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著关系是指编辑与作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在书刊出版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编著关系是书刊出版过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因为组稿、写作、编辑加工直至出版发行后都要涉及这一关系。良好的编著关系可使好作品不断问世。业务知识和技能相差无几的编辑,有的常能组织到好的作品,编辑出版的出版物常得到作者与读者的一致好评;有的就不能。究其原因,不难发现编著关系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有人说,建立良好的编著关系是产生好作品、出版优秀出版物的前提条件。本文就编著关系产生的基础理论、存在模式与影响因素等作一阐述,旨在和同道一起对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关系作一理论性探讨。 一、人际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2.
《今传媒》1996,(6)
略谈编辑做好作者工作的几个问题文/刘俊在■文/刘俊工作的几个问题·谈编辑做好作者略出版工作中,编辑和作者是亲密的朋友和同志关系,需要相互依赖、支持和帮助。作者殚精竭虑写出好的作品,编辑想方设法编出好的作品,其目的都是为了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读者,促...  相似文献   

3.
作品组合论--"编辑"论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方法论而言,编辑是对以作品为对象的组合过程,作品之间的联系点,可作为编辑活动的组合点。由于作品具有的意识性与传播性这种两重性,它们又各由一系列因子构成,从而使作品表现出多样性,增加了作品组合的可能性。编辑活动表现为编著工程、编传工程、编用工程、编研工程四种形态。  相似文献   

4.
在编辑学、编辑史的研究中“编著合一”是一个热门话题。它被说成是古代编辑工作的基本特征或一般特点,讲近现代编辑工作时也屡屡提到‘编著合一”。然而事实上,编辑工作中从来未曾有过什么“编著合一”,它只存在于某些人的想象之中。 讲“编著合一”的论文很多,对“编著合一”作明确界说的却很少。《编辑学刊》1992年第2期上的一个论点,犹如凤毛麟角,“古代编辑的特征是编著合一。编著合一的实质可以进一步解释为:一个著作者当完成作品时也就完成了传播的载体,因而也是编辑者;一个编辑者在制作载体时也同时完成了作品,因而也是著作者。古代的写作和载体制作是一并完成的,故称为编著合一。”这段话实在妙不可言。据说,这段话“从写作和传播两个不同的角度去审视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在古代抄本时期,一个人完成了自己的著作,从写作的角度看,他是著作者;从传播的角度看,他“完成了传播的载体,因而也是编辑者”;一个人既是著作者又是编辑者,因此称为编著合一。这里最奇怪的是那个“编辑者”。世界上居然有这样的“编辑者”!研究一番,才知道这是玩弄概念游戏的结果。那位论者把相对于著作的“编辑”定义为“收集材料,整理成书”,然后撇开其中的“收集材料”和“整理”,把“成书”(这里的“书”只是  相似文献   

5.
从编著合一到编著分离(上)刘辰目前,编辑史研究还处在初拓阶段,在某些问题上不免众说纷坛;但多数研究者大致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的见解是相同或相近的。这些问题可以归结为4点:一是认为传统的编辑界说“收集材料,整理成书”是古代特有的编辑现象,可以为编辑史研究所...  相似文献   

6.
书籍编辑是个历史概念。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概念内涵也相应变化。我国古代编辑大多集编著于一身。近代以来,书籍编辑一改往昔编著合一的面貌,仅承担为出版书籍准备稿件的任务.成为从事传播信息的独立社会职业。本文阐述的角色定位,指的就是现代意义上的书籍编辑。  相似文献   

7.
刘玮 《新闻前哨》2002,(3):42-42
在编辑工作中,编辑的思想、理论和专业知识常起主导作用,但我以为,编辑在处理与稿件有关的各种人与人和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的原则和方法也是不可或缺的。国外传播学通常把编辑叫做传播中的“把关人”。编辑的活动都是围绕着作者和读者之间建立更  相似文献   

8.
细节     
在我们看过的电影和电视剧中,总还是有那么几部印象深刻的,以致若干年后想起它们,还有几分感动.而细细品味这些作品,打动人的不一定是其题材之重大,场面之恢宏,或包装之华丽,而恰恰是一些在不经意间拨动观众心弦的细节.好的作品往往是能寓大于小,于细微处见真情的. 想想我们编辑这一行,何尝不是如此. 在编辑的日常工作中,也有许多被视为是"细节"的事.正因为其"细",常不为人所重视,认为无关大局.其实,其中有不少细节直接关系到编辑工作的成败和编辑修养的磨砺.下面说一点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周少华 《今传媒》2003,(4):79-80
在报刊、图书出版过程中,编辑工作既是其开端,又是其核心。而编辑的工作对象是作者的作品,因此,编辑与作者的关系也就成为编辑工作中的重要主题。从编辑业务的角度看,作者与编辑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作者为编辑的工作提供“原材料”,编辑则将作者的劳动成果进一步加工、制作、包装成适于批量销售的“产品”。但是,在编辑工作中,编辑权利与作者权利也可能发生冲突,这种冲突主要表现在编辑的稿件加工权与作者的作品“修改权”及“保护作品完整权”之间  相似文献   

