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校学报影响因子是衡量其办刊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越来越得到社会认可。本文作者采用中国知网2009~2013年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数据,针对2008~2012年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情况,分析我国30家农业高校学报的影响因子变化。结果发现:排名靠前的农业高校学报创刊时间都比较早;稿件质量高,学校科研综合实力强;主编、审稿团队、编辑的全面把关是影响因子靠前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高校学报分析——从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入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9家河北省高校学报为研究对象,对其2004-2007年的4年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及2008版的期刊"5年影响因子"进行统计分析,指出只有快速增强其高校的科技实力,向专业性方向发展,才能提高高校学报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吴星 《出版科学》2011,19(3):48-52
在当前报刊退出机制环境下,以57家河北省高校学报为研究对象,从类别分布、区域分布、创刊时期、出版周期、传播途径、影响因子和特色建设等方面对河北省高校学报的出版状况进行统计分析,指出只有增强高校的科研实力,借助积极的市场元素,向专业性方向发展,才能提高高校学报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刘明寿  戴国俊 《编辑学报》2013,25(3):279-282
通过分析我国农业高校学报与研究院所、学会主办学术期刊之间的差别,论证高校学报并非垃圾产品。将农业类学术期刊分为省属高校类、省级学会类和国家级学会类3种不同类型,综合分析比较3种不同类型农业类期刊在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等5项指标上的差异。统计结果表明:国家级学会学术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4个指标极显著地高于省级学会学术期刊(P<0.01);省属高校学报的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基金论文也极显著地高于省级学会学术期刊(P<0.01),而且基金论文比、他引总引比略高于国家级学会学术期刊,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分析表明:国家级学会学术期刊的大部分指标高于省属高校学报,而省属高校学报均高于省级学会学术期刊,部分指标接近国家级学会学术期刊;近3年,农业类学术期刊总体上的各项评价指标正在逐年提高,农业高校学术期刊的综合影响力较高。  相似文献   

5.
中美两国医院网站网络影响力指标对比评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两种传统的网络影响因子:总网络影响因子(WIFt)、外部网络影响因子(WIFe)以及三种改进后的网络影响因子:门诊量网络影响因子(WIFo)、医务人员网络影响因子(WIFd)、病床数网络影响因子(WIFb)对中、美两国部分综合实力排名靠前的医院网站的网络影响力进行测度和分析,通过WIF值及各种统计学方法判断医院网站在网络空间中影响力的大小是否与医院实力排名存在相关,并根据研究结果探讨网络影响因子是否能作为评判医院类型网站在网络空间影响力大小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2010~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收录的我国果树学5种相关专业期刊为研究对象,对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和他引率等8项文献计量学指标进行德尔菲法综合指标加权值分析,发现5种期刊的5年平均综合指数排名和5年平均影响因子排名完全相同,《园艺学报》《果树学报》的综合指标加权值和影响因子明显高于其他3种期刊,证明《园艺学报》《果树学报》是果树学领域的学术权威期刊。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学高校学报论文的影响因子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医学49所高校学报1998-000年论文影响因子的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其结果显示:中国医学高校学报论文的影响因子虽逐年递增,但差距较大;虽然差距较大,但已初步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与全国科技期刊相比,中国医学高校学报论文的影响因子还须继续攀登。对于造成医学高校学报论文影响因子之间的差异,分析了客观原因,就如何提高影响因子等问题,还提出了若干建议,可供学报主办单位和广大编辑同仁学习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宋轶文  姚远  亢小玉 《编辑学报》2014,26(3):222-225
通过中国知网对高校科技期刊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954—2013年,中国高校创办261种工程技术期刊,其中工程技术综合期刊80种,占30.7%,工程技术综合期刊中又以工科高校学报及综合型大学学报的工程技术版为最多,共计75种,占93.8%。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历了兴起—停滞—飞跃—发展这4个历史阶段。苏、京、沪、鄂、陕5省市出版的工程技术期刊为最多,达到126种,占全国高校创办科技期刊总数的48.3%。对其中241种工程技术期刊进行统计,平均影响因子为0.462,教育部主管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为0.620,占有绝对优势,主办单位中53.6%为"211"和"985"院校,可见期刊学术质量与高校学科优势有较高的关联度。  相似文献   

