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吴文晓 《出版广角》2021,(13):80-82
阅读推广是高校图书馆开展各项服务的核心基础,随着当前数字资源的日益增多,高校图书馆每年用于购买数字资源的经费日渐增多,数字资源已成为其重要的馆藏资源一.数字阅读推广工作离不开作为载体的媒介,新媒体的应用既与高校读者的数字阅读习惯相吻合,也为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提供了全新途径.文章分析了新媒体下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阅读推广的优势,探究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馆新功能体验服务是数字应用技术催生的一种新的服务模式。以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新功能体验服务实践为例,基于LibQUAL+■构建了图书馆新功能体验服务满意度的新模型,分析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馆藏资源、服务内容、运营维护、用户体验都会影响服务满意度,据此提出提升新功能体验服务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解读为背景,详细梳理了济南市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的建设情况,并针对济南市图书馆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中应用新媒体与新技术创新服务体验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4.
人工智能技术给图书馆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服务给读者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本文主要分析了人工智能带给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服务的影响,探究如何在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服务中准确具体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相似文献   

5.
文洁 《兰台内外》2024,(8):76-78
高校智慧图书馆“建用脱节”“供需不匹配”等问题日益显现。学生作为智慧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如何构建符合学生体验的高校智慧图书馆亟待探究。基于用户体验理论,文章首先构建了学生体验视角下高校智慧图书馆四层次模型(直观体验、功能体验、交互体验、情感体验),并从智慧空间、智慧设施、智慧资源、智慧服务方面出发,搭建基于学生体验的高校智慧图书馆分析框架;其次,在梳理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从智慧空间、智能设备、智能资源、智慧服务角度剖析了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为了建设更加贴合学生体验的高校智慧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应紧密围绕高校育人目标,推动图书馆的智慧化转型。信息化行业应秉承以生为本的理念,强化空间与资源的智能化建设。学生应提升数字素养,积极反馈智慧图书馆的使用体验。  相似文献   

6.
李晶晶 《图书馆界》2023,(3):80-85+91
在数字中国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为更好地保障文献信息资源,推动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智慧服务转型,已将用户体验工作作为自我变革和转型升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而,源于线上服务的用户体验馆员这一职位逐渐兴起,越来越成为图书馆界关注和探讨的话题。通过介绍用户体验馆员的起源,简述用户体验馆员的定义、工作内容与能力要求,分析高校图书馆用户体验馆员队伍建设在外部环境、自身条件、工作要求及用户需求等4个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提出高校图书馆用户体验馆员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我国学术出版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影响,以及数字出版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术出版服务的优势,研究了数字出版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术出版服务的角色定位,最后指出高校图书馆学术出版服务的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简要介绍VPN技术和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利用VPN技术组建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虚拟专用网的可行性,实现方案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高校图书馆应用VPN技术,能有效实现数字资源安全传递和有效利用,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移动新媒体环境下的阅读特征和开展数字阅读推广的意义,介绍了高校图书馆基于移动新媒体的常见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模式.在研究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服务中移动新媒体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服务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英国高校图书馆界开展了数字学术服务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文章在分析英国高校图书馆界数字学术服务研究的基础上,调查英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实践,分析英国7所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的学科范围、数字学术服务团队及服务内容、数字学术服务中的合作、数字学术服务机构的组成、数字学术服务的方式。并结合我国图书馆界数字学术服务研究与实践进展,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提出建议:建立数字学术服务咨询与指导委员会、数字学术服务管理委员会,加强自身服务能力建设,为用户提供数字学术服务并与用户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合作开展数字学术服务及相关经验的交流学习。表3。图1。参考文献30。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为例,将体验营销的核心理论与图书馆实践活动相结合,从明确资源推广目标、设计资源推广主题、实施资源推广途径三方面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推广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实施步骤,有效推动了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广泛传播与有效利用,期望能为国内同类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推广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图书馆数字资源日益增多,读者对资源导引的需求不断增加的问题,介绍了美国图书馆知识导引系统LibGuides,从应用现状、应用途径、功能特点、应用实践等四个方面对该系统进行研究,提出我国高校图书馆在应用LibGuides系统开展信息服务的同时,应借鉴其服务模式与系统环境,开发国内的图书馆知识服务产品,以提升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任浪 《晋图学刊》2016,(1):36-39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给社会带来深刻的影响,高校图书馆却面临数字资源利用率日益下降、读者不断流失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当前信息服务的特点,认为高校图书馆应转变思维,重新定位,运用新媒体技术拓展数字馆藏服务空间.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含义,分析了我国高校图书馆进行该项服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针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发展提出了若干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数字化转型必然要求信息技术与图书馆业务的深度融合,而虚拟数字人作为元宇宙技术的重要应用如何创新图书馆服务已成为学界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概述数字人概念、特征、技术、现状的基础上,论文提出图书馆虚拟数字人的概念,并阐述图书馆虚拟数字人的内涵特征、信息模型、应用场景和发展建议。图书馆虚拟数字人以“数字替身”的身份为图书馆知识服务和资源利用等提供更智能化和人性化的途径,在替代馆员、知识组织、服务提供、智能咨询、阅读推广、情境陪伴、素养提升、品牌塑造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为用户带来全新体验,并有效提升图书馆的智慧化程度和服务质量,是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数据治理是重要的研究领域,数字孪生技术的出现为数据治理过程中的信息物理融合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本文以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数据治理为研究对象,结合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分析数字孪生技术在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数据治理中的应用,提出基于数字孪生的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数据治理五维模型,以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智慧服务建设愿景为例,建立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服务数据治理自适应模式架构,以期为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数据治理体系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校图书馆应用微信小程序的实践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俊丽 《出版广角》2018,(12):73-75
微信小程序具有使用便捷、开发简易和服务针对性强等特点,为众多组织的多样化形象呈现和信息传播提供了新方式.目前,高校图书馆自建微信小程序数量低于业内平均水平,主要依托集成共用小程序模式开展信息服务,小程序功能设计与服务管理尚不规范.因此,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开发自主小程序,利用小程序,助力师生的生活、教育与科研;开展社会化宣传与O2O服务;分享阅读体验,展示优秀成果,进而优化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生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美国图书馆数字游戏服务现状和具体案例进行调研, 并就所调研图书馆数字游戏进行亲身体验,得出当前美国图书馆数字游戏服务的整体现状与特点:提供数字游戏服务的图书馆以高校图书馆为主, 以信息素养教育为目的游戏所占比例较大, 游戏难度相对较低, 成功率通关率较高.并且, 将图书馆数字游戏服务划分为5种类型:在线问答类型游戏、情景模拟类型游戏、角色扮演类型游戏、虚拟现实类型游戏以及社交类型游戏, 并就每种类型游戏的特点进行阐述.最后, 给出图书馆开展数字游戏服务所应注意的方面与建议, 包括保证游戏界面简单易操作, 对游戏中嵌入重要概念的环节关卡进行过关控制, 保证游戏的趣味性, 加强游戏过程中的操作反馈以及注重前期测试反馈和后期评估.  相似文献   

19.
对基于动态精准画像的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模式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动态精准画像技术在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中应用的优势,从用户数据搜集、用户模型构建、用户画像描述角度分析了用户动态精准画像模型的构建流程,阐述了基于用户精准动态画像的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服务系统的构建,最后总结了基于用户精准动态画像的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20.
张瑶  朱莉 《图书馆学刊》2023,(11):57-60
数字人文的兴起拓宽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场景,以数字人文空间建设推进数字人文服务日益受到图书馆学界与业界的关注和重视。在梳理和分析我国部分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空间建设与服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为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空间建设与服务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