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闫璐  杨刚  赵江元 《图书情报工作》2021,65(23):106-115
[目的/意义]提出和构建网络舆情观点团簇演化等级,以描述网络舆情受众的群体性观点的状态随时间与事态变化的演化程度,对于网络舆情导控与精准引导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方法/过程]基于LDA与CNN神经网络构建网络舆情观点团簇演化等级测度模型,并以"翟天临知网事件"为实验对象,验证演化等级这一指标的有效性。[结果/结论]网络舆情观点团簇演化等级能够很好地体现网络热点事件群体观点状态的演化,在展现3个维度的属性数值同时也能反映观点团簇较前一时间节点状态的演化程度,提出的观点团簇演化等级测度结果精准地体现事件观点的各个演化高峰,为有关部门对网络舆情群体观点的靶向引导提供新的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 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有助于从海量的舆情信息中及时获取所需关键性信息,为其有效分析提供数据保障。[方法/过程] 通过对当前舆情信息获取研究现状的综合分析,明确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并发获取的模型构成要素,融合DEMATEL、AHP、FMF三种数理分析法进行模型构建并据此展开实证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所得数据结论与舆情事件客观情况较为相符,可以作为舆情信息并发获取判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整合定性与定量的舆情研究视角,统一多模态研究对象,实现网络舆情信息受众的观点测度,可修复网络舆情分析与治理的理论与实践裂痕。[方法/过程]通过引入网络舆情场的概念,对网络舆情信息受众、受众观点测度的内涵进行诠释,就网络舆情场与信息受众观点测度的逻辑关系加以辩证讨论。[结果/结论]提出网络舆情场内舆情受众观点测度机理和具体测度路径,为后续网络舆情场中的网络舆情信息分析、多维度信息受众观点测度,受众认知规律发现,网络舆情监督和管控限制等层面的研究做相应铺垫。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 从定量化角度研究舆情群体极化现象,建立网络舆情群体极化度的量化计算和极化趋势预测方法。[方法/过程] 从物理学中场的思想出发,引入观点势场描述舆情场内各网民节点间观点的相互作用,构建个体观点势和舆情场观点势场强度的计算模型和观点演化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实际网络舆情传播的天然社区特性、节点观点影响力特性、观点的惯性特性和网民节点虚实的时变特性,认为个体网民观点的演化主要受所处舆情场的观点势强度、自身观点惯性的影响;通过仿真实验,重点分析模型中舆情子场是否封闭、节点虚实转换触发阀值、观点势影响因子等影响因素对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影响。[结果/结论] 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与实际网络舆情观点传播与舆情极化形成过程较为相符。所提出的模型中网民观点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舆情场这个中介完成,相较于基于网民个体之间观点直接相互作用的舆情演化模型,其复杂性和实现难度大大降低,利于基于模型构建实际网络舆情极化预测与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针对中文网络客户评论,从消费者真实购买体验的网络平台上抓取在线评论信息,构建基于在线评论情感隶属度模糊推理的网络口碑监测评估方法,有助于企业实时监控网络口碑舆情。[方法/过程]以美国消费者满意度模型(ACSI)为基础,从感知质量、感知价值、感知期望和感知情感4个属性方面构建在线评论网络口碑监测评估模型,结合情感隶属度模糊推理算法,从数据准备、情感分析和网络口碑舆情监测评估3个研究阶段,通过模糊推理系统设定计算规则,采用Mamdani方法对网络口碑舆情进行监测评估。[结果/结论]以亚马逊手机品牌在线评论为例进行实例验证,提出的基于情感隶属度模糊推理的网络口碑舆情监测评估方法得到较好的实验检验效果,可以为在线产品的网络口碑舆情监测评估提供信息决策。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针对当前我国多媒体网络舆情响应问题,梳理并提出以危机风险分型为基础的政府组织响应路径整合匹配、响应工作流程模型构建机理,以期为管理决策者提升资源整合能力、网络舆情危机精准响应效力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对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危机动力要素的作用进行分析,提取出网络舆情危机风险分型的基础系数,并以多元结构网络舆情信息的多媒体传播路径为视角提取网络舆情危机风险分型叠加系数,再逐一提取各风险分型下网络舆情危机响应的工作要点。[结果/结论]根据主体结构要素、媒体效力要素、客体属性要素危机作用形态的排序组合,在其关系节点上建立多媒体网络舆情危机等级基数。根据本体成分分化后对舆情危机的不同影响效果,建立多媒体网络舆情危机加成系数。建立多媒体网络舆情危机风险分型模型,将舆情危机风险解构为等级系数和加成系数。从而更为准确地描述舆情危机的表征,有利于判断舆情危机的未来发展态势,提高与既往舆情危机案例匹配的速度与精准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研究大数据环境下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要素和运行机理,为相关部门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监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大数据技术、舆情理论、信息传播理论为基础,对大数据环境下多媒体网络舆情的特征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大数据环境下多媒体网络舆情传播的主体、客体、媒体、本体、空间5个要素,在此基础上重点归纳总结大数据多媒体网络舆情传播机理,并构建传播机理的总体关系架构。