9.
文章研究中国高校主办的SCI收录期刊与本校ESI学科排名的相关性.利用ESI和InCites数据库,对4个学科领域内的部分高校主办的SCI收录期刊进行分析,研究其对学科的贡献度及与ESI排名的相关性.结果 显示,高校主办的SCI收录期刊对学科论文被引频次和发文量的增加具有一定的贡献,与ESI排名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同高校之间差别较大,部分高校期刊落后于学科发展,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建议我国高校主办SCI收录期刊从审稿流程、稿件主题、期刊集群、编辑团队等角度优化期刊建设,吸引更多本校优质成果,更好地助力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利用AltaVista、Fast、Google 3种搜索引擎在不同时间对中国大陆10所大学的总网络影响因子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表明:网络影响因子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除受其本身定义的局限外,还受到搜索引擎性能的影响;目前根据网络影响因子来分析各大学网站的影响力,并以此来对各大学的综合实力进行排名的做法尚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提升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综合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通过2013—2019年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收集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AR论文量、平均引文数、平均作者数、基金论文比等资料,采用线性混合模型分析2012—2018年各个指标年份间差异及变化趋势,并对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进行排序。结果显示,2012—2018年,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综合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由16种增加至22种,均为中文期刊,连续收录16种。影响因子、即年指标、AR论文量、平均引文数和平均作者数2012—2018年均呈上升趋势(P < 0.05),总被引频次、他引率和基金论文比无明显变化趋势(P>0.05);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综合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类期刊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亢小玉  宋轶文  姚远 《编辑学报》2014,26(5):409-411
对中国高校创办的自然科学类期刊进行全面调查,从期刊的种类、地域分布、刊物特色等方面分析自然科学类期刊的发展现状。认为:高校创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期刊——学报不会消失,只会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逐渐走上特色化的综合期刊的道路。目前,精品科技期刊战略主导了自然科学期刊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利用Google的PageRank原理进行期刊引文分析,提出期刊在引文网络中的影响力测度指标--引文网络影响力序位(Journal Impact Rank in Citation Net,Impact Rank或IR).通过对118种生物学领域的期刊进行期刊引文网络影响力测度,并将IR结果与JCR提供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 IF)值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考察二者的相关性和差异性.结果表明,IR值与IF值的相关性较弱,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其原因,IR考虑了引证期刊的权重和期刊间的相互影响,更适于反映期刊在其相关学科或领域的引文网络中的相对影响力;IF值因其实质上是期刊论文篇均被引频次,其计算不考虑期刊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引证期刊的权威性,因而更适用于期刊自身的纵向评价;IR与IF从两种不同角度评价期刊影响力,可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14.
我国英文版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淑华  王亨君 《编辑学报》2009,21(2):173-175
分析4种高影响因子期刊学科排位、国际论文比和国际引用率。结果表明:《Cell Res》和《Asian J Androl》为高影响力期刊;《Acta Pharmacol Sin》的国际影响力较好;《Acta GeolSin-Engl》的国际影响力一般。认为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确立国际化发展目标、严格把好审稿关、刊登高质量的稿件、扩大期刊宣传,是提高期刊影响力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compares the two-year impact factor (JIF2), JIF2 without journal self-citation (JIF2_noJSC), five-year impact factor (JIF5), eigenfactor score and article influence score (AIS) and investigates their relative changes with time. JIF2 increased faster than JIF5 overall. The relative change between JIF2 and JIF_noJSC shows that the control of JCR over journal self-citation is effective to some extent. JIF5 is more discriminative than JIF2.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JIF5 and AIS is stronger than that between JIF5 and the eigenfactor score. The relative change in journal rank according to different indicators varies with the ratio of the indicators and can be up to 60 % of the number of journals in a subject category. There is subject category discrepancy in the average AIS and its change over time. Through the screening of journals according to variations in the ratio of JIF2 to JIF5 for journals in individual subject categories, we found that journals in the same subject categories can have considerably different citation patterns. To provide a fair comparison of journals in individual subject categories, we argue that it is better to replace JIF2 with the ready-made JIF5 when ranking journals.  相似文献   

16.
期刊评价中的关键指标评析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期刊被引视角出发,选取影响因子、期刊h指数、特征因子、新期刊扩散因子进行评析。以国内图书情报学部分期刊为实证对象,对比这四种期刊评价指标的数值,并分析指标间的相关性。这四种指标既相关,又相异,可以相互配合弥补现有期刊影响因子评价指标的缺陷与应用偏差,现实中可以组合使用期刊影响因子、期刊h指数、特征因子和新期刊扩散因子,用于期刊评级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2000—2009年国内12所较有影响的中医药高等院校科研人员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和论文被引情况的分析,了解国内中医药院校的科研方向、科研实力和科技影响力。方法:从发文数量、学科分布、发表期刊和被引情况4方面对12所中医药高等院校近10年在SCI收录期刊发表的论文进行分析。结果:发文数量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最高,中药学论文最多,并以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论文最多。2006年以后各院校发文呈快速增长趋势。发文期刊多为中国出版的SCI收录期刊,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为3.04。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较少。1篇发表在Lancet上,影响因子最高,为30.758。结论:国内中医药院校在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虽呈上升态势,但明显比西医院校低。应加大中医药院校优势学科的培育力度,加强研究生和教师外语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了解SCI的特点、定位、投稿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我国6个学科的社科学术期刊3类评价指标及其相互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分学科而言,3个特征指标之间相关性不明显;3个转载指标间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特别是综合指数和转载量、转载率之间具有强相关性;除了复合即年指标外,其他引用指标间均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影响力指数与其他引用指标间呈现出较强的相关关系,复合影响因子、复合他引影响因子、5年复合影响因子两两间呈强相关关系;期刊特征指标与转载指标、引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转载指标与引用指标间具有中度的相关关系。评价体系不宜同时使用正相关度较强的多项指标,或者应适当控制其总权重;期刊选文时不应太注重基金论文比、平均引文数等特征指标,应注重论文的学术质量。总体上看,高等院校学报和专业社科期刊相比,3类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差异不明显,高等院校学报人不必因为影响力的原因而纠结是否进行专业化发展,而应该根据自身资源条件选择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