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大数据时代是建立在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网络渠道广泛收集大量数据资源基础上的数据存储、价值提炼、智能处理和展示的信息时代;档案"数据价值"是一种通过大数据技术处理、挖掘和应用而获得的价值.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档案数据进行存储、分析,挖掘开发出新的档案"数据价值",为社会各界多途径提供利用,将成为大数据时代档案部门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涂有权 《声屏世界》2017,(10):16-18
与互联网的海量大数据相比,广播具有一定垂直性、小而美的用户数据也正在拓展价值.对这些数据的深入分析与管理运营,正在广播的内容生产、整合营销方面发生作用,并带来广播传播、经营等多方面业务流程与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究竟对报纸与电视两大传统媒体产生了多大的影响?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有什么样的行为特点?北京师范大学传播效果实验室通过数据调查,考察移动终端的使用对报纸和电视媒体的影响,分析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用户看电视和读报纸杂志的时间变化情况。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两种移动终端的使用都会使近三成用户减少对电视和报纸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曾岑 《传媒》2018,(9):64-6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4G网速的提升以及移动终端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直播的形式越来越受到用户追捧.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4.22亿,占网民总体的54.7%.而网络用户看直播的终端,则从最初的PC电脑,拓展到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这些小屏媒体终端.笔者认为,所谓"小屏"就是指相对于电视、PC电脑等"大屏幕"可视设备而言的,屏幕较小的、可移动的、便携的、以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可视终端.  相似文献   

5.
郑维东 《传媒》2015,(21):8-10
电视接入"互联网+",也意味着要接入大数据.大数据主要体现为用户行为数据,收视率虽然不是大数据,但作为电视观众行为数据,其和大数据之间的比较、关联、互动、融合却极为关键.在电视收看通往视频消费的转型与升级轨道上,大数据固然重要,但是还不能取代收视率;研究大数据,也非常有必要研究其对收视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拥有海量的学术资源数据,并且拥有丰富的用户行为数据。这些数据可以为图书馆推荐服务提供强有力支撑,例如,用户阅读记录、查询记录、收藏记录等都可以被用来建立用户的兴趣模型。通过分析和挖掘这些数据,高校图书馆能够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符合用户兴趣和需求的学术资源推荐服务。在当前的研究中,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场景化资源推荐服务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虽然一些研究已经开始探索使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图书馆资源推荐,但是缺乏系统和深入研究。本文旨在针对高校图书馆场景化资源推荐服务的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为高校图书馆提供更精准、个性化的资源推荐服务。  相似文献   

7.
张其濛 《传媒》2018,(12):20-22
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科技和人类生活密切挂钩,信息基础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显著.2012年,美国发布"大数据研究和发展倡议",拉开了大数据时代的序幕.随后,世界各国都发布了相应的大数据研究战略,我国"十二五"规划也把建设国家信息基础列为重要工作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施国家大数据建设,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战略.大数据的价值逐步被认知.在大数据基础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好的是建立合理的数据指标.用户产生的行为数据有很多,凡是用户操作的动作行为,都可以作为分析的目标.比如,我们可以看"用户今日登陆总次数",也可以看"用户平均单次使用时长".这些指标可以作为分析用户黏度和质量的评判标准,也可以作为产品质量好坏的评判标准.在此,笔者只举出了两个指标,但是在实际的分析工作中,需要多角度、多维度、多指标的体系来支撑实际的数据分析.那么如何建立一个合理的指标体系,如何利用指标体系产生数据价值呢?这是所有建设大数据平台的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创新了思维方式,小数据同样具有重大价值.小数据是个体用户的“全数据”,与大数据相比,小数据更具可操作性、适用性和人文关怀等特点.通过用户表达和行为感知采集的小数据,可以采用基于知识、内容、交互、协同、关联、情境、混合等的推荐算法进行分析.图书馆用户小数据的采集分析可应用于描绘个人数据报告、增强宣传推广效果、优化嵌入式服务、加强用户感受体验、提供决策决议参考等方面.参考文献9.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价值论为分析框架,分析认为不能体现大数据媒介优势的传统广告将被淘汰,能体现大数据媒介优势的广告将会形成.大数据广告一定是能彰显大数据媒介和技术优势的广告.大数据技术和媒介优势还可以使广告避免信息的不对称性和逆向选择.进一步分析提出广告价值论,客体的价值在于对主体的满足,大数据广告的价值在于广告对受众、社会和媒介的满足.大数据广告的受众价值在于其信息价值、娱乐价值、社交价值和时空价值更高;大数据广告的社会价值在于其对社会需要的满足和对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大数据广告的媒介价值在于使媒介得到时间和空间上的扩张.  相似文献   

