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放获取的日趋发展促使学术期刊出版机构逐渐加入开放获取出版的阵营,并迅速发展.本文通过对八大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出版机构开放获取期刊的考察,从其开放获取期刊的概况和政策分析比较传统学术出版商和开放获取出版机构的异同,重点分析包括质量控制、版权许可和出版费用方面的政策.  相似文献   

2.
从开放获取与图书情报类期刊资源、图书情报类开放获取期刊资源名录、图书情报类开放获取期刊资源综合情况分析、图书情报类开放获取期刊资源的来源渠道和文献格式、图书情报类开放获取期刊资源的下载获取方式等多方面,对我国正在出版的38种图书情报类开放获取期刊资源及其利用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以OpernDOAR收录我国的开放获取仓储为样本,详细分析其仓储类型、建设机构等基本情况,以及典藏资源分布和相关政策制定情况,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加快我国开放获取仓储的建设速度.  相似文献   

4.
开放获取出版模式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开放获取是一种新的学术出版与交流模式,与传统期刊出版在办刊理念、运作模式、编审过程、经费来源、版权问题以及期刊评价等方面均有很大的不同。文章论述了开放获取出版模式的意义和特点,对中国出版界推动和实施开放获取出版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中国科协79种开放获取期刊的问卷调查,了解我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的发展、障碍、计划与期望,分析我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发展的态势,从加强培训和业务指导、重视平台建设、加强机构知识库建设、重视制订开放获取政策、探索可行的开放出版经济模式、实施有效的激励措施等方面,提出相对应的开放出版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曾建勋  郑昂 《编辑学报》2021,33(4):359-364
开放获取运动给科技期刊的出版模式带来变革.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危机,国际上的科技期刊积极回应:新兴出版商大量新办开放获取期刊;传统出版商开设OA子刊,化"危"为"机";多数期刊打造混合出版模式,实现转型过渡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科技期刊受到严峻的挑战: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发展不成熟,加速科研论文与经费外流;没有遵循国际OA标准,无法实行OA经营;政策制度不成熟,配套设施不匹配.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开放获取环境下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对策:遵循国际OA出版规范,创立中国特色的期刊OA模式;发展国内英文版期刊,实行国内外APC同质同价;建立集中开放获取平台,推进期刊集约化发展;确认预印本首发权,无缝对接科技期刊的优先出版;强化OA出版质量监控,培育市场化出版生态.  相似文献   