[结果/结论]揭示多媒体技术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内在运行规律,为大数据环境下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研究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网络舆情衍进指数构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提出和构建网络舆情衍进指数,以描述网络舆情演化过程中常衍生出新的子话题的现象,对于舆情预警、预测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方法/过程]以文本聚类结果和文本聚类有效性为依据,提出网络舆情衍进的判别标准和舆情衍进指数的构建过程,并以"教科书老赖"这一事件作为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所构建的舆情衍进速率指数可以用于描述舆情衍进。在突发期阶段话题舆情衍进指数最高,此后逐渐下降,这一阶段的舆情衍进最为剧烈,子话题的出现呈现爆发性增长;舆情衍进指数在舆情蔓延期内出现阶梯式下降,此后保持为负值,舆情的子话题开始逐渐减少,舆情内容本身由发散转为收敛;进入消散期后,子话题数量趋于稳定。作为舆情衍进速率的测度和舆情衍进的判别方式,舆情衍进指数为舆情监管和舆情预警提供了全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作为科学学预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主题热度预测旨在揭示学术前沿和发展趋势,辅助学者发现前沿选题,支持科研管理机构科学立项。[研究设计/方法]提出基于期刊影响因子的学科主题热度计算指标(TP-JIF),构建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学科主题热度预测模型(TPP-LSTM),并以LIS领域数据为例,通过时间切片的形式抽取、计算学科主题的热度序列,检验不同长度时间序列下模型的各项误差。[结论/发现]相对于RBF-SVM、Linear-SVM、KNN、Naive Bayesian等模型,TPP-LSTM预测模型可有效表征学科主题热度时间序列的特性,当时间序列长度为4年时预测效果相对较好。[创新/价值]提出的基于期刊影响因子的学科主题热度计算指标,能够有效刻画不同学术刊物对学科影响的差异,规避了单纯依据频率计算热度的弊端;构建的学科主题热度预测模型,有效表征了学科主题的时间序列变化规律,减小了各项预测误差,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多媒体网络舆情知识库群互操作机理能够快速、高效、精准地为政府舆情监管部门提供网络舆情监控服务。[方法/过程]在探讨多媒体网络舆情知识库群互操作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多媒体网络舆情知识库群互操作要素、机理进行分析,从数据聚合、子库协同、调度管控、算法匹配、需求反馈、交互服务、协议适配7个方面展开知识库群互操作机理论述,并深度解析机理与要素、过程以及机理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结论]完善多媒体网络舆情知识库群互操作的基础理论研究,为多媒体网络舆情知识库群建设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对齐佳音教授等的著作《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与网络舆情作用机制研究》做出评价。[方法/过程]从内容体系特色、创新之处和研究价值3方面对著作做出客观评价。[结果/结论]该著作聚焦于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与网络舆情之间的作用机制视角,从宏观、中观、微观、决策4方面研究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爆发基本规律、网络舆情态势感知、内源动力与外源动力之间的耦合关系及耦合机制的形成原因、舆情热度预警等内容。该著作研究数据详实、案例丰富、方法严谨,是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领域重要的理论研究成果,对公共安全管理机构和社会事务管理机构决策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余菜花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9):145-148
[目的/意义] 对《网络环境中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用户需求实证研究》一书中以图书馆用户需求作为切入点和研究基点分析网络环境中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用户需求这一特色之处进行评析,以期为读者选择和阅读该书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过程] 仔细研读该书,并将其与现有同类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在归纳概括的基础上,明确该书的特色。[结果/结论] 该书具有5大特点,即选题新颖,研究过程科学缜密;调查资料来源广泛,实证研究贯穿始终;案例较丰富,分析深入具体;创新性地提出图书馆用户需求模型和满意模型;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针对优化工作涉及因素的复杂性,构建一个合适的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优化模式,能够有效地指导优化实践。[方法/过程]借助问卷调查,对服务质量、用户满意度和用户持续使用意愿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用户与移动图书馆平台交互过程中所形成的服务质量认知和情感体验影响价值认同,进而影响用户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愿。[结果/结论]在实证分析结果基础上,构建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优化"飞行"模式,即以需求来引领,发挥服务质量在提升用户满意度和促进用户持续使用上的主体作用,并经由培训和推广助力用户扩大服务质量认知和增强情感联结。  相似文献   

