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思政教育中融入生态化理念是优化思政教育模式、推动思政教育创新的重要要求.文章分析生态化思政教育的基本内涵,探讨生态化思政教育存在的不足,指出优化生态化思政教育教学的有效措施:增强师资力量,优化教学质量;有机融合生态文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完善教育体系;积极地改进和创新生态化思政教育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人文关...  相似文献   

2.
论大班额背景下的我国学校教育生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学校教育的特点之一是大班额,它是由学校的自然生态子系统和社会生态子系统共同建立的一种复合生态系统,在空间、教育关系和时间上具有明显的结构性。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它划分为多种不同的生态类型,在多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下存在由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演进过程。一个成熟的学校生态具有多种生态效能,可以采用生态化的评价指标来对学校教育生态质量进行综合性评估。  相似文献   

3.
蔡娜 《现代教育科学》2009,(6):62-63,68
美国的家庭学校是以家庭为教育基地,以子女为教育对象,以家长为教育者,以塑造孩子的宗教、道德、智力等综合素质为目标,对学龄儿童进行个别化教学的模式。本文分析了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的定义与起源,并从家庭学校教育的视角反思传统学校教育。论述家庭学校教育对传统学校教育的超越。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社会,培养青少年具备媒体文本识读能力,成为批判自主性的媒体公民,是社会发展和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校是开展媒体素养教育的主阵地,课程是主要载体,本文从课程发展的角度提出开设媒体素养教育校本课程融入学校教育、媒体素养与学科课程整合融入学校教育和通过社会组织活动(活动课程)融入学校教育,以解决当前媒体素养教育如何融入学校教育的路径问题,并从课程政策应用、教师专业化培训、教学方式灵活应用等方面提出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5.
教育戏剧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既丰富了心理课堂形式,又夯实了心理辅导效果。上海外国语大学嘉定外国语学校引入教育戏剧课程,陆续开发了一至九年级戏剧课程体系,将教育戏剧有效融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有经验:基于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需求,针对不同课堂内容,设计系列活动主题;暖身游戏融合戏剧,助力学生浸入体验情境;搭建小组合作平台,巧妙借助戏剧习式,激发学生自我探索,互动反思,建构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增强适应学习、生活和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教育系统与全球经济社会的现实需求越来越脱节,需要一个新的教育框架和模式以培养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在2020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发布的《未来学校: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定义新的教育模式》之报告中,描述了教育4.0的全球框架、特征和方法,以案例方式展现了向教育4.0过渡的16所学校的教育模式。这一《报告》对我国的教育决策者和学校领导具有五个方面的启示:把握第四次工业革命和教育4.0的内在联系,达成教育4.0共识;利用新技术构建全新、动态的未来学校形态;构建创新创造、技术技能、人际交往和全球公民意识四维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学习范式、教育场域、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加强学校与社会相关子系统的合作关系,提高教师的职业核心素质,加快融入教育4.0,迈向未来学校。  相似文献   

7.
从生态化课程体系谈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是想从一种更实际、更现实、更人性化的角度去看待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把价值教育和信任教育等“微型课程”的内容和文化中的游戏精神因素融入到学校体育的教育中去,为学校体育教学注入新的血液,力图使体育教学“生命化”,力求学校体育教学更具个性化,人性化和社会化。  相似文献   

8.
国际理解教育具有大众性,是每个学段的每个学生都必须接受的基本教育内容之一。国际理解教育融入学校课程是指将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要素融入学校已有的各学科之中,使教师与学生能将这些课程元素加以转化与统整为有意义的知识和能力,并且能身体力行。国际理解教育融入学校课程时需遵循整合性、系统性、有效性、校本化和建构性原则。国际理解教育融入学校课程的模式是多样的,主要有主题活动模式、学科附加模式、综合统整模式和自觉行动模式。  相似文献   

