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寻找“兴奋点”的最终目的要能够引起学生兴奋才行。因此,教师应善于捕捉班级和学生身边的苗头,造成兴奋点,使学生容易兴奋和感动,以达到教育目的。比如,有一次班里一个学生家里出现了生活上的困难,部分师生自发地组织了捐款活动。我抓住...  相似文献   

2.
李绩 《考试周刊》2008,(18):144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脑接受刺激引起的兴奋点不断转移,相对来说人就不容易感到疲劳,反之,某一兴奋点持续活动,就容易由兴奋转入抑制,乃至出现老师倦甚至睡眠状态.特别是在小学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学会如何在课堂号使学生的思维长时间地处于兴奋状态,在一堂课内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对于这一点,笔者也曾彷徨不已,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尝试后,笔者认为,采用"动静结合"的教学方式是相对有效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研究表明:单调机械的重复,大脑皮层的兴奋点容易受到抑制。那么,教学中如何掀起高潮,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考之中?笔者认为,关键是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具有探究性的问题,下面就探究性提问谈几点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4.
金妍 《成才之路》2010,(9):34-35
学好一门外语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出现畏难或畏惧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最佳兴奋点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节奏是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一种普遍存在的方式。节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通过动静、张弛、收放、疏密等多种对比和转化,形成强烈的节奏感,并把课堂教学艺术的节奏转化为学生心理节奏,引起共鸣,产生美感,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动与静。根据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人脑接受刺激引起的兴奋点如果不断转移,那么,相对来说人就不容易感到疲乏。反之,某一兴奋点持续活动,就容易由兴奋转入抑制,同时抑制还可以扩散,一旦出现这种现象,人脑就会出现困倦乃至睡眠状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动与静的交替出现不仅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还会获得节奏的美感。 这里的“动”与“静”就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外部表现。所谓“动”,指的是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活跃状态,主要表现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各种练习、竞赛、踊跃发言、热烈讨论,甚至出现争论的场面。所谓“静”,指的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相对安静状态。这种状态表面看来是鸦雀无声,实际上学生在凝神听和  相似文献   

6.
有理数和代数式的四则运算 ,若按常规操作 ,比较单调 ,学生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 .学生学习数学的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的集中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要长时间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应避免单调重复的机械运算 ,这样大脑皮层的兴奋点才不至于受到抑制 ,要使它处于兴奋状态 ,在数、式运算的教学中 ,试题就应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 .形式多样、要求各异的问题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这一问题 .1 探索计算规律展示探索过程 ,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猜想、归纳的能力 ,从而总结出一…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而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对学习的参与度和主动性,则是体现其“主体”地位的标志.为此,语文教师应该善于紧紧抓住45分钟的课堂,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语文的兴奋点,即学习主体内部机理对于阅读信息的呼应、兴奋点.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而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对学习的参与度和主动性,则是体现其“主体”地位的标志.为此,语文教师应该善于紧紧抓住45分钟的课堂,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语文的兴奋点,即学习主体内部机理对于阅读信息的呼应、兴奋点.  相似文献   

9.
(1)兴趣点。兴趣是动机产生的直接原因。当学生对某项事件或活动产生积极追求的兴趣时,内心活动总是十分活跃,就容易接受外界相关的影响,这正是进行德育的有利时机。教师可以把握其兴趣点,直接结合其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教育,因势利导,将其兴趣自然地转引到教育目标上来。(2)兴奋点。当某项事物或某项活动引起学生的特别关注时,他们会一时产生出极大的热情,在思想上产生兴奋点,比兴趣点爆发更快,更能动心,表现的比较明显,也较容易把握。(3)利益点。当某个问题与个人利益出现矛盾的时候,也是思想斗争较激烈的时候,往往是实…  相似文献   

10.
<正>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的凸显已经成为课改下每一位教师关注的重点,但课堂教学是有目标的,学生的兴奋点与教学目标不一定一致,这就要求教师对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动态以及突发状况具有敏锐的判断力和决策力,在紧密围绕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让学生做到收放自如。但现下许多课堂暴露出的问  相似文献   

