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档案记忆观对社群档案的开发利用具有理论指导和方法创新的意义。通过从视角、主体、内容、手段四个方面分析档案记忆观对社群档案开发利用的影响,提出档案记忆观视野下社群档案开发利用应在理念层面采用多元理念创新开发利用方式,在视角层面运用多维视角把握开发利用内容的侧重点,在模式层面建立档案馆与社群、公众和其他文化遗产机构之间的多方主体合作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2.
社群档案是具有共同身份特征的特定社群成员所形成的、记录社群历史的文件集合。加强社群档案建设,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多元发展,拓展档案工作职能。但是,我国社群档案建设面临着物理困境、文化困境、理念困境和身份困境。国际档案界对于社群档案认知的变化启示我们:在社群档案的建设过程中,社群成员的主动构建至关重要,档案学者的“过程向导”与“前端指引”愈发关键,社群档案价值形态与社会包容度息息相关,应积极倡导合作。因此,在当前国内环境下进一步建设社群档案,应立足于社群档案记忆价值的实现,打造社群档案“联合体”,追求学科融合发展,发掘中国特色的社群档案。  相似文献   

3.
欧美国家社群档案工作存在保障弱势群体权益,感悟社群历史的变迁,重构既有的建档规则三大理念.欧美社群档案建设的主要工作方法是借助互联网,实现社群档案的网络化收集、存储与共享;通过激发社群成员对社群档案的兴趣,获取广泛的支持和参与;加强与官方机构及社群间的协作.我国可以借鉴欧美社群档案建设的经验,在国内档案网站增设"社群档案"板块;广泛深刻地挖掘身边的档案资源;充实档案资源以优化社会记忆体系.  相似文献   

4.
档案与身份认同研究是档案学领域近十年的热点议题之一。在中西比较视野下,国内相关成果聚焦档案、身份认同、集体/社会记忆的综合研究,关于社群档案与身份认同的主题研究,关于档案或档案工作/职业的身份认同研究,关于档案管理或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与身份认同的研究等;国外则聚焦于档案与身份认同的关系研究,档案在身份认同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档案在身份认同中的功能实现路径研究,档案工作者在建构身份认同中的能动作用等。在后现代思潮的裹挟下,档案与身份认同研究或将朝着更加多元、开放的方向发展:转向社群、聚焦个体的同时,深挖档案的身份认同价值;关注共同体,探索档案叙事的无限可能性;更加关注档案实践的深化与延展,消解与应对后现代档案观的虚无倾向。  相似文献   

5.
过去二十年内,西方国家如火如荼地开展关于社群档案的项目、活动,并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围绕社群档案的政治动机、社群口述记忆、档案馆合作关系、社群参与模式等主题展开论述,而国内档案界却对此鲜有关注,社群档案理论的引入似乎遭受挫折。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缺乏相应的政治哲学思潮和权利意识,同时面临着文化转译壁垒与学科归属问题以及与中国档案理论与实践的相容相适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社群档案、档案鉴定、档案伦理、个人存档、社交媒体五个主题领域对国外档案学研究热点进行了述评,并与我国档案学研究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国内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指明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荷兰华人社群档案受到乡土中国差序格局的影响,具有记录意识被动、档案宗族化聚集、依赖公共档案、寻求中庸话语等特征;其也受西方团体格局的浸染,具有重口述档案、重个人隐私、重民主参与、重多元自治等特征。由此,文章提出“移民社群档案”研究应反思集中保管、公共开放和档案话语等问题,尊重移民的区域流动性、个体的身份认知悬浮,将定义权和解释权交还给社群或个体。  相似文献   

