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适应网络化、数字化的现代信息环境和大学读者对文献信息资源的日益走专业化的需求,全国很多高校图书馆都逐步建立起学科馆员制度。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对促进图书馆信息资源交流,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实现图书馆服务创新,提高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水平,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在新技术环境下,学科馆员的图书馆信息咨询方式、参考咨询服务内容和手段仍过于单一。通过借助Web2.0技术,依托日趋完善的高校校园网,为学科馆员进行服务创新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一站式服务"是近年来图书馆引进的一种先进服务理念,它极大地满足了读者多方位的信息需求。在这种服务模式下,信息咨询服务的一站式势在必行。如何提高信息咨询服务质量和效率,提高读者满意度,成为高校图书馆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探讨的主要目的是将知识管理先进理念引入到一站式信息咨询服务中来,以尽快提高信息咨询服务质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项具体实施措施:基于知识的信息资源整合、实现知识创新与共享、以读者为中心进行业务流程重组。  相似文献   

3.
高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刍议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高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是一种基于Internet的数字化服务机制,它包括有FAQ、电子邮件、实时交互咨询服务、多媒体教学软件指导读者使用信息资源以及学科专家咨询系统解答读者咨询等,文章还指出服务过程中需要的技术支持和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4.
信息咨询服务是以读者需求为契机,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为基础,为读者提供搜集、检索、揭示、传递信息的服务。网络时代,信息咨询服务将成为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内容之一,咨询职能将是图书馆的核心职能。高校馆传统的参考咨询主要是答复读者有关图书馆使用知识方面的询问、定题服务、编制书目索引、检索查新、帮助读者使用目录、指导使用工具书等,以手工检索为手段,以本馆读者为对象,但主动性不强。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咨询是在传统咨询服务的基础上,重点在于利用现代化设备为用户提供咨询、决策、顾问、中介、代理等服务。  相似文献   

5.
结合国内外移动参考咨询服务的发展沿革,基于参考咨询服务的内涵,建立移动参考咨询服务需求的访谈框架。以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为样本馆,以25名读者为样本对象,采用访谈法对移动参考咨询服务的读者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样本读者更关注移动参考咨询在服务方式上的方便性、服务提供上的主动性以及服务内容上的实用性。最后,提出高校图书馆移动参考咨询服务应以移动校园为契机、加强主动营销以及创新特色项目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针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移动参考咨询服务的发展,对其需求空间做初步探究,提出高校图书馆移动参考咨询服务的发展策略。[方法/过程]通过德尔文意义需求理论及模型的分析,将移动参考咨询服务划分为:移动信息咨询、移动导读推广及移动检索教育服务,建立移动参考咨询服务需求的调查框架,对移动参考咨询服务的读者需求进行调查。[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样本读者对移动参考咨询服务整体需求较高,对其内容需求广泛,其中对移动检索教育的需求最多。高校图书馆应从服务升级、拓展创新、人才培养、个性化服务等方面做好移动参考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工作的开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琛 《津图学刊》2004,(4):42-44
高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是一种基于Internet的数字化服务机制,它包括有FAQ、电子邮件、实时交互咨询服务、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指导读者使用信息资源以及通过学科专家咨询系统解答读者咨询等,文章讨论了数字参考咨询开展过程中需要的技术支持和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8.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研究目的和高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系统的构成要素的探讨,构建一个面向需求驱动的,提高读者信息素质和学科馆员服务能力的,以解决读者问题,促进知识创新为最终目标的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服务模式,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知识服务是指导现代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创新的重要理念。通过对知识服务视域下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创造性、个性、参与性、贯穿性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创新高校参考咨询服务的三点策略:重视学科馆员的培养,建立参考咨询团队;鼓励主动性参考咨询服务,加强参考咨询团队与高校科研项目的联系;加强校际合作,实现学科资源共享及学科馆员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0.
高校图书馆创新参考咨询服务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科研用户的需求。高校图书馆要积极创新参考咨询服务模式,为科研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在科研范式变革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用户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分析了当前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主要内容,探究了参考咨询服务模式创新与服务平台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复合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复合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有机结合体,在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复合型特征,其参考咨询服务应定位于复合型参考咨询服务。本文从馆藏建设、用户需求、服务模式以及参考馆员素质等方面,对复合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图书馆在有效解决用户越来越多信息需要的同时,也改变了信息服务的方式。本文提出一种支持用户信息需要的三级化参考服务系统。数字化图书馆正呼唤着适应这种三级化服务系统的信息参考服务。  相似文献   

