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新冠疫情对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产生着广泛而又长期的影响。后疫情时代,强政府的治理模式、全球发展格局的全面博弈、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社会矛盾的表象化、高等教育高质量普及与学龄人口剧增以及社会的数字化转型等都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新的挑战,要求我们更加重视扩大规模和精英教育、更加重视调整结构与方向引领、更加重视任务驱动的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更加重视高等教育治理能力变革、更加重视基于普及化和数字化的教育过程再造、更加重视多样化的国际合作交流。后疫情时代加快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政府的统筹、全面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国家需求能力、全面推进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全面深化高等教育对外开放,进而创新高等教育发展路径,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
后疫情时期,社会教育具有承担疫情防控相应责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疫情防控中社会教育的具体责任表现为两个方面,就社会层面而言,社会教育主体要承担疫情防控的宣传责任、管理责任和排查责任等;就教育层面而言,社会教育主体要承担社会公众的疫情防控知识教育责任、生活习惯养成教育责任、心理健康教育责任、道德教育责任以及学生的自我教育责任等。后疫情时期,社会教育承担责任的实现策略主要有:社会教育主体责任意识的树立、责任能力的培育、责任行为的落实、责任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以及责任的成果巩固等。  相似文献   

3.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严重阻碍了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对全球职业教育也造成了巨大冲击:就制度层面而言,全球职业教育机构部分被迫关闭,教育方式从线下教育转向线上教育;就系统层面而言,疫情导致了全球就业短缺,加速了劳动力技能需求的转变。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职业教育采取了多种策略:开展线上教育培训;培训中断或者延期策略;向学习者提供资金支持;灵活授予技能资格证书。为更好地应对职业教育新常态,全球职业教育未来发展应明确发展战略定位,培育社会需求的技能,推进职业教育系统变革。  相似文献   

4.
5.
2019年年底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已成为诸多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不同视野下与疫情相关的讨论层出不穷。文章旨在回顾梳理国内目前有关新冠疫情话语研究的成果特点与现存问题,并指出其为后疫情时代的语言研究带来的启示。研究发现:我国公共危机下的语言研究更加凸显世界眼光和家国情怀。具体而言,国内新冠疫情相关话语研究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类,即涉及国家形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设的宏观考量,关乎当代语言能力和话语传播的中观审视,以及聚焦具体疫情话语特点和身份形象建构的微观剖析。鉴往知来,面向社会现实、贴近公众生活的语言研究正焕发着蓬勃生机。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就业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生的改善.从后疫情时期农民工就业的角度,审视新冠肺炎疫情下农民工就业面临的危与机,并综合农民工自身、企业行业、政府视角就农民工就业如何把握"危"中之"机"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文章选取台州某高职院校7434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病人健康问卷、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平民版和自编人口学统计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中受疫情影响存在轻、中、重度焦虑情绪的比例均高于抑郁情绪;存在明显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大学生群体中,农村学生比例...  相似文献   

8.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后疫情时期,大学生面对大量国内外疫情信息、学校防疫封校带来的诸多不便,难免会出现紧张、烦躁和焦虑等情绪,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后疫情时期,高职院校通过加强心理教育队伍建设、关注新生适应性教育、关心毕业生就业、关怀特殊心理问题学生、构建全员服务体系等,给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与援助,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刘珅 《教育探索》2021,(11):34-37
在后疫情时代,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逐步向好,但依然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错位"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观更趋于保守,就业面变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仍存在短板;促进新就业形态发展的社会环境有待改善.为此,应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化解高校毕业生"供需错位"矛盾;加强就业指导教育,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强化就业联动机制,进一步提高就业工作效率与质量;完善就业政策法规,构建新就业形态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后疫情时代,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复杂严峻,高校“稳就业”“保就业”的任务重。本研究在对后疫情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当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道远、高校传统就业指导服务尚有不足、就业趋势和渠道发生重大转变等情况。针对后疫情时代的特点,本研究对缓解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困境的对策进行探析,提出以市场为主导,落实国家政策,促进毕业生创业等多渠道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应举措。  相似文献   

12.
2019年12月新冠疫情爆发,使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严重冲击。高校疫情防控与社会外界存在诸多共性问题,但又因其特殊性,成为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进入后疫情时期,正视高校后勤物资保障体系建设现存的问题,从资金需求、制度管理、人员培训、服务质量、信息建设等角度加以分析,有益于适应后疫情时期高校师生的物资保障需求。  相似文献   

13.
14.
15.
如何应对社会风险并提高韧性,成为社会各界共同话题。从韧性思维出发,将生活韧性解构为生活系统和支持系统两大部分,支持系统作为差异性的最大来源,又具体包括经济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和组织资源四个维度。后疫情时代,老年人的生活韧性备受挑战,具体表现为经济有保障,但消费与就业无底气;社交有对象,但情绪与烦恼无消减;技能有续存,但文化与技术难发声;生活有空间,但触达与互动难实现。提高生活韧性成为老年教育的改革目标之一,需在理念根植韧性思维,实现从“客体规训”到“主体生发”、从“优势福利”到“弱势关注”、从“已知生活”到“未知事件”的转向,通过增值经济资源、助力社会资源、赋能文化资源以及连接组织资源来提升老年人生活安定感,助推老龄化社会高效能治理。  相似文献   

16.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互联网中的一些疫情相关负面新闻甚至"假新闻"引发了高中生对国家公信力和思想政治课的信任危机。如何破解这一危机,守护好思政课三尺讲台的阵地?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引用抗疫中逆行者的家国情怀,渗透疫情防控方面的相关法律解读,提升课堂教学的魅力,引导学生迈入社会实践大课堂,进而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以期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相似文献   

17.
2020年新冠疫情引发了线上教学的应急性革命,进入后疫情时期混合式教学成为高等教育变革与创新的热点问题。混合式教学是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既具有线上教学的便利性、个体性,又兼具线下教学所拥有的互动性。疫情时期混合式教学模式归纳有直播模式、MOOC模式与混合式模式三类。目前混合式教学更多呈现的是“双线交替”,而不是“双线混融”,后疫情时期应着力从建设信息化、智能化的混合式教学设施,发展双边互动的混合式教学方式,打造共时性、多环节的混合式教学流程,筛选丰富而规范的混合式教学内容,构建多层次、开放性的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构建融合式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教育政策推动下,我国教育得到了健康和稳定的发展.但2020年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如"黑天鹅事件"般快速席卷全球,教育教学形式从以往小范围采用网络教学转变为大规模采用网络教学.文章结合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经验,构成基于SPOC混合教学模式,并试图在《高级网络应用》课程上进行实践,通过进行教学设计、制定课堂互动策略和统计课程数据,检验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成效性,以期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20年暴发的流行于全球200多个国家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再一次向人类敲响警钟:突发重大病毒疫情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大威胁,公共卫生是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所必须直面的世界性课题。以当今世界公共卫生法治领域中的重大问题为出发点,以我国当前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亟须大量公共卫生法治专业人才的现实需求为导向,梳理传统法学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存在的弊端,借鉴域外相应的公共卫生法治人才培养经验,探索我国公共卫生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医药价值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凸显,其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医药的跨文化传播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穴位名是中医精髓之一,兼具医学价值与文学价值.基于国际现行穴位统一编码,文章结合后疫情时代背景下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需求,将中医针灸穴位名称归纳为写实和取象两大类,提出相应的英译策略并对译例加以探讨,以期为后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