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网络环境对传统图书馆的强烈冲击,文章探讨了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的新特征及对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存在方式的影响、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变化及对读者利用文献信息行为的影响,分析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利用网络获取文献信息的现状及强化读者网络利用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网络环境下文献检索课教育变革的思路与对策,以及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开展读者教育的其他方式.  相似文献   

2.
网络环境下高校读者教育的思考与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网络环境对传统图书馆的强烈冲击,文章探讨了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的新特征及对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存在方式的影响、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变化及对读者利用文献信息行为的影响,分析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利用网络获取文献信息的现状及强化读者网络利用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网络环境下文献检索课教育变革的思路与对策,以及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开展读者教育的其他方式。  相似文献   

3.
报刊的复合式典藏结构已经成为地方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潮流,随之兴起的对读者服务新模式的探索也逐渐引起图书馆界研究者的重视。泛信息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图书馆报刊工作应建立与读者需求相匹配的、高效率的服务机制,变革或者舍弃传统服务模式中低效率的流程,创新服务模式。然而调研发现,泛信息化背景下报刊读者身份与信息需求都发生了变化,而地方高校图书馆报刊资源并没有充分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地方高校图书馆需要重新界定报刊阅览部的职能,重新制定电子资源与纸本资源典藏结构比例,以提升报刊信息的有效供给率。  相似文献   

4.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7,(2):100-107
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高校读者学术信息搜索的特征和差异。首先,建立了研究模型框架;然后,通过问卷调查了高校读者学术信息搜索的方式与习惯,分析了读者学术信息搜索行为发生的决定因素以及这些行为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高校读者学术信息搜索行为与读者身份、自我评价显著相关;读者文献搜索与阅读行为间也存在显著相关性;导师是影响学生使用电子资源种类的主要因素;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还没有被读者充分利用。针对以上研究结果提出改进图书馆服务的建议,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基于心理契约基础上的读者满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图书馆技术条件与读者角色的变化,特别是图书馆所处的竞争环境的加剧,图书馆的信息产品、服务的同质化现象日益普遍,图书馆与读者双方已很难通过以非人格化和外在价值发生联系的层面上构建良好关系。因此,探究读者心理状态与其相应行为之间的决定关系,追求读者满意,实现图书馆与读者双赢是图书馆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图书馆读者文献信息需求多元化的趋势与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传统图书馆转变为现代图书馆不会一蹴而就的。在一定时期内将表现为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化电子图书馆共存的形态。未来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也将表现为多层次、多元化、多样性和广泛性,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方式也将随之兼顾其特点。如何满足读者日益广泛的使用需求是21世纪图书馆所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读者服务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文章从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服务项目及内容设置,电子阅览室深化读者服务的措施,开发信息资源,深化服务内容等方面,对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读者服务进行了探讨。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8.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读者的信息行为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图书馆如何在新形势下顺势而为,借力大数据技术,深层挖掘读者信息需求并及时提供个性化服务,是当今各类型图书馆面临的新问题。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读者信息行为方式的变化及其对图书馆的影响,并对大数据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做了SWOT分析,提出了创新读者服务工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首先介绍了电子阅读的普及与发展现状,指出其相对于传统阅读的优势,阐述了当前读者电子阅读需求对图书馆服务的影响,提出以读者电子阅读需求为契机,创新图书馆的多种服务.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提高读者忠诚度的策略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读者忠诚度是读者因文献信息知识需求得到满足而重复利用同一图书馆或同一图书馆特定服务的行为。影响读者忠诚度的因素有读者满意度、信任度、情感因素、便捷因素、成本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培育读者忠诚的策略有:挖掘读者需求,推行个性化服务,争创服务品牌,保护读者权益,倾听读者抱怨,奖励忠诚读者,支持读者活动,开展自我宣传,等等。参考文献12。  相似文献   