9.
田青 《教育学报》2004,(8):7-11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地球环境长期没能受到人类应有的尊重与爱护 ,导致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而危机的解决 ,需要人类对现行生产与生活方式全面地反思并进行根本性地改变。教育作为转变思想的工具 ,其作用无可替代。环境教育被看好能承担这样的任务促进这种转变 ,但 30年来的环境教育却被认为是场失败的革新。是现代教育助长了当今的环境问题 ,成为不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者”。在我们目前的状况下 ,可持续发展教育可能是回到那些内在自由、进步的价值观的惟一途径 ,这些价值观曾经是我们教育系统的基础。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将要改变的教育模式的关键 ,这种教育模式和社会经济组织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暗含的思想是相和谐的。主流教育观点认为 ,可持续发展教育深深地根植于环境教育之中。目前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还未完善 ,尚处在探索阶段。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环境教育正在和当前的整体教育改革结合起来 ,推动我国教育的生态化或绿色化 ,使教育成为促进和支持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力量  相似文献   

10.
学校教育霸权一直存在,它阻止着其他教育形态的发展.事实上,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教育是创造可能关系的过程,学校教育则是重复已经建立的关系的过程.学校教育拒绝教育过程的不确定性,这其实是对教育的异化.提升学校教育的教育性,促进儿童的发展,这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学校是开展国家认同教育、促进学生形成国家认同感并外化为国家认同行为的重要阵地.反思当下学校教育中的国家认同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微观具体价值取向的国家认同教育路径.构建基于积极体验与真实体验的国家认同教育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和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对国家的忠诚.  相似文献   

12.
教育视野下的体育生态化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生态化是新兴的体育理念,体育与教育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在当前体育环境下,应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体育生态化的理念教育,促进体育生态化发展.体育生态化理念教育是实现体育生态文明,建设和谐体育,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以创业为取向的教育并不仅仅是直接从事创业的教育,而是指向创业,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紧密结合、实现学生知识与能力、学习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的教育.为此,本文在论证学校教育以创业为取向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通过反思传统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实施方式,对指向创业的学校教育的实践模式进行探讨,构建了完整系统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
学习型社会的设想反映了教育发展的水平与理想;现行学校教育在应对学习型社会中的局限性表现为学校教育中教育者自身的主观色彩过浓;学校教育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性过强;学校教育具有封闭性,且教育形式单一。由此提出四点反思:突破学校教育在时空上的限制,建立与普通学校教育地位平等的校外教育机构;加大学校教育的开放性,加强人们对学校教育的选择性;加强学校教育中学习的组织性;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5.
在培智学校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是智障儿童参与社会建设、发展与进步的有效途径,对其未来生活品质的提高、公平参与社会活动、学会生存,掌握生存技能、更好履行公民义务有着重要作用.文章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产生出发,客观分析了在培智学校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依据与重要性,进而探讨可持续发展教育对培智学校现有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的挑战,从而为在特殊学校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化模式既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基于生态化的视角,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目标、管理机制、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资源出发,对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化模式进行思考,以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加科学、规范、和谐、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学校经营中教育服务产品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市场的逐步形成,学校经营已经成为可能,为此有必要对学校经营的产品进行重新诠释。提出学校经营的产品就是教育服务的理念,从教育服务的量与质上构建出教育服务产品的表现形态,并设计了教育服务产品的生产流程及其销售的运行模式,以期引起大家对教育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并达成国际共识的重要理念,各国都开展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与实践。日本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经过了三个阶段,“十年活动”初期阶段,日本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融入教育框架中,规范并引导实践;2008年,可持续发展教育全面转向学校,深化与拓展国内外实践;2015年以后,日本可持续发展教育增进了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形成全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网络。通过日本学校实践案例的分析,发现日本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现了政府等多主体参与、课程能力融入及创新项目本土化融合等特点,逐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日本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的过程中,学校教育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深入反思的倾向,主要表现为:学校教育无用论、学校教育万能论、学校发展环境决定论、学校教育质量生源决定论、校长英雄论、学校教育科研群众运动论,等等。这些倾向的存在已经给教育活动带来了负面影响,如果不加以分析和澄清,其对教育活动的消极影响将会进一步蔓延,从而给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20.
构建“大树型”课题模式 引领学校教科研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树型”课题模式是教育科研文化建设中的生态化模式,它是以一个总课题为主导,总课题下确立不同层次的研究课题,建构多个层面的课题网络,以此来引领学校的教育教学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教科研的可持续发展和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