14.
杨昭  任娟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4):95-102
[目的/意义] 大数据时代,机构名称数据呈现海量性、动态性、多样性等新特征,机构名称归一化可改善大数据环境下科研管理、学科评价、学科服务中的数据可靠性,提升基于机构名称的数据检索质量和应用效果。[方法/过程] 从语言学角度和模型构建层面研究机构名称归一化,构建基于共现关系和相似度的机构名称归一化框架模型,提出机构名称实体边界识别方法,编制机构多层级词表,提出机构名称归一化方法,最后选取2008-2018年中文文献题录数据进行实验。[结果/结论] 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对其他类型机构名称归一化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5.
��[Purpose/significance] In the era of big data, institution name data presents new features such as mass, dynamic and diversity. Normalization of institution name can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data in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subject evaluation and subject service under big data environmen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application effect of data retrieval based on institution name.[Method/proc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nguistics and model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studied name normalization.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Framework Model for Normalization of Institutional Names Based on Co-occurrence Relations and Similarity. Firstly, it proposed a method of identifying the entity boundary of names. Secondly, it compiled a multi-level vocabulary and proposes a normalized method of names. Finally, the Chinese bibliographic data from 2008 to 2018 were selected for experiment.[Result/conclusion] Experiments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which has some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normalization of the names of other types of institution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介绍能力成熟度模型原理,研究和分析成熟度模型在长期保存中的应用,为国内长期保存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通过对成熟度模型的概念、原理和应用介绍,详细介绍长期保存领域具有代表性的3个能力成熟度模型,从适用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的角度分析模型的优劣势。[结果/结论] 通过对比分析给出相关模型的评述以及对成熟度模型的实践思考,总结当前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成熟度模型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提出构建符合我国长期保存发展需求的成熟度模型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建立在期望确认理论上的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自提出后,被广泛用于预测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研究中,但所得结论存在着不一致甚至彼此矛盾的情况。因此,需要对模型变量关系的稳定性给出客观评价,为后续研究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过程] 选择荟萃分析作为研究方法,提取108篇文献中的样本量、相关系数等数据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计算效应值、失效安全系数等。[结果/结论] 研究表明,模型中五组变量关系的效应值和失效安全系数均通过稳定性检验,但其中"感知有用性-持续使用意愿"感知有用性-满意度"两组变量关系的效应值和失效安全系数偏低,对此进行了原因剖析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对科研产出高峰期研究现状进行剖析,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改进方向及研究重点.[方法/过程]总结现有科研创造峰值和科研创造峰值年龄概念,进一步提出科研产出高峰期的概念;对几种研究模型,如威布尔分布模型、对数正态分布模型、两步认知模型等进行剖析,总结优缺点.[结果/结论]当前研究模型在数据统计及处理误差和科研产出衡量指标的选取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未来研究思路和方向是科研产出衡量指标构建、数据处理误差克服、产出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