8.
档案的文化属性和文化价值一直备受档案界关注,然而它们真正发挥的功效并不尽如人意。笔者运用横向思维作为研究方法,试图从新的视角入手,拓展档案文化事业研究的思维视野。首先梳理档案文化建设中的跨领域研究现状,对国际上探讨的热点,如文化机构融合、集群服务等研究进行介绍,然后对国内实践的关注点城市记忆工程和“中国记忆”数据库进行概述,最后提出基于更广阔的思维背景下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
社群档案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多样性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从历史上看,英国悠久的地方史研究传统为社群档案在英国的兴起奠定了基础。英国社群档案的地缘性、自治性、多元性等特征,使其对于构建集体记忆、强化身份认同、维护社群权益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社群档案实践打破了档案活动的传统框架,引发了档案界对档案边界、参与式档案模式、档案职业融入等问题的现实思考,促使人们从更为广泛和动态的视角去探索和挖掘社群档案的现实价值与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图书馆学、情报学及档案学(简称“图情档学”)是当代培养新型信息知识人才的重要学科,本文揭示“十三五”期间图情档学科中外期刊论文的研究热点及趋势,以期为我国图情档学科的未来研究提供些许思路,有助于推动图情档学科的发展,提升学术话语权。[方法/过程]选取国内的CNKI和国外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以2016-2020年图情档的核心期刊论文为研究样本,运用Citespace、VOSviewer、Gephi等可视化软件,从发文量与被引量、关键词共现及时区分布揭示中外文期刊的研究热点以及发展趋势。[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十三五”期间,中文期刊论文的发文量呈逐年略递减趋势,外文期刊论文发文量呈现上升趋势,学科领域的研究逐渐面向国际化;中外期刊论文研究热点呈现研究主题多元化、“图书馆”相关主题研究逐步深化、论文主题紧跟本学科的研究热点与动向,但各有侧重等特点;整体呈现出对传统研究领域的坚守与深化,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向社会公众领域的拓展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时代,政府网页资源的凭证价值、历史价值和记忆价值面临着来自长期保存方面的严峻挑战,因此政府网页归档问题备受国内外政府部门、档案馆、图书馆等关注。本文在介绍我国政府网页归档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在宏观层面,存在缺乏统一的领导主体、缺乏完善的法规体系及缺乏灵活的合作机制等问题;在微观层面,则存在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不明确、归档技术和标准不完备及归档所需成本与效益不对称等问题。根据上述问题,本文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从宏观上,需要确定档案馆的主导地位,完善法规制度、细化标准并促进交流、加强合作;从微观上,则需根据网页栏目特点明确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采取适当的网页归档技术以及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防疫档案能真实、准确反映疫情发展的历史过程,科学开展防疫档案管理,有助于提高防疫应急能力、提供防疫经验借鉴。[方法/过程]本文以时间维度为线索,从疫情周期和文件生命周期叠加视角出发,首先分析了两者的内涵与关联,其次归纳出疫情潜伏期、疫情暴发期、疫情恢复期的文件形成特点,最后探究各阶段防疫档案管理的工作重点。[结果/结论]建议疫情潜伏期需提高防疫档案管理意识,建立重大疫情防控档案管理机制,基于存量档案提供预警决策信息;疫情暴发期应组建防疫档案管理团队,明确防疫档案归档和收集范围,推进防控期间的政府信息公开,灵活开展日常业务;疫情恢复期应构建防疫档案专题数据库,参与公众健康档案研究,支持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开展卫生健康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立足新《档案法》和《"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背景,探讨我国电子档案管理标准建设现状与推进策略,对于推动电子档案管理标准化和档案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文献研究、网络调查与内容分析方法,全面梳理我国现行电子档案管理国家、行业、地方、团体和企业标准的建设现状,分析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具体推进策略。[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我国电子档案管理标准具有数量渐进增长、内容渐趋多元、体系基本成型的特点,同时存在专门立法缺位、内容陈旧滞后、可操作性较弱、"内向"思维主导等问题。加强我国电子档案管理标准建设,需要充实法规依据、立改废释并举、强化应用导向、注重双向转化。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国内部分综合、高校与科研档案馆颁布的64份人物档案管理规范为文本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各规范主要使用“人物档案”和“著名人物(名人)档案”两类称谓,但实践中只为“著名人物”建档;采用明确指向和模糊指向的双重标准确定建档对象;虽然对归档范围的描述较为一致,但全宗内档案的分类体系较为多样;归档范围较宽泛,且部分属于私人档案,需通过移交、捐赠、寄存、征购等方式收集。研究认为,各规范在建档对象、范围等问题上取得了共识,在术语、分类等方面还存在分歧,国家层面(国家档案局)主持制定人物档案管理规范的时机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比较研究法,以中国《档案法》与英国《公共档案法》为研究对象,从结构体系、内容侧重、管理机制三个方面进行差异性分析,同时发现两者在定位、内容等方面存在共性,即同属于单行法、确定归档范围、注重档案开放且强调凭证作用。在此基础上,中国《档案法》应立足实际,从细化档案费用规定、强化私人档案管理、优化档案封闭期限等角度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是网络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内外社交媒体存档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梳理,形成比较完整的综述内容,为国内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过程]基于多学科视角,通过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得到社交媒体存档领域的文献分布情况,总结社交媒体存档的理论基础,从宏观层面将社交媒体存档理论与实践研究归纳为"目的与主体""政策与指南""问题与障碍"三个研究主题并展开综述。[结果/结论]国内外社交媒体存档研究具有发展速度较快、与实践结合紧密、区域发展不均衡等特征,在未来研究中需要重视研究对象的变化、管理标准的构建以及多主体间的协作。最后对国内社交媒体存档研究与实践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选择国家精品课程项目作为高校质量工程项目归档范围及要求的范例,分析了国家精品课程项目按过程建设、按内容建设及材料载体分类所产生的档案,并就如何做好国家精品课程项目材料归档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当今,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实体档案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何做好实体档案与电子档案管理,笔者认为:首先要厘清实体档案管理的历史发展及其特征;其次要弄清档案馆(室)在实体档案保护与信息化管理中的角色定位;三是档案馆(室)应在实体档案管理与信息化管理交互并存中赢得主动。任何一个时期的档案记录与管理方式,都与人类文明和技术进步相适应,电子档案同样是档案存在的一种形态,同实体档案还有一个长期并存的过程。因此,我们对实体档案不能轻易言弃,而要注重把信息技术运用到不同形态的档案管理中,确保实体档案安全和信息化条件下档案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郑芳芳 《档案》2020,(1):41-47
人工智能技术在会计档案管理中有较大应用潜力。在会计档案管理中,我们可以借助机器学习技术,确定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与保密等级、挖掘其潜在价值,并构建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会计档案知识库系统模型;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高会计档案查准率与查全率、帮助其实现自动编研,并构建会计档案语料专用分层系统模型;借助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核查会计档案形成主体与内容真实性;借助人机交互技术,为满足会计档案用户多样化需求、提升用户体验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20.
文章立足于公共文化服务视阈,探究档案微博现状,为档案机构开展与优化档案微博服务提供参考意见。选择八个有代表性的档案微博账号作为样本,通过西瓜数据平台,对样本微博运营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总结当前档案微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优化策略。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背景下,档案机构可以从组织、观念、内容、认证四方面对档案微博服务进行优化,提高档案微博的档案服务能力与质量,进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