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颖 《新闻前哨》2013,(8):96-98
融合了手机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优势、兼具移动通讯、网络社区和人际传播等传播特性的微博,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成为公众民意表达的新平台。微博这个民意表达的新平台具有自由表达、有效整合、表达通畅等主要特质以及面临无序性、碎片化、边缘化等挑战,需要政府、公众、媒体三方共同努力促进微博这个民意表达新平台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躲猫猫"事件是我国目前网络民意表达现状的一个必然结果,并将影响我国网络民意表达的发展。作为一种公民权利的表达,网络民意表达的合法性已得到确立并对政府的公共决策产生了影响;网络民意表达的参与主体范围继续扩大、方式更加多样、内容更为丰富且行为更加理性、影响更加深远。  相似文献   

3.
张霆 《中国广播》2014,(11):43-45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主流媒体需要顺应传播环境变革的潮流,主动为民意自主表达提供有效窗口,积极回应民意关切,以切实维护民众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为着眼点,改进舆论引导,有效提升自身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网络传播方式为公众表达民意、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舆论平台,使民意表达的渠道和空间不断拓展和扩大,并逐渐生发出一种新的民意类型--网络民意.  相似文献   

5.
民意是国民意识、意志、意愿的统称,①是国家的立法基础和政府的执政根本。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民意的表达通过网络寻求到一个更加直接、便捷、充分的平台,网络民意也随之产生。②网络时评意见领袖作为网络民意的代表,集中反映出网络民意的流变特征和发展趋势,是了解网络民意的有效途径。本文期望通过对网络时评意见领袖的分析,研究其对网络民意和现实民意的影响,为构筑有效的社会沟通平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网络对媒介民意表达结构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民意表达是媒介民意表达的崭新形式,具有直接、及时、平民气质、虚拟性和整合力强等特点,在表达的主体、形式、内容、功能等方面形成了对传统媒介民意表达结构的深层变革.这种变化及其所蕴含的话语权利结构的变革,对公共管理和学科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端 《报刊之友》2012,(11):122-123
民意与大众媒体观点之间是相互表达、相互依存的关系。媒体既是民意的传播平台,又肩负着对民意的舆论引导功能。因此,大众媒体的观点必然是在反映民意的基础上,正确客观认识世界的价值体现。本文从民意与大众媒体观点的解读入手,详细分析了二者的特点与区别,并提出了在媒体观点的表达过程中既要符合民意,又不能一味迎合而导致失去正确立场,沦为民意裹挟的工具这一论点。  相似文献   

8.
"网络民意"的规制与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以独特优势塑造了新型社会舆论空间,提供了一种全新民意表达方式--"网络民意".它是传统、现实民意在互联网上的延伸,是社会事件交互作用下传播技术作为另类表达通道的表现,是当前数字化信息社会中公众民意表达的便捷渠道.  相似文献   

9.
刘小燕  秦汉 《新闻大学》2015,(1):119-125
政府回应民意的逻辑起点在于民意的产生,而民意表达的根本动因源自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三重距离:即天然距离、现实距离与"理想"距离。本质上,政府对民意的回应就是政府对三重距离的回应。在"后新闻传播时代"或社交媒体时代,政府回应民意的理性选择是要在尊重民意的基础上,明晰民意的公共性与公民性,善用"双螺旋"模式——通过话语回应与行为回应这两个维度来回应民意。旨在促使"弱公共领域"的进一步活跃以保证"强公共领域"的有效运转,并最终服务于全体民众。  相似文献   