10.
好新闻,是广大读的迫切期待,是每一位新闻工作的不懈追求。如何发现,采写和编辑好新闻,不少同志都有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可谓仁见仁,智见智。我以为,好新闻与好思维密切相关,有好思维才能产生好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1.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职工化素质的进一步提高,职工对企业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报纸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报今后的生存和发展,而编辑意识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报纸的质量。报纸编辑意识体现在报纸编辑的全过程,在编辑过程中起着方向性的作用。因此,一张报纸有没有好作品,有没有好新闻,与编辑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创作好新闻的角度来说,编辑的大局意识、新闻意识、精品意识是三种最基本的意识。  相似文献   

12.
科技期刊编辑实践中常见的著作权问题剖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马敏峰  施业  熊水斌 《编辑学报》2003,15(3):172-174
结合编辑工作实际,对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实践中常见的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等几个著作权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在编辑实践中,不能发表违禁作品;未经作者授权不要改动作者署名;正确行使编辑修改;在对稿件的编辑加工中保护好论文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3.
机遇,对于任何渴望成功的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对于编辑,也绝不例外。这是因为,编辑策划好选题,需要机遇;编辑发现好作者,需要机遇;编辑推出好作品,也同样需要机遇。对于编辑来说,书内有机遇,机遇在知识中;书外有机遇,机遇在素质里。机遇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机遇有多发性,也有易逝性;机遇有时代性,也有时效性。机遇,速可得,坐可失。  相似文献   

14.
编辑角色是指编辑掌握和发挥某种功能所充当的角色。编辑角色大致分为三种基本模式:书斋模式、中介模式和策划人模式。从编辑的形式看,应包括编选、编订、编录、编校、点校、编撰、编纂和编著等,即原创以外的作品都应属于编辑范围之内。编辑作品不仅要求编辑者大量占有材料,而且要求编辑者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广博、专门的知识,因此,中国古代的大部分典籍的编纂均由大学问家所为,这些坐在书斋里的大学问家、大编辑家或秉承统治阶级意志,或出于表现自己的思想,或出于教化的目的,均与市场无涉,而且当时还未形成图书市场的条件,所以这些编辑家…  相似文献   

15.
董莉 《编辑之友》2004,(3):34-38
编辑行为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编辑作品质量的优劣和编辑本身社会形象的好坏,并从根本上关系到编辑事业能否保持应有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编辑行为,分析其中的亚健康问题,对于摆脱亚健康的困扰,使编辑行为保持应有的健康方向,从而提高编辑活动和编辑作品的质量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价值。本文试对编辑行为亚健康问题作一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谈谈编辑职业道德修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4年2月,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颁发了《中国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科技编辑应自觉遵守,做出版行业职业道德的模范实践者,在出版界树立良好的形象。道德,一般是指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加强编辑职业道德修养,就要调整和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编辑与社会的关系编辑要有献身于社会的精神,甘当无名英雄,把自己的心血和才华凝结到别人的作品中去。园丁辛勤培育林木,而自己却不一定享受林木的硕果和芳荫。编辑也是这样,默默地奉献于社会,而自己所付出的劳动和代价,并不要求为世人所知。…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编辑报刊还是编辑图书,要想做个好编辑,的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编辑”要投人好多精力,学习好多知识,做出好多尝试,历经好多磨难,甚至付出好多牺牲。“好编辑”的一生是在不断结识好作者、不断赢得好文稿、不断发出好作品中度过的。笔者从事编辑工作的时间虽不算长,编发的好稿虽不算多,但却亲跟目睹了自己周厨不少好编辑编发出的不少好作品。现不揣冒昧,以小诗之形式,将编辑赢得好稿的七条“秘诀”总结出来,并告示天下诗曰.  相似文献   

18.
问:我经常给报社投稿,但至今还没有与编辑见过面,你能否谈谈编辑的心理? 答:你想了解编辑的心理这很好,人们常说:做生意的要了解行情,写报道的要掌握版情。版情是什么?我的理解是编辑的意图。编辑的心理学我没有研究过,但是从我多年当记者与编辑打交道的过程中,感到编辑是非常喜欢好稿子的,而且对于鲜活的货(稿)也舍得给好版面。编辑会识货(稿),你写了好稿一般是埋没不了的。不能因为一篇应该见报的稿没见诸报端,就笼统地说编辑没水平。人们常说,编辑是无名英雄,天天为“他人做嫁衣”,确实如此。他们辛勤的劳作应该受到记者、通讯员和读者的尊重。  相似文献   

19.
书名:壮丽中华编著:车夫出版单位:云南美术/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1999年2月这部航拍摄影作品集,作品主题昂扬向上,思想内涵深邃,气势恢宏,艺术精湛,洋溢着时代气息。作品编辑加工精细,印制精美。书名: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发展思想导论作者:王元璋出版单位:新?..  相似文献   

20.
编辑作品概念重构●叶向荣【长沙】在研究编辑概念的过程中涉及到编辑作品概念,我发现我国《著作权法》的编辑概念和相应的编辑作品概念,存在逻辑矛盾和法理缺陷,应当纠正。我认为编辑是组织、审阅、编选、加工原创作品而形成新作品(编辑作品)的著作活动,及从事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