评价结果比较分析显示,不同计量方法对于同一资料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定性评价方法与主成分分析法和h指数法结果不存在相关性,与层次分析法结果呈弱相关。提示当前机械地将科学论文评价等同于文本评价、同行评议越来越注重和依靠文本机械量化的现象,都是忽略科学论文评价真正目的的反映。因此寻找和把握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联结点,成为科技评价制度创新的动力和科技管理决策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半衰期在跨学科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2001—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获奖者代表性论文(文中称参比论文)和与其研究内容相关论文(文中称非参比论文)的半衰期,继而对跨学科、领域且发表时长分别达到6、8、10、12、14年相同年限的参比论文和非参比论文的半衰期均值进行T检验和半衰期生存分析,考察高学术影响力论文的半衰期是否长于一般论文,从而为跨学科、领域论文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提供新的可选指标。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2月8日,瑞典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秘书长乌尔班·伦达尔宣布辞职。随后,2月12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副院长安德斯·哈姆斯滕也宣布辞职。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是负责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的机构,由这一机构挑选的该学院和世界其他学术机构的成员组成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共有50位评委。伦达尔和哈姆斯滕都是评委,他们为何在一个月内相继辞职?缘起学术不端  相似文献   

9.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学术优势积累的影响因素是综合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学术研究环境。其博士学位中75.54%由世界大学200强授予。获奖前平均在2.05所高校,1.33个研究机构和0.57个医疗机构,分别工作过20.18、7.29和2.38年,平均在1.75个国家工作了29.84年。其所在学术研究环境特点为精英培养精英,学科前沿清楚,同行交流增加,学术机会较多,学术风气优良,经费投入充足。  相似文献   

10.
<正>1972年,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为表彰她在治疗疟疾方面所做的杰出贡献,她被授予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公开信息源获取2004-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个人履历信息,对这72位获奖者的特征进行分析,包括性别结构、国家分布、年龄结构,挖掘对获奖产生重要影响的科研社会关系。结果发现,获奖者以男性居多,女性获奖者多属于生理学或医学领域;获奖者多为美国人,高水平的机构对科技人才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获奖者整体年龄偏大,其中高龄化学奖得主人数最多;科研社会关系对于年轻学者的成长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文章最后为我国培养国际科技人才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孙玉涛  国容毓 《科学学研究》2018,36(7):1161-1169
文章提出美国之所以能够长期占居世界科学活动中心位置是因为科学家跨国迁移,并运用诺贝尔奖获得者数据对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进行实证。通过1901-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信息的统计和分析,研究发现:以研究成果作为表征与以诺贝尔奖获得者作为表征的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具有同步转移现象;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跨国迁移者占总体的38%,并呈现逐阶段上升趋势;美国作为诺贝尔奖获得者主要迁入国,若剔除跨国迁入获奖者,美国成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时间将推后至1945年;同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跨国迁移特征呈现阶段性变化,未来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可能呈现多中心特征。  相似文献   

13.
文章探讨了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科学论文产出状况、受资助前后的变化,并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获奖前科学论文产出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高质量原创性论文稀少,与诺贝尔奖级科学家获奖前的群体水平差距较大,在科学群体的层级结构中仍处于较低层级;我国目前科研管理中的“定时”和“短时”制度有悖于科学研究自由探索的需要,科研管理应尊重科学规律,还科学研究时间自由。  相似文献   

14.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评选理念及其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广仁 《科学学研究》2006,24(5):677-683
认为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虽然是基础科学领域最有声望的奖励机制,但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成果的水平也是层次不齐的。它包含最优秀的科学成就,但也有很一般甚至错误的成果;在它没有包含的成果中,有达到其获奖标准而因为处于“第41席”未能获奖的,也有按其标准不能获奖而其实属于最优秀的科学成就的。因此,诺贝尔奖的评选标准、范围和理念有其局限性。分析了保守性、重事实轻理论、英雄主义、权威决定论等理念在诺贝尔奖评选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高志  张志强 《现代情报》2017,37(5):66-71
[目的/意义] 研究如何动态地评价科学家个人学术影响力的方法和探索研究科学家个人学术影响力时序曲线的意义。[方法/过程] 用基于每n年和基于逐年个人发文和引用的学术影响力计算方式,对76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的学术影响力时间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比较了基于每n年个人发文和引用的学术影响力计算方式下基于传统文献计量学指标和类h指数的特点。[结果/结论] 得出了恰当的个人学术影响力随时间变化的计算方式和分析指标特点。  相似文献   

16.
2004年度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测度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国际权威数据库,根据科学计量学方法,从发表论文数量 统计和引文分析两个方面,通过对2004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科技论文进行测度,对 顶级医 学科学家发表论文数量与质量、医学科学活动规律、项目研究过程和相互合作等进行了辩证 的分析与思考,以为我国杰出医学科学家的培养和早出诺贝尔奖级研究成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刘俊婉 《科学学研究》2009,27(9):1289-1297
 通过对1901年至2005年诺贝尔自然科学获奖成果的统计和分析,研究诺贝尔获奖者取得重大科学发现的年龄分布、获奖时间分布、研究周期、获奖周期、师生合作以及机构优势积累等特征,揭示出诺贝尔获奖者获得重大科学发现的中青年现象、长周期现象和“发现之发现”等现象,从中可以揭示出科学创造的某些规律性特征,从而可以为科技管理者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