10.
舆论与民生、民意是分不开的,从某种程度上说,舆论就代表着民生、民意。在传统媒体"大喇叭"似的舆论引导流程下,处于受传者位置的受众难以拥有能够表达自我意愿的机会和场所,而网络的出现颠覆了舆论引导的惯有模式,使受众能够适时表达,并且畅通无阻地与其他受众交流,实现真正的信息共享和意见共识。在此环境下,如何有效进行社会舆论控制是本文研究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11.
Web2.0时代的网络民意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用户参与为本质的Web2.0,以其开放性、真实性、自组织性、聚合性等特性为网络民意表达注入了新元素,Web2.0通过上述革命性的传播特性为网络民意表达搭建了以开放个人为主体的意见表达机制、以开放动态互联网为技术平台的意见组织机制以及以自组织的弱联结为主要联结方式的意见传播机制,从而使得网络民意表达变得更加开放多元、成熟理性和集中有序.  相似文献   

12.
舆论与民生、民意是分不开的,从某种程度上说,舆论就代表着民生、民意.在传统媒体“大喇叭”似的舆论引导流程下,处于受传者位置的受众难以拥有能够表达自我意愿的机会和场所,而网络的出现颠覆了舆论引导的惯有模式,使受众能够适时表达,并且畅通无阻地与其他受众交流,实现真正的信息共享和意见共识.在此环境下,如何有效进行社会舆论控制是需要研究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13.
网络民意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为公共决策的价值取舍、利弊权衡提供了重要依据。但网络民意表达如同一把双刃剑,在有利于改进政府工作、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同时,也给政府权威、社会稳  相似文献   

14.
如何把握新媒体时代社会治理趋势,将激涌的民意控制在目前国家可以接受的程度上,在实现民意充分表达的同时,又避免因民意的过度表达而冲击政府权威、引发政治冲突,这将考验政府在新媒体时代的执政智慧。  相似文献   

15.
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是新一代领导集体上台以来,针对当前干群关系紧张开展的一项群众运动,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群众监督、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提高干部的为民服务意识,增强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新闻报道作为有效的民情传播通道,起着表达民意和传播上情的重要作用,记者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必须把握好方针政策,既要表达民情代表民意,也要做好对中央政策的宣传。  相似文献   

16.
崔伟 《新闻前哨》2014,(6):63-63
信息时代,网络已然成为社会公众进行意见表达、利益诉求、舆论发酵的公共领域平台.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和网民群体的不断壮大,网络民意随之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这给政府执政能力带来巨大挑战.为及时、有效引导网络民意,处理网络舆情,政府应采取网络问政的方式来与网民互动,实现与网络民意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7.
张端 《中国广播》2013,(2):88-88
民意,是指大多数社会成员对与其相关的公共事务或现象所持有的大体相近的意见、情感和行为倾向的总称。民意与大众媒体观点之间是相互表达、相互依存的关系。媒体既是民意的传播平台,又肩负着对民意的舆论引导功能。因此,大众媒体的观点必然是在反映民意的基础上,正确客观认识世界的价值体现。媒体观点,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体表达出的具有倾向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刘倩倩 《新闻传播》2009,(10):24-24
网络的蓬勃发展,拓宽了民众参与公共事件讨论、表达自己意愿的渠道.网络民意也成为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现象入手,从传播学视角分析网络民意失实和失衡的原因,进而探讨对网络民意进行纠错与平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郭永兴 《大观周刊》2010,(41):146-146
信访制度作为我国民意渠道的重要制度渠道,是党和政府及其负责人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社情民意的一种制度化形式,也是人民群众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的制度性方式,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最受群众认可、利用率最高的表达渠道。然而,近年来的信访洪峰,却使得信访的功能和作用受到了学术界的质疑,也陷入了困境之中。作为民意渠道制度体系的一个环节和制度构成,信访困境与民意渠道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透过信访困境分析我国民意渠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于我们健全和完善民意渠道实在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和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陈淼 《新闻世界》2012,(5):123-124
网络民意是传统、现实民意在互联网上的延伸,是借助或通过网络这一信息平台所反映、表达、实现的社会公众思想、舆论的趋向和导向。本文以杭州I飙车案为例,分析网络民意对公共事件的影响,并就如何看待网络民意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