11.
怎样提高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这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其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利用教材等多种因素去激发学生的兴趣。要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兴趣,首先要激起学生的思维活动,并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在较短时间内出现兴奋点,当学生思维出现兴奋点时,教师应及时抓住此时教与学的最佳状态。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始终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循循善诱,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各个环节中激发学生的思维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最佳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目的及教学指导思想的确定确定本课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应注意下列三点:一是学生与教材的距离,二是学生学习本篇教材可能出现的兴奋点,三是学生学习本篇教材可能出现的抑制点。教师应当清楚地看到,歌剧这种艺术形式及本篇教材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与学生现有的知识阅历距离远;而本篇教材的大众化语言则与学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成为关键,如何抓好课堂教学是每一个教员研究每一堂课的必备功课。一、迅速激发学员的兴奋点一堂好课必须从上课伊始就牢牢抓住学员的兴奋点。以问题为"兴奋点",激发学员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情感为"兴奋点",使学员触景生情,以表达为兴奋点,点燃学员的思维火花,以激励为兴奋点,拓展学员的联想空间。根据心理学,人在兴奋的时候学习效率最高,那么如何在一上课,在短时间内迅速刺激学员的兴奋点呢?这就要根据每  相似文献   

14.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精神状态有一个最佳时刻。在这个时刻,小学生思如泉涌,写起来大有一气呵成之势。如果这时不让他写出米,那些精思佳句,过后就可能忘掉了。小学生最佳精神状态的到米,大体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启动阶段。这个阶段一股是从学习课文之后开始的。它的特点是思维开始启动,大脑中出现兴奋点,但这些兴奋点是此起彼伏的,并没有集中起来,使思维处于放射性的分散状态。从小学生的  相似文献   

15.
所谓兴奋点,是指人在潜意识里所具有受到刺激极易引起兴奋的敏感区域,是由于外界事务对人的敏感性刺激而引起的一种生理与心理的反映,而教学活动中的兴奋点主要来自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刺激而产生的心理活动.当学生处于课堂兴奋点时,思维就比较活跃,能够对教师的提问等做出最快反应,教学效果自然较好.  相似文献   

16.
要想写好游记,根据我的体会,就是要有个三部曲。首先要捕捉和写出此番旅游途中的第一个兴奋点。既然是游记,就必须从这一次旅游说起,文章开始不久这个兴奋点就能出现,如果总不出现,观众就不跟着“乱爬山”了。但如果你是第一次爬这架山,此刻场景兴许刚有点“意思”,焉知此后就没有更高更好的  相似文献   

17.
更新教学理念 提高教学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的二十余年的英语教学生涯中,耳闻目睹和亲自经历的是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师“一本书”,“一支笔”,“满堂灌”和“一言堂”。教师忙不堪言,辛辛苦苦,学生参与意识薄弱,消极被动听课,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收效甚微,很难形成学生兴奋点,削弱了学生知识的落实,抑制了学生能力的提高。因此,怎样才能使学生形成主体意识,用怎样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8.
怎样使晚间学习精力充沛一、中午要适当休息。要排除消极因素和情绪对大脑的干扰。精神萎靡则容易疲劳,晚间学习效果就差。二、晚间伏案学习一段时间后,应起身活动一下,或靠在沙发上喝点茶,听听音乐。这样可以转换大脑的兴奋中心,使大脑的兴奋点得到调整和休息。三、...  相似文献   

19.
《正多边形和圆》这一章,绝大多数问题都是计算题,其中少数问题有点思维要求,多数问题是一些比较简单的计算题,这些问题没有思维难度,题型比较简单.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基本题型后,笔者认为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结构适当补充一些题型,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完善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否则成绩较好的学生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学习的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的集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只能是一句空话.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要长时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应避免单调重复的机械计算,这样大脑皮层的兴奋点才不至于受到抑制,要使它处于…  相似文献   

20.
兴奋点——《新闻调查》的品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调查》不同于美国的《60分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关键在于抓住并放大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兴奋点。笔者认为,牢牢抓住兴奋点,全力发掘兴奋点,激情浓缩兴奋点,科学安排兴奋点,是《新闻调查》拥有固定观众群的秘密武器。兴奋点已经成为《新闻调查》的品牌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