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晚报》的“今晚副刊”有个“日知录专栏”。这个专栏,中学生在读,他们的教师也在读,一般读者有兴趣看,高等学府的教授们也喜欢看,学文科的爱看、搞理工的也看。 1984年,《今晚报》创刊之初,李夫总编辑与副刊部负责同志对副刊进行了总体规划,“日知录”栏目,被称为副刊的“四梁八柱”之一。“日知录专栏”的第一篇文章叫《顾炎武及<日知录>》。借用古人书名《日知录》称谓这个专栏,是取日有所知的意思。《日知录》专栏办出特色,关键在于有一批高层次的作者队伍。晚报文章自有独特的要求,不同于杂志,也不同于日报。作者不仅要有学问且又肯写,还要能写出晚报风格的文章。编辑不能仅仅做选择者。天津的一位大学教授最初应约写来的几篇稿子,选题并不十分理想。编辑热心地做引航员。经过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2.
林仙久 《新闻记者》2005,(10):56-57
福建《湄洲日报》有一个专栏叫《纪实快餐》,自1994年创办以来,已经走过了11个年头。在全国报纸副刊每年一次的好专栏评选活动中,与全国各大报“同台竞艺”,连续九次(届)获得全国报纸副刊年度好专栏奖。曾有评论者说:好专栏自己会说话。一个地市日报的副刊专栏,能坚守十多年不衰,印证了这个简洁的判断,也说明了她具备好专栏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向来以他人为目标,今天发消息,明天抛特写;而新闻界自身也在发生许多很让人开眼界的事情。我们不妨来做一个扫描。开个个人专栏如何? 海外港台报纸都有很多固定的专栏作者。他们定期为报纸的专栏写文章,每个人拥有不少的读者。对于大陆的编辑记者和作者来说,在报刊上开个人专栏,不说绝无仅有吧,也是凤毛麟角。最近“火爆”地做一回的,是经济日报的几个“大腕”记者。 1992年初《经济日报》扩大版创刊,一版责任编辑毛铁倡议筹划个人专栏并付诸实际,该报的“冯并专栏”、“詹国枢专栏”、“范敬宜专栏”令报界为之一振,也使读者耳目一新。此后,专栏之风渐渐吹开。《新民晚报》秦绿枝(吴承惠)早先的“休息时断想”和后来的“不拘小记”专栏,使该报《夜光杯》副刊更加情趣盎然,意味深长。鸡年伊始,《羊城晚报》推出“花地专栏之页”,梁凤仪、伊始、迟轲等人的“勤十缘”、“落草集”、“说美谈情”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一张报纸能否抓住读者,就看它的副刊办得活不活、好看不好看,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报纸副刊的地位和作用。笔者结合多年来编辑报纸副刊的感受,认为办好企业副刊要突出四个体现,即紧密把握实际,充分体现贴近性;安上“新闻眼”,充分体现时效性;精制标题,充分体现冲击力;精炼文字,充分体现作品文采。  相似文献   

5.
我常到《西安晚报》副刊部创办的专栏“城市语言诊所”治病,我虽干了多年记者和编辑工作,但从“诊病”或“防病”中仍获益匪浅。“城市语言诊所”是晚报副刊部见于报端的一个小专栏,是受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表彰和读者称道的知名品牌。它常把公共场所如商场、影剧院、车站  相似文献   

6.
副刊的魅力     
黄啸 《新闻知识》2000,(10):18-20
十几年前,我是中学生,是副刊的读者。我把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北京日报“广场”副刊上的锦绣文章剪下来,剪成了厚厚的一大本。大学毕业后,我自己做了副刊编辑,一做就是10年,我的读者把我编的版面上的好文章剪下来,跟我说他们的感动和收获,我觉得自己和副刊更加有了一种亲合的关系,再看报纸的副刊,就有了职业的探寻和比较的眼光了。辉煌与没落《光明日报》今年4月17日有一篇题为《文学副刊缘何日渐“消瘦”》的文章指出;全国各地不少报纸(包括一些大报和文学专业类报纸)原有的纯文学副刊,今年都做了大幅度调整,有的…  相似文献   

