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直播技术的不断发展,5G+VR的直播方式因为能够为观众提供沉浸式的观看体验,从而受到用户的广泛欢迎。与此同时,电视台、企业、赛事组委会间的深度版权合作,正因媒介技术的革新面临新的权属问题。一体式VR摄像设备、大数据制作方法等显著降低体育赛事节目的前阶段连续画面的独创性,使得能够体现"个性化选择"的演播室点评部分成为判断体育赛事能否成为版权法上作品的依据。将"高低"作为"有无"独创性的判断方法,短时点评将使得整个体育赛事直播节目几乎无独创性,不可被认定为作品。当赛事直播节目具有较多非纪实类的剪辑和具有显著区别内容的点评等主客观因素并满足著作权关于作品保护的条件以后,其互联网转播的权属问题,可类比英美国家的经验,采用广播权进行保护。而对于赛事短视频的版权问题,仍待进一步讨论和解决。  相似文献   

2.
判断体育赛事直播影像能否构成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关键在于其能否满足"具有独创性"和"摄制在一定介质上"两个构成要件。体育赛事直播影像可以符合"固定要件"要求,但其难以达到作品所要求的独创性高度,因此仅能作为录像制品受到邻接权保护。通过立法,扩张广播组织权中的"转播权"来规制"网络实时盗播"行为,可为化解体育赛事直播影像侵权纠纷提供一条可供参考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太原大学学报》2020,(5):48-56
短视频法律性质似乎已经等同作品,这需要重新进行审视。未分类讨论、版权保护意识及政策增强产生研究方向的导向性,容易将短视频直接与版权相连接,加上独创性标准本身就有认定不清等适用问题,出现了作品认定热潮现象。以社交类短视频为例,从版权框架角度,综合考虑各标准避免过于放大等极端问题;还要考虑限制因素,即最小尺寸原则及利益平衡理论,会得到与现今完全不同的结论。对不能受作品保护的,可以通过重新构建为作品以及反不正当竞争的途径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短视频产业兴起,司法实务中应当以"最低限度"的独创性标准去衡量独创性的有无,进而界定短视频属于视听作品还是录像制品.在判断是否具有独创性时,应当对现有短视频进行类型化,结合具体案情,综合考量呈现效果、镜头的切换与剪辑、视听特效的使用、内容是否具有故事性等因素,以此认定短视频的性质,保护短视频版权,推动短视频行业...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经济的发展导致方言类节目的兴起;社会发展为方言节目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文化背景;方言节目能够比较好地切入受众民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心理积淀,为本地文化提供了一次身份认同的机会;方言类节目的生活化、平民化,对特定受众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方言节目的存在具有合理的法律空间。这些都是方言类节目兴起和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人物访谈类节目是受到所有媒体重视的一种节目形式,近年来,许多网络媒体也开始设置人物访谈类节目的视频、文字直播,较为权威的门户网站都有人物访谈专栏,然而没有一个门户网站的访谈节目成为明星节目,受众关注度也不高.文章以新浪网、人民网等我国较为典型的门户网站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目前门户网站人物访谈类节目的问题:节目形式单一、节目宣传度不高、缺乏专业主持人等等,并且综合网络传播特点以及网络媒体受众心理和人物专访节目要求,提出来改进网络人物访谈类节目制作的建议,从而使其成为网站树立自身特色,制造品牌效应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7.
作品的独创性判断是一个应结合具体实际加以考虑的现实问题,不能以一个统一的方式来评价所有作品的独创性。在不同种类的作品中,独创性的体现方式不同,程度也不同。独创性的判断会因作品是原创作品还是二次作品,是汇编作品还是演绎作品,是文学、艺术作品、事实作品还是功能性作品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内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的种类、形式、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些节目的成功都归结于不断创新。生活服务类节目如何在不断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是此类节目的生命力所在。本文以河北卫视《家政女皇》为例,从对服务类栏目的弊端、新旧版栏目的创新手法对比以及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的创意空间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论述了生活服务类节目在受众需求,内容定位,主持人形象塑造等方面的创作策略。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情感类谈话节目是传统情感类谈话节目衍生出来的,旨在关注青少年情感世界的全新节目类型.文章以湖南卫视青少年情感类谈话节目<8090>为例,从机构、文本、受众三方面分析节目的成功之道,以及如何摆脱情感类节目的同质化现象,并指出突破节目瓶颈还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电视法制节目是以普及法律知识、分析案件前后的法律意义,为电视观众提供法律服务为宗旨的社教类节目.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的诞生为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也促使受众由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创造者、分享者,人们对信息内容的质量要求也更高。在传统技术条件下,传统文化类节目普遍存在内容同质化、形式单一化、传播渠道固定化等问题,对观众吸引力不足。在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文化类节目需要充分利用新技术,创新呈现形式和传播模式,深度挖掘传统节日、历史故事、文物作品等的传统文化元素,打造富有吸引力的文化精品。其创新之路应从内容上注重深掘文化内涵,刻画视听亮点,推动传统文化内容生产与传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形式上紧扣内容本身,打造在场叙事,以全新节目形式为观众营造沉浸交互式节目氛围,为传统文化节目呈现形式树立新范式;从渠道上打通传播路径,以实现传统文化类节目的“破圈”之道。  相似文献   

