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代有多方面贡献的文学研究会作家,女性是他早期小说的重要题材。他描绘了多种层次女性的生活与心灵,挖掘了女性的爱心,展示了女性心灵的美与善;并以之作为救治中国当时社会弊端的“药方”。既包含了“问题小说”作家的共性,也表现了他独特的视角与女性观念。其中不乏对传统审美的继承,也有明显的背逆。他早期女性题材小说富有“中国”的、时代的特征,也富有叶圣陶个人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坐姿稳重 端庄大方 女性的坐姿,应该让人感到稳重端庄、落落大方。良好的坐姿对保持健美的体形大有好处。 女子正确的坐姿,要求上身自然挺  相似文献   

3.
白先勇和苏童都曾以女性形象为核心建构了自己的文学世界 ,有别于众多男性作家塑造的传统女性形象 ,女性在他们笔下不再是空洞的能指。在对女性生存之痛的共同关注中 ,二者在女性命运舞台的设置上、人性善恶的趋向上以及女性形象的塑造中又呈现出一些差异。白先勇和苏童用各自独特的笔触描绘着女性世界 ,进而引发对女性命运的关照、对普遍人性的思索  相似文献   

4.
本文展示了冰心、丁玲、萧红各自以自己的创作成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开拓者与奠基者的轨迹。她们在现代文学史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从此结束了以往文学史中以男性作家为主体,女性作家处于陪衬地位的局面,出现了现代男女作家共同为中国新文学谱写文学史的时代  相似文献   

5.
李渔的婚恋、女性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晓彤 《九江师专学报》2001,20(4):53-56,61
李渔的婚恋、女性观具有矛盾的两面性。他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等等封建的女性观念,对必须格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也提出了批评。作为封建时代的文人,加之他本人拥有的特定经历,使他仍尊重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地位,没有彻底放弃男权至上的立场。  相似文献   

6.
普通劳动妇女形象是许地山、萧红笔下主要言说的对象。且在文本中呈现出一定意义上的“互文性”,渗透着创作主体对人生终极的思索。文章分析了许地山、萧红笔下女性形象的异同,并对构成文本不同性别内涵探究原因:创作主体的社会性别是其主因。  相似文献   

7.
80年代末期,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与文学思潮,加快了对传统现实存在及精神意义的消解.九十年代的女性开始重新审视男性和反省自身,一些女作家在小说文本中,对既定的男女世界进行颠覆、审丑、呓语、戏仿,实施了多样的解构策略.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文明产生于人的精神分裂,即灵与肉、精神与物质的分裂,并且建构在灵对肉、精神对物质的压抑上。随着男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取代妇女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私有制的产生,社会阶层的分化,这种压抑便表现出男性对女性的性质来。命名使压抑合理化。  相似文献   

9.
一个成功的艺术家都是热爱生活、自信、自强的 ,对于女性艺术家来说 ,这一点显得更为重要。现代社会为女性艺术家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条件 ,女性艺术家则以自身的努力和奋斗 ,确立了在艺术领域的地位。女性艺术家在冲破传统观念桎梏的同时 ,必须拥有自信、自强的信念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担起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10.
刘醒龙的《圣天门口》以"天门口"为据点,讲述了中国社会从20世纪初到文革时期70多年的历史变迁,塑造了诸多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不同女性形象构成迥异的历史隐喻,这些女性不同的人生遭际与命运轨迹,不仅表现了广大女性在历史变迁中经受的苦难,也凸显了她们生命中坚韧的质地。同时,作家通过对阿彩、梅外婆和雪柠等主要女性形象的刻画,也呈现出中国女性在革命历史中个性独立意识的复苏。  相似文献   

11.
本在比照中对庐隐、丁玲的女性学创作进行论述,探讨了两位女作家的创作在反映我国女性意识觉醒方面的贡献,并且充分肯定了这种贡献对当前健全女性意识的启迪和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济南、青岛、德州三地女性流动人口的实际调查,了解目前山东省女性流动人口就业的基本情况,在对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山东省女性流动人口就业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文章指出政府要加大法律的执行和落实力度,社会要建立女性流动人口救助的绿色通道,同时培养女性流动人口的权利意识、发展意识和创业意识,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女性流动人口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3.
时尚在今天已成为符号消费的主战场.理解当下消费社会的现实,时尚已成为不能忽略的社会现象.西关尔从人类心理的“双重性”——对个体特殊性和社会普遍性的双重诉求开始,同时从女性、阶级、货币符号等多维角度,对时尚进行了通俗而精辟的分析,他在一百多年前提出的时尚理论,至今依然鲜活,值得重新梳理与反思.  相似文献   

14.
围绕女性生活及其婚姻这一主线,阿袁串行起婚姻围城内外的一副罗生门和众生相。对婚姻关系的掌控和操纵、对婚姻资源的争夺和取舍,致使婚姻这一客体事实上成为权力争斗的场域:其中既反映了以高校教师为代表的女性群体之于婚姻的价值选择,也折射出社会经济状况、文化生态与群体价值观对女性个人生存空间的挤压。  相似文献   

15.
晚清文化先驱对女性的关注动力始于其浓厚的国家功利主义思想,而五四学者对女性的关注更多体现出其浓厚的西方科学人文色彩。郑观应和周作人是晚晴和五四时期对女性关注比较典型的知识分子,对比他们对女性身体权、女性生命权及女性教育等方面的态度,可见看出女性解放在晚晴至五四时期由功利被动到人文自觉的变化痕迹。  相似文献   

16.
新版高中第四册,节选了《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三部成就很高的作品。作品中分别塑造了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三个具有反抗性格的典型形象。为帮助学生认识,现对三个形象做一下简单的比较。  相似文献   

17.
魏超 《语文天地》2011,(5):23-25
水浒英雄甲天下:作者在对男性英雄替天行道的行为大加颂扬的时候,也穿插描写了许多形态各异的女性形象,本文分析一下《水浒传》中所刻画的被梁山好汉杀死的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等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8.
许茗 《文教资料》2012,(14):19-22
"五四"时期所宣扬的女性解放一直停留在口号阶段,张爱玲、苏青突破了这个局限,体现出了一种浓郁的女权意识。她们通过塑造众多悲剧女性形象来表达对女性的关注与对女性解放的倡导,使得女性解放有了实质性的突破,为后来女性文学体系的构建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我们需要站在传统与现代相统一的高度,来认识中国的女性问题。男女矛盾,是人类社会普遍持久的矛盾。男女两性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社会关系,也是文明的基本动力之一。过去把封建社会的政治压迫简单地归结为政权、神权、族权、夫权是错误的,把妇女的身心解放简单地等同于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是不全面的,片面地把妇女获得解放的水平等同于就业水平的认识和政策是不正确的。我们需要从根本上端正对女性的看法,尊重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从认识上、道德上、制度上、法律上、社会保障上为建立真正保护女性的社会环境而努力。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围绕男女争战故事中的女性,铺写了月、花、饰物、颜色、音响、戏曲6组意象。意象间彼此关联,形成了一个类似生物群落的女性意象群落。就前3组意象而言,其中多为原型意象,反讽是常用的修辞技巧。原型意象主要是通过改造物象的形质进入小说,每个意象都有其独具一格的显现方式。张爱玲借助原型意象反讽,把对笔下女性的放任、容忍、宽爱、嘲讽等复杂态度隐藏在作品中,使其意蕴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