7.
1994年1月《海宁日报》复刊,每周出一个副刊,一个整版。我们给副刊取名“海宁潮”,是因为海宁处于钱塘江北岸,钱塘大潮在这里形成最美的“一线潮”。有了这么一个“本土化”的名字,毋庸置疑,这个副刊所反映的内容也应该是“本土化”的。提到本土化,我们马上想到海宁最有代表性的人文资源——潮文化、灯文化和名人文化。在讨论专版设计方案时,我们认为,这三大文化是海宁的“独家”资源.且富有乡土色彩,应该成为《海宁日报》副刊的主要色彩。  相似文献   

8.
如果把报纸副刊比作绚丽多姿的飞龙,那么,副刊所设置的拳头栏目,无疑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报纸副刊注意版式设计、版面美化能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但是,副刊要想使读者读下去,进而细细品味个中感受,没有几个“叫得响”的专栏是不行的。在处理内容与形式结合的关系上,内容是首要的,而能够表现内容的重要形式是设置专栏。《新疆军垦报》星期刊创刊之初,曾以新颖的编排手段和独特的风格而受到新疆新闻界关注。但在报纸队伍  相似文献   

9.
知识性,向来是报纸副刊的重要内涵。早在1936年,著名报人萨空了就已在《立报》开设“新知识”专栏,介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企望以科学启迪民智。其中“街头科学”一栏中,还着意讲述生活中的科学,例如如何使用火柴、自来水等。时代发展至今天,信息高速膨胀,副刊当然不能再简单化地讲知识,那么,报纸副刊的知识又应以何种方式出现,才能真正贴近今天的读者呢?面对信息多元化的现状,新闻动、副刊静的传统观念已被打破,副刊要吸引和留住读者,只有将自己“激活”———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将知识“激活”。求“新”,提升知识的活力俗话说:活…  相似文献   

10.
我的领导是个普通人。首先名字很普通。大街上随便可以找到个把叫“李兵”的,他就叫李兵。其次,长得也很普通,一副眼镜底下,鼻子、耳朵、嘴巴,啥都不缺,啥都不多,而且都长得规规矩矩,没什么出格的地方。但是他又有很多出格的地方,明明是北京城里长大的高干子弟却心甘情愿做了湖南电视台农村节目“乡村发现”专栏的制片人、主持人,而且一做五年有余颇有成就。就是因为做“乡村发现”他获得了中国金话筒金奖、范长江新闻奖,还有观众青睐奖和农民信赖奖等等,后二项奖是他一生中最为得意、最为珍爱的奖。农民叫他“兵哥”,一声兵哥…  相似文献   

11.
如今,报纸越变越厚,是不争的事实。与厚报时代相呼应的是,“新闻立报”颇为流行,而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报纸副刊日益变薄,有的报社已经取消了副刊部,有的虽有副刊版,也挡不住日渐式微的趋势。但是在“报纸减副”的喧嚣声中,《淄博晚报》却逆势而为,不仅继续发扬传统的副刊优势  相似文献   

12.
1998年底,衢州晚报创刊。在日报当了几年经济版编辑后,我开始主编副刊了。副刊有庞大的作者队伍,副刊有永不枯竭的稿源,一个副刊编辑假如只是编编稿子,应付应付版面,那日子应该是比较安逸的,尤其是在我们这种报业竞争并不激烈的中等城市。然而,假如搞了几年副刊,拿不出有特色、有个性、受读者欢迎的版面,自己拿不出像样的作品,那对得起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对得起报纸的读者、对得起自己的生命吗?那能算一个合格的编辑吗?报纸给了我一个岗位,就是让我在这个岗位上要有所作为。因此,我在文学版上开出了个人时评杂文专栏——…  相似文献   