11.
未来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两条主线:信息增值服务与人本服务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大量电子书刊、数据库和网上信息逐渐成为图书馆的主要资源,使传统图书馆员的工作出现危机。未来图书馆工作的核心,是信息增值服务和人本服务。未来的图书馆员是实施人本服务的信息专家。这是图书馆发展的根本出路。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12.
信息载体对阅读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纸介质和电子载体两种不同的信息载体阅读效果的实验研究,得出结论:纸介质载体的阅读效果要好于在电子载体上的信息的阅读效果;电子载体无法全面替代纸介质载体,纸介质载体仍具有存在的空间。在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的今天,要注意电子信息服务与传统信息服务的结合,以提高整体化信息服务的效率。表2。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13.
数字图书馆:定义、影响和相关问题   总被引:92,自引:1,他引:92  
LASSNUMBERG3561引言90年代以来,数字图书馆理论与技术已成为图书情报学界的一个国际性热点论题,已成为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图书馆高技术应用的一个新领域。西方国家陆续启动了一些试验性或示范性数字图书馆项目,如美国6所著名大学的“数字图...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In the 1990s, electronic reserves services rapidly developed in academic libraries following the emergence of the Internet, particularly the World Wide Web, as an information delivery tool. Because similar technologies are used to develop and access digital libraries and electronic reserves,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 evaluation of electronic reserves go beyond traditional service satisfaction levels. User responses to electronic reserves are an indicator of the acceptance and technical challenges of digital libraries. As we examine user reactions, inferences can be made on such topics as user technical skills, institutional networking infrastructure and the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process in instruction. These inferences give us greater insights into the future use, satisfaction level and technical demands in the use of digital libraries.  相似文献   

15.
Many libraries are currently experiencing a transition from printed to electronic collections. This transition has led to changes in collection development practices as well as in the roles of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who facilitate access to information. Roles of librarians in both public and technical/access services are converging. There is a demand for a new breed of librarians who understand the entir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enario: procurement, organization, access and public services. All these come into play when making decisions and choices for meeting users’ information needs. Libraries are addressing such issues as ownership versus access, consortial access to electronic resources, licensing and authentication, surrogate versus full-text electronic resources, and integration of free Web content into collections. Librarians are challenged to embrace new ways of optimizing access to electronic resources and to explore ways to fit new technologies and innovations into traditional library structures and practices.  相似文献   

16.
纸本期刊与电子期刊:国家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两难选择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电子期刊有许多优点,但相对高校和科研机构图书馆而言,国家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由于读者类型的不同,服务方式的差异等,在电子期刊的使用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何根据电子期刊以及国家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自身的特点制定科学的采选策略,并采取与之相应的服务方式,是提高电子期刊使用率的有效手段。表2。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17.
The Federal Depository Library Program (FDLP) is in a period of transition from dissemination of primarily print government publications, to an expanded program including distribution of and access to electronic government information. In an electronic FDLP, the traditional roles of producing, acquiring, and disseminating government publications are expanded with additional roles of providing ongoing, long-term access to selected documents, and increasing the level of services to depository libraries. FDLP has already undertaken the transition with electronic initiatives. Additional projects are being developed which will facilitate access to electronic government documents. A more electronic FDLP implies significant changes for Library Programs Service and depository libraries. The goal of the transition is to improve the depository library program and continue to support public access to government publications.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子杂志2.0技术的深入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将电子杂志应用到信息服务中。文章结合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e湖》电子杂志所取得的成果,分析电子杂志2.0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作用。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19.
专业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浅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要做好专业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工作 ,一是要制订科学合理的采购原则 ,如系统性原则、专业化原则等 ;二是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信息收集 ;三是要做好传统文献与电子文献的协调购藏工作 ;四是大力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五是做好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参考文献 5  相似文献   

20.
电子资源大量涌入图书馆,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契机,高校图书馆对电子资源的进一步加工整理促进了电子资源的有效利用.为所有可收集的信息资源建立科学、合理的编目系统,形成实体与虚拟两类信息资源集成的目录环境是高校图书馆组织整理资源的最高境界.本文就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编目的内涵、方法等进行了探讨.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