13.
高校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与知识服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1世纪高校个性化教育,致使高校用户由群体化信息需求向个性化信息需求转变。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难以满足用户日益扩大的个性化的信息需求。本文分析了个性化信息需求特点,并以张晓林教授提出的知识服务理论作参考,以信息服务作比较,阐述了知识服务是一种主动的个性化服务,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重要环节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14.
集成服务--网络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趋势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金明华 《情报学报》2002,21(1):81-84
本文研究了图书馆在网络时代的重新定位问题 ,认为集成信息服务模式将会较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文章分析了集成服务提出的背景、必备的环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指出集成服务这一建立在网络环境下的基于用户需求、信息资源变化及信息技术发展三位一体的信息服务必将成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图书馆自习区有限定位管理方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图书馆自习区学生占座现象是长期困扰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的一个难题。笔者结合自习区管理实践,从读者需求的角度出发,对现有图书馆自习区座位资源按用途进行分区分类,摸索出一套有限定位的管理方式,通过完善管理、总结经验,初步形成了读者自习室一站式服务体系。图书馆自习区有限定位管理方式的建立对高校图书馆的现代管理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论文提出微博在图书馆信息交流服务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它能够给予读者平等的话语权,与图书馆形成良好互动;能够创造多功能虚拟聚合社区,提供读者参考咨询的平台;能够实现信息推送和学术交流。论文还对图书馆开通微博的可能性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针对当前创客空间提供创新创业服务不足的现状,研究大学生创客服务需求,以期为创客空间服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扎根理论为调研方法,通过初期访谈整理编码得到大学生创客服务需求模型。根据大学生创客服务需求模型设置问卷,通过发放网络问卷,验证模型是否合理。[结果/结论]大学生创客服务需求模型主要包括两个核心服务需求,即信息知识情报服务需求和创新创业环境服务需求,前者具体包含双创基础知识、信息服务需求、知识服务需求、情报服务需求;后者则包含环境氛围、运行模式、宣传推广、保护机制和专业指导。对回收问卷数据进行整理,通过SPSS探索性因子分析,最终验证该模型合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在分析大学生信息行为的基础上,提出以知识组织和个性化定制相结合的信息服务对策,提高大学生信息收集及综合利用的能力。[方法/过程]结合大学生信息获取能力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的信息服务需求,提出嵌入科研过程的信息发现、组织、跟踪与利用的服务模式,为提升大学生的信息敏感性及判断与利用能力提供帮助。[结果/结论]提出引导大学生早期步入专业领域知识学习的信息服务模式与对策,旨在解决大学生信息获取的盲目性和对互联网模式的依赖性问题,为高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指出参考咨询服务是各级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业务之一,一直为图书馆界所重视,而国家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政策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往往为各图书馆所仿效。以美国国会图书馆、英国大英图书馆及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为研究对象,由参考咨询服务政策分析比较国家图书馆对于服务对象与范围的界定,并藉此针对我国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发展提出相关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交往行为理论视域下的大学图书馆交往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图书馆交往服务是基于图书馆2.0的、面向未来的全新读者服务理念与方式的建构。它明确了图书馆员和读者均为交往的主体,强调了主体之间交往的交互性和互惠性,突出了交往行为的常规化与生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