12.
作品内在的创造性是著作权法律关系发生的依据和正当性基础。在著作权领域,创造性涵盖在独创性判断之中,但是,由于缺乏独创性的具体标准,作品受保护的范围无法明确界定;功能性作品的出现甚至挑战了作品独创性的底线标准。独创性标准的坚守是著作权立法的目标追求,有利于界定私域与公域的界限;同时,独创性程度、实质性相同的排除、智力投入及创作意图的考量是独创性标准判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死海古卷案是世界上第一个认可古代文献的重构可以受到著作权保护的案件,案件的裁决结果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凸显出人们对于作品独创性以及作品保护范围的传统解释具有根本的缺陷。究其根源还是在于人们对作品的概念没有进行科学的界定。作品是一种由各种存量要素和增量要素有机构成的符号组合,从存量要素、增量要素二分法的角度上看,本案所涉的"解密文本"既缺少独创性,也不属于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14.
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自身素质和修养都关系到节目的定位和操作。对于访谈类这种更注重交流和沟通的节目来说,外在的包装只要找到自己和节目的统一就不会太难,但内在的要求却需要长时间积累。主持人的亲和力和对节目的掌控能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她的作品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技巧上,都表现出了鲜明的独创性。她善于用观照的态度来抒写乱世中普通男女的生活,在作品中营造一种苍凉与坚忍的艺术氛围。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她的作品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技巧上,都表现出了鲜明的独创性.她善于用观照的态度来抒写乱世中普通男女的生活,在作品中营造一种苍凉与坚忍的艺术氛围.  相似文献   

17.
以网络宽频为载体的体育赛事直播,相较于普通视频网站和传统电视比赛转播有着巨大优势,但目前也存在着制约宽频电视发展的瓶颈。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及技术的进步、受众接受习惯的改变,宽频电视在体育赛事转播上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我是歌手》作为当下一档极其火爆的音乐类综艺节目,无论节目形式(现场演唱)、主角定位(成熟歌手),还是作品要求(经典+改编)、评委选择(大众评审团)等,都体现出消费社会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从消费文化视域对此节目进行一一解析,从中可以管窥消费文化特点及当下大众审美表征。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电视节目在黄金时段,除了电视剧播放外几乎就是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娱乐综艺类节目。相对于主流传统节目(如新闻类,社教类节目)而言,该类节目具有灵活性,易操作性,容易在短时间内赢得广大受众,同时广告赞助费用也较为可观。不过,该类节目也缺乏新闻类节目长期稳定,受众固定的特点,而且节目收视波动较大,多数节目往往高开低走,虎头蛇尾,最后夭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职场类电视节目作为一种新兴的电视节目形式出现在银屏上。这类节目以真人秀、脱口秀等形式,满足人们娱乐的需要;同时,这类节目在一定程度上对求职者从职场技能、职场理念、职场规范等方面进行教育,使求职者在求职或创业过程中更有竞争力,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本文对职场类电视节目的教育功能进行相关研究,有助于职场类节目进一步发挥其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