13.
专栏,是报刊上专门登载某类稿件的一部分篇幅。各种报刊都辟有许多专栏,军报也不例外。军报的专栏不仅数量多,而且分布广,从一版到八版都有专栏。据统计,军报每月见报的专栏在140个左右,全年见报的专栏总数超过200个。由此可见,专栏在军报的地位和作用是举足轻重的。统观军报的专栏,既有苦心经营十几年、几十年的“老字号”名牌专栏,也有新近崭露头角的新专栏;既有常设性专栏,也有临时性专栏;既有编辑部自己设定的专栏,也有编辑部根据读者的要求开辟的专栏;既有要闻时本版的专栏,也有专版副刊的专栏。总的说来,军报的专栏体…  相似文献   

14.
《今传媒》1996,(2)
街谈巷议话兴陕──读陕西日报副刊“话说陕西人”专栏《陕西日报》副刊近几年来设立了不少反映时代生活和现实问题的栏目,如描绘改革开放和科技、农业第一线的报告文学征文、散文征文和杂文征文,在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弘扬主旋律方面,做了很多有成效的努力。这次《陕...  相似文献   

15.
艾杰 《新闻前哨》2010,(3):54-55
武汉晚报的副刊“美文专栏”是个有韧性的版面。从体裁来说,可以说它是近代中国报纸副刊在今天为数不多的孑遗之一。报纸的新闻和副刊栏目为迎合时代消费者的需求,日新月异地变化着,但美文的格式则七年一贯制无大变化。在每次报纸改版时,美文总是遭遇变革的风暴,但最终还是保持下来。这说明,它仍然适应相当一些读者的需要;或者说,不管时尚如何变戏法。总有一些东西是永恒的,就像美文那样以小品形式表现都市人的生活体验、生活情怀和生活哲理。  相似文献   

16.
一个报纸的副刊专栏,以图文相配的不小篇幅,连续刊载两年,绵延100期,或许是为数不多的;两年之中,从市领导至普通读者,一期期耐心地剪贴收集起来,最后集成厚厚的一本“书”,这或许也是为数不多的。这个专栏,就是嘉兴日报“南湖”副刊的“嘉禾影踪”。 “嘉禾影踪”在当地读者中广受欢迎,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17.
编后     
要说的话,差不多在按语和附记中都说到了,这里只就几个“专栏”作些说明。开辟“他们在做什么?”专栏,目的在于互通声息,使大家比较及时地了解兄弟出版社的一些动态,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作什么,解决一些什么问题,帮助大家开阔一点思路。为了把这个栏目办得新鲜,有用,希望同志们,特别是通讯员同志及时把你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一些地方的报纸为了适应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高质量的追求,大量增加了各种副刊的版面。这是件好事。但是,随着版面上日益出现的“近亲繁殖”,读者不满意了,说:“副刊是广大群众欣赏的百花园,自然是好作品争奇斗艳的平台,而不是几个人的‘自留地’”。 读者的批评是有道理的,报纸副刊的“自留地”现象确实存在。只要你稍一注意,就会发现在一些副刊版面发文章的,总是那么几个人,总是几个“熟面孔”。而了解实际情况的,就知道这些熟面孔,有的就是掌管副刊的头头或他们的铁哥铁姐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1997,(6)
我与“秦镜”文/亦杰我与《西安晚报》的杂文专栏“秦镜”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她是我的“杂文母校”,也是我的笔耕园地,还是我的人生镜子。副刊部主任赵发元戏说我是从“秦镜”走出来的“杂文家”,如果把“家”改为“作者”,赵君所言大抵概括了我的涂鸦轨迹。《...  相似文献   

20.
版面之外     
版面之外秦玉瑾我在山东淄博日报做编辑工作,在给作者写信、与作者联系方面,工作做得很少。即使偶尔给作者写信,也是三言两语。偏又自我谅解: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两件事,虽说已是旧事,却使我铭记不忘。大众日报“丰收”副刊曾连续采用了我的杂文《“办法就操在我手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