7.
在开放出版背景下,选取10种代表性的巨型开放获取期刊为研究对象,以期刊官方网站、期刊引证报告、Scopus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从期刊的影响因子、发文数量、论文处理费、论文接受率、论文出版周期等5个方面分析10种巨型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现状,并讨论巨型开放获取期刊未来可能产生的正面影响及问题,以期为期刊界政策的制订、作者论文的发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开放获取期刊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DOAJ、HighWire出版社期刊开放仓储网络平台、日本科技信息网络电子平台、巴西科学在线图书馆、BioMed Central开放获取期刊网络出版平台等8个知名的期刊数据库/检索平台进行统计,将开放存取期刊按照出版社、ISSN、期刊名称、数据库检索平台、学科分类及出版国家信息以Excel列表。将统计所得的数据与艾利贝斯公司SFX知识库中的开放存取期刊列表去重合并,截止2009年3月,共统计开放存取期刊12531种,并以此数据为基础对国内外开放存取期刊现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指出开放获取期刊的重要使命是完成学术成果的快速传播;在界定开放获取期刊知识传播效能概念的基础上,从期刊效能、传播效能和受众效能三个层面分析影响开放获取期刊知识传播效能的主要因素;最后,从出版质量、受众评议、受众分析和传播方式四个方面提出提高开放获取期刊知识传播效能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从出版目的、组织管理、经费来源、运营方式四大方面对PLoS ONE和SCOAP3两种开放获取期刊的运营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分别指出这两种开放获取期刊运营模式各自具备的优劣之处,并分析其运营成果、存在问题和推广普及的可行性,探寻开放获取期刊出版的最佳运营实践,最后说明构建开放获取期刊最佳运营模式需要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开放获取作为一种新的学术出版与交流模式,在有效提高学术信息交流效率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学术文章出版的费用。开放获取期刊相较于传统纸本期刊虽成本有所降低,但仍需要资金和人力的支持,且资金日益成为开放获取期刊长期有效运转的关键因素。本文首先分析了开放获取期刊的成本构成;进而分析总结了其资金来源;最后对资金来源中的争议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学术期刊的数据库出版模式不能完全满足科研人员的科学交流需求,数据库涨价对图书馆造成较大影响,"独家协议"给期刊社带来负面效应,而开放获取出版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种不足。影响学术期刊开放获取发展的除了科研人员、期刊社、政府部门等对学术期刊实行开放获取的态度外,开放获取平台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3.
谈学术期刊的开放获取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际范围内开放获取出版进入加速发展轨道,有的已探索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在出版质量和数量上均有长足进步。我国在开放获取出版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开放期刊数量较少,开放程度较低。在开放获取越来越被认同的趋势下,传统学术期刊应该顺应形势,关注开放获取发展,探索合宜的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14.
论文分析开放获取出版的发展态势,研究开放获取期刊的质量评价方法,指出开放获取期刊在发展的进程中,逐渐表现出与传统期刊的差异,采用传统评价方法应用于开放获取期刊评价已经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并揭示了基于开放获取期刊的评价已经开始向基于单篇论文的质量评价过渡,分析了基于单篇论文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应用情况、评价体系以及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开放获取运动的进程中,图书的开放获取正在成为下一个关注点。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文章探讨了开放获取图书的"传统出版—数字化—开放获取模式"、"在线OA出版—开放获取模式"和"自存档—开放获取模式"三种开放获取模式,剖析了开放获取图书同构整合利用和异构整合利用的原理。在考察出版商、研究成果产出者和终端用户等利益相关者在图书开放获取理念、态度和行动转变的基础上,认为未来在全球范围内图书的开放获取发展会更积极,我国应在制定强制开放获取相关政策、建立开放获取图书出版平台、建立中国开放获取图书目录,图书馆整合利用等方面做好前瞻性研究,并做出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主要检索来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1990--2012年发表的259篇有关开放获取法律方面的研究论文。从论文的时间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主题分布等分析我国开放获取法律研究的现状,指出今后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开放获取运动已开展有十多个年头。1992年只有五种期刊提供所出版的文章的开放获取。今天,开放获取期刊的数量已增加到1200种。这些期刊向作者收取出版费,将其文章向公众提供,不收取任何费用。  相似文献   

18.
开放获取期刊PeerJ“一次付费,终身出版”模式有效解决了目前生物学和医学领域文章处理费用过高、作者无力支付的困境,突破了机构会员制的局限.PeerJ的终身会员制对开放获取期刊的运营模式和主体、科研人员、图书馆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开放获取期刊出版社应积极面对挑战,借鉴PeerJ的出版模式.同时,图书馆也可以将PeerJ资源纳入馆藏,以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19.
李琦  梁帅 《科技与出版》2021,(3):146-151
开放科学时代,版权风险已成为开放获取出版发展的尖锐痛点,充分发挥区块链的技术特性有助于加强开放获取的版权保护.本文从出版流程的视角分析开放获取存在的版权风险,以P2P组网技术、密码学算法、智能合约等为技术突破口,探讨区块链在开放获取出版版权保护中的优势.结果 表明,在去中心化开放获取平台的建设构想基础上,区块链技术在审稿、发行等环节可实现版权保护,从而为数字经济时代加强开放获取版权保护、提高期刊体系治理水平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20.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7):121-121
进入21世纪以来.开放获取运动在推动知识广泛传播、增强公众获取知识的权利等方面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有荚开放扶取的各种实施战略、政策、模型和实践活动也在不断发展。国内对开放获取的认识和实践也在不断深化:科研人员在开放期刊发丧文啦的数毓‘逐步增加,机构知以库中的内容不断增涨,也开始有期刊与困际出版机构合件出版开放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