10.
张博  雷锦 《编辑之友》2017,(8):26-31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出版界开始重视自身的数据资产,尤其是用户数据的获取和使用.但已有的关于出版业数据的研究大都关注于出版源数据,针对出版用户数据的研究较少.文章通过对大数据背景下出版产业用户的范围进行重新界定,从出版业用户数据的构成、特征、获取和应用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对大数据背景下如何合理地利用用户数据,挖掘其潜在价值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习少颖 《新闻前哨》2012,(12):16-18
以新技术为支撑的互联网发展,正呈现出多种形态的新应用。这些媒介形态的新应用,具有使用户愉悦搜索、整理互联网信息,基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操作终端,建立于社交关系,使用大数据和云技术等共同特点。它们的发展为传统媒体的转型提供了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刘高颖 《传媒》2016,(12):86-89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当然也包括新闻业.如何实现新闻与互联网的融合成为许多新闻从业人员思考的问题.2010年以来,大数据概念的兴起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一次新的契机,这就是数据新闻.数据新闻结合了数据、新闻和可视化,以互联网终端为载体,通过网络进行传播,成功地发挥了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的优势.数据新闻的广泛应用,为新闻业如何利用互联网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13.
随着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便携终端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本文对大数据的概念、缘起与发展进行了分析,对大数据应用与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并针对现有的冲击与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移动新媒体元年的2013年,随着3G网络的规模化发展和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智能移动终端+APP"的移动新媒体模式改变了中国传媒产业的格局。笔者将根据赛立信在70个城市进行的听众研究数据,分析近年来中国广播在新媒体冲击下的市场发展趋势。 广播听众及其收听习惯的变化趋势广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现实听众达6.7亿。据赛立信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电视媒体的受众接触率在诸媒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电视"的新兴产业,被称为电视融媒体。在我国,电视融媒体产业主要有广电上市中心和视频网站,还有终端硬件厂商。这一领域被称为"互联网+",从这些"互联网+电视"的创新举措中,我们可以考察中国当下融媒体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时代带来了媒介环境的变化,新媒体对传统媒体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电视媒体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转型,实现媒介融合,是所有电视媒体人寻求突围之路时要思考的难题。"微信摇电视"的出现,将电视终端与移动终端巧妙地连接起来,让观众变成用户,让用户与媒体的交互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17.
王以 《声屏世界》2013,(5):189-191
"盒子"其实是互联网电视盒的大众称呼,与传统的电视机顶盒不同,互联网电视盒可以兼容地将手机、iPad或电脑上的内容通过WiFi投射到电视上,也可以在线观看合作商提供的内容,使用户能在电视上免费观看网络电影、电视剧,分享互联网各类资源。[1]互联网电视是基于互联网的、以宽带以太网为传输链路、以电视机为终端,以互动个性化为特性,为所有宽带终端用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电视业务。[2]  相似文献   

18.
许敏佳 《传媒》2016,(8):39-40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不断发展,促使互联网与电视媒体进一步融合,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的大数据时代已经悄然到来.在大数据时代下,数字电视等一些新媒体终端发展速度非常快,电视节目的录制及传播形态都受到了极大影响,电视媒体需要做到未雨绸缪,才能够在大数据时代从容转身.本文拟从大数据时代下电视媒体发展面临的问题着手,进而探讨电视媒体的改革途径.  相似文献   

19.
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的产生,使得数据档案资源快速增加。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用户利用移动终端便捷地获取数据档案成为可能。本文针对不同数据档案的属性、所有权、使用权等存在的差异,结合移动终端的技术优势和数据档案性质,分析用户如何利用移动终端获取数据档案。  相似文献   

20.
《传媒》2014,(3)
正2013年以来,"盒战争"的硝烟笼罩了整个电视产业。互联网电视机顶盒针对的是家庭用户,将"盒子"连接互联网后再与电视机相连,不仅有电视功能,还可以在线点播和收看视频;此外,还有在线购物、游戏等应用服务。据络达咨询统计显示,2012年中国互联网电视用户规模达2610万户,机顶盒终端用户600万户;预计到2015年,互联网电视用户将达7800万户,机顶盒用户将达4610万户,总用户复合增长率56.95%。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